那些散落在越、柬、老的記憶--萬像

作者: sannyye05

導讀從Don Det出來坐船,再坐車到Ban Khinak,Ban Khinak是陸地上的一個小鎮,每天有車到巴色,我上車後發現幾個曾在桔井一同坐船的人,問怎麼沒見他們出現在Don Det,他們說,去了Don Khong,4千個島中最大的一個,但是不好玩,沒有風景,而且島上也很干。按照時刻表,車應該是9點出發的,但要等滿人才走,就等到11點,車廂裡擠滿了人,車頂上裝夠了魚,車才打火。魚是用塑料筐裝 ...

從Don Det出來坐船,再坐車到Ban Khinak,Ban Khinak是陸地上的一個小鎮,每天有車到巴色,我上車後發現幾個曾在桔井一同坐船的人,問怎麼沒見他們出現在Don Det,他們說,去了Don Khong,4千個島中最大的一個,但是不好玩,沒有風景,而且島上也很干。按照時刻表,車應該是9點出發的,但要等滿人才走,就等到11點,車廂裡擠滿了人,車頂上裝夠了魚,車才打火。魚是用塑料筐裝的,與魚在一起的是水(那當然),於是車一顛簸,或一轉彎,水就流下來,沿著窗框彙聚到我身上,開始我還試著躲開,後來聞聞水也沒有什麼異味,而且衣服干得也快,也就隨它去了。我很得意自己可以能變得這麼有耐性和豁達,還學會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變化。

我原本計劃不再巴色逗留,直接坐車去萬像,按照LP上所說的,在巴色有兩個長途汽車站,一個在城南8公裡處,一個在城北7公裡的地方,城北的車站有去萬像的車;我從南邊來,自然在城南下車,但也見有開往萬像的車,下午3點出發,第二天6、7點到,只是車非常的差,像我們七八十年代,縣城之間開的那種,座位、靠背只齊腰,沒有行李箱,所有的東西都堆在行李架上,車票:70k kip(折7美金)。盡管司機很想我坐他的車,並把價降為60k kip,我還是毫不猶豫,改變了注意,決定先去巴色城裡看看。坐上一輛三輪摩托,5k kip,來到市裡,司機直接把我送到市中心一個新建的市場旁的廣場上,這裡有5、6部豪華大巴,全是開往萬像的,90k kip。我從心裡感激這位司機,因為語言不通,我並沒有同他交談過什麼,只是拿著地圖指了指巴色一個比較顯著的地方而已,他一定是觀察我很久了,見只有我一個游客在城南車站到處亂轉,知道我的目的,便默默的等待我上他的車,好給我幫助。害羞是老撾人的天性,不發達的商業,也讓他們沒有主動服務人的意識,但一顆善良、助人的心卻始終在那裡。這個我在DonDet島時就感受到了。

車要晚上8點才開,我有充裕的時間來游覽老撾的第二大城市,巴色很小,人也不多,非常安靜,湄公河和 Se Don河從三面環繞這它,大樹掩映各種漂亮的建築,過去法國人的房子依然保存得很好,新的建築也充滿了老撾的特色。街這裡游客並不多,本地人也生活的從容不迫,商店裡什麼也不缺,年輕人穿得既時尚又富有民族特點。

我第一個來到車上,雙層的大宇車,乘客坐樓上,高靠背,可調節,還有一塊漂亮的毯子給你防寒;一樓是司機位和行李層。副駕駛見我第一來,把我叫到一個地方,讓我驚奇的是,第一層竟然有一個像KTV一樣的包廂,環形的沙發,小電視和小冰箱;他又做了個讓我在這睡覺的手勢,真是欣喜若狂。於是一路好夢,早晨6點來到萬像。

不知是巧合還是命運,我在萬像費了很多周折才找到的客棧也叫mimi,只是沒了那個一歲的小女孩。到了老撾,沒有了越式的逼身照顧,也沒了柬式的貼身服務,一切得靠自己。天還沒有亮,摩托車把我從市郊車站送到morning市場,於是那本2001年版的東南亞LP發揮作用了,我對著上面的地圖,迎著晨曦,嗅著花香朝河邊走去,很快來到一片客棧區,看上去別致而又舒服,我走進一家有紫檀木門框的客棧,發現這裡的房間最少都要15美金,我如實的告訴伙計,15美金超過我的預算,我要住的是3-5塊錢的房子,那小伙,拿過我的地圖,指著垂直於河的幾條街,說這有很多便宜的Guesthouse,走路幾分中就到。這時天已亮,路上有了行人,見我捧地圖,就來幫我,一個人把我帶到河邊要5塊的客棧,出來後我說要3塊的,於是另一個人就領我轉了個彎,來到了mimi,一棟有點舊的佬式房子,樓上樓下兩層共十個房間,浴室公用,不過還干淨,我便住下了。

在萬像呆了兩天半,有一天半我騎著自行車到處找,想找到萬像到底有那裡像我思維中一國之都的地方,它實在是太安靜了,我走上Lnae Xang大道,盡管馬路平坦寬闊,樹木成蔭,可是路上既無人行,也無車走,凱旋門雖然雄偉,卻無他物映襯,通往鑾塔的路上使館密布,但怎麼看都像私家別墅。這裡沒有喧囂的市場,沒有橫衝直闖的摩托,就是人們走路也是沒有聲音的。經過一天多的適應,我變的很享受這裡,這就是萬像,難道你想讓它成為西貢嗎?可時間長了,有點悶,我就跑到廟裡找和尚聊天,老撾的和尚極喜歡同游客聊天,不知道他們是想練練英語還是對其他國家感到好奇;而大部分游客卻對和尚們的生活感興趣,也樂於同他們聊。在一個明媚的下午,陽光穿過高大的菩提樹,將斑駁的影子灑在三個和尚的頭和橙色的袈裟上,旁邊一個穿黑白上衣的小女子,倚在單車後座上,正愉快的同他們在說些什麼。如果各位看官見到有這樣一張相片出現在國家地理雜志或discovery上,不要覺得奇怪,那就是我。因為當天同他們聊天的樣子,竟成了許多游客眼裡的風景,給拍了不少照。 

在萬像住了三晚上,而要離開的那天上午,卻略有一點意外,我收拾好了所有的東西,並將要付的房費和租自行車錢,從腰包裡掏出來放進零錢包裡,共十張一萬的kip,突然間覺得內急,於是去了趟洗手間。由於廁所就在隔壁,當時除了在廳裡搞衛生的老板娘,沒有他人,就沒有鎖門。3、5分鐘回來後,背著包下樓去付賬,這才發現小背包的錢不夠付,只有七萬,我滿心狐疑,懷疑自己是否記錯還是老板娘偷拿了幾張,查了查自己的記賬本,應該沒錯;但沒證據,也不好亂說人家;幸而她沒有拿走所有的錢,又幸慶當時戴了貼身腰包,又想起在SiemReap“笨憨”的話:總會有好人和壞人,遇到好人時就要珍惜。於是阿Q、EQ一起上,使我的情緒依然平靜,並謝了店家幾天來的照顧,上路去了VangVieng。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