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之流水帳(2005年2月)

作者: 南方燕

導讀13日:大年初五,晚上三人(加上太太和女兒)從上海西站乘2001次(南京西—福州)列車,三人全是硬臥上鋪,181元/人,原定18:20到站,18:31開車,結果列車晚點,在寒風中苦候約40分鐘才得以上車。放好行李後去餐車吃飯,沒有想像的貴,兩葷一素一湯三個人的米飯。共60元。14日:列車晚點半小時左右,約11點在福建南平南站下車。這裡天氣和上海完全不同,大衣、毛衣統統 ...

13日:大年初五,晚上三人(加上太太和女兒)從上海西站乘2001次(南京西—福州)列車,三人全是硬臥上鋪,181元/人,原定18:20到站,18:31開車,結果列車晚點,在寒風中苦候約40分鐘才得以上車。放好行李後去餐車吃飯,沒有想像的貴,兩葷一素一湯三個人的米飯。共60元。14日:列車晚點半小時左右,約11點在福建南平南站下車。這裡天氣和上海完全不同,大衣、毛衣統統除去。在候車室買了一張南平地圖,標價5元,售貨員堅持收8元,就8元買了一張。沒有的士,上了擁擠不堪的5路公共汽車,1.5元/人,到達南平汽車站。問到連城的班車,答復沒有,於是購票到三明,31元/人(含保險費1元)。購完票後去車站旁的小店吃飯,三個人一共吃了12.40元。接著去方便,男0.20元/人,女0.50元/人。13:50開車,全程高速,15:00到三明。三明仍然沒有去連城的班車票賣,購去永安的票,14元/人。在車站外報刊亭購三明地圖,5元。15:20開車,16:00到永安。終於購得16:40去連城的票,27元/人(含保險費1元)。班車實際16:48開車,18:45到連城。“連城汽車站”幾個字是項南題寫的,項即是連城人。下車後打了輛人力三輪車去連城大酒店,約1公裡,車費5元。事先已在攜程網上訂好房間,標准間230元/晚(含雙份早餐),登記時說沒有標准間了,改成豪華間,價錢不變,算是揀了個小便宜。住下後去一樓餐廳吃飯,點了連城的特色菜—白鶩鴨湯、炒小母雞、爆九肚(就是牛的九種內髒)等,共111元。

15日:早上太太和女兒去吃酒店的早餐。收拾完畢後出門,打了輛摩托車去石門湖,大約5公裡遠,8元。在景區門口購冠豸山門票,60元/人,游船票13元/人。湖岸上盛開著幾株茶花、梨花、桃花等,旁邊還有一間道觀,行至門口,有一女人自稱是導游,說導游是免費的,但必須由她陪同才能進去,以免衝犯神靈,但進去後要給些香火錢(不知是給她還是給道觀),我們覺得可笑,就轉身離去,回頭看了下門口的對聯,覺得用語像是佛教的,總之感覺不太正宗。湖水清澈而碧綠,山石雄渾,植被茂盛,風景確實不錯,湖面上有一些賽艇隊員飛快地劃艇來回訓練。等船時天降大雨,船在滂沱大雨中游湖,別有一番味道。經過“生命之門”等景點,終於到對岸停靠,由此開始登冠豸山。在山腳下買了雨衣冒雨登山。經過三疊潭和桄榔幽谷,便到鯉魚背。者是一段建在山脊之上的石階,據稱有360級,是登山道上最艱難的一段路。女兒倒是登興頗勇,一馬當先,我們尾隨其後,終於到達長壽峰下。在峰下一小飯館吃午飯,共27元。這時雨漸漸停止,雲也開始散開,登上長壽亭下的一塊巨石,“猴子面壁”、“生命之根”等清晰可見,遠山層巒疊翠,景色動人。由此下山,經一線天,到山腳。途徑東山草堂,內有所謂紀曉嵐、林則徐所題匾,但仔細看覺得並非真物。又經過一高大建築,表明“客家文化博物館”,入內觀則多為商品出售。到山下停車場,打一面的回縣城,10元。到汽車站,乘中巴車去四堡,約40公裡遠,行一小時左右。到四堡後先去雕版印刷陳列館,門票20元/人,展出舊時雕版及書籍。此地明清時代從事印刷的以鄒姓為多,而鄒韜奮亦為其後人,館中有鄒嘉驊題詞,看來此言不虛。館門口有一供來賓題字的房間,女兒進去看到筆墨很是好奇,一為工作人員的男子想來她題不了什麼字,便拿出一張報紙給她練筆。現在小學已不教書法,自然寫不成器。於是上去顯顯身手,寫了個女兒的姓,自覺還像模像樣,寶刀未老。女兒一看大喜,不知從何處找來一方宣紙,於是題上女兒全名,女兒歡喜不迭,拿在手中,出門時那男子以為是她所寫,大感驚奇。出門後打一輛三輪摩托車北行一公裡到馬屋村,3元。先去玉沙橋,為清代所建之廊橋,建於溪流之上,周圍古樹環抱,一派田園風光。橋廊內有題記,述及紅軍時期馬屋為羅炳輝、譚振林部所在地,而羅、譚常至玉沙橋游覽雲雲。又走進馬屋村,據說以前此地多印書坊,但進去一看,大失所望,基本都為新建築,古建築多已不存。出村後再次打三輪摩托車到四堡,乘中巴回連城,一路昏昏睡去,一覺醒來已到縣城。連城只能買到一種內容陳舊、印刷很差的龍岩地圖,於是到街上書店買了一本福建省地圖冊,18元。回到連城大酒店,在外面一小餐廳吃飯,45元。

16日:早晨退房,將行李寄存後打摩托車到汽車站,5元。提前購好下午17:20去龍岩車票,30元/人(含保險費1元)。在此包一輛雪鐵龍轎車,司機李光榕(手機:13799073136),談妥去看雲龍橋和培田古民居,200元。先向羅坊方向行約10多公裡,在路上遠遠就已可以看見橋的身影。此廊橋規模遠大於玉沙橋,共有四個橋墩(玉沙橋是一個),中間還有一個兩層樓閣,下層供奉的是一個不知為誰的武將(關公?財神?),樓上為文昌閣。橋內題記說明此橋建於明崇禎年間。橋的一端連接的是平地,另一端正對一堵山崖,從橋出來的路從兩邊沿山崖分出,不知通向何方。從雲龍橋回連城,在汽車站附近午飯,共15元。下午去培田,距縣城約40公裡,行車約40分鐘。到村口購票,20元/人。村口有文武廟一座,古樹數株,和一片盛開的油菜花田。村中現存數十處明清時代的民居大院、宗祠及書院,有些可以進去一看,規模大者有數進數院數天井。穿越村中的是一條幽深狹長的石板街,號稱“千米長街”。此村比較有特點的是家家戶戶門前的水渠,有一點水鄉的韻味。在“雙灼堂”的門廳內看見有紅軍時代書寫的歌謠,落款是“瑞金模範營某連”,歌詞甚為有趣,有些詞句似用客家方言寫成,難以讀通。村中亦可留宿,有一對六十多歲的夫婦,從徐州騎車來此,住在“三台拱瑞”院內,真是老當益壯,勝似青年。離開村子時,女兒對路邊趴在地上的一頭可愛的小牛發生了興趣,蹲在小牛身邊照了幾張像。從培田回到縣城,17:20乘班車出發,約19:30到龍岩市區。下車後打了一輛三輪摩托車去火車站,5元。在售票處被告知23日之前到廣東、廈門、福州方向的車票已全部售空。打的到汽車站,4元(居然比摩的還便宜)。因女兒要趕回深圳去上學,但去深圳的車票也沒有了,於是決定繞道廈門回去,因為廈門去深圳的車應該很多,實在不行還可以坐飛機回去。於是給她們買好明天8:40去廈門的車票,72元/人(含2元保險費)。住汽車站對面豪斯頓大酒店(交通局開),標准間165元/晚(含雙份早餐),大約二星標准。晚飯在酒店旁邊永和豆漿大王用餐,45元。

17日:早晨去吃早餐,因我們是三個人,所以替女兒另付了早餐費,10元。飯畢退房,到汽車站,送太太和女兒入站去廈門。購去永定汽車票,19元/人(含1元保險費)。8:30左右開車,10:30左右到永定,車過撫市後路兩旁開始出現土樓。出站後包一輛夏利車,司機賴永勝,談定去高北、洪坑、南溪和初溪四個地方,270元。離開縣城後天開始下雨,車在山路盤旋,不時鑽入雲海中,翻越數個山頭後到達高頭鎮高北村,停在目前已知最大的圓形土樓——承啟樓門口。進去參觀須購門票,30元/人。有一個五十多歲的男子自稱是樓主的主動要求做導游,費用10元,想來不貴就同意了。此樓裡全部人都姓江,建於1709年,為江氏第15代祖所建,現在為第31代,住有300多人,據說歷史上最多時曾有1000人聚居其中。內部為四圈結構,規模宏偉。出門時瓢潑大雨不止,鑽進車中,副駕駛位上坐著一個四十來歲的女子,自我介紹名林丹鳳(手機:13860253019),系洪坑福裕樓樓主。行數公裡,到達湖坑鎮洪坑村,在村口立有牌坊,書“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門票40元。村中有大型土樓三座,分別代表土樓的三種類型,即:振成樓(圓樓)、奎聚樓(方樓)、福裕樓(五鳳樓),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至林老師的家中福裕樓,樓前有院,院門朝西開,正對著從山中奔流而出的溪水,所謂“水進則財進”的意思。樓內為磚瓦結構,錯落有致,氣勢豪華。此樓建於1880年代,耗費資金20萬銀元,相當於今日人民幣1000萬元。樓內的豬圈都別具一格,青磚圍砌,上覆黑瓦,是平生所見最豪華的豬圈。樓的後牆內樓高四層,每一層均為一廳六房。中間為祖堂,二樓為觀音堂,供桌木雕極為精美,兩側為閨房樓,為舊時未出嫁小姐所住。出福裕樓,經過福裕樓始祖所建的一所學堂,越過跨溪橋,進入“如升樓”(目前已知最小的圓樓)看了看,便來到觀景台。此處與福裕樓隔溪相望,福裕樓府第式結構全貌一覽無余,嘆為觀止。回到福裕樓,主人已備好午飯,一碟溪魚,一個燉土雞,一碟青菜,米飯管夠,20元,吃了一半差不多就飽了。樓內現有許多房間辟為客房,可在樓內住宿,報價每床20元。飯後去奎聚樓,樓內為宮殿式結構,雕梁畫棟,層疊而上。驅車向村口而下,到達振成樓前,樓比承啟樓規模略小,內為兩圈結構,比較有特點的是中心祖堂,為西洋風格,因為此樓建於1912年,據說當年耗資8萬銀元。從洪坑村出,驅車數公裡到達南溪村,登觀景台,台地勢頗高,時大雨不止,艱難登上,氣喘吁吁。俯瞰南溪全景。比較奇特的是有一座土樓,非圓非方,而是多邊形的。村子的外面是層層疊疊的梯田。雨勢太大,不敢久留,下得山腳,上車時渾身盡濕。繼續驅車,15公裡左右到下洋鎮,再行10公裡左右到達初溪村。入村購門票,50元。停車後,先登觀景台。觀景處建有亭,駐足而望,數座大型土樓錯落有致,山間溪流奔湧而下,從村前流過,時數朵白雲,從土樓上空裊裊飄過,一派如詩如畫景色。下到溪邊,由矴步過溪,進到村中,依此訪問余慶樓、繩慶樓、集慶樓三座圓樓,前兩座內部有些殘破,集慶樓內部的特點是樓梯特別多,現辟為客家民俗博物館,展出諸多舊時器物,其中有一間為“青樓用品”,外面還掛著“兒童不宜”的牌子,其實這些東西和客家文化並無特殊關系,無非是滿足一下游客的獵奇心理而已。博物館旁還有一座大方樓(名字忘了),內部和奎聚樓完全不同,為兩圈方樓,房間結構和圓樓類似。游畢初溪,踏上歸途,到下洋鎮,和司機結帳,入住一小型旅館——新都酒店,標准間100元/晚。登記時詢問前台明天是否有車去深圳,答復說明晨7點有車,價格為280元,覺得時間太早且價錢有點貴。到房間後發現褲腿和鞋子沾滿黃泥,清洗一番後外出。整個小鎮沿金豐溪而建,雨後的夜晚極其幽靜。客家人似喜食牛,街頭多賣牛肉和內髒的小吃店。我不喜歡吃牛肉,便找了一家有豬肉賣的排檔晚飯,要了一菜(木耳炒肉)一湯(青菜番茄雞蛋)加米飯,16元。回到旅館,把女兒寒假寫的日記在筆記本電腦上輸完(這是她的寒假作業的一部分),這個偏僻的小鎮上也能連上中國移動GPRS無線網絡,只是速度很慢,把600多K的內容發送出去花了10幾分鐘的時間,她們收到就可以在深圳打印出來了。

18日:早晨睡到自然醒,退房時服務員說上午鎮上有金杯面包車去深圳,200元/人,於是決定乘此車回。時間尚早,去酒店旁吃客家手工面,2元。約10:00上車,接了幾個人後約10:30正式上路,數公裡即看到“大埔人民歡迎你”的字樣,已進入廣東境內。進入廣東後只是在非常靠近福建的路邊看見一座土樓,此後就再也不見土樓的蹤影。茶陽到三河之間路況不甚佳,但韓江兩岸風光秀美,青山夾岸,到處茂林修竹。到梅縣境內不時可見圍龍屋。中午到南口鎮,停車吃飯,一車九人同吃一桌,8菜一湯,餐後各人付各人的餐費,10元/人。飯後繼續上路,一路上發了幾十條短信給家人、公司員工和商業伙伴,都市的商業生活已經開始。約18點進入深圳市區,到處燈火輝煌,車水馬龍,回想閩西風土人情,恍若隔世。

(以上交通費用為春運期間成人票價,1.4米以下兒童票價為半價,火車臥鋪費、空調費和公路保險費無半價,門票兒童有時半價,有時免費)


精選遊記: 龍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