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無數次的桐廬,但卻從未想到過,五月去桐廬的這次交友活動,不但同伴們無可挑剔(很少有一起結伴,卻如此默契的),風景更讓人感到世外淨域的美麗。尤其是白雲源的水,清靜的如翡翠般。周五2/21日的雷暴雨是多年未見的,開車去見從未見過的同游者,閃電如科幻影片中的猛烈,甚至有點讓人感到點誇張。
午餐後到了景區門前,景點老總告訴我有景區交通車送往各景點,心中大慰,車先往小龍門,下了車一上石板路,便看見一潭潭的溪水如凝碧般的靜靜的,這就是鴛鴦潭了。桐廬前一天沒下雨,水流的很慢,雖說沒滿足我看雨後奔騰的溪流,卻讓我見到了清澈見底的一汪汪翡翠般的溪水,大小的石斑魚歡快的游動著,水在石上流著,那些石塊經多少年的水的洗禮,早已沒了棱角,大的石塊擋住了水的出路,水便漫過石頭,從石頭上泄了下來,高高低低的形成各種姿態的瀑布。小龍門瀑布前有一石壩,壩內一潭淨水在陽光照射下,深處尤如珀琥,水中的石頭、水草、小魚靜靜的,如凝固在墨綠的水中,淺處折射的陽光使水紋映射在水下石上,斑駁的那麼精致,如神工雕琢、像網狀的隨著水流波動,小龍門那不怎麼高的瀑布比起那水,就不那麼招人注意了。
依靠景區小巴的便捷,我們又來到大龍門,平坦的石板路讓有些人失去了興趣,在溪澗中的石頭上爬上爬下,卻讓人著迷,還是野生狀態的山裡,有些植物擋住了視野,只有身在其中才能多看一些美景,大龍門瀑布高約二百余米,奔騰而下,雖因未下雨而水量有些小,但那高度在浙江的風景區已是數一數二,大龍門瀑布下的一潭深不可測之水,如朱之清先生所寫的梅雨潭,只是我在感慨,水是柔軟的,但一塊塊的巨石被發怒的山溪之水衝下他本來所在,千萬年,平靜的溪水慢慢的磨去了巨石當初的不羈,一次一次發怒的山水改變著他的位置,當石塊被磨去了棱角,他才在水中找到自已的作用、或說被水安排著來點輟溪水,襯托水的非凡。在每一個瀑布下都有一個深潭,告訴我們水的堅持不懈,告訴我們以柔克剛的要決------堅持到底。潭中的水依著水的深淺變幻著色彩,瀑布正下方的墨色告訴我們這瀑布久遠的歷史。
白雲源還有一些好景,看介紹上,觀音尖海拔1246.5,是富春江第一高峰,山頂高山草地,委婉起伏;四周群山疊翠,雲海茫茫;俯視富春江,如錦帶盤繞山間。青山飛瀑是景區中精華所在,但全程游完則需三小時,無奈大小龍門一游,天色已晚,為了能讓自已再次來此,下午五點半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白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