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一次來到了南京,這個江南厚重的城市,距離上一次江蘇之行已經過了整整四年了。四年的時間有很多的改變,人,事,物都時過境遷了。唯一不變的只是這個城市的名字。但我還是很愛這裡,喜歡這裡的美食美景,所以我再一次地寫下這篇游記。2005年春節,在家渡過了一個歡樂祥和的年三十,初一晚上我和朋友便坐上了去南京的火車,這次旅程主要是四個地方,南京,揚州,鎮江,蘇州,當然,像南京,蘇州大部分的景點我們是去過的,只是想再彌補一下上次的缺憾,如周莊,南京夫子廟。
初二上午八點鐘,我們便來到了南京,在南京找到了賓館,先放下行李,歇息片刻,我們就去鼓樓買回來的返程票,什麼事情,都是要提前做好准備的。買票很順利,只是沒有買到臥鋪,但是上車基本上都是能夠補上票的。這一天上午全忙活了找賓館和買票的事情了。賓館找好了,要考慮買火車票。火車票搞定了要想好出門去揚州在哪裡買汽車票,最後問了一個南京市民告訴我們在汽車東站有去揚州的豪華高速大巴。買好了去揚州的汽車票,我們才落定想好下午去哪兒。
因為四年前我們去過了南京的中山陵和總統府,還有其他有名的景點,所以這次只是想去一趟原來沒有去過的。新建了個四A級景點是閱江樓,所以我們決定去那裡看看。中午在大娘水餃吃的餃子,味道非常鮮美,要了純肉餡和鮮蝦餡的,還有一份肉骨粉絲湯。非常好吃。
下午二點鐘我們來到了位於長江大橋附近的閱江樓,登上閱江樓的感覺和黃鶴樓差不多,它是一個建築群,不光有一座主樓,還包括其它的小樓,在山上,可以鳥瞰整個南京的面貌,望見了南京西站,一列漂亮的特快列車正在駛出。閱江樓整體挺拔俊秀,色彩鮮明,建造精工,並且還有直升電梯為游客服務呢。
今天,我們看到的閱江樓,是南京市批准並支持部分資金,由下關區投資4000余萬元建起來的。閱江樓整體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面西,兩翼均可觀賞長江風光。主樓在兩翼的犄角處,外四內三,共計七層,總高度為51米,總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兩翼各以歇山頂層次遞減,屋頂犬牙交錯,高低起伏,跌宕多變,輪廊優美;屋面覆蓋黃色琉璃瓦,並鑲有綠色琉璃瓦,並鑲有綠色琉璃瓦緣邊,色彩鮮麗;檐下鬥拱彩繪各異,廊柱、門窗紅中呈暗,更顯古色古香。完全符合朱元璋筆下的“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廉鳳飛,彤扉彩盈”的具體描述。
閱江樓是在二00一年建造完工才開放的,算不上古跡了。共分七層,每層都有買旅游紀念品和小食品的,並且每層樓的牆壁上都有歷代文人騷客題的字畫和詩詞,當然是現在臨摹上去的。三層買雨花石的。真是精致漂亮,但是朋友說在夫子廟有很多買的,比這個漂亮多了。好吧,那就今天晚上去夫子廟看看吧。
下午四點半我們下山了,坐車先到了火車站,然後再從火車站乘坐一路公交車坐到終點站夫子廟,因為我們考慮的是兩頭終點可以有座位嘛。坐上了一路公車。開了半小時來到了夫子廟的前街,還沒進裡頭呢,看看外面的油炸臭豆腐,蛋肉漢堡,甘蔗汁還有魷魚串,就讓人饞得不得了。我們穿過過街地道,進入了夫子廟裡面,又看見大娘水餃,真是遍地開花啊。
夫子廟在南京是一座綜合的集娛樂、餐飲、旅游、人文、采購的大型綜合場所。在若百年前這裡是有名的秦淮河,歌舞生平的地方,風流才子和絕色佳人的活動地帶。現在想來,十裡秦淮是何等的繁華與風光啊!走過了貢院,就不知道如何行走。小路分叉很多,全部是像集市上的小商販,小小門面買什麼的都有,箱包,衣服,旅游紀念品,還有大量的南京特產—雨花石。我們買了二十來塊,要帶回家放進水裡好好觀賞。問了一個商鋪,哪裡是買小吃的地方,她告訴我們還要往裡走些。不到五分鐘,來到了一家專買鴨血粉絲的小吃店,要了兩碗,怎麼端上來一看,味道還可以吧。但是只有少量的鴨血和鴨肝,粉絲倒是不少,然後就是滿大碗的湯了。吃得肚子撐得飽的,全是水,我個人認為不好吃。估計是這裡做得太一般了。
還想去別的地方吃東西呢,所以我們繼續往前走,我真不知道東南西北,方向感極混亂,所以我只能說左拐右拐前進了。來到了一處人群攢動的地方,這裡是小吃集中的地方,有老正興,五芳齋,還有別的我叫不上名來的。我們來到了老正興,呵,人狂多啊,好多人都在旁邊等著,我們也是找了一圈總算有一桌人快吃完了,敢緊搶上,這才有空兒去看看小吃的品種,買什麼好。花樣還挺多的,南京特產,南方小吃,我們要了赤豆粥、小糕團、鹽水鴨、啤酒,如果沒有吃了那個鴨血粉絲湯,我們還可以吃更多的東西。
酒足飯飽後我們就沿著秦淮河一路養眼了,夜色下的秦淮河異常迷人,燈紅酒綠的靡樓蕩漾著歡歌笑語,呵呵,我好像走入了那個時代了。她的沿線都是一些高雅的酒樓,什麼秦淮人家,綠柳居,路過了李香君的故居,還有王謝家的弄堂,進去參觀了一下,體現了舊時的排場,氣氛儒雅,現在的夫子廟搞得真是不錯啊。終於走到了繁華地帶了,夫子廟的燈會在這裡開始了。一個個精致絕倫的宮燈、荷燈、龍燈,異彩紛呈,五顏六色的花燈將這秦淮河映照的是無比醉人!臨走的時候我們商定回來再到這裡來吃頓離別的最後一次飯。
第二天上午八點鐘,我們坐上了去揚州的大巴,南京與揚州離得非常近,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車開得倒也不快。我們就一路欣賞著路邊的景致,路過了儀征,揚州很快就到了。到了汽車西站,車站的人真是多啊。很快排隊去買鎮江的票,我們的行程很緊,因為要去三個地方,所以不能有所耽擱。
我們連賓館都沒有來得及找,先去景點,到晚上再找住的地方。做上旅游一路公交車直接來到了個園,個園在江蘇也是頗具名氣的,它位於揚州鹽阜路。系清嘉慶年間,由鹽商兩淮商總黃應泰在明代壽芝園的基礎上擴建而成。主人性愛竹,因此在園中修竹萬竿,因“個”字乃“竹”字之半,且狀似竹葉,故取名“個園”。
個園也挺大的,感覺和拙政園差不多大的面積,園內假山層疊,全部都是用太湖石堆砌修成的。並有春、夏、秋、冬四座假山,分別演繹著不同季節的美韻風光。個園中心的一座假山獨具神情,一泊湖水倒映著假山的身姿,湖心小亭又為眾人憑添了一份閑情逸志。個園分為三進院,是這裡的主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個園聞名的就是假山、竹林、還有蘭花,因值冬季,我們就沒有看到蘭花。
從個園出來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了,要先填飽肚子啊,所以去瘦西湖附近看看有什麼吃得沒有。公車到了公園附近,附近有一家較大的酒家,我們要了一份揚州炒飯,一份煮干絲,還有一份炒素菜,一瓶啤酒,可是味道不如我們想像的好,尢其是那個揚州炒飯,可是著名的很那,可和我自己炒得味道差不多,還花了近六十塊錢那,暴利啊。吃完飯進了瘦西湖公園了。
瘦西湖位於揚州西北郊,是著名的風景游覽點。它原來是一段自然河道,經過歷代的疏浚治理,建造園林,逐步發展而成。瘦西湖的美主要在於蜿蜒曲折,湖面時寬時窄,兩岸林木扶疏,園林建築古樸多姿。行船其間,景色不斷變換,引人入勝。瘦西湖全長4.3公裡,游覽面積30多公頃,有長堤、徐園、小金山、 吹台、月觀、五亭橋、鳧莊、白塔等名勝。
長堤在湖西岸,從公園大門到小金山,長數百米。堤邊一株楊柳一棵桃,相間得宜,是賞春的好地方。“長堤春柳”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 沿長堤走到盡頭,便見一圓洞門,上書“徐園”二字。這裡過去是軍閥徐寶山的祠堂,現在是游人休息的處所。門內是一池清水,遍植荷花, 池周點綴各種形態的山石,幾株翠柳迎風飄舞,景色宜人。園內正廳叫 “聽鸝館”,構造精致,陳設古雅。正面有紅木護牆板壁,屏風式樣, 每屏有清代山水瓷畫五塊,外復玻璃,工藝精美。
小金山是湖中一小島,原名長春嶺,建於清代中葉。當時揚州士紳為了打通瘦西湖至大明寺的水上通道,在瘦西湖之西北開挖了蓮花埂新河,挖河的土堆成了一座小山,這就是今天的小金山。小金山四周環水, 水隨山轉,山因水活。山頂有“風亭”一座,是全園最高點。
小金山西麓有一堤通入湖中,堤端為一方亭,名“吹台”。相傳乾隆皇帝在這裡釣過魚,因而又叫釣魚台。釣魚台三面臨水,各有圓門一孔。從釣魚台前右側看去,正中圓洞恰好收入“五亭橋”一景,左面圓洞正好收入“白塔”一景,儼然兩張獨幅畫面,其借景手法之巧,令人欽佩。
月觀是臨湖建築的廳堂,四面皆為格扇,堂後是桂園。當8月桂花盛開之際,推窗賞月,清香四溢,天上水下兩月同收眼底,此情此景,甚為動人。
五亭橋建造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帶。橋上建有五座亭子, 故名五亭橋。這座很具特色的美麗的橋,已經成為揚州風景線的一個標志。五亭橋是清代揚州兩淮鹽運使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請能工巧匠設計建造的。橋的造型典雅秀麗,黃瓦朱柱,配以白色欄杆,亭內彩繪藻井,富麗堂皇,具有南方建築的特色。而橋下則是具有北方建築特色的厚實橋墩,和諧地把南北方建築藝術,把園林設計和橋梁工程結合起來。五亭橋有15個橋洞,十五月圓之夜,每洞各銜一月,15個圓月倒懸 水中,爭相輝映,泛舟穿插洞間,別具情趣。
鳧莊在五亭橋東,是一深入湖中小島,島上有一臨水建築,遠遠看去,如浮在水上的鴨子。白塔在五亭橋南,整個造型與北京北海公園白塔相似。
我們本來是想做畫舫再回到南大門,但是畫舫始終沒有人上,我們倆等了有半個小時最後一問公園的保潔人員,告訴我們後面也有個門,可以從這裡出去,我們就這樣走出了瘦西湖。
等到了旅游公交車,又坐上了車去大明寺,大明寺也是江蘇比較有名的寺院,主要是為了紀念唐朝的和尚鑒真東渡的偉大創舉而修建的。名揚四海的千年古剎大明寺,就雄踞在蜀岡中峰之上。大明寺及其附屬建築,因其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跡和園林風光於一體而歷代享有盛名,是一處歷史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的民族文化寶藏。同樣是一般寺廟的格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大明寺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有一座很雄偉的塔,是新建的,我們沒有上去。
從大明寺出來,有個買甘蔗汁的,好甜的,我們問了一下他,去市中心怎麼走,他告訴我們是在文昌閣,我們就打了個車去了。一會就到了,市中心真是繁華熱鬧啊,那個著名的富春茶社就在這裡,不過我們沒有時間轉這個大街了,已經五點了,我們要先找賓館,轉了一個街口,來到了一個天緣賓館,問問房份180,便宜啊,而且是剛開業吧。設施全是按照四星級標准配備的,我們拿了鑰匙,一進去真是如果服務員說的,很豪華,有小冰箱,浴洗室還有吹風機,不錯。
安頓好住處就要去吃飯了。南方的火鍋比我想像的要多,我現在已經不是那麼愛吃火鍋了。我們賓館對面有一個超市,買了一些特產讓家裡人嘗嘗吧,牛皮糖買了些。來到了一個美食城,裡面也很大,什麼小吃都有,我們點了一份赤豆粥、一份糯米糖藕、一份芋頭、一份菱角、一份小點心,還有一些涼菜,大閘蟹,很鮮美啊,花了有一百多,但是吃得好也享受啊。
揚州的感覺非常好,吃住游都好,大家也是很累的,但是心裡也高興,挺值得的。早上起來又下雪了,今年的南方雪也不少啊。揚州到鎮江很有意思,時間雖短,但是要做渡船才能過長江啊。頭一次很新鮮還拍了照片呢。一到鎮江我們就買好去蘇州的火車票,也就兩個小時很近的。去蘇州的原因是要去個周莊,因為上次匆忙沒有來得及去那裡,只把著名的園林逛遍了。
鎮江要游四山吧,原來是三山,金山,焦山,北崮山,現在又多了一個茅山。我們時間緊只去了個金山和焦山。金山盛傳是許仙出家的地方,至今還留傳著這個故事呢。金山由金山寺、塔影湖、映山湖、中泠泉以及一些其他游園設施組成的。我們在塔影湖游船來到了中泠泉這個天下第一泉,果然名不虛傳啊。泉水由四方石欄圍起來的,但比虎跑、錫惠要大呢,泉山清澈碧綠,還冒泡呢,泉南有個鑒亭,是個很小的亭子,在這裡留了個影。接著坐船來到金山寺,一樣的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又登上了慈壽塔,俯看了鎮江的全貌。
中午在市中心大市口吃得飯,一樣小吃,人家的鴨血粉絲就很好吃,不要那麼多,精致東西實 惠點就行了。
匆忙游了個焦山,焦山,位於鎮江市區東北的長江之中,是長江中下游一個美麗的小島,是濕潤的亞熱帶氣候,適宜植被生長,滿山林木蒼翠,郁郁蔥蔥,猶如碧玉浮江。焦山歷史悠久,古時人跡罕至,只有樵夫登臨山入,故名樵山,南朝時因形似浮江碧玉,更名為浮玉山;到了南宋又更名為焦山。焦山巋然聳峙於萬裡長江之中,猶如中流砥柱,氣勢雄偉,浩浩長江經它身邊奔騰東去。焦山山水天成,古樸幽雅,滿山綠樹繁茂,將古剎掩映,遠看只見蒼翠的樹木中殿宇隱約,形成"山裹寺"的獨特景觀,與金山"寺裹山"相對照。是鎮江"三山"中以雄秀見長的著名游覽勝地。站在焦山頂上,眺望大江東去,江天一色,蔚為壯觀。定慧寺在山腳下,也是江南有名的寺廟。山頂上的塔也是新修建的,不是古塔我們是不登的,呵呵。
在火車站買了兩小瓶鎮江香醋,上火車了,車開了整兩個小時到了蘇州,出站口和一個司機聊上了,和我們訂上了明天去周莊的一日游,還帶我們去賓館,條件一般,湊和住一晚上吧,這個賓館在蘇州石路步行街的對面。步行街很繁華的,商場林立,霓虹燈閃爍,有個七加七快餐,還不錯,點了一些菜,西點,吃完回去休息了。這兩天太疲勞了。
早上起來,把行李收拾,不在這裡了,今天重找一個地方,空調太冷了。我們坐上導游的車一路接游客,找到了一個蘇寧賓館,在這裡登記了,行李放好了,晚上就是這兒了。周莊鎮位於蘇州城東南38公裡,昆山市境內西南30公裡,宛如一顆燦爛的明珠鑲嵌在上海大觀園旁的澱山湖畔,已有九百余年的歷史。
周莊的魅力,在於它的文化蘊涵。沈廳、張廳、迷樓、葉楚傖故居、澄虛道院、全福寺等名勝古跡,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和觀賞價值。元末明初沈萬三得天時地利,成為江南巨富;近代柳亞子、陳去病等南社發起人,曾聚會迷樓飲酒作詩;當代名人到周莊采風者更不勝枚舉,像台灣作家三毛那樣鐘情周莊,像旅美華人畫家陳逸飛畫了油畫《雙橋》後和“雙橋”一樣馳名世界,誠如像著名古畫家吳冠中撰文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海外報刊則稱“周莊為中國第一水鄉”。
“吳樹依依吳水流,吳中舟楫好夷游”。周莊,是水的世界。
寧謐秀美的周莊,鎮為澤國,四面環水,澄湖、白蜆湖、澱山湖、南湖碧波蕩漾,溫柔呵護著它,無數條小河靜靜流淌,消融都市喧囂、人間紛擾。
橋從門前過,河在家中流”,周莊水網密布,來往全靠舟楫,家家戶戶門口都有埠頭,埠頭上系纜柱雕刻精細,鏤空花紋並未隨歲月而消逝。周莊的河中,條條小船交錯而過,繁華如城中車水馬龍的街道,但又沒有那麼急忙,他們的節奏都悠然隨意;偶有別的船擋了道,也無須像在城裡紅燈前那樣焦急等待,只須伸手一推便可蕩開。
橋是水鄉的眼。雙橋、貞豐橋、富安橋、富洪橋……,飄飄玉帶靜臥碧波,是西施唇間一點紅,是玉環發際的花簪,使周莊更添詩情畫意。小船疑乃行水間,一眼瞥見:橋頭佇立妙曼,嫣然一笑,能不銷魂?
走進周莊的感覺,仿佛時光倒流。足踏印痕斑斑的石板街面,穿行在粉牆黛瓦、雕梁蠡窗的民居之中,石階上的綠苔時時都在提醒著你它的古老。
由於水網隔絕,周莊避開了歷代戰火災難的毀壞,古鎮風貌保存完好。鎮上近千戶人家明清建築占百分之六十以上,有明中山王徐達之弟徐逵後裔所建的“橋從前門進,船從家中過”的張廳、沈萬三後裔所建七進五門樓的沈廳、葉楚傖故居、柳亞子和陳去病詩酒敘會的迷樓、修葺一新宋代建築澄虛道院、“水中佛國”全福寺,……
周莊的萬三蹄很有名,就是北方叫做的肘子,我們買了個豬蹄,但是不好吃,除了甜沒有別的味道,而且中午是在導游指定的飯館吃的,宰人,不好吃還貴的要命。
晚上到了上次我們去的觀前街,唉,感嘆變化得太快了,我們的小吃街都不見了,全部是高檔的酒樓,好容易找了一家,但是覺得沒有以前的好吃了,我鐘愛的豆腐干也只有在超市買了。
回到蘇寧賓館,感覺真是不錯,也很舒適大方,設施齊全,空調暖風很好,唯一不好的就是裝修的氣味還有些重。第二天早上我們很悠閑的在七加七吃完早飯,在火車站老大房買好了特產,坐火車回南京了。
時間真是緊啊。從南京火車站坐上一路車又去夫子廟吃午飯,今天又下了雪,車開得好慢啊,半個多小時才到,在老正興吃了飯,八寶甜飯、烤鴨、菜肉大餛飩、赤豆粥,又在夫子廟照了最後的相片,又匆匆忙忙的坐上一路公車,但是起點就不開,把我們急得,後來總算開了,也是慢騰騰的,眼看著快到火車站了,可又是修路繞道了,這下如坐針氈了,敢忙問別人,原來終點還是火車站,把我們嚇得一身冷汗啊,到了火車站,把行李一拿,只剩下不到二十分鐘了,剛進到侯車室一會兒,我們就進站了。好玄那!
就這樣,我們這短短的四天行,真是充實啊,吃得好,玩得好,游得好,住得好,我不禁感嘆,江南真是一個好地方啊!
2005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