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繞過拉薩,經過大名鼎鼎的羊八井,往高原明珠那木錯而去。路經歷過雨水的衝刷更加泥濘,坑窪顛簸,格桑有時不得不在草原上行進,草原上遍布著草原倉鼠的洞穴,不時都有幾個肥嘟嘟的家伙探頭探腦,我開玩笑的說這要是在廣東可是一桌令人垂涎的大餐啊。格桑插了一句:聽說你們漢人吃狗肉,我們點頭稱是,他無必義憤的說:如果你們吃狗肉我們藏人絕對不和你同車,我們相對無語。
翻過一座山口,那木錯終於橫亙在了遠處,看起來就在前面,可越野車買力的前行卻始終還在遠處。繞來繞去拖著一股灰塵的我們最終還是到達了扎西半島,這裡沒有建築,只有幾個帳篷搭建的餐館和旅館躲在避風的小山腳下。這裡海拔4700米。
天氣清朗的時候這裡的落日和日出是非常美的,但從天氣看來我們是無緣得見了,好運氣不大可能一直伴隨我們了。
那木錯是除青海湖外最大的高原鹽水湖,由於不知多少年的雨水的稀釋,嘗了一下湖水只有一點淡淡的鹹味,湖旁的鵝卵石中不時還有不少被時光磨平了的珊瑚,藏傳佛教法器中的法螺和藏民的裝飾物-紅珊瑚都是來自這幾百萬年前的大海。由於藏民把那木錯恭為聖湖,所以湖裡沒有打魚的,我也一直有個疑問這裡有沒有魚呢。遠處連綿不斷的雪山就是念青唐古拉山。淺水處浪花撲打著寫滿經文的經幡,藏民有個習慣將經文寫在經幡上,放在水裡水過一遍就是念了一遍,掛在山上風吹一遍就是念了一遍,放在法輪中轉一遍就是念了一遍。所以在西藏總是可以看到掛著的經幡和手轉著法輪的藏民,不過一定記住無論是轉經輪還是轉山、轉湖都要順時針方向。
扎西半島有兩個奇特山石高高聳立,一個形似合十的手掌,一個是傲立的陽具,上面掛滿了藏民朝拜時奉獻的白色哈達,據說還有幾處洞穴裡面有史前人類的岩畫。LW有點不適,LB陪她回帳篷了。我和LX沿著扎西半島轉了起來,夜色漸漸的完全黑了下來,只有依稀的月光,除了我們的腳步聲已經聽不到人類的聲息,頭燈又派上了用場。等我們回到帳篷已經是9點多鐘了,夜雨淅淅瀝瀝的下了起來,LW在外面焦急的張望,我開玩笑說本來准備和LX私奔的,可轉了半天找不到路只得又回來了。
在篷主的火爐旁烤了會火,發現牛糞的火焰絲毫不弱像煤塊一樣,點了一碗難得的西紅柿面條,和討教珠峰情況的色驢(攝影愛好者)吹了一通我們的運氣,其中一頭母色驢由於高原反應懨懨的趴在桌子上。
背了一路的睡袋晚上終於發揮了作用,外面雖然風雨交加,但睡袋裡卻溫暖的很,經驗:睡袋上不要再壓被子,蓬松的睡袋更適宜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