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驚魂

作者: 桑哥

導讀瀾滄江驚魂都說麗江是今年春節旅游的熱點,但面對年末年初洶湧而來的客流,我還是感到了措手不及,自從年三十從香格裡拉回麗江吃完年夜飯,我就再沒有休息過。麗江是背包族的天堂,而我是搞戶外自助游的,許多朋友年前就把行程托付給了我。於是我陀螺般地在機場、古城和客棧的圈子裡旋轉,對我這樣不習慣在城裡活動的“山人”來說,這樣的工作讓我感到眩暈。 ...

瀾滄江驚魂都說麗江是今年春節旅游的熱點,但面對年末年初洶湧而來的客流,我還是感到了措手不及,自從年三十從香格裡拉回麗江吃完年夜飯,我就再沒有休息過。麗江是背包族的天堂,而我是搞戶外自助游的,許多朋友年前就把行程托付給了我。於是我陀螺般地在機場、古城和客棧的圈子裡旋轉,對我這樣不習慣在城裡活動的“山人”來說,這樣的工作讓我感到眩暈。

初五,兩個廣州的朋友找到我,說她們只有一天時間,但想游覽玉龍雪山和虎跳峽,因為春節期間玉龍雪山索道票特別難買,最後決定去虎跳峽,問我能否搭俱樂部的自助團。我當即聯系了俱樂部,由於沒有自助團隊的出行計劃,我只能遺憾地讓她們包車去虎跳峽。小妹妹人生地不熟的,我只好幫忙聯系了包車司機,砍了價。初六晚上,我和俱樂部老板和仕林正在商量第二天的工作時,她們回來了,小妹淚眼婆娑地進了門,我當時就有些懵了,還以為師傅欺負了她們,一問才知道師傅非常好,只是她們沒有預計到,回來得太晚,銀行關門取不到錢不說,車票又漲了,本來看好了的一個禮物的錢讓車票給擠沒了。哦!原來如此,我趕緊拿出100塊錢塞進她的口袋,嗨!!!誰讓我是阿桑哥呢!我是個最鐘情於行走山間的人,而開年這些林林總總的雜事接踵而來,更讓我有了逃離煩雜事務的想法。

2月14日正好俱樂部有團隊去虎跳峽、梅裡雪山5日游,我決定暫時離開古城幾天去梅裡雪山透透氣,到虎跳峽舒展筋骨,讓我沒有料到的是此行成了讓我難忘的“驚魂之旅”。當天上午十點我們到達了長江第一灣、石鼓鎮。長江第一灣是地質學上一處特殊的自然景觀,金沙江在此由南向北轉向達180度,同時咆哮的金沙江也見證了中國抗日歷史的重要轉折——1927年,肖客、任弼時等將領率領紅軍由此渡江北上抗日。今天我們並不順利,因為天氣不好,一直陰著臉。我們原定的路線是當天經長江第一灣拉,第二天經奔子欄、白馬雪山,晚上住飛來寺。我有些擔心,於是給香格裡拉的朋友打了幾個電話,詢問天氣和路況。果然不出所料,香格裡拉下大雪了,我們原定的路線因為海拔比較高(白馬雪山埡口(4296m)、香格裡拉(3562m)),香格裡拉雪積雪已達1米多深,根本無法通行。我馬上把情況通報給團友們,大家商量後決定當天改走沿江路線達維西。15號由維西出發沿瀾滄江到達飛來寺。回來時若天氣好由白馬雪山、香格裡拉、虎跳峽回麗江。

一路沿金沙江而上,沿途景色格外漂亮,江水蜿蜒、青翠,兩岸油菜花業已陸續開放,大家心情非常好。中飯在一家回族阿媽家解決,味道不錯,價錢也公道,只是我那天剛好有點感冒……害得阿媽一個勁提醒紙巾是用來擦嘴的,不要多用。到達其宗後,路邊已有積雪,團友們大多來自南方,沒見過如此的雪景,一路驚嘆聲不斷,天津的張老師帶頭唱起了自創的“2005年的第一場雪”。可惜好景不長,剛到達維西埡口(3000m),我們就遭遇了堵車,由於河谷地帶歷年很少積雪很深,而這場十年不遇的大雪已經使埡口的積雪深達45cm,有輛長跑此線路的中巴車司機沒有帶防滑設備,車只好停在坡下,山路上排起了長龍,已經無法超車。幸好我們司機的車上有兩根繩,我們只好響應主席的號召——自己動手了,大約花了兩個小時,才好不容易把那輛中巴車拉到坡頂。直到晚上8點我們才趕到維西縣城,整個縣城都停電,好不容易找到賓館落腳,又沒熱水,沒辦法,湊和吧!還是趕緊找飯吃,幸好離賓館不遠有家小飯館還開著門。南寧的阿熊下廚做了幾個拿手菜菜,我們就著燭光,吃起了沒有情人的情人節晚餐。吃飯時來了一伙剛從梅裡雪山繞道回來的游客,說梅裡沿途雪很大,維西到飛來寺一路有多處泥石流和塌方。考慮到安全,我提出整個行程至少要延期一天,然而大家熱情都挺高,不願放棄已經近在咫尺的梅裡之行,決定第二天照常出發。

由於天氣問題,我們15號吃完早餐出發已是11點了,我們出發40KM後到了瀾滄江的第一個小鎮(白極汛),天陰沉沉的,有些下雨了,路邊開始出現一些滾石和小泥石流,有些地方必須由我和司機師傅小和下來搬開石頭。又走了約50KM到了葉枝時,車實在無法通過了。原來公路路肩垮了,必須修好路基汽車才能通過,我和被堵的師傅們商量後決定給點辛苦費請當地村民修一下(二十元一輛車),大家一起出力氣盡快疏通道路。大家挖的挖,抬的抬,不到一個小時路就解決了問題。通車後, 我擔心小和師傅害怕,就去副駕駛座陪他,告訴他這只是小意思。可心裡還是有點七上八下,因為路面稍向江邊傾斜,路基也不穩,稍一打滑,後果就不堪設想。好在小和師傅非常冷靜,操作果斷、准確,我們終於順利渡過了此行的第二次堵車。

雖然距目的地僅剩150KM左右,但剛渡過了第二次的險境的團友們,已不能如昨天般興奮,取而代之的是讓人擔憂的沉默……而小和師傅下車處理路面落石的頻率也從原來的一小時一次變得越來越頻繁,車也越開越慢,我們一行趕到巴迪時已下午5:30了,我和小和師傅渾身是泥,衣服也潮了,大家也都餓得前胸貼後背了。於是我們大擺鬼子進村的架勢,逐家敲開飯店的大門,第一家飯店沒有飯,廣西的老熊運氣好些,他敲開的那家飯店,雖然庫存只剩下西紅柿、雞蛋、青菜,但飯還是能讓我們吃飽。管他呢!只能將就吃點,繼續上路。

出發後,我們的運氣更糟了,下起了雨夾雪,棉花糖般大小的雪花紛飛在雨幕裡。雪越來越大,天漸漸轉黑,能見度越來越低,小和師傅掛低檔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這樣戰戰兢兢地開到深夜11點才到達我們當天的目的地,每個來梅裡朝聖的人都向往的地方——飛來寺。團友們一個個地拖著疲倦的腳步,踏進漆黑一片的飛來寺梅裡山莊。廣州小向妹妹小心翼翼的問了老板一句:老板可以洗澡嗎?山莊秦老板微笑著聳聳肩道:沒辦法,那麼大的雪,電沒了。所幸山莊的熱水瓶還都有現成的貨色,大家胡亂的燙了腳就上床睡覺了。這一夜安睡,我鼾動如雷,奇怪的是小和師傅居然沒有像以往一樣起來抗議我的鼾聲。

以往團友們來梅裡,都7:30起床搶著看梅裡雪山日出。可一日疲憊,第二日大家都沒有趕早,窗外的雪依然很大,半點也沒有止住的跡像。9點大家起床後一合計,決定放棄當天明永冰川的徒步,打道回府。正叨叨著吃早餐的事情,老板客氣地下了逐客令,因為賣菜的幾天沒來,山莊裡已無存貨,早飯必須趕到縣城吃!好在飛來寺距離德欽縣城只有12KM,我們一行只好餓著肚子出發了。剛走了不到四五公裡,發現一些藏民們在公路邊指指點點,路邊還停著兩輛警車,憑我的經驗,出事了!我下車一看,原來有台農用車掉下山崖。當地交警和群眾正在齊心協力的搶救傷員,由於坡太陡,雪又深,只好把受傷的的傷員用當地特有的犛牛毯子固定住,另一頭用繩子扎上拉上來。天氣雖然很冷,但人心還是暖的,我們滿懷崇敬離開了出事地點。

我們非常幸運,在德欽縣城找到一家餐館,吃了頓特別可口蛋炒飯就青菜湯。看來今天要想翻白馬雪山(4292)是不可能了,只能原路折返。在返回途中我們在雲嶺稍做逗留,瀾滄江在雲嶺鄉這裡來了個S型大轉彎,非常漂亮。但是我們停車觀景的地點路險坡陡,隨時可能被落石擊中,只拍了幾張照片我們就匆匆離開開往雲嶺。

當我們快到燕門時,遠遠的看到吊橋旁堵了很多車,其中還有我的鐵哥們阿梁,他的車上載了一群游客,上海的小馮、廣州的阿雄、小李,跟他們一聊,才知道他們已經等了一個小時了,崩塌的事故路段距我們停車地點還有十多公裡。很榮幸,據說我們居然和雲南省經貿委主任堵在了一塊,再前後看看,自助的驢子們還真不少,有來自甘肅四野俱樂部的兩輛越野車,共十多個人。小梁師傅車上加上導游有14個人,我們車上有7人,共有四五十人被堵在了這裡!聽說德欽縣委領導正在前面組織搶修,路很快就能通後,我和小和師傅商量了一下,決定到現場去幫忙。當我們趕到障礙現場時發現兩處坍塌路段。第一個不大,我們下來撿開了小石頭,又叫團友們幫忙推開大一點的幾塊石頭,勉強通過。可第二處,只有等後援跟上了再想辦法。反正,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雨越來越大,等了好一會兒,還不見其它車隊來,只是等來了看熱鬧的村民,我用藏語和他們聊了會天,我問他們有沒有工具,他們告訴我家裡有炮杆和大錘,我和他們商量能不能幫我們把大一點的石頭搬走,並主動提出如果能修通的話,等會車隊通過的時候每輛車給他們20元錢的辛苦費。正在這時,後面小梁和西野他們的車也到了,(我猜想他們肯定是以為我們順利通過了才趕來的 )。我和他們說了每輛車給幫忙的村民 20元錢的事,他們也表示贊成。很快康巴漢子們拿來了工具,我們也幫著抬一些較小的石頭,當時還不斷有小石頭垮下來,情況非常危險;但是康巴漢子們顯得很勇敢,力氣也非常大,大家正抬得差不多的時候,縣委派來了鏟車,很快地疏通了道路。我幫康巴漢子們逐一向司機們把錢收好,交給他們後用藏語代大家向他們道謝,想想這點錢和生命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呢!

現在我們的情況好多了,有一台鏟車在前面開路,雖然前面的路依然是那麼多泥石流和塌方,得有鏟車開道,我們通過的速度快多了。這意味著我們我安全也多了一份保障,鏟車大約開出3KM左右,前面的路就好多了,大家鳴笛告別鏟車師傅,一輛緊跟著一輛衝進雨幕中。

小梁開的是19座的依維科,在這樣的路面上,只能是走走停停了。再說我們平時又是比較要好的哥們,因此我們三輛車組成了小車隊,緊跟在他後面,也由此因禍得福,不用再搬石頭。小梁的車只要一見到石頭,就會派出他車上來自東南西北的工兵排障。當我們來到德欽縣和維西縣交界處時,梁師傅的車在上坡時被卡住了,老打滑。而此時山上不斷有小的山石流下來,情況非常危急,實在沒辦法,小梁師傅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的愛車被石頭拍打,那個心疼喲……正在我們十多個男子漢一籌莫展的時候 ,來了輛TOYOTA沙漠越野,從車上跳下一個足有一米九左右的康巴大漢,魁梧的身板、膛黑的面孔、一頭長發,頭戴牛仔帽,手上掛著足重兩公斤左右的金手鏈(後來我們才知道此君乃香格裡拉娛樂有限公司董事長)。只見他大手一揮,大喊道:“師傅開車!”小梁順從地爬進駕駛室發動了車子,我們也在這位壯漢的指揮下齊心協力地把車推過了坡。大家都激動地齊聲高喊“YES……”興奮的尾音響徹了峽谷。這時我才體會到什麼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過了這一處塌方險情路段,我們本來打算趕到維西縣巴迪鄉吃晚飯。但由於與我們一同被困的車隊都路過巴迪一直前行,在這樣惡劣的路況下,只有跟著集體,才更有保障,於是我們的車隊也一路跟著,剛離開巴迪6公裡左右,陸續發現前面的車調頭開回巴迪方向,我攔住一輛車問情況,車上的一位昆明大姐用驚愕的表情告訴我“太大了!太大了!回去!回去!”我也趕緊跳上車,讓司機調轉車頭趕往巴迪,看樣子當晚我們不得不住在巴迪了。

當我們到達巴迪時,小小的巴迪鄉一下子闖進100多張陌生的面孔,人聲鼎沸,僅有的幾家旅店很快就被先來的占領了;後來的也顧不得漫天大雨,沒頭蒼蠅似的到處打聽住處,幸好我們找到了當地的納西人開的一家小旅舍安頓了下來。待我們坐定,善解人意的老板發了兩大盆熱水讓我們燙腳,又讓我們換下濕衣服烤上,這時我才顧得上買雙解放鞋換上,舒舒服服的松了口氣。吃飯的問題還是交給了廣西老熊,我們吃了此行有雞湯的、最為fb的一頓飯。吃完了飯,除了鑽被窩我什麼都不想干了,等著阿梁回來聊了一會,阿梁回來後又去車上拿出了僅剩半瓶的私房酒,我們一邊喝著酒,一邊聊著這天氣……唉!現在想來,真爽!!!

大家都累慘了,起得也晚,吃完飯後打聽了最新路況,省經貿委主委告訴我們現在前後的路都堵上了,當地政府正組織搶修,聽了這個好消息大家安心多了,既來之則安之,我和幾個天南地北的朋友來玩起了撲克。我們才玩了幾圈,就傳來了好消息,鏟車已經在修路了。當時已快是下午3點了,為趕時間我們也趕緊開車去看個究竟,希望能及時通路。來到昨晚調頭的地方,只見鏟車已在作業了。開始還算順利,可後來指揮鏟車的家伙犯了決策性錯誤,指揮鏟車在塌方地段上方作業。好家伙,鏟車剛開到一半就打滑了,好不容易快開過坍塌地段,又陷進了泥石流裡。唉……沒辦法,回到車上,我把情況彙報給大家,最後決定徒步去距我們大約95KM左右的白極汛。傍晚六點,大家扔了些沒有必要的東西減負出發。

一路上,隔不多遠就有坍塌的路段,過山坳時不斷有大雪球夾雜著泥土和石塊滾落,非常危險。過這些危險的地方我盡量幫助和我一路同行的其他團隊的驢友,告訴他們塌方路段時,必須盡量看著上方,相互保持一定距離快速通過。我記憶最深的是在距葉枝還有十公裡左右時,有兩個塌方點隔得很近,第一個全是碎石組成,很陡,需爬到高處臨崖處方能通過,崖底便是波濤滾滾的瀾滄江,雖然大家當時都沒說話,但心情不言而喻;而緊接著要過的第二個塌方點更讓人膽寒,這個塌方點堆積著很稀的泥石流,深淺難辨,只有跳在浮在泥石流中的大石塊上才能順利通過。當時天已全黑,上海的小馮一腳踏空,落入泥石流中,整個人陷了進去,泥石流馬上淹到了她的腰部。好在當時泥石流已停止了流動,人多力量大,大家七手八腳把她拉了出來。小馮的表情當時有點復雜,但她很堅強,沒哭……

把小馮拉出來後,我突然覺得有點不對,人數好像少了!在我們之前出發的個團友居然到現在還不見蹤影,心裡不免打起了小鼓。我急忙往前趕,也沒顧得上清理鞋裡的小碎石(晚上才發現右腳早已磨起了一個大水泡),一路上不停地攔住當地村民打聽團友們的行蹤,但一直沒有得到准確消息,看來只有趕到葉枝再想辦法了。

趕到葉枝時已是晚上12點,我已經是拖著腿走路了,可還有5個團友那!保證他們的安全那可是我阿桑的本職工作呀!我怎麼能坐得住呀!因為大多數人在當地糧管所投宿,於是我挨個房間都找了個遍,還是沒有人,頓時心慌起來,天哪,萬一。。。剎時間腦海裡蹦出無數個假設來。我趕緊到其它地方找,一路小跑,引來好多野狗在我身後狂吠,直跑到葉枝土司府舊址旁,發現有家小餐館還亮著燭火,跑進一看,5個人都在裡面呢!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原來他們在路上搭了一程拖拉機,難怪他們那麼快,我心裡懸著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晚上只剩下兩個三人間,我只好做了深圳的小何夫妻倆的電燈泡。這夜我睡得很香,小何夫妻可沒有像司機小和那麼幸運,據稱我的鼾聲能把屋頂都能吹起來,害得他們一夜無眠。

2月18日9點左右,我們陸陸續續都起床了。店家只有雞蛋和面條,我們只能隨便吃點雞蛋面補充體能了。溫州夏小妹吃得比較快,先跑出去找車了,大家覺得雖然只能坐七八公裡的車,但總比全程走路好多了,小夏剛出門不久,在店裡等消息的我們就看到住在糧管所的驢友們包了一輛農用車過來了。遠看車廂裡人頭攢動,都穿著紅色和黃色的衝鋒衣,近看個個都蓬頭垢面滿身稀泥,就像拉著一群大蝗蟲,看樣子這輛車是再擠不進人了,只能另想辦法。這時小夏也剛好回來,激動地說:“我找到鄉長了,他說派鄉政府的農用車免費送我們一程。”就這樣我們很幸運的坐上鄉政府的農用車出發了,師傅在半道上又撿了幾個趕路的朋友。大概七八公裡後,車又堵上了,只能步行通過。下車後我掏出20元錢,想讓師傅買包煙抽,可是師傅婉拒了,很誠懇地說:“留在前面花吧!”雖然就這一句質樸的話,卻讓我們倍感溫馨。

余下的行程依然充滿了危險,到處是泥石流和塌方,我們走走停停,直到下午3點才趕到岩瓦。岩瓦是平時山區老百姓趕集的聚集地,有四五家餐館。今天剛加入的“四川老哥”,幫我們找了一家餐館,我們趕緊讓老板殺了兩只雞,放開肚子飽飽的吃了一頓,又踏上了未知的歸途。

下午情況越來越糟,好多團友都走垮了,每人腳上至少都起了一個泡。有的小妹,噙著淚水忍著痛走。想來想去,只能請當地人用自行車馱背包,實在走不了的只能連人一起打包讓自行車馱著走,遇到塌方和泥石流的時候再步行。晚上八點半總算跨過最後一道泥石流到達了白極汛。當晚白極汛到維西的路已搶修完畢,大多數的朋友選擇當天包車回麗江。而我和團友們考慮到晚上坐車不安全,就選擇在白極汛暫住一夜。第二天包車我們返回了麗江。唉!好累呀!

今年是香格裡拉地區天氣最為惡劣的一年,連下了幾場幾十年不遇的大雪,道路狀況也讓人沮喪。雖然一路驚險,但所幸團友們都安全地返回了家鄉,我也圓滿完成了任務。盡管瀾滄江的怒濤、梅裡的蒙面、天氣的濕冷、道路的艱險都讓團友們此行多多少少留下了遺憾,但我想這終身難忘的記憶將給予我們對生活更深刻的認識、更堅固的友情以及關於淳樸人與人關系的更美好!!!這篇文章得到了杭州小飛和上海小馮的頂力幫助,阿桑深表感謝!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