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春,我也在雲南-2.9-2.11

作者: 眠眠不覺

導讀D6上雨崩-> 下雨崩-> 神瀑-> 上雨崩。宿上雨崩預計9點出發最後10點才離開客棧,看到有人居然奢侈到騎騾上神瀑讓人恨得牙癢癢之余也覺得自己厲害的不得了! 在離神瀑約半小時的地方出現條岔路,做了放棄神廟的決定之後,眾人在一塊碩大的石頭後面美美地飽餐一頓——食物不外是巧克力、火腿腸及奶糖,由Eric同志辛苦背負的油煎粑粑無人問津。 當時雪已到膝,全賴前方 ...

D6上雨崩->
下雨崩->
神瀑->
上雨崩。宿上雨崩預計9點出發最後10點才離開客棧,看到有人居然奢侈到騎騾上神瀑讓人恨得牙癢癢之余也覺得自己厲害的不得了!

在離神瀑約半小時的地方出現條岔路,做了放棄神廟的決定之後,眾人在一塊碩大的石頭後面美美地飽餐一頓——食物不外是巧克力、火腿腸及奶糖,由Eric同志辛苦背負的油煎粑粑無人問津。

當時雪已到膝,全賴前方裝備齊全的老驢一路開道,包括與我們同住梅裡客棧的5位昆明老驢和一伙打上海北京等地彙集的家伙。所謂的到膝還只是踩得下去的地方,人人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誰也不敢怠慢。人家雪套登山杖衝鋒衣褲的,我唯有拿了兩個世紀聯華的塑料袋套住鞋子。

神瀑其實是很小的一段冰柱,融化了的冰水滲下來,同伴用登山杖勾著礦泉水瓶盛了滿滿一瓶又一瓶。很涼很爽很透心的感覺,據說這是聖水,藏民已喝它為榮。邊上還有個地方有水淋下來,到神瀑的人無一例外全都會去下面淋淋雨。傳說心術不正的人是淋不到的,半路的風會把水給吹沒了。(有沒有那麼神啊?!)

好在同伴讓我把衣服穿穿多,我想在神瀑下我是少數幾個沒有凍到的。大家急急排成長列照完合影以後就往下趕,於是隊伍自然分成了三列,走在最後的是我,Zhangyi,Eric和老大。有一段坡多少有點陡,緊接著Eric心血來潮把自己當沙包滾拍了一段DV之後,我發現天空中飛過群鳥。剛剛夠對著Eric叫聲鳥之後緊接著看到那個淋聖水的地方巨大的白色往下墜——雪崩!也許因為距離我們尚有距離(雪崩在12點位置,我們在2點位置),Eric拿相機對准了雪崩,我遲疑地看了他5S然後看到雪崩似乎有往右蔓延的痕跡開始真正地心慌了——我不想死!於是開始拼命跑,但是當時的雪已到膝蓋,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踩根本是不可能。手上砍來的樹枝折了,倒在地上又趕忙爬了起來,感到自己的體力已經快盡了。這時候Eric和老大也跑下來,差不多在3點的位置三個人會合。不知是老大還是Eric說的那句“趴下,樹林裡安全,我們三個不要分開!”讓我印像很深,當時我真的感覺不怕了——停下來,拍照,然後躲在Eric與老大之間,真要我跑我也已經跑不動了*,* 雪霧漸漸平息,看這一波雪崩已然結束,不敢逗留,大家快快下山,見到了回轉上來找我們的昆明老驢,因為不放心我們所以特地上來看看有什麼可以幫手的地方。原來從下邊看來,這場雪崩比他原先看到過的更大,而且這次,我們親歷。

下去的路雖然也踩著腳印,明顯比來時慌亂。不敢大聲嬉笑了,連咳嗽也盡量壓低聲音。暗暗怨責那群未上神瀑已經狂喊“茄子”把雪崩喊來自己卻下山了的家伙。前有昆明老驢開到,後有同隊男生壓陣,JYY也在那裡指揮著秩序,盡管3步跌一下,下山的速度快了許多。(插:坦白說我當時真氣JYY呀叫什麼叫呀 再叫當心把雪崩又給叫來了!)

回到平地知道遠離危險了,注意到光禿禿的樹枝。之前朋友說過雨崩最美的是原始森林,所以冬季不是合適的季節。其實看看那些樹及一點點的綠意,我能感受到春暖花開的迷人。拍了不少照片,有匹小白馬感覺特別神化,據說跟《指環王》裡的畫面有幾分相似。

回梅裡客棧烤火烤衣服,開始吹噓前面所發生的“神瀑雪崩”。下山的時候已經全然不顧牛仔褲和鞋子是否進雪,現在脫下來發現傷情慘重。好在帶了整套的備用,所以特別悠閑地只是把褲子鞋子吊著也不去管它。

藏小伙說雪崩是好意頭,問我們晚上的鍋當晚會是否照舊。於是晚飯後來了一群著藏族傳統服飾的男男女女,大家圍成一圈繞著個標本豬載歌載舞。我也加入跳了一小會,發現是有點難度,要點水平的。舞差不多完了的時候,大家開始厚著臉皮借藏服穿,硬拉著小朋友跟我們拍照。換了2套藏服,一層層批戴上也有那麼點點藏族風情。

例牌的八十分配上例牌的四個番茄,打到2點出頭收了工才緊張意識到褲鞋未干明早無發動身。用僅有的資源好不容易生熱了爐火,邊聊天邊烤鞋直到凌晨5點半才意識到必須睡覺。

早餐:梅裡客棧——油煎粑粑*9、荷包蛋、稀飯47

晚餐:梅裡客棧——涼拌連儀、花菜炒豬肉、番茄炒蛋、干巴犛牛肉、醋溜白菜、青菜豆腐湯、酥油茶*1/2、飯79

Feb.10上雨崩->
埡口->
西當->
中甸。宿中甸

清早就聽到有人嚷嚷著讓我起床有什麼日照金山,實話說感覺沒什麼特別就是太陽照在山頭。拍了照吃了早餐給了錢(我還了一點點價人家一口就應承了),10頭雇來的騾子准備馱人上山。上雨崩的規矩是抽簽決定騎哪匹,但是馱人的騾子決不再馱行李。於是兩個最身強的男生被迫徒步全程,其他弱小些的悠然地當了回張果老。望見卡瓦格博的時候自己也不敢相信,可能看得太清楚太真切了反而覺得不夠虛幻了。相機的重要性在這裡體現,某些人影得清清楚楚,某些人卻沒一張好相見人。

到得西當,司機師傅不知打哪兒找來一大箱酥餅水果,催促我們快快解決啟程中甸。於是明永冰川,西當溫泉,飛來寺日出徹底變做歷史。差不多一路好睡到了香格裡拉的國際青年旅館。(中途又去了奔子欄狂吃了一通柿子,本來想跟只大黑豬合影留念,可惜人家不賞面只能作罷。)

男住走廊頭,女住走廊尾。女生獲得洗澡的權利,男生負責采購晚餐。我這頭肮髒的豬自打離開廣州這才第一次洗頭,桑拿感覺的木頭房子讓我覺得設施不錯。因為不吃韭菜跑去羅非魚燒烤要了一碟雲南小瓜和一盤雞皮。在旅館附設的酒吧聊聊天打打牌感覺就兩字;舒服!當晚最後的決戰在男侵解決,有的人抱著被子,有的人縮著脖子。這三天的戰績以我的全勝收尾。

早餐:梅裡客棧——烤粑粑*6、荷包蛋、稀飯38

午餐:西當路邊——梨、蘋果、棗泥餅、油酥餅、妙芙蛋糕等

晚餐:老字號羅非魚燒烤——韭菜炒餌塊*10、炒雞皮、炒雲南小瓜13+

Feb.11松贊林寺->
白水台。宿白水台

美美地睡到自然醒,坐3路車去松贊林寺。剛巧這天首屆“香巴拉”開幕,看到各組不同服裝的展示。

松贊林寺其實有逃票之法,往裡直行可以直接到寺的偏殿。不過我們相當乖地花掉了80塊大元。

寺門口樹著塊牌寫著可以拍寺廟全景,上得去才知道原來是2元/人的收費點。奈何上也上去了只能給錢,想來這裡的人也倒是生財有道。邊上是片開闊的平地,看門票地圖介紹應該是片海,可能要雨季才會現出原形。

寺裡的時間花得挺久:跟主事合影,求開光佛珠,聽導游講解,看喇嘛做紅塘。爬上屋頂看遠遠的“松贊林寺”和“香格裡拉”對稱地刻在兩個山頭。陽光明媚但是樓梯結冰,爬圍牆的結果是胯部的淤青直到回廣州才慢慢消退。

在街邊買了1塊一串的炸土豆,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吃,以後的所有攤販都不及這裡,雖然價格便宜一半。

以為出來夠晚怕大家已經走完,猶豫了一下跟Eric上車,最後反而變成我們兩個最先離開。在近廣場的車站附近下車,為得是逛一下超市順便買買中甸特產。除了諸如青稞份,犛牛肉干手信之外,還買了Dove摩卡榛子巧克力和黃桃罐頭。坐在廣場放棄了看表演,我,Eric,小新和Rainbow走到哪裡,炸土豆吃到哪裡。

看到有賣撙裝的酸奶,想到大理沒喝到酸奶的失望及上午喝過的細杯裝的美味,當下買了兩瓶。端把椅子坐在士多喝喝酸奶吃吃土豆片曬曬太陽,如果我老了也能這樣就再美麗不過了。

晃悠回旅館紛爭暴露,一派意見是當即回麗江在麗江多花點時間,另一派的意見則是去徒步虎跳,可以在中甸住多一晚。既然來了虎跳沒理由不看,白水台也是可以順路去一下的地方。一直以來沒分開過的團隊終於在這裡暫別,相約13日去瀘沽可以繼續同行。

包車的藏司機本身就是白水台人,安排的路線相當於是送他回家。談好了價600包當晚去白水台及第二日送至下虎跳,雖然根本不需要Jeep但是要在中甸找一輛JinBei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師傅興高采烈說走就走,車行約3H在10點多的時候趕到白水台的聖水餐廳。

店主相當熱情,重新生火開始煮飯,還邀請我們參加納西族的晚會。老板娘的手藝真是不錯,差不多吃到個底朝天,這一頓是真正的燭光晚餐。算算時間可能趕不上晚會,誰想店老板正好有車過去不用徒步。納西的舞蹈容易很多,一個人在中間吹笛子其他人跟著節奏合。後來我覺得這個舞跟瀘沽湖上篝火晚會的舞蹈近似一樣。大家不分男女不分親疏全部手牽起手。

當晚3女1男同房,房價50 in all,想想真是此行以來最便宜的住宿。那一晚我睡得挺香,右邊是Rainbow,左邊是Zhangwei,唯一的男仔Eric在另一張床上與我們隔海相望。本來對日出還有點冀望,不過看來此次注定與日出無緣。

可惜的一點是碧塔海沒去,因為即使順路過去也是晚上黑茫茫的沒什麼好看。有點題外話不得不說,當初我們多少還是有想過會被拐賣這樣的情形,最後事實證明我們多慮。

早餐:川南小吃——湯米線*3、綠豆稀飯*2、粑粑*426

午餐:中甸路邊攤——炸土豆、炸豆腐干、黃桃罐頭、Dove巧克力、瓶裝酸奶等

晚餐:聖水家園——炒花菜、炒豌豆、番茄蛋湯、炒餌塊*336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