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廈門

作者: 連雪梟

導讀喜慶的新年,釋放不了我心中的煩悶。我對自己說:出去走走吧,一直這樣的狀態會變神經病的!於是興衝衝請了假,在網上定了去廈門的往返機票,然後滿心期待2月26號——出發的日子。早上9點半走出廈門機場,天陰陰的,前一天已經從網上查到了廈門這兩天有雨,意想中的藍天白雲跟我是無緣了。機場左面200米處是公交車站。27路到輪渡,37路到火車站,很方便。 我坐上2 ...

喜慶的新年,釋放不了我心中的煩悶。我對自己說:出去走走吧,一直這樣的狀態會變神經病的!於是興衝衝請了假,在網上定了去廈門的往返機票,然後滿心期待2月26號——出發的日子。早上9點半走出廈門機場,天陰陰的,前一天已經從網上查到了廈門這兩天有雨,意想中的藍天白雲跟我是無緣了。機場左面200米處是公交車站。27路到輪渡,37路到火車站,很方便。

我坐上27路,50分鐘後就在廈門著名的商業街——中山路上逛了。往輪渡方向走了幾十米,就是黃則和小吃店,其拳頭產品是花生湯。我肚子正唱著空城記,就進去買了花生湯和一個叉燒包。花生湯用不是很大的一次性塑料杯子裝著,味道我卻覺得不怎麼樣,很甜。網上有人說就是熬花生湯加糖,我看一點沒說錯。叉燒包的皮很厚,味道也一般。隨後又點了份沙茶面,味道不錯,湯很鮮,辣的也正正好,就是量太少了。

填飽了肚子,直接到了輪渡,隔江遠眺鼓浪嶼,拍了兩張照片。就上了71路直奔廈大而去。

廈門的公共汽車不論是否空調,大多都是一元,挺便宜,線路也挺多,夠方便。而且車上讓座的人也多,看見老人和抱孩子的,總有人讓個座,不錯!

終點站就在廈大門口。廈大門口很熱鬧。人多,車多,商店多。更有趣的是時不時你會看見個和尚,因為南普陀寺就在廈大旁邊。走入山門,有個很大的放生池和兩個舍利塔。聽說池裡的魚多而且大。池面上漂著很多面包屑都沒有魚去吃,看來池裡的魚養尊處優慣了。購票入內(3元,門口有香自取),求神保佑後,我徑自順著寺後的山路登了上去。

山不高,20分鐘左右就到頂了。山的另一邊是個植物園,需要另外購票進入。我沒有原路下山,走了右手的一條小路。這條路很難走,好幾次我都找不到路,一個人也沒有,差點走回頭路了。最後終於下了山,你道這條路通向哪裡?廈大!

人人都說廈大是中國最美麗的大學之一,可惜我去過的大學不多,無法做橫向比較。但我一進入廈大校園,就被眼前看到的一切震撼住了。這是大學嗎?更多像一個公園!

也許是剛下過雨的緣故,走在廈大潔淨的路上感覺格外清新。嶄新的教學樓,筆直的棕櫚樹,三三兩兩走過的情侶,無一不是一道風景。一邊走著一邊拍著照片,所有的一切讓我對廈大創始人陳嘉庚先生產生油然而生的敬意。

繞了一圈以後,來到了廈大的白城路校門。這裡還有一處風景——白城沙灘。走出校門可以看見一座極富現代創意的弧型天橋。天橋的另一頭就是海灘了。就是這短短的一段海灘,引多少風流學子在此情誼綿綿,讓多少纖纖素女攜子之手共看夕陽啊!

白城沙灘的邊上就是我要去的下一個景點——胡裡山炮台(票價25元)。炮台上最有名的是當時購自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的價值白銀六萬兩的一門巨炮。看這大炮昂著略帶班駁的炮管,似在向世人訴說著一個世紀來的歷史滄桑。炮台下有個博物館,幾個展館展覽著古代槍炮刀劍,奇石古玩什麼的。感興趣的可以隨便看看,只是覺得那裡對文物的保護很不夠,很多東西都鏽跡斑斑了!

出了炮台右手轉彎,可以借自行車騎車游覽廈門的環島路。可惜那天風很大,天又冷,我走了一天體力也不濟了,只騎到一個叫太陽灣的地方就折返了。環島路依著海灘而建,沿途有很多風景。在這裡鍛煉,玩耍,騎車游覽的人也不少。我還特意去了一個可以采草莓的地方。不過因為時節未到,地裡的草莓多數都是青的,不得不掃興而歸!還自行車的時候,和女老板聊了會天,女老板人挺熱情,我在她那裡嘗了一顆她自己泡的大棗,酸酸甜甜,甘脆多汁,比在上海吃的干乎乎的大棗好吃多了!

接下來為了找我要住的廈門國際青年旅舍頗費了點周折。南華路41號。問了N多人,都不知道南華路在哪裡。我暈,好不容易找到南華路,卻發現那裡門牌很亂,可真難為了我這個外鄉人。最後終於找到了該旅舍的後門,卻發現門是鎖著的,只好再繞到前面。這個青年旅舍不是特別便宜。一個4人房的床位要60元。不過看這裡的環境實在不錯,房間很干淨,最近又是淡季,說是4人房其實只是兩個人住而已,也就住下了。前台竟不要身份證,也不要押金,真是寬松的可以。和我住一房的是山東一大學的大學生,來廈門一個單位實習,跟我很談的來,兩個人談工作,談理想談了很長時間!旅舍不是很大,一共3層樓。一樓是個酒吧,會議室,閱覽室。晚上會有很多很小資的人聚會,PLMM也來了不少,還有彈吉他彈琴的。我本布衣,跟這種人群有一定距離,只在旁邊看書。一本李漁的《閑情偶寄》伴我度過了2個小時的時光,不知有看過此書的人沒有,除了一些封建糟粕外,李老翁的對待生活的精益求精的享受態度和淵博的學識不是我等人能及其萬一的。旅舍旁就是一個咖啡吧,是南華路13號,所以就叫13號吧。可惜近在咫尺,卻沒有進去坐坐。

晚飯還是在中山路輪渡附近解決的。每到一個地方,最吸引我的莫過於當地的美食小吃了。中山路的頭上有家小店賣的燒肉棕簡直絕了,口口香噴噴,口口都有料。配的一盅豬心湯叫一個鮮字,湯裡還有人參,枸杞,又好吃又補營養。中山路旁邊弄堂的小吃店上再點了海蠣煎和扁食。扁食和上海的小餛飩差不多,皮要更薄一點,裡面的餡可能不是肉糜,不知道是什麼。海蠣煎就是海裡的一種廉價的貝類和面糊,雞蛋一起炒,吃的時候配上蒜蓉和辣醬。不過我覺得不好吃,沒吃完。還有個地方賣薄餅的,要兩元一個,所以生意不太好。外型比春卷大一點,薄餅裡卷了些豆腐干,肉絲什麼的,主要是裡面抹了芥末醬,一口咬下去,衝鼻子的感覺挺舒服的。瞎逛一圈,在輪渡附近又吃了鴨冬粉和五香。鴨冬粉應該就是鴨肉粉絲湯,五香看上去像油炸的大腸,其實是豆腐皮包了餡料炸成金黃。咬一口當真流香四溢。當晚就挺著圓鼓鼓的大肚子,心滿意足的回去睡覺了。

夜裡淅淅瀝瀝一直下著小雨,早晨被外面的鳥鳴聲吵醒了,推窗一看,雨停了,空氣格外清新。洗漱完畢想到的還是一個“吃”字。於是坐車來到了輪渡附近,大同路上的吳再添小吃店。吳再添也是廈門的一個老字號小吃店,但不像黃則和商業化的那麼厲害,據說是廈門老年人愛去吃的地方。點了一碗蝦面和一個芋香包。重點說說這個芋香包,是用生芋泥為皮,豬肉、蝦仁、香菇、冬筍、荸薺等為餡。吃時蘸辣醬沙茶醬,股股異香撲鼻而來。我吃的時候是把盤子都舔的干干淨淨!至於蝦面,吃的就是一個鮮字,原汁原味的鮮。

吃好後步行至輪渡碼頭,買了9點半開船游金門的船票(96元)。說是游金門,其實是越過兩岸中間線,讓你近觀一下金門島前的由台灣政府控制並駐兵600余人的大膽島。至於大小金門,你最多只能看見個輪廓而已了。大膽島上最醒目的無非就是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牌子,廈門這邊也有塊“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牌子跟它遙遙相望。姑且不管什麼主義,什麼制度,讓人欣慰的是兩岸人民有的是“統一中國”的大方向。最討厭那個什麼李XX、陳XX上竄下跳,大言不慚的搞台獨的跳梁小醜了。呵呵,話題好像扯遠了,就此打住。一來一回用了兩個小時左右,雖然船票偏貴,不過偶認為還是挺值的,不僅是金門,大膽,鷺江兩岸的風景也很不錯。

船回的時候在鼓浪嶼停靠,我就直接下船開始了鼓浪嶼之行。據說4月開始上島要收上島費,80元。比起現在來回輪渡只要3元實在是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一開始就想好了隨性而游,上島後就直往左手而行,是紀念鄭成功的皓月園。旁邊有小海濱浴場。那麼冷的天當然沒有人游泳,連路過的人都不多。整個沙灘上空無一人,我就獨自坐著,守著屬於自己的那塊海闊天空。

不擇路的走著,沿途很多老建築,老別墅。有的修葺一新,有的卻頹敗衰落。有點名氣的建築在門前都有塊黑色的牌子做簡明的介紹。真的要深入了解其內涵的強烈建議雇個導游,不要像我一個人瞎逛,看的懵懵懂懂,不知所以的,到現在還後悔著呢!

島的中部景點是日光岩,門票60元。島上有塊大岩石,是鼓浪嶼的最高點。上面能俯覽全島風光。鼓浪嶼又稱琴島,因為島上的鋼琴實在多。專門有個公園陳列著幾百架鋼琴,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鼓浪嶼的藝術氣質是得天獨厚的,小小的島上音樂學院和美術學院具全便是明證。島的西南方,有塊鼓浪石,得出了鼓浪嶼名稱的由來。宋末元初有漁民在此附近避風浪,因為此石中空,波浪打上來時會發出咚咚咚如敲鼓般的聲音,故稱此島為鼓浪嶼!再繞,輪渡前有條商業街叫龍頭路。什麼紀念品,裝飾品全部靠邊站,吃乃第一等大事。葉氏麻糍現做現賣,內裹花生白糖,外包黑芝麻核桃,又香又糯,甜香可口,大大的美味。黃勝記肉松肉脯店老板為人爽氣,給人免費品嘗的時候都是半張半張的給的。我買了八袋豬肉脯現在只剩一袋了。個人認為辣的比不辣的好吃。還有廈門風味的餡餅,買了幾盒送人。中午登島,離島的時候已是黃昏了。美的風景不可能永遠駐留在你身邊,能留下的只是回憶點點滴滴了。

早晨起來退了房,背著包,走到廈大門口做18路車去集美,以集美之行結束我的廈門之行。可惜時間沒有控制好,早上起來的晚了,18路做到集美要1個多小時,到那裡已經11點了。我從終點站龍舟池往上走,一直到集美大學。旁邊學校很多,正好又是中午休息時間,很多學生出來吃飯啊,回宿舍啊,發現裡面PLMM還真不少。我就瞎走瞎逛,拍拍照片,發現路上好像就我一個游人。到集美大學的時候,已經沒有時間再去鰲園了,只好在大學裡面對著他的塑像緬懷一下這位令人敬重的老先生了。

全文完。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