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清早出發,跟一日團,先游水上市場。
彎彎曲曲的河道上,架著一座座小橋,當地人臨水而居,支起一座座吊腳樓。一段河道兩邊停滿了船只,船上裝滿了貨物,主要是水果,工藝品。據說過去的居民,就這樣劃著船,購物。五彩繽紛的彩船,構成一幅絢爛的畫卷。可惜現在商業氣息很濃重,失去了純樸。大吃榴蓮,山竹。
之後去了桂河大橋。因二戰時期的一段歷史而著名。一大片草坪上埋葬著數不清的士兵的遺骸,來自各個國家。墓志銘上刻著親人們不同的哀思。橋上火車還行使著,讓人緬懷50年前這段悲慘的歷史。不過比起戰爭,更能引起我興趣的是這裡的風景。好多人留在這裡小住幾天,或參加trekking,騎像叢林旅行。
最後是佛統大金塔。塔尖高聳雲霄,前後各有一尊巨型佛像,四周是許多形態各異的小佛像,有立,有臥,都栩栩如生。有個小門通向塔頂,不過禁止人入內。越是如此,越讓人產生一探究靜的欲望,站在那樣的高處,風景一定絕佳。
司機兼導游,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當過和尚,說是等家人都安頓好,要終生出家。大談佛的教義。佛陀(buda)如何如何說。細聽很有些道理,而且許多跟道教,儒教教人為善的思想也都是相通的。他還講到,他的父親如何去世,然後他買魚放生,為他父親積福。又說到他父親生前沒有好好惜緣,讓人唏噓不止。
團裡有兩位新加坡的老人,對我頗為照顧,回曼谷後,還請我吃飯。還認識了他們的朋友,據說是畫家,給我畫了一幅素描。還非要邀請我同去巴迪雅。其中一位老人非常慈祥,我告辭的時候,擔心我錢不夠用,一定要塞給我一筆錢。幾番推辭後,懷著感激的心情離去。
晚上,同朱聊了大半天。雖然我們的英語都不太好,但卻絲毫不影響相互的交流,這就是緣份吧。她說大半天她都呆在旅館裡,自己一個人有些凄涼,又有些擔心後面的行程。她還要有很遠的路要走,還要去印度,不知其實很脆弱的她如何去應付。祝她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