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杭州

作者: 六十二億恆河沙

導讀86年夏天我第一次去杭州,當我與七八個青春少年一起踏上蘇堤,一路嬉笑打鬧的時候,無意中看了一眼身邊的湖水,傍晚的陽光斜斜地照射在湖面上,泛著柔柔的光,光波蕩漾開去,竟讓人看不清湖水的顏色,只這一眼,西湖就把我迷住了。我呆呆的凝望著水面,想些什麼,自己也說不清。清醒過來時,伙伴們早已走遠,那年我十六歲。接下來的十八年中,我又去了無數次杭 ...

86年夏天我第一次去杭州,當我與七八個青春少年一起踏上蘇堤,一路嬉笑打鬧的時候,無意中看了一眼身邊的湖水,傍晚的陽光斜斜地照射在湖面上,泛著柔柔的光,光波蕩漾開去,竟讓人看不清湖水的顏色,只這一眼,西湖就把我迷住了。我呆呆的凝望著水面,想些什麼,自己也說不清。清醒過來時,伙伴們早已走遠,那年我十六歲。接下來的十八年中,我又去了無數次杭州,和朋友,和同事,和家人,和親友……西湖的四季風情早已熟悉得如同自己的密友,然而心中的西湖情結卻還是一天比一天濃。於是做夢也想一個人去西湖邊漫步、品茶、發呆……

老公周四下班後告訴我,周五周六他在杭州有個會議,我突發奇想,何不跟他一起去杭州,然後來個一個人的孤獨之旅?想法立馬付諸行動,上攜程網預定了望湖賓館的一間小單人間,又打電話叫母親第二天幫忙照顧一下女兒,好,一切OK!

周五早上八點,我和老公從家裡出發,沿著滬杭高速公路,直奔杭州。十點多,我們在杭州環城西路體育場路口分手,他去浙江世界貿易中心酒店開會,我則步行前往望湖賓館。當我一個人踱到賓館,恰巧十一點——我預定入住的時間。辦好手續進入房間,哦!感覺真好,地方雖小,今天它卻是徹底屬於我的。

放好行李,我即刻出發,叫了輛出租車先去靈隱寺。其實每次去靈隱寺,我倒從不去求些什麼,我只是去感受一種氣氛,在莊嚴的大殿前參天的古樹下燃起幾支好香,一切煩惱煙消雲散,心情會變得特別平和。只是靈隱寺外有許許多多鼓動你去許願池求簽的托兒,如果你沒有懷著一夜暴富的僥幸心理,別理會他們就成。

從靈隱寺回來,在望湖食街用罷午餐,回房小憩了一會兒,醒來大約三點。打開地圖,開始尋覓杭州的時尚地標。匆匆設計了行走路線,我背上包,開始了沒有目的的行走。

從賓館後面的武林路最南端往北走,這條街據說是杭州學院派女裝的發源地。果然,個性鮮明的小店鱗次櫛比,櫥窗布置得時髦而有活力。走在這樣的街上,腳步也不由得變得輕快起來。一家名叫“蘭絲繪”的小店特別吸引我,店裡出售的都是絲綢面料的服裝及家居用品,它的設計飽含中國元素,卻淡雅含蓄,全然不似前一陣子流行的唐裝那般俗艷。

走到體育場路口向東拐,就是武林廣場,這裡有杭州最高檔的百貨店——杭州大廈。遠遠就看到幾層樓高的路易威登大皮箱廣告牌,和上海恆隆廣場門口的一個樣。走進商場底樓,雅詩蘭黛旗下的頂級品牌LA MER——海藍之謎的專櫃位於正中,它的一瓶面霜售價2300元。這個品牌目前國內只有北京和杭州各設一個專櫃,上海的還在作前期准備,櫃台前有一群農民模樣的婦女結伴在試用產品,從表情看很滿意,我不由感嘆這幾年我們國家的確富裕了。

從地圖上得知鳳起路西健康路有個中國絲綢城,我決定去看看。沿延安路往南到鳳起路口向東轉,又走了好長一段路才到絲綢城。逛了一圈,有些失望,這裡的商品沒什麼特色,無外乎絲巾、披肩、睡衣、靠墊等,外面的旅游紀念品店裡都有。離開時,在靠門的那家小店裡買了一張手繡布墊,也算是沒有白來吧。

折回延安路,繼續往南走,過了浙大校區,馬路兩邊商店越來越多,都是年輕人的時尚品牌服飾店。商店燈火通明,熱鬧非凡,掛滿了歲末聖誕打折橫幅,進出商店的人也個個大包小包的,很是喜慶。

在知味觀吃完晚飯,天已完全黑了。從東坡路斜入湖濱路,西湖就在眼前。湖濱路現已是步行街,小塊的方石磚鋪就的路面上,零星散落著些咖啡座,路邊剛建成一些漂亮的商鋪,還沒裝修,喬治.阿瑪尼大幅廣告牌已經矗立,明年春夏將在湖濱開張。

南山路大約是杭州最具小資情調的地方了,它是中國美院的所在地,這裡的西湖隱藏在密密的樹林裡,幽深而神秘,“西湖天地”是南山路的精髓,它類似於上海新天地,卻有著“新天地”所沒有的湖光山色,只是時間還早,夜貓子們尚未出洞,這裡未免有些冷清。路過“西湖春天”餐館,透過玻璃望裡望去,裡面的氣氛溫馨而浪漫,一對對情侶在竊竊私語,桌上的菜肴頗為精致。這時不禁暗想:如果老公這時能在身邊的話,那一定也不錯。畢竟夜色已濃,我一個單身女人無論如何也不敢穿過密林去感受夜幕中的西湖,於是在柳浪聞鶯門前原路折返,並計劃著明天一早定要再來看看西湖。

回到賓館才感到腰酸腿軟,連忙衝個熱水澡,敷個保濕面膜,翻閱了一下早晨從家裡帶來的《青年報》,不多久,就睡熟了。

周六早晨醒來,還不到六點,起床後我又衝了個澡,梳洗完畢,精心化了一個妝,灌下一大瓶加了VC泡騰片的礦泉水,然後上七樓享用自助早餐。

吃完早餐不過七點半,天色有些陰沉,湖面上彌漫著濃重的霧氣。我叫了輛車要去淨慈寺,這座千年古剎從小就在唐詩裡讀到過,也多次從門前經過,卻始終沒有機會進去,今天一定要去看看。司機聽說去淨慈寺,有些詫異,大約很少有外地游客一大早要去淨慈寺的。車到古剎前,我緩步進寺門,這裡果然是個清幽之地。寺裡沒有游人,只有極少幾位信徒在虔誠禮拜。和靈隱寺相比,它的規模要小得多,但脫俗氣質卻更勝一籌。走上古老的青石板台階,跨進雄偉的大殿,我的心也變得越發虔誠起來。

出了淨慈寺,仰望了一下對面的雷峰塔,就去赴昨晚的西湖之約了。走過西子賓館,穿過林間小徑,我來到了無人的西湖邊,在霧氣籠罩中,湖水同樣看不清顏色,卻顯得更為深沉。一座彎彎曲曲的小石橋臥在湖中,湖水從橋底下拍擊著橋面,“砰砰”作響,走在橋上,忽然想起“鼓浪”一詞。

柳浪聞鶯一帶一直是我特別喜愛的地方,我在臨湖的長廊裡找了張藤椅坐下,要了一壺西湖龍井慢慢品味,長廊的一邊是空靈的湖水,一邊是飄逸的柳浪,身處其間,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或者只是發呆,感覺也奇佳。茶味漸淡,游人也陸續多了,我離開了柳浪聞鶯,去清河走走。

河坊街正對著柳浪聞鶯的大門,朝前走大約一裡地,就是西湖新十景之一——吳山天風。山頂的城隍閣也是近年新建的,與雷峰塔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吳山天風再往前,就是仿宋的清河坊歷史文化街。街上遍布茶樓、藥鋪、絲綢店、炒貨店及古玩字畫店。有名的胡慶余堂、王星記扇莊就在其間。街上一家叫多妮妮的飾品店民族風情濃郁,我挺喜歡裡面的幾個木箱子,只可惜體積太大而作罷。

從河坊街回到南山路,這時的西湖邊已游人如織。我行走在湖邊,周圍似乎很少有像我這樣獨行的人,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回到賓館已經十一點多了,退了房後走上了北山路。北山路上雖然有白堤和蘇堤的出入口,游人卻很少光顧。路邊有許多民宅,都圍著嵌有鏤空花窗的圍牆,或許是為了顧及隱私,大部分花窗都被居民給堵上了,堵住了外面的一雙雙好奇的眼睛,也堵住了如畫的美景。

過了岳墳和曲院風荷,向右拐上曙光路,這裡是杭州的“茶藝一條街”,茶人居、紫藝閣、風荷、門耳、清怡閣……每一家都各有特色,只可惜還分得太散。

當我遠遠望見黃龍體育中心時,知道我一個人的杭州之旅即將結束。我在浙江世茂中心大酒店斜對面的兩岸咖啡坐下,點了午餐和咖啡,然後用短信告訴老公我所在的位置。一個小時後,老公打電話告訴我他會議結束了,我穿過曙光路,他已在門口等我。鑽進汽車,我倆回上海。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