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
“杭州真是個好地方”
小平同志是這麼說的。凡到過杭州的游人,都必定為其傾倒。四年前的第一次,我滿心揣著即將步入大學的歡喜和期待,把杭州十景循例逐一玩遍,有點失望,覺得與“人間天堂”這一稱號仍有差距;去年第二次,只是路過,野營歸途的疲累,時間的短促,使我再次錯過了體驗;現在,第三次,我總算好好地品味到了杭州的美,西湖的醉人,並且發自內心地贊嘆:杭州真是個好地方。
千年古剎靈隱寺,東南第一飛來峰
早上乘坐上海站開出的N509,7:19-10:00,剛下火車,我們背著行囊直接奔赴靈隱寺,可見心之誠啊。乘坐杭州市內Y字頭公車都是3元票價,一路上有導游小姐進行介紹,只是音效太差,要注意啊,Y系列的車大都單向行駛,不是來回對開的,我們就因此而鬧了笑話。清涼的石洞,文革被損的佛像,引人入勝的傳說,其實全國各地都大同小異,就看你懷著什麼樣的心情了。這次我們都是有想法的。可惜寺內並沒有高人能給我指點,也沒有朋友想嘗試的求簽看相,我們只能東山門進,西山門出,將佛祖們一一拜過,然後離開這片淨土。倒是臨近出口過木橋時,一位老僧遠遠走來,半低著頭若有所思,想要向他請教兩句,卻最終擦肩而過。
浙大玉泉校區,中國美術學院
來到杭州,怎能不參觀浙大。在林蔭曲徑中,我們快樂地細數著這些年來走過的一個又一個大學校區,盡管布局、建築是相似的,但文化、風格卻不盡相同。“大學”,在我們成長道路上烙下的深深印記,是多麼的美好和難忘。走出管理學院後面的小校門,是青芝塢居民區,一樓的家被改造成小餐館,我們餓極了,狼吞虎咽,家常菜既便宜又可口。從浙大出來,有點迷失方向,後來果然應了網上流傳的“不能問路”之“詛咒”,一個好心的樣貌善良的阿姨告訴我們“往後一走很快就到的”車站,我們走了30分鐘,兩站地…天啊,以後還是靠自己吧。坐車到南山路萬松嶺路口,決定在南山路招待所住下,地理位置一流,走出門過了馬路就是西湖,學士公園。雙人房公共衛浴80,標間130。中國美院就在南山路上,建築風格獨特。在這樣的校園裡作畫一定很棒,我們禁不住在牆邊進行了一陣藝術創意,對拍出來的照片效果頗為滿意。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晚飯是在清河坊旁高銀巷的“皇飯兒”吃的,乾隆下江南時曾在此受到小二的熱情款待,因此題字感謝。招牌菜乾隆魚頭很不錯,還點了醉蝦,東坡肉和清炒蘆篙。飯店人氣很旺,價格適中,而且環境舒適,金碧輝煌,真的像在皇宮裡吃飯,哈哈。清河坊是民間工藝品一條街,各種特色東西這裡都能找到,有大名鼎鼎的胡慶余堂,我挺喜歡藥店裡濃濃的中草藥味,還有掌櫃的帶著像模像樣的帽子,走累了就在茶館裡吃一碗加了葡萄干和桂花糖的西湖藕粉,歇歇腳,真不錯。接下來的節目是夜逛西湖。很寧靜的感覺,於是我們談著過去和未來。西湖天地是上海新天地之後的兄弟項目,感覺沒有新天地熱鬧,但是它緊鄰西湖,風景盡收眼底。南山路上的酒吧很多,我們到“火知了”瘋了一把,酒吧的消費明顯比廣州上海劃算。伴隨著樂手震耳的聲音,情緒也被調動到最高點。
平生於物元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第二天一早,酒醒該去品茶了。我們乘坐27路往龍井村,坐車後的一位大嬸看出我們是游客,從下車開始一直熱情地給我們介紹,很自然地,我們就隨她到家裡喝茶了。她告訴我們,在街上看到所謂現炒的新茶都是溫室大棚裡的,質量不如天然的茶葉好,05年的新茶還沒采下來,要到新歷4月份左右,這些新茶價格高昂,要800-1000元一斤呢。我心裡頓感可惜,多想看看茶農采茶的壯觀景像。現在農家裡的茶都是04年的,保存得好也是上佳的茶葉,所以如果要買龍井茶還是到村裡的農家,價格也公道,我們買了些許,大約24元一兩。龍井村在獅峰山腳,四面環山,從高處看正像一口井,獅峰山出產的龍井是在山上享受陽光雨露,植根於白沙土地的,因此比西湖龍井和杭州龍井更為珍貴和優質。茶田承包到戶,大人一畝,小孩五分,茶農們辛勤地勞作,春季采茶炒茶,夏季撒藥護樹,全村人都以茶為生,以茶為豪。再告訴你一個小訣竅,好的茶葉應該是綠中帶黃,無需洗茶即可飲用,而差的茶葉第一次衝會泛起白泡沫。再看杯子裡的茶葉,浸泡後仍能直直地立起來,茶水入口清香,唇齒間回味留甘。
和大嬸告別了,也記住了她的門牌,龍井村225號。
九溪十八澗,山中最勝處。昔久聞其名,今始窮其趣。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樹。
從龍井村往後山走,一路上能看到許多茶樹,不知不覺就有一溪一澗。所謂九溪十八澗,是有九條小溪,因為每條溪又生出兩澗而得名。這裡沒有驚天動地的雄偉,沒有目不暇接的艷麗,有的只是丁丁咚咚的溪水流過腳邊,淡淡的清風拂面。走九溪,需要一顆平常心。平和,悠閑,自在。有了這樣的心境,才能體會到九溪的美。九溪瀑布旁邊只有一家溪中溪酒家,壟斷性的經營所以價格有點高,醬薄脆鱔35元,倒是不錯的菜,其他馬馬虎虎。然後叫了輛小面包車,10元,沿著乾隆走過的龍路開下山,開車的小姑娘和我們快樂地聊著天。杭州人,生活在龍井山腳,西湖邊上,是多麼地得天獨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怪不得江南美女多,一個個都優雅,寧靜,恬淡。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西湖的迷人在於它處處有勝景,且風光不與四時同。春天柳浪聞鶯,夏日曲院風荷,秋夜三潭印月,寒冬斷橋殘雪。我們沿著西湖邊上走,一路看到柳枝上的嫩芽,春天,說來就來了。蘇堤北岸有租自行車的,可以講價,我們15元2小時。陽光照耀在身上,亮亮的,鉚足了勁騎上橋,再握緊車頭猛然衝下,風撲面而來,盡管把我的頭發吹亂,反正我什麼煩惱都沒有,伴隨著我們的是湖,是樹,是清風,是上躥下跳的松鼠,是翅膀劃過湖面的水鳥,是鮮綠色的草地,是含苞待放的花朵。這是晴天的西湖。騎過蘇堤,我們做出大膽的決定。開始繞湖而行。可是西湖邊的路都被列為步行區,所以我們只能一路逆行加違規,呵呵。由北往南,至西向東,走走停停,說說笑笑。最後回到了斷橋,回到了白堤。此時天已轉陰,冷空氣果然來了。還車之後,我們買了些臨安山核桃,在西湖邊咯吱咯吱吃起來,如果我是只松鼠,興許對付這小東西會容易些。傍晚,我們根據朋友的建議,游楊公堤,無奈夜幕降臨,寒風嗖嗖,也品味不出什麼,只覺又冷又餓。晚上在南山路玲瓏小鎮吃的飯,這家台灣風味店裝修精致獨特,很不錯。
水光瀲灩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第三天早上冒著寒風前往萬松書院,沿著萬松嶺路向山上行15分鐘就到。如果天氣暖和點應該是很不錯的。書院坐落在半山腰,周圍有層層疊疊的松林,很是幽靜。許多文人墨客都曾到此一游,或者讀書任教。琅琅書聲,聲聲入耳。品字形結構的牌坊,寓意做人要有人品,讀書要有書品。我們在杭州的最後一站是茶館品茶。聞鶯閣的出現實屬偶然,因為朋友原先推薦我們的是“曲院”茶館,其實他是記錯地方。恰恰因為偶然,所以格外驚喜。外面是霧蒙蒙的天,北風把楊柳枝刮得歪歪扭扭,湖面波濤翻騰,一點也不平靜。這是陰雨天的西湖。我們在茶館的二樓坐下,正對著雷鋒塔。這裡50元一位,自助式,有很多瓜子果仁糕點,冷菜熱菜水果。旁邊鬧哄哄的,大家有搓麻將的,有打撲克的,我們自顧自放開肚皮吃,熱騰騰的茶杯溫暖著雙手,炒瓜子,鹽焗杏仁,鹵水鴨頭和小呂宋芒使我們完全顧不得淑女的形像。真是有點近乎瘋狂。這本該是一個吟詩作對,品茶賞湖的清雅場所。哈哈,在我們吃累的時候,抬頭看見窗外的山山水水,只能由衷地說一句:滿足。願下次再來,那天陽光明媚,沒有麻將的嘈雜,只傳來琵琶樂韻,我將輕輕捧杯,小口品茶,斜倚在藤椅中,度過一整個溫暖的下午。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