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縣位於貴州東部,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地圖上看,東鄰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分,恰像一個楔子,插入貴州東部凹處。鎮遠縣就處在這個凸凹結合部上。不知哪朝哪代哪位先生稱鎮遠為“湘黔門戶”,確是慧眼獨具。鎮遠是與麗江同一批的歷史文化名城,因為交通不便、因為政府不力、當和它同一批的古城麗江和平瑤名聲在外時,它依然不為人知,更像是個藏在繡樓美女。如果前去,最好先買一本圖文並茂的書,那樣便不會像我們回來看書才發現錯過了無數的美景。
這裡群山聳翠,諸水流青。書上說鎮遠古老而美麗的舞陽河像“太極圖”旋繞在府衛兩城中間,我們沒有這種感覺,不過它倒是如一條翡翠腰帶,纏繞著美麗的鎮遠古城。舞陽河的風光比較一般,在陽朔、武夷山、猛洞河之下,但自然環境保護的還不錯,在河上能看見水鳥,河水清澈,河兩岸的深山裡有不為人所知的苗寨。
鎮遠是軍事與經濟的咽喉要道,所以天南海北的各省同胞都到這裡混過江湖。所以,除了各省的會館,因為資金的流動和文化的交流,在這裡還有不少的各地神仙可拜以及這種商號。我們的游覽就遇到了幾處,因為事前沒有研究也錯過了不少。
順著車站旁的街道走過,每有一個橫巷便可以看到旁邊碧綠的河水。一直延伸下去便是新修建的仿古街。
鎮遠的老城區,依山勢修築。先是遇到天後宮,只有我們四個游客。雖然廟宇香火不旺,建築的細節卻是一絲不苟,鬥拱和門上的木雕都是我見過的天後宮裡最為精美的。
沿著蜿蜒的小路在城中閑逛,很容易便看到許多門口掛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牌子的建築。依然破敗的房子門板全是文革標語,老人蹲在門口曬太陽,二樓的窗口有個中年人在奮筆疾書。院子正中有一個蓋著木板的大缸,一個原來醬油廠的老工人介紹說是有幾十年歷史的豆豉。
接近山頂,有一個據說是中國唯一供奉戰神的四官殿,供奉著連頗等四位戰國大將。在這裡,可以飽覽鎮遠全貌。
鎮遠最出名的就是青龍洞了,它是依山而建的一組建築總稱。這裡儒道佛三教並存,並且集中保留了鎮遠古建築的精品,原是王陽明幽居之地。或者是因為精彩程度大大超出我的預計,我根本沒能理清思緒去系統地欣賞它,而是被它不斷撲到面前的亮點弄得暈暈乎乎的。希望還有第二次機會可以更好地親近,可以更仔細地去留意那些磚雕、木雕、石雕,可以更認真地去欣賞那個戲台裝飾所描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