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的麗江-瀘沽湖-徒步虎跳峽日記(適用於如我般膽小、體力一般之人)

作者: qun66

導讀2月27日,周日,上海-麗江第一次乘飛機,緊張。飛機轉彎時不敢看窗外,下降時大口大口地做深呼吸。經停昆明,19:50到麗江機場。快到時從飛機上看到雪山,沒有驚艷的感覺。高原天還未完全黑。出租車需60元到古城,我和老公選擇乘機場大巴,15元/人。 30分鐘到麗江新城。麗江古城有四個門通到麗江新城,因為第一次來,又是天黑,乖乖地乘到終點站,打車6元到最普通 ...

2月27日,周日,上海-麗江第一次乘飛機,緊張。飛機轉彎時不敢看窗外,下降時大口大口地做深呼吸。經停昆明,19:50到麗江機場。快到時從飛機上看到雪山,沒有驚艷的感覺。高原天還未完全黑。出租車需60元到古城,我和老公選擇乘機場大巴,15元/人。

30分鐘到麗江新城。麗江古城有四個門通到麗江新城,因為第一次來,又是天黑,乖乖地乘到終點站,打車6元到最普通的、可以停車的、那個有大水車的麗江古城門。(麗江新城出租車不打表,無論遠近,一律6元,多收就是被宰了。)

飛機上就商量好了不住離大水車近的客棧,因為有網友說它們較貴。我們從酒吧一條街一直走到黃山下段,來到大家推崇的“望古樓青年客棧”,伙計不太熱情,價格也稍貴,退出來找到一家“瓦古客棧”住下。樓下標間40元/間,樓上普間30元/間。因為想看古城全景,選擇住在樓上。歇息,沒有高原不適的反應。老公定了鬧鐘半夜裡起來看足球直播。

2月28日,黑龍潭公園、麗江閑逛

7點20分便興奮地爬了起來。看窗外古城慢慢變亮。往左面看時不留神看到了被陽光照耀著的玉龍雪山,如獲至寶似地叫醒老公。出門順黃山往上走,看到許多客棧和越野者俱樂部。下到四方街,稍稍小逛了一圈兒。在大石橋附近的“阿秋小吃”吃了碗“米酒湯圓4元”。米酒很好,湯圓一般。還有“米酒雞蛋”、各種饅頭及麗江小吃供應。其後在麗江的日子,我的早中飯全部為這裡的“米酒雞蛋4元”和“豆沙包0.6元或花卷(可加辣子)0.6元”。

走到古城的主干道-東大街上,往大水車方向,迎面可見玉龍雪山靜靜地佇立著(宣科的納西古樂和東巴古樂都在這條街上)。又吃了“麗江粑粑”,感覺像是油煎餅一樣,一般。我們自大水車左拐出古城,沿右手方向的大路一直走,經過紅太陽廣場(毛主席像 / 去玉龍的7路公交車出發地 / 對面有個文化館據說演出的東巴古樂不錯,性價比高,但我們後來沒時間去了),10分鐘後到“黑龍潭公園”。門票:20元/人。不值當。只是個有山,有水,有橋,有樹的公園而已。不加圍牆的話倒是處景觀。成了收門票的公園,沒多大意思。周圍還在大興土木。亂七八糟。強烈不建議去。除非你一大早(7:30前)跟著晨練的人們一起進去,不收門票的話,看看也無妨。

回到古城後,看到到處可以代訂去瀘沽湖的“雲杉汽車公司”的班車票,每天早晨8:30發車,來回100元/人(當天去,下午15:30左右到,第二天早10:30回)或單程60元/人(可隨意安排在瀘沽湖住幾天,但需在決定回程的前一天下午與雲杉公司的司機聯系訂車,回時再付40元/人即可)。

插曲:下午跟老公吵了一架,各自去逛麗江古城。我因為迷信離中心越遠越能看到最質樸的人文,差點兒走的迷了路,好容易回到客棧。坐在窗沿上看了會兒麗江又出來時,在大石橋迎面碰上老公,遂和好。他帶我去了百歲坊買蜜餞(要自帶小瓶子或保險袋),梅子,蘋果的不錯,辣椒的挺新奇。又去到非常寧靜的、不收門票的普賢寺。請去普賢寺的側院領略古城傍晚的古樸吧。

吃了宜賓肥腸(四方街附近,一問便知),對於我而言,辣了些,但很好吃。

回客棧休息,跟客棧老板訂了第二天去瀘沽湖的車票。晚上去了酒吧街的“櫻花屋”坐了會兒,一般。

3月1日,去瀘沽湖,扎西和村長

客棧老板送我們去坐車。晴天。車子行駛在一座座山間,山和樹都有些灰頭土臉,無甚景致可言。坐在面包車的最後一排,顛簸,在石子路上。猜想鋪石子路的地段必定是為了減速,以免車速太快發生事故吧。中間到寧蒗農家樂吃飯(路過寧蒗城中心時,看到一個據我們的彝族司機說是巫師的男子,穿著民族服裝,很帥),應該是雲杉車隊的定點,來回午飯都在此處解決,素菜6元,葷菜好像15元。他們家的豆腐很香,建議嘗嘗。約5個半小時後,無聊的當口,募地發現遠處山下的一片碧藍。山也開始俊秀起來,不知是不是有了瀘沽湖水汽滋潤的關系。瀘沽湖門票:41元/人。

觀景台上看下去,瀘沽湖確實令人驚嘆。除了感嘆詞,就只有最通俗的詞句來描繪“太漂亮了”、“像童話一樣”等等。沒有誰可以想出更震撼地詞語。淺藍,波瀾不驚,不動聲色,像一面大玻璃般獨自美著。想著大概是藍天襯得它藍了吧,後來聽說下冰雹時它也是如此藍的,大概是水中有礦物質的緣故了。

車上的人一律要去裡格村住,所以車子直接開過大落水村,看見大落水已經很商業。司機會在小魚壩停車,此處可乘豬槽船去個小島,來回加游玩約2小時,30元/人。我因為怕水便沒乘。後來聽說此處劃船的都是漢人,他們說什麼走了10幾家婚的話都是騙人的。裡面村落劃船可能會便宜些,沒有實踐,不知道了。

裡格村不大,有個村子,也有個島。大家推崇的“晴天客棧”是在裡格島上的,不過據說島上沒有排污系統。村上有個“格若家”有標間,設施在裡格算是最好了,因為條件好,有個小姑娘態度就比較牛一些。50元/標間。我們第一晚便住在這裡。其他的如扎西家,光陰酒吧等都是普間,30~40元/間。還有個“摩梭往事”的普間,是用老房子直接改成客棧的,感覺很古樸、很美,掛著鈴當和紅燈籠。但是它漏雨、漏風,第二天本想住的,後來實在住不了(下雨,降溫),只好在半夜1點換到隔壁的光陰家。如果你去時天氣不好,建議不要住。但他們家好像搞羊的批發,烤全羊的話可以找他們,200元出頭一只最低。所有客棧都有面湖的房間,湖周圍是沒有護欄的,它就在離你5到10步處泛著水花。路也沒有特地修過,就是土路和石頭路。不過離得近了,你會發現它只是個靜靜的普通的湖而已,唯一不同的是住在湖邊的摩梭人,那裡的人文,那裡的安靜。

晚上碰到扎西,在他的聊吧裡聽他講故事。吃飯10元/人,還可以。他的傳奇經歷應該會有很多人寫了,又因為長得也帥,所以受很多人、特別是女孩子的喜歡。他的思想已經很西化、村民對他的種種褒貶不一,但是我們作為游客是無需更關注的。聽他吹吹侃侃,自己記住自己想知道的,別的,也就權當消磨時光吧。當中出來看星星,乖乖,一大堆一大堆的,又大又近,不過我看不懂星座,罷了,罷了。裡格村的篝火晚會也要視游客多少而決定是不是開,涉及到成本問題,我們在的兩天是沒有開的。不過到3月底游客多了,應該就恢復了。

聽了扎西的介紹,感覺母系社會的體系是更為優越的。說來話長,大家還是聽他告訴你們吧。

看到裡格村村長,沒穿民族服裝,剃了個光頭,戴了1個耳環,上著皮夾克,下穿袋袋褲,墨鏡戴頭上,有意思,酷啊。他最喜歡小賭,打牌、麻將樣樣拿手。

3月2日,瀘沽湖徒步,馬場,大落水篝火晚會,光陰吧

聽說瀘沽湖在這個季節8點日出,我和老公7:30便出發去徒步了。一直走到裡格村的盡頭,有個瑪尼堆,往右,轉過小山,順一條小路走到另一坐山的盤山路上,順路去尼賽村。在半路可看到湖上日出的景色。尼賽村有兩棵在一起的樹,他們叫做情人樹。關於情人樹的傳說我們其實誰都可以想一段出來的。尼賽村看瀘沽湖比較開闊。村裡有個索道可以上到獅子山看瀘沽湖景。摩梭人相信的一個女神據說住在這座山上。再順著盤山路繞過去可到小落水村。一路上我們看到陽光從多雲的雲叢中穿出,射在湖面上,湖邊有村民劃著船打漁。美哉!小落水村更古樸些,一老一小兩個女子前後背了很重的柴火、山藥從山上下來,小的那個還邊走邊唱山歌那。不過無論尼賽還是小落水都在修路、造客棧,以後旅游會越來越方便,但同時,肯定會失去許多。每每討論到是要發展還是要保留文化,或者如何才能使這兩者並存都是件令人頭疼的事,不是我們可以想出解決方案的。小落水再過去是四川境內的瀘沽湖了。我們慢慢走了約2.5小時,在楊二車那姆開的客棧處搭了人家的工程運輸車折返到裡格村。你也可以乘船回去,許多人會問你要不要乘船。

下午下了小雨,去了扎西介紹的馬場騎馬,是個台灣馬師開的,姜茶不錯,8元/杯,可以嘗嘗。他們家的馬都是按正規的英式馬術調教的,騎不同的馬50元、100元/小時。不比你在公園裡騎的馬,該跑跑,該停停,一定要你和它能配合起來,否則1個鐘頭還不夠你學如何跟他融合,基本上它們都像是上班一樣慢慢踱著步子應付,偶爾跑一下又停了。不建議,除非你很會駕馭它們。然後去大落水參加篝火晚會,10元/人,跟著一塊兒跳舞還有點兒意思,其他的,就很無聊了。蘋果干10元/包,有些酸甜。扎西介紹我們去永寧泡溫泉,前一晚他也介紹我們去,可是最終因為我們怕冷(水溫僅38度)沒去便回去裡格了。扎西和村長的越野車車費100元/輛。

去了光陰吃晚飯,村裡的豬都是放養的,豬肉十分香。跟上海的冷凍肉完全兩碼事。我們點了青椒肉絲,蒸蛋,土豆絲共36元。

光陰的老板是個長發,戴眼睛的年青人,很親切。做了個瀘沽湖的論壇,在上面發了許多關於摩梭人文化、葬禮等的專題,大家可以看看。我們去時是淡季,沒有人,他們就圍著打牌,老公和村長、史太龍(真的很像)一桌,老板和其他人一桌。有人在上網,我則拿了本書讀著,至凌晨。

3月3日,大雪的山景,麗江,哈記牛肉

早上醒來,發現居然下了半夜的雪,而且仍然下著。還不知能不能回麗江,先拍幾張雪中的瀘沽湖再說。聽朋友們說下雪走山路有危險,心裡惴惴的。11點發車,4部一起回去(包括住大落水的游客早上趕來看看裡格村的),車隊長說這樣也好有照應。

越往上雪越大,整個山白茫茫的,銀裝素裹,不復晴時的無味,變得聖潔起來。一片片的雪松、峽谷間的霧氣和雪氣,讓人不忍睡著。車子容易打滑,在一個轉彎處,大家都停車裝防滑鏈。游客正好下車拍照、打雪仗。雀躍、雀躍、雀躍。回時的這幾個小時,仿佛置身水墨畫中一般。

在積雪的路段,不斷有村民來鏟雪,幫助無法正常行駛的車子上防滑鏈或推車。有婦女也在其中,背了竹簍子賣蘋果。就算你不買,她也笑盈盈地祝你一路平安。車子開起來,他們站在路邊、雪中,跟你揮手告別。無論他們是否是旅管局派出的鏟雪工,他們的形像確實很可愛。令我們在雪山間行駛的緊張得到很大程度的舒緩。

後來才明白,石子路不會積雪,很容易使雪化成水流走。

18:30到麗江。麗江下了雪粒子。我們回到瓦古客棧,住了一樓的標間。毯子上有臭襪子的味道,遂換了我們前面住的二樓普間的一套被毯。晚飯到據說有快100年的“哈記牛肉”解決。老公非常喜歡他家的紅燒牛肉10元/碗,和牛雜湯裡的牛肚和牛肥腸,15元/碗。

3月4日,下雪的麗江1

麗江開始下中雪。20年一遇。打電話問納西雅閣(上虎跳的1個著名的客棧),說虎跳峽也在下雪,我們想徒步虎跳峽的計劃只好擱淺。跑去黃山上看古城雪景,當地人也興奮不已。

機場關閉了。公路也關閉了。外頭的人進不來,裡頭的人也出不去。下午睡覺、到新城上上網2元~3元/小時。晚上約在瀘沽湖認識的1對廣東夫妻和3個深圳女孩子去新城像山市場吃腊排骨火鍋(紅招牌寫著“第一腊排骨”的那家據說最正宗),50元/鍋,素菜一律3元/盆(金針菇滿合算的,但不去根;有份像是紅心蘿蔔的素菜其實是土豆),加腊排骨20元/份。7人共吃掉110元。

3月5日,下雪的麗江2,布拉格

雪,依舊越下越大。已由中雪變成大大的雪花,密密麻麻,像前兩天在瀘沽湖上空看到的繁布的、雜亂的,星星們。早中飯後哪兒也不能去,只好來到傳說中的“布拉格”。

悠揚的音樂,暖暖的火盆,懶懶的貓咪和狗,閑著的人們。外面的石板路上行人來往。飛揚的屋檐被雪覆蓋,剛發出嫩芽的樹枝上白雪皚皚。溪水依然淙淙地流過面前,冒著霧氣。魚兒們逆水而尋找它們的食物,因為冷的關系,潛在較深的地方。這樣的景致,我想,五百年前應該也是如此吧。只是當時,他們喝的是酥油茶,而我們現今杯子裡的,是或濃或淡的咖啡,或茶。

麗江的雪景,據說要許多年才會得見一次。雖然我們因此耽擱了行程。但是就如一直所說的:有失必有得。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些,這是我們未曾預料到得饋贈。

麗江原已不是以前的麗江,如果沒有這場雪,或許我們只能在普賢寺的側院,夕陽西下、炊煙升起時才能捕捉到它得古樸、親切和可愛的一面。然而,虧了這場雪,它終於又回去了,時間倒轉回了從前。

17:00,我們離開“布拉格”,37元,想感受一下不一樣的納西小院,換換環境,就逛著找新的客棧。發現古城的客棧還真多。多數的價格都差不多,也有很好的像賓館一樣的客棧,價格在160元以上/標間。來到七一街興文巷的“太史第”,覺得很干淨。有條叫“拉面”的拉賓狗。決定換到此處來。50元/標間。

可是回到“瓦古客棧”跟東北老板說時,他卻要收我們這天的房錢,說我們沒有及時在12:00前通知他,會導致來不及收拾給別人住(其實這個季節我們在此居住4天期間是沒有其他的客人住的)。我們解釋說我們今天晚上不住了,又不知道退房規定因為誰也沒有告訴過我們,而且天氣太冷沒有電熱毯,我這兩天早晨蓋了自己的羽絨服還是被凍醒的。他硬是不同意。我們說要不那就算半天的房費20元吧,他還是不依不饒。我們只好再住一晚,他後來給我找了一條小小的電熱毯,我老公就沒有了。唉,其實多住一晚也不是不行,只是他做生意也未免太不客氣了。不過,旅行期間,一定不要因為這些而敗了興致,那樣才更不合算。所以晚上,我和老公還是開開心心地看電視,只是在這裡跟大家提個醒兒。

3月6日,雪轉雨轉的麗江,太史第

醒來後結帳搬家,虎跳峽徒步依然不能成行。下午從“太史第客棧”的書架上拿了本“記得當時年紀小”的散文集讀著,老公上網查詢第二天的航班准備回上海了。可是,因為前天停航,許多人改簽,航班全滿了。我們也回不了。傍晚時太史第又來了1對客人,大家圍著火盆聊天時發現老板娘、另1對的男孩子都是上海人。雨漸漸住了,晚上居然星星出來了。我們於是約了第二天一早一起去徒步虎跳峽。

3月7日,徒步虎跳峽1,納西雅閣

7點鬧鐘響,天還沒亮。7:20跑到屋外一看,又下雨了。納西雅閣的電話也沒人接。考慮到安全問題,只好又折回屋裡睡覺。我9:00起來,雨慢慢不下了,化雪化得很快。院子裡滴滴答答的。繼續看書。10:00出了一小會兒太陽,可是又陰了。直到11:30,天氣才呈現出好的趨勢。我們決定下午出發,用2天半走高路徒步虎跳峽,再順便去玉龍雪山得犛牛坪玩玩。

13:15老板娘送我們從古城的另一個出口去了客運中心,可是人家因為人少的關系,只發了2輛車就停了。一個面的司機最終以20元/人帶我們去橋頭(上虎跳起點),很不情願的樣子。其實就應該是這個價。15:30到橋頭。付錢給司機後,他安排我們乘另一部車,四人60元,帶我們過虎跳峽收費站(虎跳峽門票:30元/人,另2人學生證可半票),省了30元。送我們到個小學處,他就離開了。我們開始徒步。

碰到2個老鄉,說是到橋頭鎮剛看好病,采購些東西回永勝村(納西雅閣所在村),他們大約每5到7天去橋頭鎮趕集一次,我們便和他們一起走。邊走邊聊。看到碧綠的金沙江蜿蜒著,遠處的山上依然有雪,被太陽光照著,泛出柔和美麗的光芒。畫兒一樣。老鄉會提醒我們哪裡不能停,因為剛下過雨雪可能會掉石頭,哪裡便可以休息會兒。我們把巧克力分給他們,他們只是拿著,並不舍得吃。可能剛開始徒步,感覺並不很累,而且有老鄉在,心裡也覺得塌實些。約2小時不到到永勝村。一路有紅箭頭和“英文”指示。納西雅閣的院子很漂亮,門口的桃花開得很鮮艷。雪山就在離他家不遠處。

自然的,宰了一只同行的張同學一路念叨的土雞。請他們殺了、洗了、切了、放在高壓鍋裡燜一會兒後,張同學便開始自己動手,一半炒辣子雞,一半加了香菇、土豆燉個雞湯,再點了個西紅柿炒蛋、一份炒土豆絲,一瓶啤酒,就著當地的粒粒可數的米飯,我們四人吃了個精光,75元/4人。交代老板娘在第二天當早飯的玉米糊糊裡加個小南瓜。又下了一點兒雨,我們著實擔心第二天的天氣。20:00,沒什麼娛樂活動,大家圍著火盆聊天、看他家的照片(老板娘和她的女兒很漂亮)、以前游客的留言,發現納西雅閣的小幫工,傈僳族的古叢秋長的很可愛。21:00,聽到馬兒的鈴當聲聲,下午去送2個游客到Halfway的老板摸黑回來了。很樸實的一個人,告訴我們一路雖然還有些積雪但經他們走過已經不要緊了,我們第二天徒步應該沒問題。21:30,略略洗漱後上床睡覺。被子枕頭上有別人的頭發,我相信他們並不會每次換游客後都洗的。和衣睡了。15元/人。

3月8日,徒步虎跳峽2,Halfway,Tina’s

8:30醒來,拉開窗簾可見玉龍雪山被雲簇擁著。我們吃了南瓜玉米糊糊和雞蛋餅後4元/人,又問老板娘要了2個蘋果,9:30出發。

剛出來沒幾步,看到昨天跟我們一起走的老鄉牽了匹馬兒在村口等我們。因為前些天下雨雪的關系,我們是第一批從麗江來的游客,只有他知道,並沒有其他眾馬隊。我們說不騎馬,他也不多說,只管跟在我們後面。有時還給我們指路。我們心裡一直想著28道拐如何難爬,其實村口到28道拐的一段也是上山的路,很耗體力。反而到了28拐我們並不覺得怎樣。老鄉跟我們到了約22道拐處,我們坐下休息,也給他牛奶和香煙,他依然舍不得吃,然後說你們不騎馬我就回去了。我們跟他告別後,繼續。有2個納西老太太從後面超過我們,她們都過了70歲,說要上山去找柴火。健步如飛地走了。汗顏啊!路過旁邊仍有積雪的地方,我們印了好幾個手印,還寫了些字,第二天在Tinas碰到另外2個比我們晚半天的游客說他們看見我們的手印了。哈哈。

爬上山頂,欣賞雪山風光,太陽也出來了。壯觀。從低路(公路)走的人應該看不到這樣的景像。

下坡。竹林一段依然有積雪,很滑。我們反正時間充裕,安全第一,慢慢地走著,累了就找個相對開闊的地方歇會兒、吃點喝點。一路走過各種山間小路,土的、雪的、泥的、石子的。都不寬。有些轉彎處陡峭、風很大,只要慢點兒、當心點兒、本著“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安全原則就沒問題了。我本膽小如鼠,但真的走了覺得倒也沒什麼。四個人一直互相鼓勵、提醒,如果有人稍微走到靠懸崖的那一邊一點大家都會大聲喝止。這樣走到下午15:00,過了茶馬客棧後,到了Halfway。期間另一個女生於同學不小心崴了腳,趕緊找到冰冷的山泉冰敷一陣,休息一下,確認沒問題後再走,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減小腫起的可能,否則硬是堅持走對傷處的壓力太大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Halfway裡喝了可樂8元/大瓶,和茶,在陽台處看看雪山,感受一下“天下第一廁”,15:30繼續趕路。

碰到2只山羊,迎面走來,我們讓它,它反而讓我們。走過去後,它們又一路叫著跟著我們,直到我們扔了餅干喂它們,它們才停下吃東西。估計一直有游客這麼喂它們,它們看見人就學會要吃的了。在另1個岔路口,我們走錯了路,一直往上時碰到村民的2只看家狗對著我們狂吠著衝上來,我們一邊扯著嗓子叫老鄉招回狗,一邊蹲下拿石頭作砸它們狀,它們便不馬上靠近。我們知道自己走錯路,原路折回,狗兒們還是追了我們好一段兒才在主人的呼喝中回去了。才才!嚇死我了。

地圖上標了3個瀑布,2個都很小,像山泉似的。到觀音廟瀑布時,看著眼前的大石頭路,和路邊的懸崖,我們還得穿過瀑布,心裡毛毛的。不過這些路依然是看著凶險,走上去時只要仔細點兒還是滿穩的。穿過瀑布時,不要怕水打濕了衣服,也不要怕腳踩到水裡濕了鞋,踏踏實實地走就沒問題。

一路可以看到下面的金沙江,右邊的玉龍,左邊的哈巴和遠處的據說叫白帽的雪山。我們其實一直走在哈巴雪山的山腳。

17:00,遇到1個從Tina’s反著走的男生,單身一人,我們打了招呼,告訴他點注意事項後告別。17:30,1位外國年青小伙子比我們晚半天從橋頭處走來,超過我們。他輕裝上陣,拎了一壺水,長腿邁著大步徑直走了。我們自認惜命如金,從小吃的和人家也不一樣,倒也不以為意。

18:00到達Tina’s家。後一段為下坡路,膝蓋和大腿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並不比上坡來得輕松太多。因為游客少,又有前人指教,原100元/標間60元成交。張同學經過1天的跋涉已無力再自己燒,隨便吃了些飯菜,並不便宜70元/4人(因為他們家著名麼),便上樓洗澡休息。設施不錯,但被子有怪味兒。衛星電視可以收到許多諸如阿曼、印度等地的電視節目,我正好也了解一下這些地區的風情。老公又定了鬧鐘半夜起來看歐洲冠軍杯。

上虎跳聯通手機沒信號,移動的沒問題;Tian’s這邊連移動的也沒信號,據說CDMA的管用:-)。

PS,最好帶2雙干淨的襪子,還有我後來看到的雖不太雅但應該管用的便宜的衛生巾,在客棧休息時可將其放入鞋中吸潮氣。

3月9日,徒步虎跳峽3,中虎跳石,老渡口,大具,玉龍雪山犛牛坪

8:00起,早餐為每人一碗玉米糊糊和2個荷包蛋6元/人。8:30到張老師家的小路,交了10元/人過路費後往下走。被告知風大走“一線天”可能會落石。又是只有我們4人。山裡9:00中還顯得很早,太陽也不猛,山風很大,呼呼的吹著。小路有驚無險。10:00到底。這個季節水很小,很多據說在6,7月都被淹沒的大小石頭橫七豎八地裸露在外。走過一個小橋,來到“聽濤小亭”,那裡有個石碑上書“中虎跳峽”。可樂5元/小瓶。供應茶水。小姑娘游說我們上去時走天梯(所謂天梯,就是3段鋼筋的梯子固定沒有路的山上,爬一段天梯到有路處走路,再爬一段天梯,如此這般),10元護送費,我們拒絕了。經過1天多的爬山,我們自覺沒有太多力氣冒險。離開時被收了5元/人的過橋費。其實並不貴,但有些事出無名。還是那句話,旅行不要因為點兒小錢弄糟了心情(上次去武夷山九曲漂流,就是因為同船的其他人不願給船老大小費,船老大老大不快,泛舟變成了賽舟,郁悶),痛痛快快地交了。況且人家還養了只狂叫的狗,估計不交也跑不了:-)。這個季節的中虎跳沒什麼意思。11:45原路返回Tina’s。

趕時間沒吃中飯,老板娘給我們聯系了大具那兒的車子,經犛牛坪到麗江的。我們包了Tina’s家的越野車到老渡口(這一段其實是下虎跳),50元/輛。老渡口是個高山平原,四周有山和雪山圍繞。綠綠的田野,放羊的村民,陽光透過多雲的天空,在山上投下大片斑駁的光影。廣袤的大地。相機無法拍出其氣勢。一直要順著箭頭下到山下,江邊,再往右走一段不是路的路(可順著一路的馬糞走),到個大石頭邊招呼對面的船過來載你。10元/人。一口價。約2分鐘的船程到對岸。碰到一行5人,每人一艘船,載著帳篷干糧在金沙江裡漂流的外國人。

到對岸再要爬座沙石路的小山,岔路應往左面一條路走。我們走了右邊一條,太陡。張同學恐高,又穿著“尖頭皮鞋”,差點兒摔下去。才才!

大具在我們看來也是很美,我們到“大具客棧(和福軍:0888-5326160,13708827765)”等車時,從他家在院子裡的洗手台的鏡子裡可以看到雪山。

司機帶我們去犛牛坪,15元/人,等我們玩好(2小時)再送麗江,等待費10元/人,犛牛坪至麗江15元/人。14:00出發,在村子裡耽擱了一會兒,15:45到犛牛坪。經過1天半的晴天,山上有些路段還是積雪,也有許多掉下的大小石頭落在路中間。犛牛坪前幾天不通車也不開放。

因為從後面進玉龍,可以省去玉龍雪山門票80元/人和麗江古城維護費40元/人。索道費60元/人,學生證不打折。20分鐘上到頂。16:20。我們一路大步走過,看到有中年游客在吸氧。我有些喘,但應該不是高原反應,只是走得急了(我們本以為只有海拔2,3千米,下來才知道已超過4千米,頓覺得自己很厲害)。棧道上越往上積雪越深,到了沒膝蓋處我們就折返了。在棧道外的大雪地上躺著拍了照片,後面襯著玉龍雪山和透過雲層的灼眼的眼光(一定要戴墨鏡)。17:10乘車返麗江。又去像山吃腊排骨,78元/4人。打電話給航空公司確認機場大巴的乘坐時間和地點(一般是起飛前100分鐘大巴從指定地點發車)。

晚上回到客棧洗澡休整,和老板娘拍照留念。帶於同學和張同學認了幾處吃飯的地方,相約以後再一起出游。

3月10日,麗江-上海,回到現實

7:30出門,老板娘送我們出古城,攔了輛38路車去藍天賓館後門乘機場大巴,在路上看到日照玉龍,跑到馬路中間抓拍了幾張後結束麗江之旅。

早晨麗江的天空湛藍,雲朵潔白,低低的像是伸手可觸及,下午的上海陰暗悶熱,空氣中感覺都是煙塵。雖然並沒有曾遠離過這個城市的陌生感,這兒才是家麼,但心暫時已回不來。會如很多人般懷疑自己忙碌工作的價值、這樣生活著的意義。

總結:

1, 加來回12天,除去機票,兩人共花費約2000元(如果去中甸和梅裡,每人須再加約800元左右)。

2, 不去梅裡的話不用跟什麼“徒步俱樂部”和“包車幾日游”,收費是有些貴的,可能還會游說你去做一些原本你不在計劃中的事情;不要相信麗江城裡到處招貼的“已有幾人參加了這個俱樂部,再招幾人”的廣告,都是騙人的,多住段時間就明白了;不用請向導徒步虎跳峽(如果都是女孩子除外),找到志同道合的伴兒,4~6人就很好;不要不顧天氣情況冒險,旅游安全第一。

3, 推薦住“太史第”客棧,干淨(這個對於我來說挺重要,可以安心蓋被子睡覺),熱水也不錯(其他客棧現在好像都還不錯),有書看,有網上(人多應該會收費3元/小時,我們因為上的時間短,統共1小時也沒有,又沒人,所以沒收),有“天翼通”,帶手提電腦的話房間裡可上網。但是電視不清楚,能看的台不多,據說6月份會裝衛星電視。有條叫“拉面”的狗,跟你熟了會發嗲,還有條小狗,據說有點凶,一直關著沒放出來。老板娘不錯,客棧較規範,不過還是建議凡事都先問清楚。

4, 不要帶很多吃的東西,麗江、瀘沽湖、徒步虎跳峽一路都能找到吃的,只要不是很不習慣,都還可以。我們就帶的太多,背進背出很辛苦。徒步時備點兒巧克力、水和兩包壓縮餅干就夠了。麗江新城跟古城挨著,什麼都有的賣(當然你不能要求它有“屈臣氏”)。

5, 山泉水不要亂喝,嘗嘗即可,我們的腸胃適應了城市裡的自來水,可能適應不了山泉。

6, 要戴遮陽帽和防曬霜(但是塗了好像也不怎麼管用,嘻嘻)。

7, 安全至上。出門在外,家人會很擔心的,別忘了給家裡報平安。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