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歸來不看岳,心儀已久的這座山卻等到今天才去爬。初二從家裡出來,天氣不太好,車快到杭州的時候飄起了雪花,我想這也好,山上的雪一定更大。到杭州,再轉車去西站,似乎都很順利,可是沒想到的是由於下雪,去安徽的高速封閉了。多年的旅游經驗告訴我,開頭越是不順的旅行,結尾就越精彩。我們轉車去上海,再坐火車去黃山,多花了一夜的時間和300多元的路費。
初三早上到屯溪,彙合了老同學,逛了老街,在老街口的酒樓領教了毛豆腐和臭桂魚的醇樸,晚上住下,等著第二天上山。
初四,到汽車站坐去太平的中巴,在湯口一個所謂的汽車站下,說是那裡有到雲谷寺的車,到了一問,回答是還要一個小時,看看時近中午,老婆說先去吃點東西吧,到小酒店一看,價高的嚇人,隨便點了點家常的就要了我們50元,人是鐵飯是鋼總要吃點吧,忍痛了。
回到車站,一問,大車還沒來,說是一輛小車剛開過,把我們給氣的,原來這地方是個中轉站,站上的工作人員看在這裡等的人數到底多不多,才決定是不是和大門那裡的總站說要求派車來接,我們前面的一些人已經坐了一輛小巴走了,現在又有幾個老外在我們前面,車站的人奴顏婢膝地要了一輛小車來接他們,告訴我們還要再等,一怒之下,步行去了黃山大門口。
其實那裡的車很多,很多人都從慈光閣上山,從雲谷寺下,所以中午時間的大巴幾乎都是空車去雲谷寺接下山的人,我們的路線剛好相反,一輛大巴就載著我們兩個直向雲谷寺開去。
盤山公路上全是雪,越到高處越厚,車輪纏了防滑鏈條才敢開。山間雲來霧往,天色陰霾,能見度很差。到了雲谷寺,我們買了兩雙回收的簡易冰爪,(兩雙要了我們四十元,新的一雙就要四十,到這裡買已經太晚了)買了大門票,大約在1點50的時候,開始了登山。
進門後一路上除了雪什麼也沒看見,兩邊的山都看不見,這樣一路踏雪行來,兩個人相互鼓勵著,說是到黃山就是看雪來了,就算什麼都沒看到也值了。路上人倒是不多,常看見有人往下走,這些大概都是從前山慈光閣上來的游客現在下行。不時有挑夫挑著水果蔬菜往山上走,還有的挑著洗好的毛巾被套。走了好久霧氣中看到了第一個景致,叫喜鵲登梅,我以為全山也就這樣了,多拍了幾張,再行,仙人指路,再行,見路邊一小亭歇腳,一問叫雙貓捕鼠,可是啥也沒看到,再行,只聞人聲嘈雜不見其形,再行,忽覺天色一亮!
抬頭間,對面山峰竟然見頂,黑噓噓的峰後映出一道天光,天要晴了嗎?我狂撳快門。山上下來一位小伙對我大叫,快上去吧,上面有太陽呢,好看的很,別在這裡浪費膠卷了!我們如夢初醒,忘了疲勞,幾步登頂,到了白鵝嶺。
此時,方在雲海之上,望來時方向,道路在雲海之下早已不見,兩條索道憑空飛來破海而出,竟似無處著身。遠處諸峰,都像海船航行,白茫茫天海一色。近處白雪樹掛,晶瑩剔透。一瞬間又霧氣襲來,海水漲溢,山峰小了,就像漸行漸遠。我們扭頭向始信峰去了。
正是大好夕陽!海面翻騰波濤撲面,雪後的山峰在陽光下如金子鑄就,天是帶點粉色的那種青,淡淡的像是小家碧玉般雅致。眾山峰披掛了雪,將軍似的站在眼前。空氣清新凜冽還有點濕潤,看上去始信峰就像觸手可及,山崖直如戟立,山頂頂雪,想起一句“風掣紅旗凍不翻”來。遠處的點點山峰綴在茫茫海裡,隨波蕩漾遠行海外。青松被雪更顯蒼翠,如潑墨般淋漓寫意,片片飛在山崖間鐵劃銀鉤。我們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這座海內奇山只在片刻間,惜光如金,略一揮灑就將初上黃山的我看了個目瞪口呆。
夕陽貴短,轉眼間天色黯淡下去,海面上霧氣升騰,輕紗片片揚起,不時間座座山峰隱去。好景不長,我們恨在路上耽誤了太多的時間,但逝者如斯,再留戀也要投宿了。
摸進獅林大酒店,在朋友的幫助下住進了他們的宿舍,真羨慕在黃山上班的那些人啊,天上人間瓊樓玉宇分不清楚他們是世人還是神仙了。
一夜無話,早上摸黑起來去看日出,山林裡那時候什麼都還沒有,夜裡又是大雪,把路又掩上了,不忍地在上面踩下第一行腳印,我們打算向清涼台方向走。林間靜靜的,只有踩在雪上發出的嚓嚓聲.我們也摸不著方向,正在猶豫間,一道手電打來,有人和我們結伴同行。等到走到清涼台的時候,才發現更有早行人,原來是一些攝影的朋友早就在那裡等了,我們在猴子觀海和清涼台之間的一個崖邊站好,對著東方的一個豁口等待日出。可惜天不作美,天色大亮也沒看到太陽從雲層後面出來.等我們下決心往回走時,才發現背後站滿了來看日出的人。
回到住所,吃了從山下帶上的方便面(山上東西極貴,方便面要10元一包),再出門,告別了酒店的朋友,順路看了夢筆生花就往西海方向走去。
山上的人漸漸多了,想不到大過年的山上人這麼多,居然連酒店都訂不到。聽說每天有一萬人在山上呢。
我們到排雲亭,然後沿著懸崖棧道往西海大峽谷方向走了一段,據前面返回的人說,峽谷已經封了,我們坐在路邊面對山谷,聽融雪撲簌,陽光和煦撲面,山間流雲如瀑布傾瀉崖頭,只是天空中還有那一層薄薄的雲,不見了藍天。太陽照在身上,感覺暖暖的,比山下竟也冷不了多少。
接下來登飛來石,上光明頂,一路上行。回頭看雪中黃山,黛黑間著白雪,此時才明白國畫的意境。黃山的石頭應該是很漂亮的褐色(昨天陽光下看到了),只是被雪壓的反差太大了。西海水庫(應該是西海水庫),似一方翡翠,綴在黑山白雪之間。
到光明頂上時,霧又濃了,天陰了下來,正對著的也不知道是什麼峰。挺突兀的和光明頂比肩。我們在山頂停留了一下,往前山方向下了。一路行來,路是越來越險,人卻越來越多,還不時有人坐了滑杆吆喝而過,真不敢想像在這地方還有這樣的生意好做,坐的和擔的都是十足的勇敢。過海心亭後下百步雲梯,走走停停,到玉屏樓,觀迎客松,人多霧大,什麼都是那樣的嘈雜和後山的幽靜成鮮明的對比。
我們坐索道下山到慈光閣,再坐新國道的車到大門。搭車到屯溪的時候,已經是下午5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