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你更在相逢時----黔南,西南漫記此次進黔與上次相隔如此之近,自己都意想不到。但還是發生了!這片充滿了鄉情和神秘的地方深深地吸引著我。
起因源於今年的長裙苗的農歷新年。久聞少數民族的節慶熱烈而淳樸。嗅著這股神秘的味道,不安的心又開始萌動。計劃如下:
凱裡---西江千戶苗寨過節---雷公山---大塘觀短裙苗---榕江---興華(擺貝苗寨)---三都---荔波(美麗的大小七孔水春河漂流)---獨山---都勻---貴陽(花溪,紅楓湖,青岩鎮)---安順(黃果樹瀑布區)---興義(萬峰林,萬峰湖,泥凼石林)---盤縣---威寧(草海,觀鶴)---六枝特區(長角苗風俗)---貴陽---廣州
和我一起出發的還有一位老頑童---HENRY,HE。年紀我要保守一下秘密。但我的計劃出來後,網上相約的驢兒最終都因時間問題無法湊到一塊,只有老何。而且是在他十分倉促的的情況下成行的。
18/11 (廣州—凱裡的火車)
下午和老何在東站回合後立即前往廣州站上車。列車的臥鋪因為不是什麼節慶,空鋪很多。惟獨我們的那卡除了頂鋪以外全滿。沒法子,又是老辦法---找人聊天打發時間。結果我覺得原來列車臥鋪是蠻好的一個了解信息的場所。大家在旅途中心情輕松,暢所欲言。一個不小心和一位湖南籍的退伍小伙子談到熄燈。沒事了大家都上床睡覺,我睡意尚無,眼尖看到一列車員,在臥鋪中部值班,又抓上她聊一通,才打著哈欠上鋪睡覺。此時已是凌晨2點多。
19/11(西江苗寨)
車在下午2點多到達凱裡,時間相當懸。因為要趕最晚一班由凱裡開往西江的班車。急匆匆的趕到洗馬河車站後,發現往雷山方向的車幾乎都已爆滿。今年的節日主會場就在雷山縣,來往的車還是相當多的。但去我們的目的地—西江的車就少了。3點應有最後一班車,當車到站時,我和老何都很意外:怎麼車上都坐滿了人?疑問被車上的乘客揭開,因為車還沒進站就下了客,站裡的乘客都預先叫人在外面上車占位。我們又因不懂鄉規而給涮了一把!還好,聽站裡的一位老鄉說因為過節,還有一班車4點後到。這回學乖了,老何看行李,我在外面“放哨”,確認來車時能占上座。終於車到,在一通前赴後繼的衝鋒後,終於和老何把行李和自己在車廂安頓好。車在近6點才搖搖晃晃得開出洗馬河車站,在路口又上了一批返回西江過節的人,中巴喘著粗氣晃上巴拉河旁的縣級公路。HENRY對車廂的超員情況甚有興趣,尤為驚訝於人們的極強的適應能力。
沿路的南花苗寨在夜色中僅僅是顯露出少量的燈光。節日的氣氛並不強烈。車不經雷山,不久就離開巴拉河往大山裡的崎嶇小路插去。大家都是歸家心切,車偏偏又不合作,在半路上又暴了後輪胎。山裡的司機夠膽色,出門不帶電筒,摸黑換胎!偏偏全車人裡僅有我和老何有帶電筒(或頭燈),於是老何便順便當了一次雷峰,雖然HENRY並不知道雷峰是誰。
九點,終於見到那熟悉又親切的大片密集的燈光-----只有西江,千戶苗寨才有的燈光!
和李珍通上了電話,那頭的急切的聲音仿佛是自己家人的等待。車進寨的停車點還好沒變,仍是招待所的正門。熟悉而又陌生的夜晚中,我們跟著依稀的的感覺,在田埂間穿行,李珍家樓上那特有的蘭色貼膜的窗子引領著我漸行漸近。門敲開後,重逢喜悅,相互問候,原來主人家把吃的都准備好了,就等我們到啦,太爽了,幾個菜都是我喜歡的。剛好和我們同一班車來的凱裡師專的的美術系的小彭和歐陽也住在李珍家,於是大家邊圍坐,邊大聊起來,主人家楊建中的二哥更是性情中人,喝起酒來那是一點都不含糊!連自稱不會喝酒的小師妹歐陽都加進了戰團。。。這頓酒喝的是天昏地暗,家釀的米酒醇厚無比,入口綿長,不知不覺中已是4點,大家才歪歪倒倒回房就寢。
20/11 西江
清晨8點來鐘,被鞭炮吵醒。雖然不是很熱烈,但已是城中久已未聞的聲音。敏感!
以為米酒的後勁也不乍樣嘛!還是我的酒量有了提高?昨晚好像喝了不止是十幾二十杯。起床,和老何一起下了樓,主人家早就開始苗家准備新年的一項工作----打糍粑。苗家自己種的糯米已經在蒸籠裡冒著熱氣,一年一用的大木盆和大木棰也已准備就位,楊家的小主人也睜著大眼睛,等著過年的美味出來,不過還要一段時間哦。李珍和楊建中把一大鍋蒸熟的糯米到下巨大的木盆,楊二哥也來幫忙。兩大小伙子掄起大木棰就對著木盆裡的糯米“砰砰”地打起來。別看事好像挺簡單,其實很講門道。我試著掄了一通,結果臂酸手痛且效果還不好!看著白白的糯米粒團慢慢地在棰和木盆間逐漸變成粘粘的白色半透明的糯米糍粑團,大小楊哥的額際和手上也浸潤了汗水!我很奇怪為何老鄉不用糯米粉來做,而棰得那麼辛苦呢?答案是:手工的糍粑更有嚼頭,而且過年不打糍粑,小孩會不高興的,就像我們小時侯如果不炸油角,那就不是過年一樣。糍粑打好了,用熱開水浸浸手,大家一起把手瘥一下熟的蛋黃,然後就在巨大的糍粑團上扯下小的糍粑團,且不會粘手!糍粑可以包上鹹紅豆餡,沾點芝麻粉和白糖,就可以吃啦!大家圍著一起包糍粑團的感覺真的很特別!或許就是為了那在城中找不到的純純的大家庭的氣氛吧!現吃的部分並不多,糯米很撐肚的,余下的糍粑就捏成十公分直徑大小的粑粑(有餡的,沒餡的)涼干後就放到一大盆涼水裡,據說可以保鮮很久,但定期要換水哦。吃的時候就拿出來放到拷火盆裡烤熟就吃了。節間去串門的禮品就有這粑粑啦。
中飯是正宗的團年飯,正宗的酸湯魚火鍋加上山藥炒肉,白菜炒肉,酶菜扣肉,手撕雞等6個菜,豐富而養眼。楊家的老小全部到齊,加上我們一行人,足足把加大號的兩張長方桌坐個滿滿的。酒杯又一起舉了起來,共賀美好的新一年。我們可就識趣多了,酒就適可而止,不過要在苗家不喝酒?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李珍不太會對苗歌,可楊家的二嫂可是西江苗寨的一人物!東引村的歌王!我們正心裡偷笑---不用喝太多的時候,二嫂的哥聲響起來了,不喝可以,二嫂繼續唱祝酒歌,你忍心嗎?結果還是乖乖就範!客人敬完酒就敬長輩,楊家老太太81歲,臉上沒啥皺紋,臉色紅潤,滿口好牙,手腳麻利,特喜歡喝酒!二嫂敬酒歌唱著的時候,她還裝著不理,結果歌沒唱完就搶酒喝了,把大家樂的東倒西歪。看著她,只有一感覺----羨慕啊!
二嫂歌聲有多動聽?樓下兩個住在附近,恰巧經過的貴陽妹子聞聲上樓,敲門進屋後大為驚訝於嫂子的婉轉歌喉,竟要拜師學敬酒歌,MP3又是錄,又是做筆記。有意思!搞得二嫂一頓緊張,一句一句地教起來。吸引力之大,不用我說了吧!不過二嫂的歌可不白唱,歌兒唱罷,酒就要喝。難為了兩位小姑娘,喝的是花枝亂顫。但我和老何可就就順勢解圍啦!!
下午,廈門的網友美華和愛人將到,SMS聯絡後,和老何上寨子逛蕩了一圈,眼看天色漸黑,也不敢瞎撞。還是開了頭燈,下山接人去。南京的網友小靜也將到,就先聯絡並通知到洋排村的李慶紅家住宿。
我們剛到民族招待所正門前的小廣場,和老何在說要接廈門來的朋友,就忽然見到一輛載著3個人的摩托風塵僕僕地挺在了廣場前,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剛好,上前一打招呼,果然是美華夫婦。你說,是否很巧??
和楊家打了招呼,今晚有客人到,於是又是一鍋土雞窩火鍋,涮白菜和豆腐蘿蔔。清淡解酒,我和老何都吃的挺多。原本老何想了一招,在街上的米粉店吃碗東西,不想再去拼酒了。結果在我們全體同仁擔保不再灌酒後,終於下來暴暴光。這頓又是滿意而歸。此時小靜已和同伴到了李慶紅的家,我和美華小夫妻當然要前往碰碰頭啦。
原來那家人的頂樓有一小曬台,現在變成了小靜和朋友的私家會議廳了。周圍開闊,真是意想不到的好聊天之地!大家坐下互相認識,行程和趣聞交換了心得,真是不錯!在漫天星光下,時東時西的鞭炮煙花聲中,我們也把明天的行程大概地定了一下。
21/11 西江
今天約好在李慶紅家碰,一起上山。差點睡過,和老何在平寨村的街上羊肉粉店吃完早,沿羊排村的山門上山。美華夫妻兩放了單飛,我和老何還有小靜,楊凌等5人沿山路上後山。一路的吊腳樓連成片,巍為壯觀。你不由得對苗人的生活習慣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什麼要生活在離水源相對遠的地方呢?沿著山路上行,隨意地進合眼緣的吊腳樓造訪人家,聊聊家常,並祝身體健康,苗年快樂。隨著地勢升高,逐漸把苗家吊腳樓拋在腳後。沿路的排水渠有清澈的流水下行,正納悶冬天何來水源時,就看到羊排村的村頭巨大的蓄水池,是封閉的。他就是村裡用水的來源,水源則是從更高的山上引下來,以確保清潔。看來環境是相當的不錯。
沿著山脊慢慢地在田壟間穿行,逐漸看到東引村的祖先風水寶地,巨大的楓樹上的金黃葉枝在燦爛的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先祖那慈祥的關愛微笑。希望他能繼續照看著保佑著這片神奇的土地吧!在東引村的後山,大片大片的已經收割並注水養田的不規則形狀的梯田,在陽光下折射著刺眼的光線,整片的山脊猶如一群渾身鑲滿了亮甲的武士,均勻地躺在一起休息,陽光下的鎧甲閃者汗光。又像油畫的長卷,隨著腳步的移動,徐徐地在面前綿綿展開。
不久,終於進入東引的村寨。下山的路上,一戶人家正蓋新房,出於對新房的好奇,抬腳進屋,正逢午飯時間,屋裡高朋滿座。苗人過節,嫁取,蓋新房都是隆重之事,但凡進門都是貴客,加筷加酒就可以開懷暢飲了!鄰居慶賀都帶上自釀的米酒一起同樂,我抬眼望去1生的可樂膠瓶放了一地,估計著這酒是不能不喝的了,於是我和老何就著火鍋裡冒者熱氣的香豬肉,大口吃肉,小碗酢酒,開動起來。小靜他們因為在李慶紅家定了午飯,便提前告辭。我們沒著落,正好邊吃邊等下午的苗年開年的鼓藏頭吹蘆笙領舞!酒香肉鮮,老何吃的直伸拇指,就是酒又喝高了。3點前當我們想告辭時,發覺渾身不聽使喚,出門後只能半躺著靠在朝陽的門邊曬台上和老何一起吹水,休息。好容易才感覺兩腿聽使喚了,沿著石階路繼續下行,差不多4點才到山下,可我又撐不住了,就在米粉店裡趴著眯了會兒,終於耳邊聽到蘆笙的翁翁的鳴聲了,才暈暈地到蘆笙坪看蘆笙舞。這時候手機的短信聲才引起我的注意,原來伙伴們已經為了趕明天新橋的短裙苗的婚慶儀式,下午急匆匆離開了西江往雷山。酒醒後特別懷念當晚大家一起在李慶紅家小天台聊天的那一幕!晚上的大骨燉蘿蔔味道清甜又不膩,解酒一流!我喝了不知幾碗了,才洗澡睡覺,又是一個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