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子的爺爺

作者: wengjia

導讀娟子從法國回來的第一站是去南京,看望她的爺爺和奶奶,於是我們約好在南京見面。到南京的那天,爺爺和奶奶帶著我們去總統府賞玩。總統府與各代帝王的辦公場所比起來有些寒磣,有明故宮為例。但每個地方似乎透著一股無聲的威嚴。紅地毯,辦公桌,大沙發,台燈看上去都像是平常人家使用的,只是顯得大了些,寬了些,亮了些。走在裡面仿佛置身於戰爭年代,耳畔 ...

娟子從法國回來的第一站是去南京,看望她的爺爺和奶奶,於是我們約好在南京見面。到南京的那天,爺爺和奶奶帶著我們去總統府賞玩。總統府與各代帝王的辦公場所比起來有些寒磣,有明故宮為例。但每個地方似乎透著一股無聲的威嚴。紅地毯,辦公桌,大沙發,台燈看上去都像是平常人家使用的,只是顯得大了些,寬了些,亮了些。走在裡面仿佛置身於戰爭年代,耳畔總是不斷想起轟轟炮聲。我們按著規定的路線上了二樓三樓四樓,許多房間都關著,只是寫著誰在裡面辦過公或那裡曾是什麼部門,每個房間都或多或少地發生過一些傳奇故事,還有著無數的秘密陪伴著。我曾經很想自己生在軍閥混戰或抗日戰爭中,哪怕是趕上解放戰爭也行,不是崇尚什麼武力征服世界,只是想過過騎馬射槍,呼嘯而過的英雄癮兒。當然從未想過那個年代也會成為舉著雙手投降還雙腿打顫的倒霉蛋兒。

爺爺和奶奶年紀大了,轉不了一會兒就讓我們挑了個地方喝茶歇腳,旁邊還排著一堆的西瓜等著我們享用。沒有比想像了前生前世的叱吒風雲,再享用今生今世的香甜可口更幸福的事了,同時還可以憧憬來生來世的諸多願望。

看著娟子的爺爺,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爺爺,他老人家現在是不是正在想像他孫女環游地球的夢想正在實現過程中呢?娟子的爺爺很快樂,他環顧四周說許多年前他也來過這裡。於是一段傳奇人生即將開幕。

爺爺是東北人,十八歲那年娶了奶奶,因不願生活在鬼子的統治下而逃出了東北,此後就是大半生的戎馬生涯。一個人歷盡千辛萬苦逃到大後方,考上了西南聯大,那時不交學費,都由政府出資,但生活似乎還是飢飽參半。打跑了日本鬼子,來到了上海,進入上海交大讀書,但內戰卻又重新開始,老蔣那時已不得人心,四七年他秘密加入了中共地下黨,展開諸多學生運動。解放後他被分到飛機設計所擔任技術工作,一干就是幾十年,現在看著兒孫滿堂就樂得合不攏嘴。奶奶在一旁稱贊爺爺是天地下最好的人,這麼多年來至始至終都沒有遺棄過他們母子。我說我爺爺當初也國民黨一員,工作是飛機機械師,曾經有個和尚也給他指過山那邊。好像因在路上轉了大半年也沒找到黨組織,就在重慶娶了我奶奶。我經常跟我爺爺說要嘛加入共產黨,我們也是高干子弟;要嘛就跟著去台灣,我們也是富商之後。娟子爺爺肯定地說像我爺爺那樣級別的,如果當年加入共產黨,軍銜要連升好幾級。娟子奶奶問我爺爺娶過幾個,我說當年鄉下娶過一個,但那是媒說之言,父母之命,所以才逃出來考上飛行學院的。奶奶很鄙夷地哼了兩聲,那意思好像是我爺爺今天之所以是一介平民,完全是他的花心所致。天啦,她根本不能想像我爺爺年輕時有多帥!就是擱在現在,也沒有幾個偶像派人物敢與他媲美的。

我問娟子爺爺當初跑出來時想過前途渺茫沒有?就像我和娟子在外獨闖天下有幾年了,卻始終沒有盼到黎明到來似的。爺爺說他沒想過那麼多,只知道趕走鬼子就是他的信仰與目標,沒想到又是內戰,反對老蔣就成了當時大多數人的想法。我說就沒想過掙座別墅,開個寶馬什麼的,爺爺說都解放了,他的工資還不夠養活全家呢。那個時代也沒有別墅和寶馬,大伙兒沒法追求,就像我們這個時代沒有火星花園一樣,更別說找個火星人談戀愛了。我是在把爺爺輩兒的理想現代化。

我又問爺爺文革那會兒有沒有對自己的信仰動搖過,爺爺說他知道總有一天會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既然都為信仰奮鬥了那麼多年怎麼可能會因為一時環境的變化就改變了初衷呢?我睜大眼睛瞪著爺爺,他的平和神態竟與我爺爺一模一樣,也許那個時代的人很單純,有了一個目標就這麼終生不渝地走下去了,換成我估計把條條通往羅馬的道路都走了一半,卻總是打算要不要再換條路試試看。唉,誰叫路邊的風景和野花都那麼好看呢!

娟子不問她爺爺什麼,她說他的光榮史都傳達到所有認識的人。奶奶很好心地給爺爺說我長得這麼可愛,應該看看所裡有沒有適合的孩子介紹給我。這會兒我就更驚愕了,他們家娟子還流浪在外,怎麼這麼好的餡餅要硬塞給我呢?娟子說她奶奶覺得她和爺爺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一對,所以她撮合的就絕對沒有打架扮嘴鬧離婚的。正說著奶奶把她切好的西瓜遞了過來,算來我們在聽傳奇故事的短短時間裡就啃掉了兩個西瓜,因為她覺得我們都瘦得像兩根苦瓜,非得讓我們吃成西瓜才肯罷休。

爺爺和奶奶看著我們開心,我們看著他們幸福。

春節得知娟子爺爺因心髒病突發過世,我打電話問遠在法國的娟子,對她爺爺有什麼遺憾嗎?她只是說對爺爺的傳奇一生知之太少,多希望自己能為他寫點兒什麼,那個時代有很多值得大書特書的別樣風景。我不禁回想起總統府的一草一物,那裡面不是也刻著許多動人心魄的傳奇烙印嗎?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