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切都是因為沒有路而保持著它的原始與純樸。銅鼓嶺三面環海,地貌奇特,海拔雖然只有338米,但嶺上有50多種國家保護動物,911種植物,其中粘木、蕉木、小花龍血樹等9種是瀕危的珍稀樹種,其他如陰香、假蘋婆等,都是我們平日壓根兒沒有聽說過的。自1998年末,銅鼓嶺正式被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上那些野性的草木山石,從此都進了保護的條文。一條石板小路,從山腳一直修到了山頂,關在深閨的銅鼓嶺迎來了自己的客人。峰頂有觀景台和萬裡長城模樣的石道。最頂部有塊著名的高3.5米、重20多噸上圓下尖,“聞”風而動的風動石。若從東西方向手推則能搖動。此石經千千萬萬年的“考驗”,依然“懸”在峰頂之上,可為天下奇觀!在山頂觀海,是幸事、樂事和美事,你會想天底下怎會有如此的海,如此的藍。山下月亮灣如一彎新月,在海邊綿延成一個孤型,擁抱著一層層潔白如銀的浪花。更遠處,天連水,水連天,水天一色,無限之中又透著博大、恢宏和幾分仙氣。
“處女海”——雲龍灣山那邊是海,海那邊是山。山是銅鼓嶺,海是雲龍灣。山與海相依相偎,相互映襯,構成了奇特壯美的自然景觀與人間勝跡。它身處層層椰林後面的銅鼓海角,過去的災難並末禍及到它的身邊,直至二十世紀末,它依然那麼單純、靦腆和原始,難怪世人都稱它為“處女海”。陸地是看不盡走不穿的亞熱帶叢林。穿過一條幾十公裡長的綠色走廊,車入靠海而建的海星雲龍灣度假村。長達5公裡的雲龍灣海灘,遙望遠處,無盡的海碧藍飄渺,恰似一幅朦朦畫卷;腳底下,細浪與你嬉戲逗樂,那散落在海灘的貝殼、海螺,隨時都會成為你色彩斑斕的寶貝。
天然石景——石頭公園賈平凹的祖居門前有塊醜石,與此相反,在雲龍灣度假村的草坪上,卻有兩塊美得不能再美的美石了。一塊溜圓,直徑約60釐米;一塊橢圓,體積相仿。兩塊美石表面光滑勻細,自然天成,無任何加工雕琢,分別由四條壯漢從附近的石頭公園抬回。步行一小時,我與金敬邁、邵江天等一行人便到了長約兩公裡的石頭公園。可能從地球形成的那天起,風雨潮汐就開始了剝蝕與拍打,永不休止的年年歲歲,世紀輪回,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石頭便誕生相聚在瓊東的海邊。公園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距陸地100米,石景氣勢磅礡,情態逼真。有的宛若海豚水龜,有的酷似古猿野牛。每遇大浪撞擊,萬千浪花便向空中散開,與奇石相映成趣。第二部分在陸地上,多由墨綠色花崗石組成,石勢平緩,錯落有致。第三部分則由大大小小的天然鵝卵石組成,聚集瓊東一隅的群石,全被磨盡了棱角裂痕與世紀年輪,個個溜圓光滑,在夕陽的余輝中,和著那卷湧不息的海濤聲,似乎在講訴著十分久遠的故事。
地球奇跡——紅樹林紅樹林是地球上的一個奇跡,是自然界的一個謎,是大海與陸地相愛孕育出的一片綠色的夢。它根系泥土,心向大海;一半屬於大地,一半歸於海洋。同行的一位深圳朋友告訴我,深圳市為了給一小片紅樹林營造一個生長發育的環境,不惜投資幾千萬元!可是,42年前,為了伐木煉鋼鐵,幾千畝原始紅樹林毀於一旦,只在偏僻的後院裡稀稀拉拉地疏漏了百余畝。眼前一大片一大片白花花的沙漠曾經是千畝紅樹林繁衍生長的溫床。見此,憎恨與遺憾撞擊了每個人的心窩。紅樹林是胚胎生育,胚胎在樹上育成。脫落母體之後,若樹下是泥土,它便就地生根;如果是海水,它可游到別處落戶。100年之後,才能長成碗口粗細的樹身。文昌籍人士範高志先生說:“每到繁殖季節,成群的海鰻、大海蝦、大青蟹爭先恐後從深海游進紅樹林交尾產卵,漁民們坐享其成,紅樹林成了他們的食品庫和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