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位於祖國的西南,少數民族占全省總人口的31.5%,有苗、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多個少數民族,各民族有著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習俗。省會貴陽簡稱“築”,是一個很美麗的城市。
到過貴陽的游人都會有一個較為深刻的印像,那就是貴陽女孩很漂亮!的確如此。或許是由於貴陽地處西南,氣候四季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加之貴陽的美食繁多,因而將人滋養得美艷動人吧。
貴州口味也是偏辣的,不過和四川菜在北京比比皆是不同,貴州的小吃更具風味特色!
關鍵詞:烤臭豆腐,烙鍋,羊肉粉、腸旺面、酸湯魚、酸湯面、狗肉火鍋!
烤臭豆腐
中華東路街頭的烤臭豆腐,下面是炭火盆上面架著一個鐵絲網子,抹了油的臭豆腐烤得發黃吱吱冒油,放到辣椒面調料碗裡一蘸,又香又辣又臭又麻,真是過癮,一角錢一塊,大約有王致合豆腐乳一半那麼厚,我吃了二十四塊。
腸旺面
腸旺面是貴陽人日常食品,可以當早餐,也可以當正餐。貴陽人對它是百吃不厭的。如果說,提起桂林不能不提桂林米粉;說起昆明定要說說過橋米線,那麼,腸旺面之於貴陽也是不可回避的。
腸旺面的用料極為講究。豬大腸洗淨後,切片,鍋內加入姜、山奈、大料等作料,燉得爛熟。面條也是特制,加了雞蛋,金黃、柔韌,煮熟後也不粘牙。
到了腸旺面的店裡,說了要面,伙計就會很麻利地把面煮上,把高湯舀在碗裡,面是特制的,熟得很快,用笊籬撈起放入碗裡,然後,將綠豆芽和豬血(貴州人叫作“旺子”或“血旺”)在開水中燙熟,加在面上——在燙“旺子”時候,伙計會問你:“要老一點兒,還是嫩一點兒?”然後根據你的需要,控制燙“旺子”時間的長短。還要放上蔥花、味精,油炸脆哨也必不可少的。最後,還要澆上一勺紅油——那動作,嫻熟、飄逸!一碗香辣濃烈的腸旺面就擺在了你的面前。
腸旺面的美味實在讓人回味,但如果你不能吃辣,一定要拒絕那一勺紅油,切記!不過,那樣的話,這碗腸旺面就要遜色不少嘍。
貴陽噴水池旁邊有一家“程腸旺”很有名,據說,那一年相聲大師侯寶林來貴陽演出,曾在這家吃過腸旺面,大師感嘆:貴陽的滋味,盡在這碗腸旺面中。
絲娃娃
貴陽的小吃,恐怕就數它最有名了。在河濱公園門口,擺著一片。它的歷史有多久,擺攤的老太太們也說不上來。但如果到了貴陽而不去嘗一嘗,那是很遺憾的。
攤主會先給你端來一疊面皮,圓的,和餃子皮差不多。座前一張長桌,幾十個小碟子裝著一些素菜:豆牙,黃豆,海帶,蘿蔔,折耳根,芹菜...。揭起一張,放在手心,面前各種各樣的菜,每樣來一點,鋪在面皮上,再把面皮卷成一個筒,末端一折,好了,拿在手裡,澆上一勺黃豆,再灑上幾勺店家給你備好的“蘸水”(其實就是醬油,加上蔥,香油,當然,還有多多的辣椒。),就可以往嘴裡送了。
酸湯魚
酸湯魚來自黔東南的苗鄉。在貴陽開張的大多數酸湯魚的店家都打著“凱裡酸湯魚火鍋”的招牌。
傳說苗族的祖先曾經在楚地洞庭湖一帶居住,因此,魚,不僅是民間刺繡、蠟染的主題和圖騰崇拜的一個形像,也是黔東南苗族的常吃的食品。貴州的苗族人嗜酸,擅長制備酸湯。而酸湯分兩種,其一,是用淘米水發酵而成;其二,是用一種野生西紅柿榨其汁制成。酸湯魚店家並不專事酸湯魚,通常還有酸湯大腸,酸湯羊肉,酸湯豬腳等“系列”食品。
夏天,酸湯魚店家常常把火鍋的桌子在門前擺上一片,食客們高談闊論,邊吃邊聊,熱鬧非常。酸湯魚的湯,酸中帶辣,十分過癮;酸湯魚的魚,肉質嫩滑,鮮美無比。人們喜歡在吃“內容”之前,先喝上兩碗酸湯,然後,邊喝啤酒,邊吃魚肉。吃菜吃得差不多了,就叫來“小妹”,上一碗“包谷飯”——這種飯,是用玉米面的大米混合在一起,盛在一只粗瓷碗裡蒸熟的——極香。總之一個字:爽!
花江狗肉
花江是貴州西部關嶺縣的一個小鎮,以做狗肉火鍋名世,在貴州提到花江狗肉的大名幾乎無人不曉。
貴州人因冬季潮冷愛吃火鍋,狗肉剛好又被奉為冬季御寒佳品。
當地又有民諺:一黃二白三花四黑,對狗的毛色頗為講究。
花江殺狗不剝皮,在水中加入各種香料,將狗整只燉好後切成薄片,再放入清水火鍋中,用姜、蔥、辣椒、花椒、胡椒、香菜、和一種叫做狗肉香(至為重要)的植物調配而成的調料蘸吃,麻辣香!其味無窮......
辣子雞
俗話說,“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貴州人吃辣椒的確常令外地人瞠目結舌.
辣子雞可算是一道極有貴州特色的菜.先將雞切成塊,經過香料腌制後,放入油鍋內爆,熟後撈起來,在油鍋中放入大量的濕辣椒糊 --- 貴州人稱為糍粑辣椒.
辣椒制好後,將雞塊倒回鍋內同烹.這道菜可以是家常炒菜,也可以是火鍋.
折耳根
折耳根,學名叫魚腥草,有特異氣味,含有蛋白質、脂肪和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時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開胃理氣等功用。
然而,貴州人餐桌上的美味,大多數來貴州的外地人卻是難以下咽的。人的口味不是那麼輕易能改變的。曾經請一位師弟在花溪牛肉粉店的連鎖店吃米粉,要了一碟折耳根,吃前,對他大談了此物的妙處,慫恿他嘗試,他吃了兩口,實在沒有勇氣再下筷子了,最後,對它的評價是:這簡直太恐怖了!
折耳根的做法有涼拌和熱炒。
涼拌的制作:選取肥嫩的折耳根掐成寸段,洗淨,用食鹽揉搓,再用清水淘洗干淨,加醬油、醋、味精和少許白糖等調料,將干辣椒烤至焦脆,舂成碎末,撒在折耳根上,還有一樣,就是小野蒜,切碎,拌入。這樣就可以食用了。
涼拌折耳根清脆爽口,有折耳根特有的味道。令人越吃越愛。
熱炒的制作:一般用折耳根與腊肉同炒。炒過的折耳根綿軟潔白,腊肉濃香鮮艷,色、香、味,相得益彰,讓人回味。
豆花面
遵義豆花面的特色,在於面與調料分盛蘸吃.煮好的面和豆花放在一只較大的碗中,調料全部放在小碗中,豐富的調料包括辣椒油、豬油、麻油、味精、蔥花、姜絲、肉丁及油炸花生米等,邊蘸邊吃,令人垂涎.
戀愛豆腐果
將豆腐劃成小方塊,加入適量堿水腌制後放在糠末文火上,反復翻烤,至色澤金黃,豆腐塊凸泡起來,用竹片劃開口子,裝入蔥花、姜絲、折耳根、糊辣椒、味精等佐料,辣香嫩燙,風味獨特.
怪嚕飯
名字有個性,味道也不錯,關鍵還是配料好,用遵義產的只辣不香的辣椒和花溪產的只香不辣的辣椒混合起來,用擂缽搗碎了加油煉制成 粑辣椒,然後加上腊肉啊酸豇豆啊四季豆啊蔬菜啊,當然別忘了加米飯,最後就炒成了怪嚕飯。不過怕辣的人最好還是別試,真的很辣啊。怕辣也不是完全沒口福,竹筒蒸飯就不錯,飯裡加了腊肉,真香。
貴州的小吃實在繁多,什麼洋芋粑、香酥鴨、油煎臭豆腐……街頭巷尾總能看到那些“五香嘴”不停地嚼著,如果你有機會去貴州,別忘了一一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