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龍脊

作者: mimimomoba

導讀雖然已經有公路直接修到了龍脊梯田所在地----龍勝縣和平鄉平安寨的村口,我還是選擇了從山腳爬上去這條路線。在路口攔了一輛從龍勝開往雙河口的車,沿河繞山蜿蜒而行。桂北在地理位置上屬於南嶺,也叫五嶺,地質上又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雖說距桂林100公裡路程都不到,可是景色卻迥然。桂林屬於喀斯特(CASTLE)地形,山纖秀靈巧,分布散,如筍立如柱林;而離桂林往 ...

雖然已經有公路直接修到了龍脊梯田所在地----龍勝縣和平鄉平安寨的村口,我還是選擇了從山腳爬上去這條路線。在路口攔了一輛從龍勝開往雙河口的車,沿河繞山蜿蜒而行。桂北在地理位置上屬於南嶺,也叫五嶺,地質上又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雖說距桂林100公裡路程都不到,可是景色卻迥然。桂林屬於喀斯特(CASTLE)地形,山纖秀靈巧,分布散,如筍立如柱林;而離桂林往北,山勢愈見雄渾,資源、龍勝、三江幾縣均在綿延群山的環抱之中。公路順山勢而走,險峭異常,常有360度的大拐彎,坐看司機一路駛來,雙手把握方向盤,他的手和我的心運動量都不算小。

龍勝地區各民族雜居現像相當普遍,龍脊所在山腳的寨子黃洛寨是個瑤寨,而半山腰的平安寨卻是壯寨。一到黃洛寨下車,呼啦就圍上了一群瑤家阿婆,爭著要為我導游。20塊的導游費雖然早列入了預算,可是爬完山之後才發現虧大了,上山的路全是青石鋪成,也沒有什麼岔路。給我帶路的阿婆一路拼命向我推銷她包裡的旅游工藝品,後來推銷範圍還擴大到身上的瑤族飾物。一套全新的瑤家女服要價500,都超出我整個行程的全部預算了,:-Q。不過民族服飾確實非常漂亮做工也好,起碼是純手工。阿婆說,一個瑤家女孩出嫁的禮服得一針一線縫上個3年,還不算頭上身上的銀飾,一般女孩子從懂事起就要開始准備嫁妝,很多首飾還是外婆甚至外婆的外婆傳下來的。嘿嘿,我開始慶幸自己是個男的。

平安寨寨口有一座風雨橋,不過規模很小。進得寨子裡,全是一色的吊腳樓。阿婆直接把我領到了一家家庭旅館裡,新建的3層木樓,頗為干淨,只要15塊一晚。剛進屋來,女主人就熱心的生火加炭,其時並不算冷,不過心頭卻暖意十足。大約4點左右,男主人回來了。一進門就是一句新年好,仿佛我是來串門的親戚一般。我愣了一下,半響才憋回了一句你好。忽然之間,壯家人的熱情好客自然流露,讓我這個“客人”一下就有了歸來的感覺。

龍脊的第一印像竟是這樣留下的,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暮色漸濃,本就陰郁的天空愈加灰暗....通知了住家一聲,我逛了出來。

寨子不小,路全部用大石塊鋪成,雖然前一天剛下過雨,卻並不顯得泥濘。偶爾遇到的人總是用他們並不算標准的普通話同我互致問候。山坳處有一條小溪流過,在溪中插入一根竹筒引水,便是天然的水龍頭了。溪畔還碰到了帶著五條小狗飲水的狗媽媽,頑皮的小狗執著的追隨著我的褲腳,陪我繞過了好幾道彎。還遇到一位來寫生的攝影記者,正在請一個小姑娘背著竹簍做模特,看了一會,怕自己影響了他們的投入,又悄悄的走開了。

清溪、炊煙、狗吠......還有籠在對面山頭的薄霧,讓人想到的卻只有忘卻,忘卻過去和未來,只留下眼前的真實。

踏著夜色和疲倦,我回到了“旅館”(權且用旅館這個詞吧,它實在不像個旅館),見到了真正的老板,住家主人的女兒----一個叫阿蒙的壯家女。在吃過了不算豐盛卻很地道的晚飯(火鍋裡有極香的腊肉和新鮮的蔬菜),和阿蒙一家在火盆邊聊了起來。在嘮家常式的交談中,我知道了很多關於龍脊和平安寨的故事,對我來說,都是那麼的新鮮和動聽,以至於忘了一天顛簸所帶來的疲勞。

夜晚,窗外的燈火寥寥,溪水嘩啦啦地流淌著。

到處彌漫著靜謐的氣氛,人的思緒也被感染了,仿佛有一些感受,卻總說不清楚,努力思索間,卻已沉沉睡去.....

早上被窗外的說話聲吵醒,推開窗一看,沁涼的空氣撲面而來,趕忙幾下深呼吸,生怕浪費了這種感覺。

沐著晨霧,阿蒙帶著我從梯田間的小路爬上山,到達最佳的1號觀景點。俯瞰龍脊,遠近的幾個山頭上全是一圈圈螺紋般的梯田。近處的幾個小山頭從腳到頭都被圈上了,遠處的大山沿著山脊也是,直到山腰。大小七個山頭,便是有名的“七星伴月”。

桂北的山多田少,梯田就成了很普遍的一種景觀,可是像龍脊這樣的壯觀,卻絕無僅有。資料記載,龍脊梯田開建於元代,至清朝初年才完工,至今已有將近1000年的歷史了。最大垂直高差達500米,共有18000多塊,最小的一塊僅能種下3株禾苗。山泉從上流下,順次澆灌每一級的田地。所有的梯田邊壟全部用碎石和黃泥築成,上面種上草,這樣就有效的防止了水土流失。在這樣的梯田上耕作,每年還要剪兩次草,以避免草長長遮住了陽光。

看到這一切,我只能感慨。

或許平安寨的先民們用雙手開辟這一塊塊梯田時,僅僅只是為了生存----這個最簡單最原始的目的,沒有美學指導,沒有創意策劃,可得出的卻是這樣一個讓人贊嘆的作品。從知道愚公移山這個故事以來,我只知道它的教育意義,卻從未相信過它的現實性,看到龍脊後,我信了,原來有人曾經這麼的執著過。

感慨只有一瞬間,可我覺得已經夠了。

臨走------

阿蒙說,你冬天來,只領略了龍脊的壯觀,還沒有機會看到它的美麗。每年的5月份插秧前開始放水和8月份收獲的時候,龍脊最美。

我說,我一點也不遺憾,我一定會再來的,來了一定還住你家裡,只是.....不知道會是什麼時候了.....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