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日記--西藏篇--拉薩哲蚌寺大昭寺

作者: 是不是所有能想起的名字都有人用

導讀9月5日 拉薩 哲蚌寺 大昭寺去往墨竹工卡的車在東站,從地圖上看距離八朗學不過是半個小時的路程,我決定先去看看車次,下午再去哲蚌寺也不遲。不過拉薩所有的地圖上一律沒有標明公車路線,這實在讓人有點惱火。 吃過早飯,我拿著地圖出了門,我向東,Z和L向西,他們打算去藥王山。沿著北京東路一直走下去,不遠就到了頂點,繞過加油站拐個彎向南,再走一段就是 ...

9月5日 拉薩 哲蚌寺 大昭寺去往墨竹工卡的車在東站,從地圖上看距離八朗學不過是半個小時的路程,我決定先去看看車次,下午再去哲蚌寺也不遲。不過拉薩所有的地圖上一律沒有標明公車路線,這實在讓人有點惱火。

吃過早飯,我拿著地圖出了門,我向東,Z和L向西,他們打算去藥王山。沿著北京東路一直走下去,不遠就到了頂點,繞過加油站拐個彎向南,再走一段就是東站了。這裡的車沒有西站那麼多,基本上都是去往八一方向的。聽說去墨竹工卡的中巴車隨時都有,人滿了就走,10元錢,大約一個小時的路程。出來才發現,原來104路就經過東站的門口,剛才頂著太陽走了那麼久,真有點冤枉。

回到北京東路,轉乘3路車(也就是301或302路),一直從東向西貫穿拉薩城區,哲蚌寺就在城西的山坡上。聽L說,從山腳到寺門口還有大約半小時的山路。走上去是個小村子,有一群藏族小孩跟在我身後,我邊走邊跟他們聊天,很快他們就向各家的小院子奔去。看看表,已經快一點鐘了,我決定先去哲蚌寺,有時間下來再去乃瓊寺也不遲。

一路走上去,不知為何幾乎一個人影也沒看到,只是偶爾在山林間有人席地而坐,看上去像是在野餐。忽然有中巴車自我身邊擦身而過,我在心中暗暗叫苦,原來L只是說路程是半小時,可他沒說要走上去啊!可是這時我已經看到山門近在眼前了!迎面走來一個中年的藏族婦人,看到我上山,驚訝的拍著我的肩膀說:“你自己走上來呀?!”我苦笑著說:“是啊!”

哲蚌寺的門票是45元,L說寺廟裡的喇嘛告訴他,這45元錢中,只有5元歸寺廟,這越發堅定了我逃票的決心,與其買票,還不如干脆布施到廟裡來的痛快。按照L所說,在山門之前右手邊有一條林間小路,走過去不遠就有個門可以進寺了。我也如法炮制,果然,走了不過幾百米的樣子,這裡可算已經沒有圍牆了。其實西藏的許多寺廟或根本就沒有圍牆,或者損毀很嚴重,隨便走走就可以進到裡面。

哲蚌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三大寺之一,是西藏最大,也有的資料上說是全世界最大的寺廟,解放前這裡的僧侶數目多達10000人。該寺是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徒弟絳央曲傑扎西班丹在大貴族朗嘎桑的資助下,於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年)動工興建的,名為“白登哲蚌寺”,後簡稱“哲蚌寺”。在藏語裡“白登”意為祥瑞莊嚴,“哲蚌”意為堆積大米。

我從偏門進來,頗費了幾分鐘時間才搞清楚自己的方位,繞到甘丹頗章,依次轉上去,不知為何寺裡的游人寥寥無幾。

半路上遇到一群看上去不怎麼像游客的漢族面孔,一問才知原來是來拉薩做老師的志願者,帶著他們游覽的就是其中兩位的學生,小男孩的叔叔是這裡的喇嘛。

措欽大殿旁邊有一座西藏最大的廚房,在哲蚌寺全盛時期的一萬多名僧侶,每天早課時候喝酥油茶,平時要吃飯,可以想像給這麼多人煮水、做飯的鍋該有多大。我在門口探頭看了一下,馬上被阻止了,原來在藏傳佛教的寺院裡,廚房是不容許女人進入的。

本想到後山的展佛台去看看,小男孩說時間可能來不及,文殊堂及經院可能就要關門了。爬上一個窄小的經堂,裡面供著一尊據說是天然顯示在山石上的文殊菩薩,喇嘛拿了一支像是戒尺般的東西在我們每人肩上敲了敲,據說可以更聰慧。

繞過經院就是下山的路了,路旁破破爛爛的房子,據說是文革期間被破壞的寺廟舊址,看上去從前的規模可能至少是現在的兩倍了。我又不禁想起,剛才在措欽大殿上二樓的樓梯旁牆壁上,那已經退色的紅色油漆,赫然是文革時期的經典標語,心頭湧上了一股酸酸澀澀的味道,我還能說什麼呢。

天開始晴起來了,路邊看到有正在雕刻瑪尼石的匠人,雖然算不上是藝術品,那刻在一片片石板上的佛像還是很美麗,不禁想帶上一塊去神山了。

山下的乃瓊寺據說是哲蚌寺的護法殿,寺外有一圈轉經筒,轉過一圈下來竟有些氣喘吁吁了。不見了那幾個志願者的身影,我又不想花錢買票進去寺廟裡邊,於是決定爬上後面的山坡,山上的經幡此刻在藍天的背景下應該有不錯的效果。

穿過乃瓊寺後的小樹林,跨過一條淺淺的小河,爬上小山坡,沒想到整個拉薩城就在我眼前了,遠處是青山以及拉薩河淺綠色的河水,後面是占滿了整個山坡的哲蚌寺,頭頂上是晴空萬裡,我躺下來,閉上眼睛,聽著風吹動五色風馬旗的聲音,還有山間小溪淙淙的水聲。。。

從山上下來,我直接衝進了山腳的小村莊。看到前面有個喇嘛的身影,我以為是寺院就跟了過去。走進門才發現,原來竟是一戶人家,想來那喇嘛恭敬地扶著的老婦人應該是他的母親了吧,好溫馨的一幕。我不好意思地邊道歉邊向外走,一轉身,圍牆上貼著的“一張張”牛糞又給了我一個驚喜!

走著走著又回到了乃瓊寺的門口,寺廟門外的台階下坐著一個看上去似乎是智障的老婆婆,正在發怒,旁邊走來另一位婆婆安慰著她,並開始教她簡單的舞步,耐心地,一遍又一遍。看著看著,那位婆婆開心地笑了,也跟著笨拙地跳了起來。

下了山,我忽然感覺到好久都未曾體會的輕松,只想跑著跳著歡呼著。

在布達拉宮廣場附近下了車,一路走過去,想順便去藥王山看看,牛皮書上說山頂那裡有非常精美的瑪尼石。可惜沒能混上山,被看門的MM抓到了,只好悻悻地走下來,回到廣場前的小山坡上隨便拍了幾張照片。順便去百貨大樓對面的新華書店轉了一圈,竟然碰到了H,世界太小了!

外面明晃晃的太陽讓人很難想像這是傍晚將近七點的時間了。我決定腐敗一把,坐人力三輪車回去。短短的一段路竟然要四塊錢,不過難得我心情如此輕快。路上又碰到正往回走的Z和L,被他們抓住了小辮子,動不動就說我腐敗。

回到3-5,大家一致決定去大昭寺,快7點了,據說每天傍晚7:00以後的大昭寺是不要門票的,今天天氣這麼好,應該有不錯的景色。

沿著八角街轉了一圈,天空中的雲彩有明有暗,層次清晰,瑪吉阿米的樓上早就支起了長槍短炮,瞄准了大昭寺以及布達拉宮的方向。大昭寺門口的售票處果然已經沒有人了,而進進出出的人似乎比白天更多。

沿著昏暗的通道來到主殿的門口,門口的地板黑黑的泛著光,走進門裡,中間照例是一排排的蒲團,兩邊一邊一尊巨大的佛像,左邊是蓮花生大師,右邊則是強巴佛。順時針轉過去,依次有供奉著諸如宗喀巴、藥師佛、三世佛、千手千眼觀音、無量光佛、歡喜佛之類佛像的小殿。不知是否因為過了參觀時間,小殿的門口都一律垂下了鐵網。虔誠的藏族人依舊把布施的錢自縫隙中丟進去,並用頭頂鐵網,與頭頂佛並無二致。雖然其余這些佛像也實在是精美得讓人贊嘆,但最重要的就是後面供殿裡這一尊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了,且不說絕無僅有的歷史價值,以及那一身的奇珍異寶,只是這一眼看過去的震懾力,就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我們也如同藏族人一樣的布施,一樣的頂禮,Z激動地說他要禮佛。

大殿四面牆上的壁畫也是不容錯過,如果有機會聽到喇嘛們做晚課,相信你會像我一樣舍不得離開。此刻我忽然了解了為什麼說梵音悅耳,閉上眼睛,靜靜聆聽,心淨了,心靜了。

出了大殿,外面是一圈轉經筒,繞過去有一個通向二樓的木板梯子,我好說歹說地求看守的警衛放了我們上去。樓頂上有個茶座,不知道白天是怎樣的感覺,此刻夕陽西下,大昭寺的金色寶幢,在遠處的布達拉宮,以及天邊那一抹紫色的晚霞的映襯下,熠熠生輝。

露台上只有一個洋鬼子坐在那裡,靜靜地望著遠方,又似乎什麼也沒有看。問他來自哪裡,答曰以色列,他說差不多每晚都會來這裡,然後就不再說話,依舊靜靜地望向遠方。忽然間,我想,其實我所尋找的就是這樣,不要匆匆忙忙,靜靜地看著夕陽西下,什麼都不想。

雪域餐廳的咖啡和9:00以後半價的蛋糕,也成了大昭寺之外,我們每天的必做功課了。

晚上回來,與L說定明天一早去楚布寺。我說,這是我來西藏的必去之地,為什麼呢,因為那裡是噶瑪巴的寺廟。

攻略:

哲蚌寺:

門票 45元 (如果記錯了別怪我,因為我幾乎沒買過門票)

交通 北京中路有3路車到哲蚌寺山腳下的路口上,2元,這裡有中巴車可以上山,每人1元,當然也可以像我一樣糊裡糊塗地走上山,感覺也不錯。

大昭寺:

門票 70元(所有的寺廟藏族人都是免費)

傍晚7:00-8:00一般就沒有人看門了,但可惜的是大殿上二樓的樓梯也會關閉,不過去看看釋迦摩尼12歲等身像,聽聽梵音,運氣好時再看看日落,這樣的享受應該也足夠了。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