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去馬爾代夫之前,我們在攜程上研究了不少好帖子,對我們自己去游玩幫助極大。特別是spike_jiGG的帖子,簡直成了寶典。我們待了兩個島,住了6晚,寫了一篇游記,也放到這裡。看到馬爾代夫的價格已經降到49999了,心裡有點癢!一天到晚游泳的魚
——馬爾代夫紀行
2004年9月的最後一周,我們夫妻是在馬爾代夫的海島上度過的。作為一段短暫的旅程,它已成為了過去,但作為一種生命體驗,它卻永遠地留在了我們心中。老子有雲:“上善若水。”而作為納百川於一身的海,則更是善中之至者了。感謝馬爾代夫,它讓我們變成了一條一天到晚游泳的魚,讓我們回歸了自身的生命之源。
海島印像:海市蜃樓
在七天的行程中,我們領略了兩個海島:位於北馬累環礁的拉古那島與位於南馬累環礁的卡尼島。總的印像可用四個字來概括:海市蜃樓。海市蜃樓是稀有的,可遇而不可求,馬爾代夫的海島也是罕見的,能與其媲美的風景在世界上屈指可數;海市蜃樓是虛幻的,只是真實世界的一種投影,馬爾代夫的海島雖然觸手可及,但美得那麼脫俗,那麼不真實,遠遠超越了庸常的現實生活。
拉古那離馬累機場20分鐘船程,是一個箭頭形的小島。小島很干淨,除了高大挺拔、搖曳生姿的椰子樹、色彩豐富清新的熱帶花卉,就是白色的沙灘、清澈的海水。赤腳在沙灘上行走絕對是一種美妙的享受:細膩的白沙溫柔地按摩足底,海邊大大小小的魚悠閑地游過,棕櫚樹葉搭建的遮陽蓬、沙灘椅傳達出濃郁的熱帶休閑風情。有網友說過,在馬爾代夫,任由鏡頭截取一段風景,都可以制成絕佳的明信片。幾天的經歷告訴我們,這的確不是一種誇張。但是,由鏡頭留住或圖片復寫的風景怎趕得上身臨其境的鮮活、細膩和生動呢?每天早上,都有工人用一種耙子把各種落葉歸攏到一堆,或者收割成堆的椰子。蜥蜴、海鳥不甘寂寞地四處游走,任憑游客驚詫或者驚喜地注視。晚上,小島籠罩在溫馨的路燈、搖曳的燭光中,每一棟沙灘別墅前的路燈都透出“庭院深深”的溫情,讓人感到安全和浪漫。漫步在椰林樹影中,略帶潮濕的海風送來玉蘭和合歡的幽香,直沁入你的心脾中去。
卡尼島規模比拉古那大,我們到達的下午,下了一周雨的天剛剛放晴,木制碼頭和水上屋在印度洋陽光的照映下,顯示出海市蜃樓般的景觀,明朗而又奇特,與水中悠然游過的小鯊魚、鰩魚相映成趣。也就是在這裡,我們見到了五色的海:水上屋周圍的海水是澄澈、透明的,仿若山間清泉,珊瑚、游魚歷歷可見;碼頭周圍的海水略深,在白沙底的映襯下,呈現出純淨的淡藍色;深海處則綠如翡翠;水天相接處,光影閃動,是一片銀白。島上的沙礫顯然比拉古那島“粗獷”不少,島上的很多活動也比較“狂放”:頂著風浪去學習駕御帆船和風浪板,在海邊的游泳池裡練有氧操,晚上由島上員工客串演員的秀也是熱烈奔放,還會發動客人一起傾情投入。榕樹是卡尼島的特色與像征,最大的一棵位於島的中心,需要七八個人才能合抱。在雨量豐沛的熱帶海洋性氣候中,它充分展示著生命的繁茂和偉岸:氣根如虯,縱橫交錯;樹冠如雲,蔭蔭蔽日。在這裡不會有失望,只會收獲驚喜和感動:為自然的造化,為生命的色彩。
近海浮潛:回歸本真
在馬爾代夫的海島上,浮潛絕對不是一種奢侈,而是一種日常的游戲和享受。穿梭於珊瑚與游魚之間,你會覺得自己也化身為魚,回歸到遠古、本真的自我中去了。
在防波堤內,海水都不深,最多過胸而已,退潮時甚至不會過膝。但就在這不深的水中,珊瑚也在繁茂地生長。因此,浮潛在這裡異常簡單:帶上面鏡和吸氣管,走下沙灘,就可以暢游海底世界了。
從水面上看,這裡的珊瑚和魚似乎平常無奇,而一旦潛入水中,你就會發現一個五彩斑斕、光怪陸離的世界:色彩鮮艷的熱帶魚成群結隊地穿梭於珊瑚叢中,它們並不畏懼人的存在,悠然自得地從你身旁游過,還頑皮地吐出串串氣泡。如果手中拿著食物,你就會獲得大批小魚的青睞,由此也可以大飽眼福了。據我們的經歷,有一種藍紅相間條紋的小魚膽子最大:它們毫無顧忌地搶著你手中的食物,甚至還會誤將你的手指當成食物,也啄上一口。小海鰻喜歡藏在珊瑚叢中,只露出頭和短短的一截身子。當你從它身邊游過時,它會好奇地打量著你,但並不退縮。它們很有耐心,可以數個小時保持這種姿勢,直到夕陽西下、華燈初上時,它們才會游到岸邊來,接受酒吧游客的食物“饋贈”。這裡的貝類色澤鮮艷、種類繁多。前台的台灣女孩告訴我們,在其他一些地方,用來出售的貝殼都要刷上清漆,以增加其光澤,而對於這裡的貝類來說,鮮艷的色澤是與生俱來的。
當然,如果想欣賞大型的珊瑚礁和魚類的話,還是必須坐船到更深一點的海域才行。在卡尼島上,一天組織兩次免費的浮潛活動,上下午各一次。根據我們的經驗,在下午遇見大魚的機會更多。
黃昏海釣:另類中秋
黃昏海釣,在卡尼島上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線釣(Line Fishing),一種是深海釣(Deep Sea Fishing)。後者釣到大魚的機會更多,但收費是前者的一倍。權衡再三,我們還是選擇了前者。
相約去黃昏海釣,恰逢中秋之日。下午四點,我們的快艇准時出發了。披波斬浪間,有群群飛魚被驚起,在空中劃過道道優美的弧線,也引起了我們的陣陣歡呼。同行的船長和他的助手在船尾放下了兩根帶著假魚和紅色絲線的尼龍線,用來測試魚群的密度。從未有過海釣經驗的我們對這一舉動很是懷疑,但不久後,就有兩條藍綠條紋相間的魚被釣了上來,使我們為之大跌眼鏡。
在海上盤旋一陣後,船長終於選定了一片海域下了錨。兩條釣上的魚此時被充當了魚餌,加上原來准備的三紋魚,我們對釣上大魚充滿了信心。四根尼龍線帶著魚餌被投入了水中,不久便有了動靜,但拉上來一看,往往只剩下了一個空空如也的鉤子。如此一再反復,連船長也失去了耐心,一邊搖頭一邊說:“ Too much small fish here. Let’s turn to another place.”
快艇重新起航了,我們多少有些喪氣。但不久後,船長便興奮地大叫起來:“Dolphin! Dolphin!”順著他的手指望去,我們果然看到了一群海豚在遠處相互追逐。這大大刺激了我們的神經。快艇也加速趕了過去,不久便追上了那群海豚。三只海豚和快艇展開了競賽,它們箭一般地在海面下穿行,速度一點也不遜於快艇,而且姿態優美,神情泰然;還有幾只海豚不斷躍出海面,輪番進行著空翻表演。雖然我們都不止一次在海洋館看過海豚表演,但在大海之上能和它們不期而遇,我們還是感到十分新奇和興奮。我打趣地對妻子說:“黃昏海釣變成了海豚之旅,此行也算不虛吧。”
不知不覺間,太陽已經沉到了地平線下,一輪皎潔的圓月從海面上升了起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這個異鄉的中秋之夜,在浩瀚無垠的印度洋上,我們終於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這兩句詩的內涵。船長告訴我們,月圓之夜,魚也會活躍起來,也許我們要轉運了。
果然,上鉤的魚多了起來,在我和船長相繼釣上兩三條巴掌大小的魚之後,我們聽到了妻子興奮的叫聲:“快來幫忙!快來幫忙!”我趕過去拉住尼龍線,感覺十分吃力。“真是個大家伙!”我也高興地喊了起來。
在一陣手忙腳亂之後,一條兩尺來長,通體銀白的大魚被拉了上來。它在月光下拼命地扭動著,不甘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