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曲院風荷是觀荷的最佳境地,從字面上理解也是如此。近日才知 “曲院”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為此只能怪自己薄聞少見了。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曲院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曲院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只有小小荷花一片而已如今的曲院風荷是一九八三年以來逐步建成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 ,曲院和濱湖密林五大景區,主景區以亭、台、樓、閣、榭、橋和典廊等組合成名副其實原“曲院”。部分景區的亭、台、樓、閣還仿效南宋時期將酒坊和茶館相互組合,形成了一道別有情趣的風景。“風荷御酒坊”就坐落在臨湖的“曲院”中。該酒家的別致是在於它四面環顧西湖,落地的玻璃窗讓你在享受美酒佳肴同時也感受到西湖山水和低飛在湖面上的水鳥與你同在的氛圍!難怪歷代詩人在把酒臨風之時為西湖創作出那麼多幽怨的詩詞。
雖然“風荷御酒坊”是一家以鮑魚、魚翅為主的酒家,可我每每光顧那裡卻惟獨鐘情“老鴨煲”和該酒家自釀的御酒。老鴨是從杭州郊區的農民那裡收購來的綠頭鴨,肉紅味鮮。嫩嫩的扁尖筍也是杭州的特產,與火瞳—金華火腿的腳爪部分燉在一起整個“老鴨煲”頓時香鮮無比,讓人垂涎三尺。火瞳在“老鴨煲”中是吊鮮味的,而扁尖筍在把火瞳的油膩吸收後又產生出筍的鮮味。喝著“風荷御酒坊”自釀的黃酒,體味著舌尖味蕾給予人體本身飲食的快感,視覺上又享受著湖光山色,人不覺得飄飄然也。。。。。。忽而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