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是古典的,有著宋詞的意景。一條T形的河叉,兩岸是明清的建築,青瓦木雕,古色古香。藤曼沿著水邊的牆縫裡長出來,爬上去,好像已經爬了幾百年了,總也爬不到頭。除了藤蔓,還有苔癬,也一樣的古老,也一樣的年輕。從屋檐上伸出來的巾番,表明那是一家家的酒肆,茶房。那樣的巾番,大都市裡已經見不到了,只在宋詞裡才有。河叉裡,偶爾有一只小船搖過來,捎公氣定神閑,輕抒雙臂,仿佛沒用勁似的,不是他在搖船,而是船在搖他,頭上一頂舊氈帽使人想起魯迅或者周作人的散文。水上半輪拱橋,水裡半輪拱橋,構成一輪滿月,小船就從月亮裡搖出來。水波不興,兩岸的房舍倒映水中,靜靜地,有如一幅水墨畫,意蘊悠長。一只水鳥偶而會掠過水面,漣漪傳播開去,哦而,水面又恢復了平靜。河岸邊,是青石板的長廊,三,五個老人,圍座在一起,拉著家常。
這樣的景像只在下午才有,晚上是見不到的。
晚上,又是另一番景像。
黃圓的月亮爬上了。西塘進入了她的夢鄉,可是,沿著河岸一排排紅紅的燈籠,表明西塘還不願意睡去,而游人卻像進入了夢鄉。
藤蔓不見了,苔癬不見了,青瓦木雕不見了,夜色罩下來,把西塘罩進了一片宋詞的意景中,溫婉,纏綿,朦朧---。水裡是霓紅的的燈影,在閃爍,把一河清水變成了一條采河。滿河的霓紅色,濃得用漿也劃不開,小船只在霓紅中慢慢地移動。小船劃過,漿邊蕩起一圈碎銀。近處的飛檐還依稀可辨,遠處的房舍就只在天際留下黑黝黝的剪影。河邊的窗欞,有的關著,有的沒關,燈光從裡面散發出來,也把宴席上的嘻笑事,喧嘩聲帶出來。在朦朧的燈影裡,那些宴席上的人影,看上去更像古人,或笑,或唱,或醉,古人在酒席上,怕也是如此。長長的窄巷,幽深,冷寂,有些怕人,頭頂一線天庭,星星在高遠的天庭上明滅閃爍,仿佛專為路人壯膽似的。
到西塘,最好一個人去,你可以要一杯清茶,斜躺在水邊閣樓上的竹椅裡,消磨一個下午;或者,斜靠在暮色中垂柳下的石欄上,打發一個晚上。塵世的喧囂與浮華離你遠去,時間仿佛停止了,不,倒退了,你身上的T惜衫,不知不覺間,變成了長衫,早已蒙上了灰塵的一顆詩心會慢慢醒過來---低吟淺唱,尋找合適的句子,來韻--西---塘。
西塘,讓你不經意間,回到了古代;西塘,讓你不經意間,喚回了一顆詩心。
難怪現代中國的最後一位古代詩人---柳亞子,會誕生在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