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衝著這中國最美麗的鄉村而去,而且自己也頗想放松一下心情,但是走過之後不免有點失望。首先就是交通條件不方便,極不適合個人游玩。
一個是婺源到周邊地區的班車車次不多,一天都只有幾班。原因是當地政府部門對個體運營收費太高,導致沒有人願意來做這些線路,而所謂的交通公司開的班次又太少,滿足不了要求。
第二是到婺源之間的車也很少,很難想像這麼一個比較著名的旅游地方,居然各村之間很少有中巴車往來,問過理坑的人,怎麼出去,回答是基本上不出去的。所以旅游的人一般都需要包車來往各個地方。
總之,當地交通管理很有問題,周邊周邊不暢通,內部交通沒有公共交通支持,經濟如何活躍,經濟不好,乘車的人更少,惡性循環,所以婺源本身的農民都不很富裕,這有很大關系。
第二當地路況很差
到油菜花最好的地方,江嶺,或者到理坑,路況都極差,很難想像這麼一個所謂中國最美的鄉村,路況這麼差,這裡也建議自駕游的朋友,您那些小車還是別開來了,省得傷車了。
雖然說各個地方都在修路,但都是全程一起修,我不懂這個道理,但是我看這裡修路,都是一段一段的修,這裡是全程都是坑坑窪窪,塵土飛揚,當地人說天氣好可以進去,天氣不好,開都開不進。
這一路過去都是一個灰的人了,油菜花也都是灰塵蓋面。
這也看出當地的人管理能力實在不行,這事都不知道怎麼做的。
第三當地人不富裕
婺源這兩年很熱,在理坑就有老人告訴我們,他們的門票去年有180萬收入,但是沒有一個村民分到這個錢,很多本地人都說這些錢都給那些有權勢的人拿去了。
不僅想到那天著名的經濟學家講道農村問題是一個大問題。
也曾問到,現在不是實現村一級的普選制度麼,當地人說根本不管用,人家叫你選誰你就要選誰,再說了,往投票箱裡一放,誰知道呀,他們現任的村長就是一個完全沒有文化的人。
其實按照道理,有這麼一個好的旅游背景,村長完全可以帶著大家一起富裕,農民有錢了,可以建設較好的家庭旅館,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游玩,農民有錢了,也可以開設茶館飯店等等,把人留下來消費,而不僅僅是到此一游。
這樣的話,門票收入會更多,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但是估計很多村干部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而完全沒有考慮農民的利益。
第四,保護古建築
這裡有很多古建築,但是這裡的古建築,有的弄得像小商店,進去就是各式的旅游紀念品,有點還住有人家,而且好多毫無例外的,放一個水缸,即投錢即可幸運,呵呵,想錢想的太厲害了吧?!
無可否認古建築必須要保護,但是農民也在追求現代的生活,現代的住宅也許更適合人居住,比如方便的衛生系統,比如可以有效地隔絕蒼蠅蚊子,可以有空調系統,而這些在古建築就很難實現。
當地的政府為了賺錢,也知道不讓農民拆掉古建築,靠的是強制命令,但是農民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是很正常的,我們這些旅游者,所謂去看古風古貌的,事實上給這些農民造成了生活的不便,他們不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當地的政府也只是考慮這些古建築可以賺錢,根本也不想到是否可以另外劃地出來給農民造房子居住,或者造徽派建築的外表,但是內部是現代建築模式。
五,最美的在哪裡?
中國最美的鄉村,好大一個名頭。
景色固然是評比的標准,但是最美的應該還是人的心靈。
婺源一路看下來,路上是灰塵滿天,到了景點感覺到的是農民無助的抱怨,那種“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我們可還看得見麼?
我們希望看到一個山情水秀的婺源,也更希望看到一個富裕純樸的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