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周末游實錄3月25日於廣州出發,我是第一次去陽朔的,去之前在網上已經做好功課了,目的明確:是玩和吃。清早下車西街很寧靜,之前沒有預定房間,但我知道是肯定有房間的,所以慢慢在西街憑感覺的找,本來通過網上介紹想找小封出來帶帶路的,但因為天太早又有細雨,想想沒好意思打攪。悠悠的在西街走了兩三遍,又看到清晨的漓江嘩啦嘩啦的水聲,雖然這個時候還看到幾個人,掃地的、三輪車夫和幾個開水果檔鋪的人,也不足為奇,但卻很稀奇的看到一個鬼佬和一個楊朔妹妹在漓江邊談心,真浪漫!經過多番比較後,終於選擇了在西街的小巷子一個在網上沒聽說過的客棧。
3月26日,,一切都按照之前做好的“功課”進行。先跑去“沒有飯店”吃早餐,因為太早了吧,(雖然街上已經很多人了)美麗的老板娘剛剛睡醒,也沒時間招呼我們,反而是我去找她“要”早餐。我們兩人要了一份“美式早餐”分量很足,味道很棒,有咖啡、鮮榨橙汁、煎雙蛋,煙肉,烤方包,最好吃的還是墊底的炸暑條,還有一份好好吃的木斯裡。才20元。吃早餐的時候跟一個導游小封聯系上了,20元一天,去遇龍河和月亮山等。也沒討價還價,在網上和他聊過一陣的,也算是熟人了(說明一下:其實我覺得在陽朔不要導游也可以的,不過我們是懶人圖個方便,這個人還不錯以前有網友的游記提到過他的,他還有個網站叫“中國陽朔旅游”用google也很容易搜到,網址我就不說了,聯系電話等下次他送了我柚子再公布,哈哈)。一頓飽食後,在他的介紹下,租了兩輛普通單車,5元/輛,款式挺新,坐上去也挺舒服的,感覺比山地車要好,因為才下過雨,山地車的尾部會濺到泥巴。在導游的帶領下出發,小路去,經過一條很美的山谷,本來要去舊縣看古民居,有一段路很爛就放棄了,返回遇龍河邊的一個碼頭乘竹筏飄流遇龍河,由於小封預約的筏工還沒到,他沒手機又找不著(我們不去舊縣看古民居提前了),那筏工硬是要我們100元,小封用他們的土話跟他砍價,其實我們不在乎那20元的,不過先前在網上小封說了是80的他覺得不好意思吧。煙雨蒙蒙的,景色賊美,很休閑的躺在竹筏的竹椅上,很特別。到了工農橋,看時間還早,我們在路邊的小店吃了午飯就騎車去了月亮山下的“菩薩岩”,80元/人,講到60元/人,游半程,買票的離洞口也要步行10分鐘,挺裡面的,進去之後,覺得很原始,沒有像其它岩洞有五顏六色的射燈裝飾,但卻很天然。剛進去時就我們兩個游客,因為是中午,聽說下午會人多點,一步一步跟著裡面的導游,路途驚險,相當刺激,要爬高爬低,而且是直線往下爬的,洞內很滑。所以千萬別穿會太滑的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導游要我們嘗試一個很窄的洞爬出來,真的是用四肢去爬的,要完全不顧一切的躺下慢慢移動身軀,或者匍俯前進的,距離很近,但沒有一點膽識的人都不要去爬,稍微胖一點的也不要去爬,因為它只能容納一個身材苗條的人慢慢移出來的。因為我在爬的過程中想過如果卡在中間怎麼辦?所以必須要有膽量才行。但當我爬出來的時候是相當高興,像中了500萬似的,很有成就感。洞內很暖和,反差很大。但“菩薩岩”一游四個字形容“不枉此行”。
出洞後就騎車開始向田間小路出發,這段路騎了我兩個多小時,由上坡到下坡,再由下坡到上坡,歷盡千辛萬苦,雖然現在這個時候還不是是插秧的季節,但在任何時候都是被重重疊疊的山圍繞下騎在鄉間的小路上,是別有一番滋味,在路上,還碰上了十幾個鬼佬自行車,他會主動和你打招呼“你好”。
回到西街後我們馬上訂第二天回廣州的車票,然後就帶上一根1.4元的甘蔗向大名鼎鼎的“謝大姐”進軍。在那條專門吃啤酒魚的街上開了五六家店,你“愛”著我,我“愛”著你,但一直走過去,其它店都空溜溜的,只有“謝大姐”和“彭大姐”是有些人,兩個人本來想叫一條一斤重的鯉魚,但沒得選擇,因為只有一些兩斤以上的了,所以就稱了一條一斤九兩的魚,後來再有人要小一點的魚都沒有了,在等的時候,啃附送的花生,覺得挺好吃的。魚上來後,就叫了一瓶漓泉啤酒,一大碟魚以為很多,但沒兩下就干掉了,已經是要了微辣的魚,但吃起來還是覺得很辣(我平時不吃辣椒),有一點啤酒味,不知道是不是也在喝啤酒的緣故,漓江的魚就是不一樣,特嫩 ,味道還不錯。買單後買了一個柚子:3元/個。挺甜的。逛累了,就在小店斜對面的“原始人”酒吧外面坐了下來,要了這裡出名的CHEEKSCAKE、木斯裡和香蕉奶昔。細細地品嘗非常好吃的CHEEKSCAKE,看著來來往往的游客,聞著旁邊的正在烤的“楊朔第一燒”那香味,簡直是人生第一大享受。泡到了差不多12點才會旅館睡覺。
第二天一早就下起了雨,8點多辦好退房的手續,又開始新一天的旅程了。小封帶我們去吃瘦子米粉,兩個人一共吃了三碗,味道就是不一樣,湯很鮮,很好吃,飽吃一頓後,就去車站坐車去興平,也是預約了船家的,下車船家就在那裡等候了。離碼頭還有一段路,穿過一條老街,看起來很不錯。一出碼頭船家就叫我們上船頭坐,一下子,視野完全開闊,前面沒有任何阻攔,漓江、瓊山峻嶺就在我眼前,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詞語形容,只知道好一番風景秀麗,吹著襲襲涼風,隨著一片片山脈從我身邊擦間而過,漓江撲面而來,看到了20元人民幣背後風景。1個小時後就到了出名的“九馬畫山”,一開始還看不出來,慢慢的就找到了一匹,接著兩匹、三匹、四匹、五匹,真的太像馬了,是誰先看出來的,那人眼睛簡直就是金星火眼啊。後來任憑我怎麼斜視、想像也找不出九匹馬,哎!真佩服能找出九匹馬的人,小封說傳說只有狀元才能看出來的,看來我只有做老百姓的命了。接著什麼“烏龜爬山”等景色就怎麼樣也看不出名堂來了,原來是半山腰的一塊大石頭,不過確實很像,就像人工雕刻的一樣,據說是玉帝派來清理漓江河道的。後來因為太冷了,也沒什麼特別的景色看,就跑回船艙內。說好是要徒步一段漓江的,船把我們送到浪石就載著其他人返回興平了,開船的師傅說一般是不到那麼上游的,是給小封很大的面子。沿著漓江走1個小時後我們順利到達楊堤碼頭,一路上回頭看老人守蘋果,還有鯉魚掛壁等景觀。楊堤碼頭比興坪要冷清的多,船也少。
坐上了回陽朔的中巴,在車上睡了起來。一個多小時後回到西街,就直奔“紅星特快拉”吃好吃的“金槍魚PIZZA”,便宜是挺便宜的,但我遲終還是不太喜歡吃PIZZA,干掉PIZZA後就找回“謝大姐”昨天欠我們的“炒田螺”,因為就點了一個菜,還被服務員當怪物看,“炒田螺”也很辣,吃得嘴巴都火辣辣的,雖然做法跟啤酒魚差不多,但卻比啤酒魚好吃得多了。席間還給我看到了謝大姐呢,寬寬的肩膀,胖胖的,真應該叫螃蟹姐(胖謝姐)。洗洗手,擦擦嘴,就去品嘗“旅行者”的土豆派和蘋果餅干碎,不知道是不是前面太好運了,這會要卡一卡我們,土豆派居然賣完了,而任憑我怎麼哀求老板都不做給我吃,就只能吃要等半個小時的蘋果餅干碎了,半小時後,熱辣辣的蘋果餅干碎端了出來,口感挺特別,但有點膩。
因為時間緊迫,吃完後就馬上去之前預約好的“楊朔第一燒”,准時到達後,老板的代理人也就是“原始人”的老板把預先燒好的半只雞端了出來,因為兩個人吃不了一只,就事先哀求“原始人”老板賣半只給我們,他人也爽快,只要有人肯幫我分掉那半只雞就行了,後來還說看我這麼有誠意吃他的“楊朔第一燒”,他肯定會留半只給我的。而且要先付款和准時到。這當然沒問題了。真好,又可以痛痛快快的嘗嘗大名鼎鼎的“陽朔第一燒”了,雞端出來後,那香噴噴簡直是讓我流了滿地口水,一嘗之下,簡直人間極品啊,怎麼也吃不出什麼配料,“原始人”老板也把嘴巴封得死死的,不肯透露一點風聲。他說:你有本事吃出來,吃不出來就慢慢品嘗好了。慢慢啃完了這人間極品後又要了CHEEKSCAKE和木斯裡(這兩樣東西實在太好吃了),在品嘗的過程中,還讓我領略到“鬼妹”的熱情奔放,她們三三倆倆的隨著酒吧的音樂就扭起了細腰加粗腰來。在這些余慶節目、老板說笑聲中,我們泡到了9:00,本來還想去吃米粉的,但實在撐不下,就放棄了。然後還去了晚上不收門票的陽朔公園瞧了兩下,門是沒關,但裡面是漆黑一片的,連上山的路也沒燈的。就提早跑去車站等回廣州的車,那車也真的准時到達,是一輛豪華臥鋪車,還挺舒服的。客車徐徐開動了,再見了,陽朔;再見了,西街;再見了,“陽朔第一燒”;再見了,CHEEKCAKE;再見了,米粉;再見了,這裡的美味佳肴。下次再來,就哪裡都不去,就在西街泡上一頭半個月,真是人生第一大享受啊!
陽朔之行給我悟出了幾個道理:1、十有七八來旅游的都是廣東人。
2、“鬼佬”滿街都是,哪天沒“鬼佬”才覺得稀奇呢。而且他們會跟你打招呼說“你好”不是“HELLO”。
3、這裡肯定實心雙語教育的,我懷疑這裡的孩子一出生學的第一句話就是“HELLO”。
4、西街隨便抓個本地人,英語可能說的比誰都好。
5、還有有時我會想連西街的本地人都可能忘記中文怎麼說,卻不會忘記怎麼說英語。
2005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