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小文只是我在為期3周的印度之行後關於當地飲食的一家之言,並非對印度美食的系統介紹。由於假期有限,我只在印度北方游逛,因此本文所記述的飲食不僅局限於我個人偏好,也帶有地域限制,甚至由於我不通印第語,或者記憶出了偏差,對所描述的菜肴可能不盡准確,僅供參考。??由於擔心印度的飲食衛生,去印度前我准備了一些平時出游並不會帶的干糧糖果等,但這些東西到我最後回來還剩了一半,另一半也是在途中為減輕行囊半強迫自己吃的,其實用不著,因為印度的菜肴、小吃等,非常合我口味,與腸胃也相處融洽。雖然很多游客都有在印度腹瀉的經歷,但是我真的較為走運,一次都沒有得病,帶去的藥都原裝帶回。我除了堅持飲用瓶裝水外,從到的第一天,幾乎餐餐都在當地餐館吃印度菜。個人認為,應盡量在高檔餐館吃飯,因為其價格折合成人民幣或美元歐元等,與普通飯店相差不會太大,但其衛生狀況,菜肴質量和廚師手藝則絕對好得多。問題是,高檔餐館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我又累又餓時,常常走很久都看不見一家高檔餐館,只好選一家看起來較為順眼的飯店。什麼是順眼呢?對我來說,有3個條件,缺一不可:
1. 窗明幾淨;
2. 店裡沒有蟲蠅飛舞;
3. 上座率三五成,但至少坐著幾個衣著整潔、舉止得體的當地人。
一、菜肴
??中國菜在印度,一如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受歡迎的,很多餐館都在招牌邊標明能做中國菜,不過我還是珍惜每一次吃印度菜的機會。而印度菜也從未讓我失望。幾乎每一餐我都嘗試新的菜肴,而每一次也都是一次新的驚艷體會。
??翻開菜單,滿眼都是不認識的英文字,印度菜單上往往將本地話直接音譯,例如土豆寫成“aloo”,奶酪是“paneer”,可謂印度拼音,其間又混雜著諸如banana等正宗的英語單詞,更讓英文程度各異的外國游客雲裡霧裡。然而這一切反而增添了印度菜的神秘魅力。
??像中國菜基本以米飯為主食搭配菜肴一樣,印度菜基本以面餅chapatti(印度南方又稱roti),naam或者米飯為主食,佐以咖喱,dal,paneer,thali, korma,或者kofta等菜肴。菜肴幾乎都煮成糊狀,印度人一般用手撕下面餅,蘸著或卷著菜糊來吃。如果是米飯,則將米飯和菜糊拌在一起,用手指撮著吃。因此印度的乞丐也往往做著手指撮著飯的姿勢,向游客乞討。
??不過印度也有不成糊狀的菜,那就是tandoori,即印度烤肉,有tandoori chicken(烤雞),tandoori lamb (烤羊肉),和比較少見的tandoori fish(烤魚)。我曾遇見一位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印度律師,喜歡吃西餐,但仍鐘愛tandoori chicken。
********************************************************************
??在塔爾沙漠中的就餐經歷相當有趣,每次回想起來都不禁微笑。
??我參加的是從Jaisalmer出發,在塔爾沙漠為期3天2夜的騎馱旅行。投奔的是在網上口碑不錯的Garnesh Travel Agency (Garnesh是像鼻神),位於Jaisalmer城堡中。一起出發的雖只有10人,卻來自7、8個國家,而帶領我們這一小型聯合國的則是Garnesh麾下4名camelmen,和一個10歲的camelboy。這些camelmen不僅熟悉沙漠,善於駕馭駱駝,也都燒得一手好菜。我們行程中的一日三餐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每次飯前飯後,camelmen都就地取沙,“洗”金屬餐具。用沙子擦過的餐具不見油污,銀光錚亮的,只是吃飯時嘴裡不免有沙粒,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早餐比較簡單,是西式的烤面包片,配以果醬,花生醬,還有煮雞蛋,當然也少不了印度奶茶。准備好這些應該不會很費時,而每次早晨我們醒來時,熱騰騰的奶茶和面包已在等著我們了。
??同時靜候一邊的還有一條狗,背上有疤痕,眼神柔和得楚楚動人,我忍不住會給她幾片面包。盡管我們第一晚和第二晚都在不同的地方露營,而且感覺兩地之間隔得很遠,到底我們騎駱駝走了一天呢,途中也並未看見那狗相隨,但是次日清晨早餐時都會看到她,想來她對游客的路線極為熟悉了。
??同樣讓我們驚訝的還有被我們稱為“Beerman”的一個騎著騾子賣零食啤酒的小老頭兒。我們第一次見到他,是在一處寧靜美麗的沙丘上等候日落時。在他從起伏的沙丘盡頭出現之前很久,我們就能聽見清脆的鈴鐺聲,只是不知聲從何來,直到他從那柔和的陰影下現身。誰也沒有注意他,以為只是過路的,然後他走近,變戲法般手上出現兩瓶啤酒。幾位男士頓時發出驚喜的呼聲。印度的酒精飲品本來就貴,又這般千裡迢迢地送來,啤酒當然不會便宜,100盧比一瓶,而餅干才10盧比一盒。幾乎每人都買了他幾樣東西,氣氛也歡快起來。我雖未飲酒,卻也懷著微醺的心情看著金黃飽滿的落日漸漸與沙丘的曲線相切,最後隱沒。
??當晚,在我們晚餐後圍在篝火邊聊天時,beerman又出現了。大漠中的夜晚很冷,厚厚的氈子裹著他的腦袋和身體,活似印度版的聖誕老人。我們調侃他,“是不是給我們送聖誕禮物了?”“啤酒留下就可以了。”他笑而不答,只坐到火堆旁,和camelmen聊天。反正總有人會忍不住向他買啤酒喝的。
??第二天我們晚餐時beerman也同樣在正確的時間與正確的地點出現。這一次,他只賣出兩瓶啤酒,似乎也不在意,還是和camelmen聊著天,又不知何時已悄然離去。
??相對於早餐,我們的午餐和晚餐都比較費時,因為煮的是印度菜。
??一般中午12點多我們會來到一棵大樹下,在背陰處鋪上墊子。游客坐在墊子上,camelmen則席地而坐,在沙土中挖上幾個坑,放上木材,點火做飯。
??由於印度菜大多是燉得爛爛的,因此耗時良久,通常要等上2個多小時才能吃得上飯。好在有奶茶填補空白。
??等候的過程中,我們有的看書,有的寫日記,有的玩電子游戲。食物端上來時,大家幾乎都餓壞了,更覺美味可口。
??吃完午餐往往已下午3點多了。再騎駱駝走上3個多小時,便到達晚上宿營的地方。我們去附近散步,camelmen則又開始准備晚餐了。
??夜裡冷,晚餐和宿營的地點通常在背風的地方。盡管有熊熊的篝火,但還是看不清吃的是什麼,只知道是蔬菜,而且都挺好吃的。
??偶一仰頭,密壓壓的星群在閃耀。都市中久違的老友竟在這遠離塵囂的所在又重逢了,給我的晚餐更添一份情趣。
********************************************************************
??Masala Dosa是一種將菜卷在薄而脆的面餅裡的食物,通常在經營Southern Indian Food的餐館提供。Masala是一種香料,常被加在茶或菜肴中。一份Masala Dosa往往還附帶一碗湯,湯裡有土豆等蔬菜,是讓人直接喝的,但偏鹹且辣,另外還有一份甜辣醬,將Dosa蘸著吃。
??在Shimla的Indian Coffee House,我吃到一種Mutton Dosa,可以說是一種mutton餡餅。
??有一陣我很迷Masala Dosa,直到我嘗到了biryani。
??Biryani是另一種我很喜歡的印度美食,它將米飯和菜肴放在一起烹調而成,有chicken biryani,mutton biryani等。一份量很足,印度餐廳的人有時會問我半份是否足夠,他們是對的。
??在印度飯店吃飯,正餐前有時會上一份色拉,由新鮮番茄、洋蔥組成,上有切成兩半的青檸,用來將汁水擠到色拉上。飯後則上一份特別的甜品,是一種味道類似茴香的青綠色植物葉子(或是果實?),和糖粒一起上,帳單往往放在甜品上面。吃的時候,用小勺舀一些青綠色的東西,再舀一些糖粒,一起放入口中。
********************************************************************
??我的印度之行中最為特殊的一餐是在Amritsar的錫克教金廟吃的晚餐。夜訪金廟純屬偶然,而在金廟的免費食堂(free kitchen)用餐更是個意外。
??那晚7點半左右,我從旅館出來覓食,從金廟後門路過,看見一座小巧玲瓏卻金光燦燦的建築,不由將咕咕作響的肚子忘了個干淨,過去看個究竟。在門口脫下鞋子後,還有一條走道通往水中那璀璨的廟宇。快走到時,道邊排著隊的人流又引起了我的困惑。英國有個笑話,看見排隊,你先跟著排,然後再問排的是什麼隊。當然這裡是印度,不過初來乍到,我怕壞了規矩,便跟著排起隊來。
??排到發現是領錫制餐具,我猶疑著,已經有人將餐盤遞給了我。我接過來,跟著人流步入旁邊一棟樓,上了二樓,走進一個大廳。裡面已坐了兩排人,都在吃東西。我猜到是廟裡提供的免費晚餐,可是擔心吃完後要跟著念經,便退了出來。門口有位管事的老人問我怎麼了,我支吾著把盤子還給他。他看上去十分失望。他的面部表情讓我覺得不忍,同時好奇心也上來了,於是我又折了回去。老人看見我,很高興地將盤子又遞給我。
??走進大廳,我在一個角落坐下。大廳裡有幾名工作人員分別在發放chapatti,dal(豆子菜湯)和水。
??每個人都靜靜地吃著,不用念經,更無人喧嘩。工作人員一直走來走去,除了照顧新進來的人,也留意著用餐的人是否還需要添食。
??Chapatti和其他地方的沒有兩樣,但那菜湯非常好喝。我喝下第一口,心裡便慶幸來對了地方。
??人們仍在魚貫而入,一會兒大廳就幾乎坐滿了。我環顧四周,發現來廟裡吃飯的各種裝束的都有,並不是窮人才來。也許錫克教徒把能在聖廟用餐看成是一份榮幸。
??我一面享受著美味的菜湯,一面留心別人吃完後怎樣的,看見其他人吃完後拿著餐盤便徑自走了出去。於是我吃完了盤子裡的食物,也跟了別人走出大廳,下了樓,樓邊又有工作人員等候著,接過我們的餐盤,送入一個排滿水槽的露天大廳,那裡很多工作人員一邊齊聲唱著歌,一邊洗著餐具,一個個臉上滿是工作的快樂。那情形真感人啊。
********************************************************************
二、小吃
??印度的小吃也很不錯。Samosa形似中國的粽子,但它是一種有咖喱餡的面糕,用油炸了吃。Pakoda是土豆等蔬菜裹了面粉油炸了吃的。這兩樣以及其他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小吃都常見於街邊的小攤,是印度人常用的早餐和點心。我覺得剛出鍋熱的時候很好吃,冷了就不好了,也髒,因為蒼蠅一直在小吃攤上飛來飛去的。
三、甜品
??印度本地的甜品可謂品種繁多,但一般都偏甜。我曾親眼看見一疊裸露的甜品上停滿了蜜蜂。
??Rasgullas在印度很有名,似乎也很受歡迎,是種乳白色的球狀物,用奶皮,糖漿,發酵粉等做成,飽含糖水,吃起來幾乎每一口咬下去都能讓嘴裡充滿糖漿,甜得膩人。甜品店都有一聽一聽地賣。我買了一聽回來,實在無法直接使用,就用來煮甜品,放一顆rasgullas在鍋裡,整鍋的水都甜了。
??友情提醒:不喜歡吃太甜的朋友們盡量少買那些直接浸潤在糖漿中的甜品,它們往往很甜。另外,有些成球狀的,看起來飽滿豐潤晶瑩剔透的,也要小心,多半也充滿了糖漿。
??我自己更喜歡一些乳白色的塊狀的甜點,看起來不起眼,干巴巴的,但含在嘴裡,松軟可口,奶味十足,卻不很甜。
四、熱飲
奶茶
??去印度前看別人寫的游記,都告誡游人一定要喝瓶裝水,但是印度奶茶不可錯過,因為奶茶好歹是用煮過的水衝泡的。其實,印度奶茶何止是用煮過的水衝泡,它根本就是煮出來的。
??印度街頭隨處可喝到奶茶,大到豪門飯莊,小到火車站的食品店,只要問一聲“Chai?”對方都會信心滿滿地點頭。印度人也隨處都在喝奶茶,因為它便宜又好喝,一般3個盧比一小杯,火車上提著大茶壺走來走去的收4個盧比一杯。
??店主根據茶客多少,放適量的水和茶葉在鍋裡煮,煮沸後加奶再稍煮片刻,用金屬網兜接著將茶倒入一個個茶杯中,網兜中的茶葉往往還會被接著利用,所以有時喝到的茶不是很濃。常常喝到有生姜味的奶茶,不知是生姜被加入了水中一起煮,還是作為調料後被添加,但是有生姜味的奶茶更好喝了。冬日的印度早晚很涼,喝上這樣的一杯茶覺得身體暖洋洋的。也有攤主將諸如masala的香料粉末先灑些在杯子裡,再將奶茶傾入杯中,這樣的香料奶茶也各有風味。
熱牛奶
??也許有人要奇怪,熱牛奶也值得一提?是的,印度街頭賣的熱牛奶確實有其別致之處。
??在印度的小吃鋪,有時能見到門口放著一口碩大無比的鍋,裡面文火溫著白乎乎的牛奶,上面一半還覆蓋著奶皮。
??一杯牛奶賣5、6個盧比。店主問我要“light sugar”還是“heavy sugar”,我當然說light。即使“light”也是滿滿一大勺,加到一個銀色的容器中,伙計再用瓦罐(當地的一次性杯子)盛起一罐熱騰騰的牛奶,倒入銀色容器中,兩下裡來回傾倒數次,最後牛奶被盛在瓦罐裡,伙計還用勺子舀了一片奶皮,放在瓦罐上,遞給我。這是我喝過的最好喝的牛奶了。
咖啡
??有人說印度的咖啡很濃,我是沒喝到過很濃的。在正經的咖啡館裡的咖啡和其他地方的並無二致,但在普通茶攤喝到的咖啡,說白了就是在奶茶上撒了些咖啡粉。這樣的一杯咖啡,你不能當它咖啡來喝,而算是一種特殊的奶茶。從外觀上說,淡褐色的奶茶由於熱氣騰騰而漂著自然的乳白色泡沫,上面如果浮著一層咖啡粉,看起來就像摩卡咖啡般可愛;從口味上說,喝這樣的飲料,一開始其實是邊喝奶茶邊嚼咖啡粉,有著令人迷糊困擾的回味,直到這一層咖啡粉都進了口中,剩下的仍舊是喝印度奶茶了。
五、冷飲
Lassi
??說起印度的冷飲,那lassi(酸奶飲品)絕對是首選,它沒有國內市賣的房盒酸奶那樣濃厚,又比所謂的酸乳酪飲品來得有質感,口感充實而柔和。
??除了各大飯店提供lassi外,印度街頭還有不少專門賣lassi的小店。烈日下的旅人在一番奔波後,坐在lassi店裡,來上一杯清涼的lassi,實在是一種享受。
??印度的lassi有兩種基本口味:或甜或鹹。顧名思義,甜的是加了糖的,鹹的則是加了鹽的。另外還有各種水果口味的,如芒果,香蕉,以及多種水果混合的,都不是加香精,而是加新鮮果肉。此外,還有一些加香料的,如makhani lassi 和saffron lassi,口味尤為別致。另外,還有巧克力或者咖啡口味的lassi,甚至多種口味混合的,如saffron banana lassi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bang lassi(有些地方隱稱為special lassi)。bang在印度語中是大麻,bang lassi即含有大麻的lassi。如果你從未品嘗過大麻,那麼對於“special lassi”要謹慎,可能一飲之下會有種種反應。
********************************************************************
??在Jaisalmer城堡大門外,有一間在游客中小有名氣的Lassi Shop。裡面就有賣這種bang lassi。店主是一對兄弟,哥哥通英語,愛說話,尤其愛向人推薦bang lassi。
??那天我剛參加完3天2夜camel safari,與另外5名團友約好晚上8點在Lassi Shop碰頭,開一個Safari Lassi Party。事先他們中經驗老道的就告訴我有bang lassi這種東西,我很想品嘗一下,但又怕喝了以後神思恍惚,畢竟我平時是連香煙都沒有抽過。團友中還有一對韓國學生,女的便和我約好,兩人一起喝一杯輕度的bang lassi。
??到了晚上,大家都如約來到Lassi Shop。店主善解人意地為我和韓國女孩調了一杯“baby bang lassi”。那夜正好是中國的農歷除夕,我便先出去想給家人打電話,轉了一圈都沒有打通,想來此刻正是中國電信最繁忙的時候。等我回到店裡,韓國女孩已喝了半杯baby bang lassi,而她的男友也已喝完一整杯了。
??我便開始喝剩下的半杯。喝了一口,似乎同普通的沒什麼兩樣,但細細品味,覺得口中有一股陌生的氣息。我正慢慢喝著bang lassi,那一對韓國學生各自都又點了一杯,而且覺得baby的不過癮,要中等程度的。我和另外3個經驗老道的西方團友都有點擔心他們倆。
??第二杯bang lassi下肚後,這兩名韓國學生仍自認為沒有任何反應,但平時做事小心謹慎的女孩突然要買bang cookie(含大麻的餅干,顏色呈灰綠色)。老板自然樂得提供,兩人立即買了一塊,打算帶回旅館後吃。
??我則老老實實地只喝了半杯baby bang lassi。饒這樣,回城堡中的旅館時,走的都是上坡路,我依稀感到步履蹣跚,頭重腳輕。而那對韓國學生更是明顯如醉酒之人,只是猶自不覺,一個勁地說bang lassi對他們沒有任何作用。
??回到旅館,我忽然感到胃口大開,吃了好幾塊巧克力,最後沉沉睡去。的二日在Jaisalmer城堡遇見safari團友,得知飢餓感也是喝了bang lassi後的反應之一,因為飲食能削弱大麻對人體的影響。
********************************************************************
??友情提醒:1,有些小店的lassi中會摻水,要謹慎飲用,或者寧可不喝,因為加的肯定不是瓶裝水,這樣的lassi喝了也許會腸胃不適,搞不好還會引起腹瀉,得不償失。2,在印度旅游,輕易不要吃陌生人給你的食品,尤其是綠色的餅干,有可能是bang cookie,對大麻沒有抵抗力的人吃下一塊後,可能會昏睡數日。切記切記!
Fruit Juice
??印度街頭更為醒目是一小間一小間的果汁店,即使是冬季,新鮮蔬果也琳琅滿目,這些蔬果在果汁店濟濟一堂,各顯神通,既能以其斑斕的色彩裝點門面,也隨時可用酸甜各異的果汁解人飢渴。
??我就不提常見的橘子汁和蘋果汁了,在此特別介紹一下石榴汁和胡蘿蔔汁。
??新鮮的石榴汁國內並不多見,至少我是沒有喝過。這玩意在印度也不便宜,在果汁店中通常是最昂貴的,30盧比左右,其他果汁通常才10盧比。石榴籽已從果實中取出,浸泡在糖水中,粉紅色的一大罐。榨汁的方法並無特別之處:店主取出一定量的石榴籽,放入榨汁機中,不一會兒,一杯紫紅色的液體便倒入杯中。也許是浸泡於糖水中的緣故吧,石榴汁喝起來非常地甜,幾乎不像是鮮果汁,而是色素與香精的混合物了,有點可惜。
??最值得一提的胡蘿蔔汁。那可不是單純的胡蘿蔔汁,至少我喝到的那杯不簡單,它是由3根胡蘿蔔,一團胡蘿蔔葉子,和一小塊生姜共同榨成,外加一小勺masala香料。喝起來口感辛辣,卻讓人欲罷不能。
結束語
??就這樣,在那3周的旅行中,我一路欣賞風景,一路大快朵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同時飽了眼福和口福。一個人旅行,有時難免身心疲憊,而在那一刻,躲入潔淨的餐館,暫時從燥熱的氣候、喧嘩的街道及擁擠的人流中脫身,來上一份精致可口的食物,在果腹之余,總能刷新我對印度的驚艷之感,重塑對這次出游的信心與期盼。在這一層層滿足感的慰籍下,心情漸如鏡般明澈,而美景與美食在其中交相輝映。於是精神抖擻地重返紅塵,奔赴下一站,抑或下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