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海邊走來

作者: 我是麒麒媽媽

導讀從青島回來已經好幾天了,可是每當被同事問起那裡是否好玩,眼前還是能夠立刻浮現出那一片墨綠加紫藍色的海水。藍色是最有誘惑力的顏色,而海洋無疑是所有藍色事物中最有誘惑力的一種。 於是,Peter和我禁不住這藍色的誘惑,巴巴的在春寒依然料峭的四月飛到青島看海。當然,誘惑著我們還有這個季節低廉的機票價格。 仍然是懶蟲兩只,在攜程預定了酒店和機票, ...

從青島回來已經好幾天了,可是每當被同事問起那裡是否好玩,眼前還是能夠立刻浮現出那一片墨綠加紫藍色的海水。藍色是最有誘惑力的顏色,而海洋無疑是所有藍色事物中最有誘惑力的一種。

於是,Peter和我禁不住這藍色的誘惑,巴巴的在春寒依然料峭的四月飛到青島看海。當然,誘惑著我們還有這個季節低廉的機票價格。

仍然是懶蟲兩只,在攜程預定了酒店和機票,從決定到出發之間不過100小時。

此時青島的溫度距離能夠下海還相去甚遠,身上穿的竟比北京的日常還要厚些。顧不得許多了,哪怕只是在海邊坐坐,吹吹海風,Peter和我就足夠滿足。

我永遠認為乘飛機旅行比乘火車差一萬倍,不僅損失了行走在路上的感覺,更要浪費許多時間在侯機室中。在這個問題上,我無比固執;然而近來由於Peter公司慳吝的假期,我們卻不得不更多的選擇乘坐飛機。

於是4月2日雖然早六點就離開了舒適溫暖的被窩,仍然直到十點鐘才到達青島的賓館前台。攜程安排的致遠樓賓館條件尚可,也算得一個鬧中取靜的所在。放下行李,立刻跑出去瘋。根據事先從網上搞到的數據,見了第一輛合適的公交就跳進去,結果是坐錯了車,225路漫長的路線穿行於不知名的小街巷中,唯一的好處是充分領略了純粹的當地生活場景。人頭攢動的花鳥市場,狹窄而又高低起伏的道路,還有樹叢中不時閃現的小別墅們的紅瓦屋頂以及老虎窗,屋頂還豎立著若干煙囪,不知道這些屋子冬季采暖是靠集中供暖,還是仍然要使用壁爐。在經過了地圖上刊有照片的基督教堂及天主教堂後,我們終於到達海邊,也是第一處景點——棧橋。

說實話,棧橋有點令人失望。在北京住得太久,那些只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建築”根本無法令我驚奇。但是我們終於又看到了海,而且是出人意料的美麗的海。沙灘只有短短一段,海岸大多是礁石,因著礁石的映襯,近岸的海水呈現出澄清神秘的墨綠色,而遠海則是一片縹緲的紫藍。海邊能見度很差,遠處船舶的只有影影綽綽的輪廓,在回瀾閣周圍的海水裡,幾只雪白的鷗鳥正在翻飛戲水。我們身邊往來的大多是周末來此休閑的青島市民,沙灘上也盡是一個個樂於放風箏做沙雕的快樂小家庭。

中午在路邊一家小店吃午餐,只有海鮮,點了蛤蜊,蟶子和章魚,價格公道,味道卻很平常。飯後走出小店,天空不知何時放晴了,陽光普照。我們的第二個景點是海軍博物館,Peter最喜歡一類題材。展室內走馬觀花之後來到廣場,Peter一下子就挪不動步——飛機,大炮,魚雷,坦克,估計是為了迎接五一黃金周的游客,所有的展品都剛剛油漆過,一個個打扮的干干淨淨漂漂亮亮,雖然沒什麼先進武器,仍是一廣場的眼花繚亂。幾乎沒有游客,廣場上只有幾個孩子練習著騎自行車。在操作展區,Peter像個大孩子一樣玩遍了高射機槍和坦克。在港口展區潛艇肚子裡的探險一圈並在登陸艇驅逐艦爬上爬下後我們興高采烈的離開了這裡,Peter在紀念品商店還搜羅到了他喜歡的小帆船模型。

隨後我們錯誤的進入了魯迅公園,幸好海岸紅色的礁石群和碧綠的海水還夠養眼,五元的門票沒有浪費。

本來計劃接下來參觀海產博物館的,可是又怕它是自然博物館和海洋館的混合體,猶豫再三還是放棄了這次科普教育的機會。乘出租車來到八大關景區,可能因為風太大,或是我們缺少欣賞建築的眼光,總之,這一個小時的步行不過而而,各色小房子見了不少,也路過了茵茵綠草和筆直的杉樹叢,最後到達花石樓。想來花石樓內部沒有什麼好東西,我們也沒登樓,直接殺到海邊。這裡依然是礁岸,鍺紅色的礁群盆景一樣突兀在碧綠的海水中,景致如畫。在這裡,我們見到了最誇張的婚紗照隊伍,整個海灘遍布著身著白色婚紗禮服的新人們,在攝影師的指揮下走過來走過去,仿佛一隊隊的企鵝。我們找到一個避風的角落,吃零食吹海風看海景。望著近處的澄清碧波和遠處的粼粼波光,不知不覺忘記了疲憊。

乘公交車返回市中心,這次選擇正確,走了繁華的香港路,道路兩側高樓林立,蔚藍的海始終伴隨在右側。在五四廣場下車,去看著名的“五月的風”。是我太缺乏想像力嗎,那紅色的風團怎麼看都像是一個龍卷風,怎會有五月的溫和?也許是由於游客較多的緣故,這邊的海就沒有了前面所見的干淨。

學著別人我們也跑到家樂福大肆采購青島特產,買了很多魚片魚干。之後雲霄路海鮮腐敗,清蒸加吉魚,干燒扇貝,海膽蛋羹,真是無酒也歡。

第二日的計劃是嶗山,那個所謂的“海上第一名山”。等車非常順利,人少車況也好。經過青島大學,海洋大學後,道路兩邊出現一片片的別墅群,漂亮的顏色和式樣看得人目不暇接。中途經過一個漁村,海邊停泊著數十只木制漁船。大概一個小時後車子進入嶗山景區,在車上購買了進山門票,售票員還介紹了登山路線及景區情況。我們選擇了八水河下車,徒步登山的路線。然而超級不爽,八水河正在修繕登山步道,不允許游客上行!和修路工人一番口角後,我心情大糟,無奈的徒步前往太清宮。這一段沿海建築有徒步棧道,行走一路美景一路。岸邊密布巨大的圓石,山岩上則遍植翠綠的馬尾松,浪花拍在石上應合著陣陣松濤。碧海,紅岩,綠樹,藍天,心情終於漸漸好起來。

太清宮據說有一千多年歷史,然而在我看來,除了古木,處處都是簇新的。謝絕了一干導游,我們隨著熙熙攘攘的旅行團進入這座道觀。前庭的山茶正在盛放,艷紅的花朵雖然不大,卻是北方難得一見的盛景。仍是因為修繕,沒能看到康有為題字,隨意的看過香火鼎盛的殿堂和巨大的古榆古松,草草結束這一站。

徒步上山。很不幸Peter被告知了錯誤的路線,我們兩個傻傻的沿著盤山公路上山,多走了很多冤枉路,好在不時看到碧藍的海水,大大緩解了漫長登山的乏味。好容易到達太清索道,也決定不再自虐,我們卻被告知一個壞消息:因為風大,索道停開。天啊,看來嶗山之行注定要成為徹底的自虐之旅了。

上山!經過黃山和三岳的鍛煉,Peter和我對自己的體力已經頗為了解,這點高度應該不算什麼。頗負盛名的嶗山果然比京郊山水高明,卻絕對輸於五岳。登山的路線上幾乎沒有什麼人文景觀,不知道是不是我們選擇的太清景區不夠精華。嶗山唯一的好處就是臨海,當我們登臨瑤池時,面前豁然開朗:山腳下綠樹掩映著紅瓦的小漁村,突出的海角,以及黃海的千頃碧波在山頂看來美妙如同童話。登山途中路過一片盛開的白玉蘭林,馥郁的香氣很遠就可以嗅到,樹下路邊擺了個小小的茶攤,有人已經坐在這裡歇腳品茶,不知道嶗山泉水炮制的山茶是否和花香一樣沁人心魄?

山頂只有一處小小的道觀——明霞洞,唯一進一殿爾,也真的有洞,就是洞中一無所有。這裡也能望見海,卻沒有瑤池優越的視角。

下山途中我們收集到兩串可愛的嶗山綠石手鏈,Peter還買到一個小小的黑陶塤。這個愛買小東西的家伙,真擔心五一帶他到了西安書院古玩一條街,他會不會連走路都忘記?

下山乘車異常順利,上車後我們都累得睡著了。

回到市區時間尚早,臨時加了一站青島炮台遺址。五個小時的登山路確實消耗體力,在小小的炮台公園我們的腿腳已經對登山產生抵觸。於是只看了北炮台和德軍指揮部遺址,在昏暗的地下建築裡,我的小手電終於發揮了作用。也許從前這裡是青島的制高點,不過現在了望塔已經幾乎淹沒在青草叢中,曾經作為制約青島港的要塞炮台,也成了孩子們鍛煉攀爬的放風箏的地點。滄海桑田就是如此。

這晚逛了另一家佳士客商場,之後仍是雲霄路腐敗,嘗試了聞名遐邇的鲅魚餃子,不過而而,還是辣椒炒蛤蜊受歡迎的程度更高些。

今天回酒店較早,天還未黑,意外發現我們的房間竟能看到大海,雖然距離不太近,然而還是能清楚看到那一片巨大的碧藍。

最後一天的行程是十梅庵梅園。早上多睡了會兒懶覺,出門就發現路上人明顯增多。乘公交車前往十梅庵,距離遠得超乎預期,路途竟耗費去兩個小時。車站距離梅園也遠,還要繼續坐蹦蹦車顛簸到大門口。3月25日梅花節已經開幕,然而園中梅樹大多還是紅蕾滿枝,沒有我想像中的那種香雪海的景像。這裡梅樹數量還算可觀,想來也許一周後才是真正的黃金時節。不過我已經滿足了,至少我終於見到了梅花,聞到了梅香。

在梅園漫步時就不時聽到或是清脆或是高亢的鳥鳴聲聲,在梅園後門,我們看到了青島鳴禽苑,索性一並逛了進去。大多數半開放養殖的各種漂亮的鸚鵡,孔雀,錦雞和天鵝謀殺了我們不少內存。在小路上,我們與一只大鳥狹路相逢。這是一只鵜鵠嗎?有著巨大的腳蹼和大嘴,嘴下還有碩大的囊袋。一個老人走過去握住它的大嘴告訴我們,這只大鳥最溫順,愛和人玩。可是等Peter走過去准備愛撫它時,卻不知為什麼激怒了它,它張開大嘴一次次襲擊Peter,然而它是那麼笨拙,嘴雖大卻不具備什麼攻擊力,Peter被啄的幾口不過是輕描淡寫,看來它的大嘴巴只對魚兒有效。

已是正午,不得不返回市區,連小鳥表演都沒看玩。歸途乘坐了另一路車,經過了著名的海爾工業園和信息產業園。先回賓館取了行李,之後再次光顧漁碼頭,這回品嘗了大海鰻,不過味道一般。

飯後散步到市政府,最後一次遠眺那陣“龍卷風”,乘車到海天搭乘機場巴士,曬著太陽眯一小覺,返回流亭機場,回京的航班依然客滿。

滿載著旅行的收獲和快樂,我們結束了行色匆匆的海風之旅。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