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陰 有時有小雨距離上次西行甘南差不多四個多月了,今天,我這頭小驢又坐上了K79次列車踏上了南下黔東南——廣西的旅程。
2.5日下午3點30上了火車,南下的旅程也由此開始。在經過了一番漫長地等待和顛簸後,我們終於於2.6晚8:30到了凱裡。凱裡的火車站比我想像中要好些。經網友們的推薦,我們拖著飢腸漉漉的身體直奔“快活林酸湯魚”,似乎這家飯店在驢友間非常有名。我們一行有5個人,當地的TAXI都是夏利小車,打的非常不劃算。在一番詢問下,我們上了一輛1路公交車。有乘客告訴我們這車不是到快活林的,但反反復復詢問司機,他總是非常肯定的告訴我們說去的。也就管不了那麼多了,反正打個的起步費也遠遠不夠,本著驢子勤儉的美德,先上車再說!7角一個人的車票確實相當便宜。車是非常破的,差不多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公交車的樣子,速度也非常慢。但司機人真的很好,其實這車確實不是去快活林的,但司機在其他客人都下完後徑直把我們送到了快活林門口,客票不變,5個人3.5元。這讓我們很感動,原來金錢以外還可以有一些別的東西,哪怕是萍水相逢……
不過說到“快活林酸湯魚”,這魚的味道嘛還不錯,就是太宰人了,一進門二話不說就把我們帶到包房(包房費另算38元),一條4斤重的江黃魚居然要161塊,茶水米飯都按人頭算。估計也只有我們這幫盲目的驢子才會來這裡消費,當地能做出這種口味的店一定不止這一家。到了一個地方還是應該先問問當地人,那樣一樣的的錢可以吃得更爽……
晚上宿雲泉賓館,在小十字路上,滿干淨的,服務員特好,雖然談不上有多熱情,但有求必應,而且很親切,讓人有家的感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旁邊有家KTV,在房間裡偶爾也能聽見嘹亮的歌聲......第一天的這一切還算不錯……
2.7 陰 小雨
早上7:15起床,在凱裡市中心一處快餐店門口集合。找了兩輛6人面包車(五菱之光),談好的價錢是一輛200,一輛170。同時與一對浙江瞿州的夫妻和北京的一家三口集合。我們坐的那輛去火車站接成都MM,人員的聯系都是在網上完成的,由領隊PIPI一人負責。這樣,我們的隊伍人數壯大到了11人。
從凱裡出發前往西江,沿途游覽了懷恩堡苗寨、南花苗寨、郎德上寨等幾個苗寨。在南花苗寨中意外發現了一座教堂,據說天主教很早就傳入了這裡,大部分苗族人都是信奉天主教的。中午在雷山縣城停留吃午餐,要了當地比較有名的腸旺粉。味道基本上還不錯,但個人覺得那個湯裡略有內髒臭臭的味道,每個人平均5塊大洋。當地有一條賣民族用品的街,離吃飯的地方不遠,吃完飯就去逛了一下。基本上都是當地人自己做的手工,銀飾、苗族服裝還有些小工藝品。不過我什麼都沒買,東西還行,但沒有什麼特別精致和吸引我的,而且價格也偏貴了一些。
一路顛簸,於下午四、五點到了西江千戶苗寨。司機對說好的價錢不滿意,說是過年了,要加錢。不想破壞游興,也沒有多爭,按司機說的給了一輛250,一輛200。但心裡總還是有些不爽……住的地方是當地人的家裡,苗族的吊腳樓。晚餐一人15元(一般10元,過年說是漲價了),住15元。一個房間三張床,沒有其他任何配置,幸好老板娘找來了電熱毯,晚上睡覺也不至於太冷。西江有一條主街,沿街都是一些賣工藝品的小店鋪,那裡有許多非常好的東東,尤其是那些民族服飾、手工藝品、手工繡片,相當的精致,從這些藝術品上可以看到創作它們的人的智慧,雖然手工的痕跡很重,但一點也不粗制濫造,確實是精美絕倫。我在那買了一些東西,非常好,也非常值,現在想起來應該再多買些,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如果喜歡的話應該盡可能多收些。
晚飯是圍著兩個低矮的小圓桌吃的。要提一下的是老板的女兒,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孩。吃飯的時候她穿上了苗族的盛裝,小臉蛋撲了粉,小嘴抹了紅,十足一個讓人愛不釋手的苗族洋娃娃。大家都爭先恐後的跟她照相,而她所表現出的合作超乎了她6、7歲的年齡。飯菜怎樣暫且不提,但來自大江南北的人圍坐在木制的苗家吊腳樓裡喝米酒,談天說地,那樣的氛圍確實難得。(席間,我們一行人中有三四個被苗家米酒放倒)
吃完飯大家還欣賞了一場當地苗族歌舞表演,三、四十個當地苗族人穿上了節日裡的盛裝,載歌載舞,苗族人民天生就是能歌善舞,男女老少無一例外……
2.8 陰
一大早,一行11人包了一輛20人的大巴直奔榕江,包車費700元。繞山行駛的道路特別難受,再好的車也不能避免。車子不停地向左轉向右轉,整個車程我的腸胃裡都在翻江倒海,只能靠著邊上的LINDA mm不停地睡,希望大腦的休息能夠麻痹腸胃的劇烈運動。好不容易到了榕江,大家都已飢腸漉漉,一下車就四處找飯店。更慘的是今天是大年夜,沒有一家飯店有飯吃,那些大廚們都回家過年去了。看著空蕩蕩的街道,心裡頓時無比蒼涼,不明白大過年的自己干嘛跑到這個鬼地方來?幸好有人發現了一處重慶火鍋的廣告,打電話過去居然有東西吃。這樣,大家總算能吃上一頓好的了。考慮到今晚將在比較偏遠的侗族山寨度過,那裡基本上沒有飯店,這頓午餐也就有點年夜飯的意思了。從榕江去宰蕩還有一段路,找了一輛運貨的貨車,前座的駕駛倉有三個位置,結果坐了四個女生帶一個小孩,剩下的7個人就成了貨物,待在後面的貨箱裡。好在路不是很遠,一路疾駛,半個多小時後,車子聽在了豐登侗寨的村口,這是大約下午三點多。豐登在山腳下,要上宰蕩必須穿過豐登徒步一至二小時的超崎嶇的山路。在豐登村口,有個小男孩老遠就向我們跑來,自告奮勇要為我們帶路。他叫劉超,13歲。說話的口氣像極了大人,非常懂事。就這樣,我們開始上山,由於要趁天黑前趕到宰蕩,每個人都只好背著幾時升的行李不停地向上爬。
山上基本上沒有什麼完整的石頭路,更別說階梯什麼的了,都是只能過一人的泥巴加石頭爛路,一側是懸崖陡壁,一側是植物山體,身上的行李隨著地心引力的增加不斷變重,肩膀也越來越不堪重負,酸痛無比。只好不停地將背包滑上滑下,好讓身體別的部位分擔這些酸痛。路途雖然艱苦,但沿途的風景卻美不勝收,盡管已是嚴冬時分,這邊的植物由於南方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都生長得非常好,滿目都是郁郁蔥蔥,空氣裡彌漫著濕漉漉的水汽和泥土的芬芳,仿佛武俠故事中的人間仙境,要不是身上的行李,這樣的攀登該有多麼完美啊。
就這樣爬呀爬呀,爬了很久都沒有任何山寨的影子,正當我們開始絕望的時候,在朦朧的霧氣中看到了一座古樸的木質風雨橋,穿過風雨橋就到了宰蕩侗寨,依舊是彌漫著霧氣。一條細細的小溪流淌在寨子裡,木質結構的侗族建築保存得相當好,看不到別的寨子中出現過的人工磚砌的痕跡。朋友們都說要是能夠好好規劃,這裡不一定會比麗江什麼的差,至少怎麼說也比江南水鄉周莊韻味足得多,商業氣少得多。交通不便使很少人來到這裡,這裡的人們過著安逸自在的生活。在這裡完全沒有手機信號,僅有的電話線也因為下雨天潮出了故障。這樣,我們就徹底的與世隔絕了。原本手機最繁忙的大年夜,那紛紛的短信、親人朋友間的問候此時都無法收到了。這兒非常非常地安靜,安靜得讓人覺得好寂寞……好在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大家匆匆忙忙吃完了年夜飯,房東家的一台25寸彩色電視機成了我們除夕夜最大的寄托,大家都慶幸還能看到春晚,春晚年年有,從來沒有像今年這樣渴望看到;也從來沒有像今年這樣渴望收到親人朋友的消息……
晚上睡覺的房間格外的潮濕,五個人一間房。暴露的電線穿過整個房間,終於從頂上吊下了一只燈泡,那一點點橘黃色的燈光讓人在這潮濕的環境中覺得好溫暖……可是,除了吊在燈泡上的電燈開關外,整個房間裡沒有任何插頭、開關、充電在這裡就是妄想。這就是我的2005年的除夕夜……
2.9 陰、小雨、濃霧
這是大年初一的清晨,我們一行人早早地就起了床。哎,真是遺憾,大年初一也沒法好好睡個懶覺。一人交了20塊大洋,包括晚飯、住宿和早餐,雖然條件差了些,但確實非常便宜。房東家的米煮的粥特別稠特別香,吃得肚子裡暖暖的。清晨的空氣中充滿了水汽,到處都是濕濕的,這注定了下山的路特別的難走。藍藍不知從哪找來了稻草,坐在那裡搓了起來,她的手法特別熟練,一會便搓成了一根稻草繩,挺神奇的。據說把這草繩綁在鞋上防滑,這是老驢們的經驗。於是我們也請老板幫我們搓了幾根,綁在鞋上開始下山。
下山的路很滑,每一步都要非常小心,一邊就是懸崖,好像一剎不住腳就會滾下山。我鞋上的草繩也沒有綁緊,走了沒多遠就松掉了。幸好鞋還不錯,登山鞋在這樣的泥地裡就能充分發揮作用了。路雖然難走,但畢竟是下山,沒有上山那麼累,小心點就行。走了大約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原來上山時經過的豐登村。又遇到了那個小導游劉超,他看起來對我的MP3特別好奇,聽著耳機裡的音樂高興得不得了。我們是第一部隊,正好有輛去榕江的大巴,4個人就跳上車,到榕江等待第二部隊。已是中午時分,肚子餓得開始打起鼓來。榕江的街道上依舊是冷冷清清,看來大年初一的午餐還是沒有著落。好在要去的目的地從江是個小縣城,那裡應該有些吃的。等大部隊到齊後,大家又包了一輛大巴,直奔從江。車費平均每人25元,司機說要是路上有上客車錢都算我們的。大家又開始興奮起來,一路上把包裡的干糧、零食、路上買的水果都拿了出來,對著經過的行人吆喝著“去從江,去從江!”,好像回到了小時侯春游的感覺。終於,有個小伙子上了車,大家想著這下可以痛宰一把了。但在一番思想鬥爭後,大家還是決定只收四塊。原來這個小伙子是趁春節去女朋友家上門的,看得出來是經過了一番精心打扮的:短短的寸頭染上了黃黃的顏色,衣服也穿得干干淨淨的。整個看起來還是挺精神的。不過唯一遺憾的就是兩手空空,哪有毛腳女婿新年上門空手的。好心的婷婷從包裡翻出了一條今年最流行的豹紋絲巾送給了小伙子,好讓他給女朋友帶去做禮物。在這樣的大巴上,在這樣的場合下,相遇就是一種緣分,這條絲巾印證了這種緣分。希望這條絲巾能使小伙子和他的女友更加甜蜜。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小伙子會偶爾記起我們這群奇怪的、嘻嘻哈哈的陌生人……
下午三點左右到了從江,街上的人還是很少,但總算找到了一家還不錯的旅館,有空調、有熱水,可以不用再住吊腳樓了,可以洗澡了,可以孵空調了,大家都這麼慶幸……晚上的吃的還沒有著落,大家滿大街的找飯店,總算在離賓館不遠的地方聯系到了一家飯店。忽然間發現街上停了幾輛面包車,上面居然坐著和我們一樣紅紅綠綠的驢子,頓時感到無比親切。上去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北京綠野俱樂部的,他們的路線基本上和我們相同,只是行程比我們要晚一天,我們介紹了我們住的賓館給他們,於是大家相約晚上一起打牌、殺人……
由於隊伍中的幾個人在14號左右就要返程,時間有限,大家來不及休息,包了輛車就直奔岊沙,據說岊沙是最古老的苗族,又稱長槍苗族,那裡的男人至今還在頭頂扎著小辮,手持長槍。包車費60元,就是一般的6人坐的五菱小面包,我們連小孩子一共11個人,一股腦兒都擠了進去,其中兩對夫妻的太太都坐在丈夫的腿上,後排兩個座位上擠了四個人,現在想起來還真有些恐怖呢!車子一開到岊沙村口便看到了一群正在玩耍的小女孩,她們的穿著確實非常特別,有點像今年流行的超短裙和綁腿襪,不過對他們來說這樣的服裝式樣也許與流行無關,幾百年乃至上千年來他們的祖祖輩輩都是這麼穿的,可是怎麼找也沒有看到拿長槍的男子……匆匆游覽完了岊沙,大家急著往回趕,期待著能吃上一頓不錯的飯菜。好在聯系的那家飯店冰箱裡還有一些牛肉、雞肉什麼的,這頓晚餐基本上還算不錯。
不知怎麼的,酒足飯飽後就人就覺得特別的累,一回房間大家就開始討論起明天的行程、包車的事宜,而我早已累的不行,期待著人快點走光,能讓我好好洗個澡,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看電視,這樣就能讓我覺得非常滿足……
2.10 陰 沒有雨
早晨匆匆起床,還是昨天那家吃晚飯的店裡吃的早餐,熱騰騰的,好舒服。來了兩輛小面包,一行人就急匆匆得往龍勝梯田趕,據說那邊的路特難走。原先6小時的路,有個司機早上9點出發,到晚上9點才到那裡,天一黑路就更難走了。沿途的風景很美,那些山坳讓我想起了甘南……漓江的水很綠,清澈得可以見到水底的岩石。一路行駛,經過了貴州到了廣西,地區的富裕程度在公路的修造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例外的是快到龍勝的路真的很差,全都是泥巴路,車子艱難地前行,速度非常慢,和自行車差不錯。
到龍勝的大寨梯田時已是四點多。PIPI找了一家在山頂的旅館,風景一定不錯,但可苦了我。前幾天的虐行已損傷了不少元氣,還沒恢復過來就又要爬山,好慘……停車的地方離山頂大約要走1、2個小時,雖然沒有宰蕩泥濘的山路,但高低不一的石塊鋪砌的台階走起來更累,這樣的路從山腳一直盤繞到了山頂。走了不到一半的路,我開始堅持不住了,前幾天背包的舊傷和今天爬山重負的新患累積到了一起,身體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抗拒。抬頭望著遙遠的山頂,那個藏匿在山頂某處的“全景樓”旅館現在一點影子也看不見。此時的心情無比懈怠,一點向上爬的動力也沒有。沿途問了幾個幫忙背包的瑤族婦女,覺得10塊錢的費用多少有點貴(畢竟我們前面的行程幾乎都是不需要門票和其他額外費用的)。幸好遇到了一個上山的老阿姨,5塊前就願意幫我背包了。這下整個人輕松了,帶著自己隨身的小包包,跟著阿姨一路往上趕,還是希望能在天黑前趕到的,因為山路上是沒有燈。
盡管是黃昏時分,但沒有的陽光的黃昏一點也不美,連天的陰雨使整個梯田看起來灰蒙蒙的,一點也不精神,但無論怎樣,梯田自身的結構還是充滿魅力的。好在有瑤族阿姨的指路,一路上那些攝影師常拍的角度我都有拍,也留下了幾張經典照片。山頂比我想像的還要遠,感覺爬了好久好久才可以漸漸看到“全景樓”,快到的時候就連我這個身無重負的人也走不動了,連經常替人背包的阿姨都直喘粗氣,我的那些朋友們依舊背著他們幾時升的大包不急不緩得向上爬。這是我才發現了平時運動的重要性,心裡念叨著回去無論如何也要開始鍛煉了。
“全景樓”不愧是全景樓,站在房間的窗口可以將整個山勢一覽無疑。全木質的房間兩面開窗,算是非常不錯的景觀房了。可惜硬件配置實在是差了點,晚飯吃到一般忽然就停了電,點了幾根蠟燭也就算是燭光晚餐了。最可怕的是房間裡沒有空調、電熱毯什麼的,山頂格外的冷,到了晚上就更每法睡了。因為是全部都是木結構的房屋,樓上不時傳來清晰的腳步聲,聲音巨大。晚上遲遲無法入睡,空氣潮冷,盡管捂在被窩裡雙腳還是冰冷冰冷的,所有取暖的方法都無濟於事,只好期待白天快點到來。這個受盡折磨的黑夜是這次旅程中最痛苦和最恐怖的黑夜……
2.11 大雨、小雨、陰
總算是熬到了早晨,起床後發現自己患了非常嚴重的感冒,所有感冒的症狀都湧上來,嗓子無比疼痛,也開始咳嗽了,全身每個地方都在疼痛,一點力氣也沒有。窗外下著大雨,這是我們這次旅行遇到的最大的一場雨了。大雨、濃霧使能見度降到了最低,白費了山頂這一片大好視角了。下山的路因為大雨更加崎嶇了,比起在泥石路上的巨大作用,登山鞋在這樣超滑的青石台階上根本發揮不了作用,甚至加大了下山的難度。一路下山必須得小心翼翼,就這樣,我還是滑了兩交,旁邊就是懸崖,現在想起來還真有些害怕呢。由於身體嚴重不適,下山還是請昨天的阿姨背了包,給了10塊,因為昨天上山真的很累,實在太難為那個阿姨了。山腳下有許多出售手工藝品的當地阿姨,那些東西也都不錯,比起在西江千戶苗寨的那些刺繡品來,紅瑤族的繡品又是另外一種風格,她們多是以十字繡的方式繡的,雖然不及苗族的閃亮,但圖案、工藝也是相當精致的。很慶幸的是,在上車前的幾分鐘,我收到了這次旅程中最物有所值的東西,一件舊的衣服,衣服的前後兩面、袖口、下擺都有裝飾感十足的圖案,非常漂亮,而且最終以30元的超低價成交,哎,滿足得不行……
從龍勝到桂林多是公路,還比較好走,大約花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的目的地是陽朔,在桂林中轉。此時我們的隊伍分成了幾撥,一些人去買火車票,一些人在桂林吃午飯,而我,早就疾累交迫,唯一的願望就是找家溫暖的旅館,打開空調,鋪上兩層被子,鑽進溫暖被窩的被窩睡覺,其他什麼對我都不重要了。就這樣,好心的PIPI同志陪著我直奔陽朔。
說實話,陽朔的西街讓我有點失望,有點像周莊,到處都是賣東西的和酒吧飯店;依山傍水的優越的地理環境又讓我想起了西湖邊上的酒吧街,老式的房子又讓我想起了上海的新天地,感覺像任何地方,除了陽朔……換作平時,我一定什麼都不管就去大肆采購一番,可今天,縱然再琳琅滿目的東東放在我面前我也提不起半點興趣,心裡唯一想的就是暖暖得睡上一覺。這個願望在到達陽朔的半小時內得到了滿足。我們找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家庭旅館,價錢比起西街上動輒200-300的標間要便宜許多,一張鋪40元……一覺睡醒感覺確實舒服了許多,大家也都回來了,為了充分體驗陽朔,大家決定去排擋一條街吃啤酒魚。可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錯誤的,大冬天的在露天吃排擋實在不好受,冷風颼颼得吹,吃的東西再暖,整個人始終感覺冷冷的,心情也無比郁悶。吃完飯大家就決定自由活動,精神梢作恢復後,我這個SHOPPING QUEEN就可以開始行動了。不過西街上的東西看起來雖然多,其實也不過如此,多數在上海都能買到,一番查看後最終花了36大洋買了兩條圍巾,裝飾圖案非常民族,估計在上海也能買到,但價格嘛,就絕對不會低過這邊了。西街上的酒吧、飯店倒是形形色色,挺有進去看看的欲望,不過今天人還沒有完全恢復,現在所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去按摩,全身按摩加足部按摩2個小時60元,價錢比起上海實在是便宜,對我們這些勞累的旅行者來說,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它了……
2.12、13、14陰、小雨
13日的主要任務就是沿漓江徒步。到了漓江才能真正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愛在陽朔停留,桂林真正迷人的地方正是在此。桂林的山和其他地方的完全不同,如果甘南連綿的群山是雄偉,那這裡的就是峻秀,每座山的造型都非常獨特,仿佛一個個天然形成的雕塑,倒映在漓江水中和著山間的雲霧繚繞,處處都是意境獨到的中國水墨畫,美麗無比……沿漓江的徒步行走比起前幾天的爬上算是非常輕松了,沒有任何負擔,一路上呼吸著林間濕濕的泥土芳香,一幕幕美麗的畫面不斷映入眼簾,這樣的徒步是種享受。只是走的時間略微長了些,到下午4、5點才走到車站。
由於只買到16日凌晨的火車票,不得不在陽朔停留,接下來的幾天裡差不多跑遍的陽朔的每個地方,我們租了腳踏車到處亂走,需要買門票的地方多數都沒去,看到那裡多是人頭攢動,儼然是一個個成熟的商業景點,就提不起半點興趣了。騎著腳踏車倒是感覺無比愜意……
西街上的飯店、酒吧也去了多多少少,這裡最多的就是廣東人了,老外也不少。情人節的晚上一個人的我選擇了在房間裡睡覺,不願意待在酒吧裡看到那些形形色色的情侶,想必那天晚上的西街一定很熱鬧……
2.15 陰,小雨
桂林市內閑逛,凌晨火車回家
小結:本次的旅行基本上還算不錯,去了不少地方,看了不少東西。不過冬天去黔東南——廣西一線真的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冬天去那邊只能看到人文景觀,而那裡的自然風景也是非常不錯的。下次要在天熱的時候再去漓江,然後租個竹筏,可以隨時跳到漓江裡游泳。由於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整個行程可以說是非常虐的,比起休閑自在的甘南之旅還是有一定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