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旅游的季節。翻開報紙,打開網頁,鋪天蓋地都是景點的介紹。跑到常去的一個攝影論壇,看到一批臨安浙西大峽谷的照片,照片上被定格的四月的峽谷給我某種似真似幻的感覺,後面跟貼說,臨安的山水看來看去,還是浙西大峽谷最好。
受了照片和網友的蠱惑,一個人背著行囊跑進了浙西大峽谷,仿佛跑進了一個夢,跑進了一幅美麗絕倫的風景畫,跑進了一個大自然出的謎面中,跑進了一個深藏不露的故事中。四月微暖的風迎面撲來,帶著峽谷裡泥土、水、野花的清香,醉人心脾。
我在大峽谷鎮下車,安排好住宿便往老碓溪跑。四月的青山呈現出生機盎然的姿態,到處是綠色,濃的、淡的、深的、淺的,春天的顏色。鮮花在峽谷裡競相開放,紅的、黃的、紫的、白的,姹紫嫣紅。有些地方是漫山遍野的一片,像一場大型的舞蹈一般華麗,有幾處是星星點點幾枝,從周圍的綠色中探出腦袋,像是害羞的姑娘。沿著河岸一直往上,看河水時急時緩,繞過山彎,衝過石頭,不知疲憊地一路往前。岸邊的石頭以沉穩的坐姿守著老碓溪的水,千萬年的風霜雨露給了它們歷史的凝重的褐色,給了他們千姿百態的形狀,像伏水而出的鱷魚,像一對溫情脈脈的母子,像風靡了世界的泰坦尼克號的船頭,甚至像一位向游客招手的觀音。一路看去,除了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外,真的別無他言。
一座吊橋把兩邊的山連接了起來,使天塹不再成為天塹,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站在吊橋中央把老碓溪美麗的景色盡收眼底,雖說不上是一覽眾山小,但終是一飽眼福了。吊橋盡頭那幅巨大的畫上面的八個字讓我微笑滿面:關心母親,關愛女孩。我們的生命在被大自然尊重。走過吊橋就是婚育廣場,廣場上帶著像征意義的雕塑安詳而寧靜地矗立著。有景點的人在古色古香的油車前勞作,我站在旁邊看著散發出濃郁香氣的油在那架神奇木頭機器裡汩汩而出。我能想像出古人生活的艱辛和執著。走出廣場,穿過愛情長廊,踏著石階拾級而上,走出老碓溪的時候陽光明媚,天色還早。於是搭上一輛車向白馬崖進軍。
一進白馬崖的門樓,就聽到水聲潺瑗,鶯歌燕鳴,更襯出了白馬崖的寧靜。四下張望,卻只看見青山叢影,不知道那些精靈躲在何處。拾級而上,飽覽一路的奇峰怪石和飛瀑,偶爾地,會有一只或兩只雀子從樹間撲騰而出又立刻消失。白馬崖多彎,幾步一折,正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冷不丁在某個轉彎口能看到一片山野鮮花的笑臉。為白馬崖的水深深陶醉,飛流直下的銀瀑,清澈見底的溪水,波光鱗鱗的水潭。剛剛進峽谷的時候就有一種柔情似水的感覺,這種感覺在見到白馬崖的水的時候更為深刻。坡度很陡,走得氣喘吁吁,這是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難得的運動,兩條腿很酸,心裡卻說比什麼都值。站在山頂的亭子裡向外望,一匹仰天的白馬的頭便盡落視線之內,傳說中那是一匹神馬,因貪戀峽谷景色而化為了一座永恆的山崖。我不知道還有什麼能比那匹白馬更有說服力。它獨居高處,俯瞰整個峽谷的景色:仙女潭,靈石屋,巨鼎石,水簾洞,天書壁,幾百幾千年的時間都看不夠。
在白馬崖頂上敲響一記鐘,讓渾厚的鐘聲帶著我的心願傳遍峽谷,穿越時空。讓我在這柔情似水的峽谷裡留下一絲余音。沿著蜿蜒的山道往回走,揮一揮衣袖,帶走峽谷柔情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