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畢業前夕,想要放自己去一個遠一點的地方,去西藏還沒有做心理准備,最後決定目的地桂林。有一首歌叫《我想去桂林》,三月對桂林不是一個最佳旅游季節,但是不願再等待,乘現在還有點錢,也能擠出時間,趕快走人。提前一周買了火車票,28個小時硬臥上鋪,以非真實理由向三個地方請了假,就出發了。後來證明自由是要付出代價的。
方式是一個人全自助,因為周圍找不出像我這樣的閑人,同時覺得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旅行。自己為自己做一切的安排,處理途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困難。走的時候留下了父母的擔憂和一張寫了銀行卡號的便條,天下有賊啊。
說是9日游,事實是7日,太喜歡乘火車,對我旅行從上車就開始了。
這次很不巧,同隔間除了一對情侶都是沉默的人,那個女的當我放下包包時以本人最經典微笑向她表示友好,而她竟然面無表情的看著我時,我想這28個小時得自己打發了。幸好帶了中國自助游,一樣津津有味的看起來。
次日下午4點20到的桂林,這個破時間。下了車直接去買回程的車票,又不巧還只買到硬座,昆明始發的票,對我這樣不常乘火車的上海女生近30個小時的硬座還是有點壓力的,不過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回去的時間緊扣在上班前一天的晚上,要是買不到票,爬也要爬回去的。
出了站自然給桂林火車站拍了一張照,這成了我出游的慣例了。
小小的,挺干淨。
出了火車站,才感覺到自己是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距上海2300多公裡的陌生城市,什麼都是全新和未知的,之前安排的行程是從次日早晨開始的,有點茫然,晚上唯一安排的活動是約好和一個碰巧也在桂林的朋友吃宵夜聊天(他是個寫自助游叢書的作家,已經在廣西扎了兩個多月了“)),而他此時還正在距桂林市區200公裡的資源縣考察,不確定當晚能否趕回。於是我當下決定先找到他推薦的便宜旅館,在出火車站向右100米不到就是,名字“萬盛旅館”,一個晚上只要30元,房間還行,24小時熱水,有電視,(現在出來比從前精明多了,知道要先看房,才登記)除了旅館外觀及其陳舊,萬一停電需要爬至少5層又舊又潮濕的樓梯之外還是不錯的。不過停電通常是整條街都停,這樣的好運比較少,也只有我這樣的人才碰得到。大家可以做個參考,反正在桂林只要不住HOTEL,房價普遍偏低。
晚上准備去吃有名的桂林米粉,結果發現滿大街全是各種各樣的米粉,胡亂找了一家,碗到是大得像個小臉盆,味道還不如我外婆下的爛糊面,吃法到是和上海的米粉很不同,他只給粉,其它的東西都放在旁邊,自己加,連湯也是如此。下次如果哪位驢友要去桂林,我推薦在桂林有名的中山中路微笑堂斜對面“石記米粉”,是我後來才打聽出來的,味道確實不錯。(微笑堂是一個很大的百貨公司,就像上海的“南京路新世界”,這個名字挺有意思的)。
吃了晚飯在火車站四處逛了一圈,猜測那個朋友回不來了,決定早點回旅館睡覺。明天一早起床去爬桂林市的標志“像鼻山”,它是在一個公園裡的,整個公園也就這樣一座山,因為外形酷似一只把鼻子探入水中飲水的大像而得名,門票要20元,不太合算,因為是桂林的標志,還是要去看,在火車上聽說要是去得早和晨練的老頭老太太一起,只收5元,這樣好的機會我怎麼能放過:)。
有時候覺得自己挺傻的,常常會因為在保證旅游質量的情況下省下旅費而感到驕傲,覺得如果花同樣的錢,是為了要去更多的地方寧願吃點苦也很開心,為了享受的話還不如在家呆著。
才睡著,手機響了起來,還以為是定的鬧鐘響,天亮了:),一看11點,我的那個朋友還是趕回來了,真是失策啊,開著手機睡覺,既然醒了只好約了旅店大廳等。沒想到這樣一聊就聊到了凌晨4點,人與人之間真是神奇,隔得那麼遠,他從事的又是我曾經夢想過後來又覺得很遙遠的職業,從來沒想過會見面,還可以聊的那麼投機。之間他看了我的整個旅行安排,提了很多後來證明及其有價值的建議,把原定桂林市內的七星岩,伏波山替換成遠郊的冠岩,在第二日到陽朔西街的晚上添加了大型實景劇《印像劉三姐》,這部劇是張藝謀大約一年前在廣西花費一億導的,大家不要誤會它是在單純的講述一個故事,整場演出有800多個演員(後來碰巧遇到一位當地人也是群眾演員告訴我其實是600多,不過也已經挺多的了),他們全部在水上表演,整場劇才一個小時多一點點時間,門票就要188元,仍然想看,不是由於以上的原因,而是他說在廣西呆了那麼久,跑遍每一個地方(之前他也來過很多次),有感動卻表達不出來,看了此劇眼淚止不住的流,它真正演出了廣西少數民族日常生活的靈魂和精髓。
我這個人越是別人看了要流眼淚的東,越是感興趣要去看,也許生活在城市中太久了,在保護自己的同時心也變得越來越堅硬,需要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去觸動它。為了這部劇,還特意去配了一副和票價差不多的眼鏡,還是覺得值,以後的帖子裡我會介紹,大家如果去陽朔,記得一定要去看。
真不好意思,現在才開始寫到出游,如果同學們覺得前面羅嗦可以跳過。
回到旅館睡了兩個小時馬上乘上了去“像鼻山”的02公交車,就在旅館對面,非常方便。運氣也真是好,我一來桂林就開始下雨了,7點淋著小雨來到公園門口,呵呵,下雨竟然連門票都不收了,同時景致也影響了一半,心情一樣很好的去爬,確實山上沒有什麼可看的,到是晨練的那些中老年人在山上打招呼,喂聲此起彼伏,顯得很可愛。20分鐘 “像鼻山”就搞定了。
緊接著又去爬了疊彩山,它離像鼻山很近,同樣的車沒幾站就到了,之間還有一座伏波山,加起來就是桂林市區的著名景點“三山”。另外還是兩洞兩江,分別是“蘆笛岩”、“七星岩”和我們久負盛名的“漓江”、“桃花江”。因為伏波山沒疊彩山高大,只是多了一些神化傳說,就不去了。天仍然下著小雨,沒有打傘,時間還早,一個人慢慢的走上去,疊彩山比像鼻山高大得多,因此可看性也強一些,但是仍然距我千裡迢迢來看大美景的期望值有很大差距,這裡不再多做介紹。
具體講講下午的目標“冠岩”。大家知道桂林是由海浪衝擊而成,山是GE斯地貌,(我個人理解就是岩石山:),類推的話丹霞地貌就是黃土山),“冠岩”是山內一個非常大的岩洞,共分三層,因山形酷似古人頭冠而得名。付上照片,大家看看像不像?
這張是在次日漂漓江時拍的,前面的小村落叫月亮村,還沒來得及問原因。
現在先來講講去冠岩的路上,實在有太大的驚喜!!無論是天氣還是心境都是陰轉多雲的轉折點。
因為冠岩在郊外,從桂林過去需要乘汽車,車站就離火車站不遠,很方便。隨著漸漸離開城市,壓抑感也慢慢得到釋放,沿途逐漸出現了大片大片的田地,下面是金黃的油菜花,上面是雪白的梨花,農村也去過,沒見過這樣種的,又是那麼開闊。後面的售票員恰巧是陽朔人,她告訴我陽朔更漂亮,此時的天氣晴好的開出了太陽,正如我此刻的心情。
下了車需要走一段路才可以到達冠岩山腳,決定先解決肚子問題,我找到的地方是車子下來第一家飯店,名字也很好,叫“幸福飯店”,推薦大家,不僅因為菜的鮮美,還有老板見我獨自一人,非常實在的為我個菜減半的親切建議。等待上菜的時候特意拍的照片
後面就是通向冠岩的路,因為有霧,山沒有拍出來。感覺很奇特,山腳下的小地方和我。
我點的菜是漓江魚和山水豆腐,這種味道至今難忘,沒有放味精(本人特意鑽到廚房偷師看來的),鮮得你眉毛掉下來。那時候真的感覺自己來得太應該,太值,一口氣吃了三碗小米飯。
當晚打電話回家報平安的時候信誓旦旦地對媽媽說賺了錢要帶全家人來吃:),好叫她不要後悔當時一千個不放心卻沒有阻止我出來,害我不得不保證一到桂林就跟團(其實這對我怎麼可能呢?)
酒足飯飽開始我的旅程,沿著照片上的路走下去是一個陳舊、古樸的小鎮,拍了張小照
都什麼年代了,還在家門口掛剪刀和鏡子,還以為只有書中看得到呢。
去到冠岩還有一段路,可以選擇乘小馬車,但我還是喜歡沿著漓江慢慢地走,又省錢又自由,若不是要控制時間,很想安靜地在江邊坐一下,吹吹風,看看山水,還想爬到堤下衍生到江內鵝卵石搭成的小路上,無奈朋友叮囑我回來的時間不得超過4:30分,否則會沒有直達的回程車,不過呵呵這一切都在我返回的時候做了。
冠岩的入口在山上,上山還有一段路,在那裡進過一個異常幽靜的梨花林,看著片片花瓣隨風飄落,明明是動感的,又感覺到無限的恆定,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的梨花,難怪形容美人要用“梨花帶雨”,呵呵。
終於到達洞口了,入洞是規定一個小時一批的,時間也很湊巧正是中午吃飯時間,到檢票口時等待的導游小姐看到只有我一個人上來了,頓時楞了一下,而我則暗暗竊喜可以獨自霸占一個導游,沒准兒還是一個洞呢,要知道從前去看洞,我們都是跟著別人的導游的。哈哈,樂
冠岩是挺大的,我還真是美夢成真,獨霸一洞,進到裡面一會乘電梯,一會船,一會步行的,不過我對洞沒有太大的感情,就和導游小姐聊了起來,桂林的女孩子確實不怎麼漂亮,她是我過來到現在見到的第一個美女,說著一口據她自己說是“桂普”,就是桂林普通話。中專畢業,還沒有考出導游證,只能長期駐扎在洞裡了:),經過許願池的時候投了一個硬幣,希望她這次能夠考過。印像最深的地方是我自己硬蹭進去的一個偏洞,一踏進去就覺得氣氛很不對頭,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洞,寂靜到沒有一絲人氣,渾身都冷起來,幸好我可愛的導游也跟進來了,介紹說這裡叫做“地獄天堂”,通常不主動帶游客進入,還笑說她們內部傳信號時說“老鷹老鷹,我在地獄”,
由著自己時快時慢的腳步已經出到了洞口,別了美女導游繼續走路下山,完成短途徒步漓江的原計劃,回桂林的路上買了當地剛摘起的野草莓,它後來在當晚旅館停電的場合下發揮了極大的革命樂觀主義促進作用。
晚上去逛了中山中路,桂林其實很小,這條路貫穿始終,物價和商品基本上和上海差不多,取了錢,在旅行社定了明早漂漓江和“印像劉三姐”的票後,寧願早點回到旅館點蠟燭吃我的草莓。漂漓江的票價是210元,劉三姐的票價可以打折到160元,其實到了陽朔在地方導游那裡140元也可以拿下,就是要冒一定的風險,因為雖然天天演,但看的人太多,旺季的時候會連票也買不到。
回到旅館已經10點了,按原計劃明天是騎車去驥馬碼頭,漂遇龍河的,再騎車游高田景區。challet告訴我她剛才遇到兩個朋友,說好明天一起去漂,四個人價格還可以優惠,征求我的意見。但是當我知道她們約在明早9:30,還是先喝咖啡的時候,還是決定自己一大早走。
真是老天保佑,下去打電話聯系漁船的時候竟然都聯系不到,只要跟著她們了。否則後來很難想像那樣的鄉間小路,像我這樣的路盲拿著地圖也是白搭。既然不需要早起了,我倆決定當晚去逛西街,喝酒。
半夜一點的西街仍然很熱鬧,我們一直喝酒吃肉到酒吧關門,當中我還買了兩件向往已久的苗族掛件。
早上如約見了challet的兩個朋友,annie和rose,還有她們請的地方導游,曾阿姨。桂林人朋友叫狗肉的,也可以叫曾狗肉,。
在西街口各租了一輛帶避震的捷安特跑車,就開始了我們的高田之旅。車子一定要借得好,否則顛簸一天會非常累。我們的租金是10元一輛。
離了大路看到高山和田地,陽光照在身上的溫度和跑車的速度,感覺自己像只小鳥一樣的自由,除了步行最愛騎車了。我和帶隊的曾阿姨騎在前面聊天,把三個老外甩在後面,好開心,總算可以狂說俺們中國話了。
曾阿姨年紀很大了,因為有兩個女兒要讀大學,只能邊種田邊出來做導游。
才騎了一會兒,annie的車有點故障,等人來換的時候我們各買了一個花環戴在頭上。
一路上曲曲折折的,幸好有曾阿姨帶路,包裡的地圖都沒有拿出來。她真是個好導游,每次經過景點都會主動停下來給我們講解。沿途常常遇到一群群同樣騎車的游人,大家都會用hello來打招呼,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友好和微笑。
渡口到了,講好價錢60元/人,兩個人一只筏,車子也放在上面,曾阿姨會在那一邊等我們。
遇龍河是漓江比較精華的一段,又叫小漓江,劃船的師傅告訴我們經常會有一些劇組到這裡拍電影。
已經看到岸邊了,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還有閃電,而我們還在水面上,很驚喜奇特。明白這樣路都要變成爛泥,接下來我們的路會更難騎,challet卻說乘筏的時候沒有下雨,我們已經很幸運了,高見,好心態,向她學習。
走上岸,曾阿姨已經在這裡等著了,好好的阿姨,挽著我們,為我們打傘,直到我們一個個都穿上早就准備的雨衣。
根據大家的意見,我們先去農家餐館吃午飯等雨停,餐館就在“月亮山”的前面,因山中間有個月形空洞而得名,坐在樓上無窗的位子看起來很清楚。我們叫了很多陽朔的特色菜,我覺得好像桌前少了個人,她們三個也馬上讓我去請曾阿姨和我們一起吃飯。下樓的時候看到她在替我們看車,很靦腆的告訴我:她們做導游的通常客人不叫都自己在樓下隨便吃一點。真是老實人
大魚大肉吃得肚子都快撐開了,發現annie對一種菜“田螺釀”動都不動,問她,她說了一句讓我非常驚訝的話“這需要勇氣”,對於離家四處游走近一年都無所謂的她,吃一個帶殼的小家伙需要那麼大的勇氣?好在我習慣了對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先抱著諒解。
下午兩點雨停了,我們繼續出發去“大榕樹”,據說是當時劉三姐和阿牛哥就是在這顆大樹下結婚的。關於劉三姐的故事哪位不知道的朋友可以回家後問問你們的父母,他們多半知道。
大榕樹景區內照的,那種竹子叫“鳳尾竹”,因為酷似鳳凰的尾巴,是當初周總理來桂林,看到山前光禿禿的,然後從四川那邊引進的,栽下之後發現真的和桂林的山水很相配。20元人民幣背面的就是這種竹子。
大榕樹景區後的一個小村子,我們四個一起發現的。
看到這面牆的時候,她們三個讓我翻譯一下牆上文字的意思,真是讓我哭笑不得,同在一個地球上,農村和城市,國家和國家之間的文化風俗差異太大了。
到這裡我的相機全拍滿了,大榕樹就沒有拍,後面幾乎是東借一部西借一部拍的,我的愛機什麼都好,就是和它配套的卡存儲量太小,這也是我這次出來才發現的。
離開大榕樹大家就決定回家了,挑一條和來時不同的路。“銀子岩”之類的因為之前我去過“冠岩”就放棄了。回去的路很難騎,斜坡不斷,路上滿是大石塊,而且又下起了雨,泥濘不堪,但是一路總能看到放學的孩子一張張天真的笑臉,用清脆的童聲向我們叫著HELLO,難怪我們小的時候老師教育我們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
回到西街還車,曾阿姨問了我明後兩天的行程,主動提出替我做向導,還免了我今天的導游費,事後想想挺後悔的,覺得還有機會補償,可那天之後就再沒有再遇到她。
晚上回到西街照例又是一頓大魚大肉,因為牛仔褲已經全部是泥,借了challet的大裙子穿,再加上拖鞋,走在夜晚的街頭感覺都有點像三毛了。
原定明天一早起床看日出,鬧鐘響的時候發現手已經酸得動不了了,8點出發去國家AAAA級景區“世外桃源”,走到西街口的時候遇到昨天曾阿姨的妹妹,她說曾阿姨今天一早又帶人出去了,托她給我指路,就這樣她拉著我去旅行社買票,去車站找車。
心裡很感動,她挽著你就像自己的女兒,她為你所作的都是無償的,就是這樣純樸的人,初次見你就會掏心挖肺的對你,讓我想起遠在上海的家人也是如此,不知道怎樣來表示感謝,分開的時候留下了自己在上海的住址,真心希望有一天她們來上海可以住在我家,相信爸媽也會歡迎的。
姐姐:曾詩燕 13657832472 座機: 0773-8826957(晚上)
妹妹:曾鳳招 13878375770 小靈通:0773—8861922
在此特地附上兩位阿姨的聯系方式,大家如果去陽朔可以找她們,非常放心也非常有必要,希望通過和她們的接觸你們也能感受到陽朔人的純樸。
陽朔地圖上有這樣一段話,借以共閱
邊城,最早出現在沈從文的湘西題材小說《邊城》。
邊城,在這裡不是一個地理位置上的界定,而是精神空間上、社會審美上的特殊定位。
邊城,是一種純樸、自然、悠閑的生活方式,是一種穿透靈魂的安靜的力量。
盡管外界在不斷的宣傳和開發,希望陽朔能一直保持這種心靈的安寧,不要改變。
過了風雨樓就是出口了,按計劃是搭車去“興坪”,爬一座“老寨山”,這座山知名度並不高,是近年來被一名日本游客發現的,因為山上的景色太美了,就自己出錢修了山路,並且在山腳開了一家旅店,就此住了下來。這座山也是那個作家朋友推薦我去爬的。
哪裡知道等車的時候突然覺得很不舒服,連日來的晚睡早起,形成了我肉體還好,主要是精神上的疲勞,再加上到了陽朔以後的暴飲暴食,我的胃也開始罷工了
已經過了午飯時間卻沒有一點食欲。
車子經過我在西街的旅店時,我決定取消登山計劃。發短信告訴朋友,他堅持一定要我去爬,像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一樣。於是我答應他現在馬上睡覺,不定鬧鐘,假如下午三點能自然醒來,就去。呵呵,有時候真的很喜歡寵愛自己一下,最好一覺到天亮。偏偏兩點就醒了,也不見challet回來,拖到三點一個人出門去爬山,看了表下午4點14分到達山腳,開始登山,唉,真是個吉利的數字啊。
人開始越來越無力,爬爬停停的,突然看到一段近乎垂直的鐵梯,而且很不牢固的樣子。出門以來第一次感到了恐懼,腦子裡開始想一個問題,假如自己掉下去,恐怕要等好一段時間才能被什麼人發現呢。想到此刻上海最懶的同學也許正躺在家裡的床上看電視,而我卻在這樣一個地方做危險動作。但是我得逼自己,因為沒有退路了,真多虧了爬慣了寢室的床,速度雖然跟蝸牛有得一拚,動作還是非常穩的。
一直不敢往下看,第一眼看到山頂這個亭子的時候,知道自己終於成功了,沒有做懦夫。
在亭子裡只坐了20分鐘,風景是不錯,漓江在這裡形成一個u字型的大拐彎,由於“老寨山”是至高點,往下可以看到整個興坪小鎮,隱約傳來孩童啷啷的讀書聲,可我已經累得沒有太大的心情欣賞了,只希望能快點下山,這時候誰肯收100塊錢背我下山,我也干了。
老實說之前還有一點後悔來爬山的,可在山腳找廁所的時候偶然撞進了一家旅店,竟然就是那個日本游人,他在這裡結了婚,還生了一個baby,總之書中看到的一切都讓我給遇到了 。
大家如果還是學生,又不特別排斥日本人的話可以去那裡住,外面看出去景色很好的。旅館的名字就叫“老寨山旅館”,他學生收20一晚,工作了就要100多了。
回去的車上聽到兩則趣聞,說非典那會兒,有一個外國人要去爬西街附近的碧蓮峰看日出,因為很陡,下過雨又滑,根本沒人去,他堅持去爬,在山上迷路了,後來是打110半夜把他接了下來。還有一個英國女孩,因為非典漓江上不通游船,她也是堅持要漂,竟跳入水中,一只手劃,另一只手高舉著衣服,硬是游了過去。剛才在山上我還想著這一次我對自己的挑戰算是達到了極限,可跟他們比簡直沒有形容詞。
回到西街的晚上,洗過澡躺在床上,聯想到下午登山真的覺得此刻的自己太幸福了。
臨睡前和challet道了再見,明天我要去龍勝,她回桂林,幾日的相處都有了感情,我們不願意直面分別。
去龍勝是去大寨金坑看梯田,從陽朔出發大約3個小時的車程終於看到連綿不絕,層層疊疊的梯田。如果再晚一個月,四月估計就會全變成綠色了。
下午下山的時候沒有選擇和同來的大部隊一起下,而是和大嫂兩人最後一次慢慢走下山。臨到分別的時候,眼淚開始控制不住地在眼眶裡打轉,因為長長的山路我們一起走過,因為我親歷了他們的貧窮,更因為我心裡很清楚,這次的分別以後很少再回來的可能。
坐在回桂林的小巴上心是有一種疼痛的感覺的,腦袋裡想的是晚上吃飯時大嫂的話語:“我們這邊的孩子都是讀到初中就讀不起書了。”正因為如此,所以祖祖輩輩窮下去,而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呢?除了一點微薄的酬謝之外,還留下了大嫂的地址,答應寄點書給她的兩個孩子。只有這件事到現在還沒有完成,覺得自己挑的書對那裡的孩子而言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必須慎重。大家如果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