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在42路體育館終點站邊的前鋒停車場內坐直達大巴於周四晚六點出發的。臥車的衛生實在不敢恭維,但省卻了途中的輾轉,想想心也平了。車一路經過杭州,蕭山,臨安,黃山,屯溪,又從江灣,汪口,李坑一路停到紫陽鎮。如果你事先能約好住家,大可在半路下車,一來省了第二天的車程,二來免了門票。大巴到汽車北站前會在小鎮繞一周,其間也可下來找店住宿。我們三點左右下車在一家小店談了價錢住下了,睡一覺,洗個澡,一覺醒來正是清早,起身到北站吃了早餐後就包了車去游歷我們的東線了。
包的車可一路走一路停,只要是你想拍照的地方,都可以隨時下來。月亮灣值得留幾張照,雖然比不上後來的風景,但那初入眼簾的一刻還真是讓人興奮的。小李坑的景致不差,小橋流水人家,雖然人文景觀不少,但新建的假景點太多,讓人一下子沒了真實感。小河上的船千萬不要去坐,2元一人才50多米路線,裡面還有一段可租船也差不多路程卻只要一元一人。進去後就不再有收費了,否則就是有人騙錢。汪口實在不錯,安靜得讓人只想靜靜的坐在橋墩上,看著漫漫的河水延綿而去。那裡有很多過去的小埠口,現在只成了人們洗衣的去處。門口的俞家宗祠歷經了數代卻仍保留了最完整的美麗,期待著人們的欣賞。相比蕭江大宗祠,她更體現了雕工的精細與完整。村口小賣部不遠的小店,菜做得不錯,新鮮,口味也正合適。可問店家要宗祠的票免費參觀。那裡的村民倒比其他地方來得更樸實些。曉起實在是個沒多大噱頭的地方,說是有古樹,但比起慶源與甲路上的古樟來真是小巫見大巫。倒是江灣小學與江上清希望小學值得一看,兩個小學比鄰,但好像條件卻差得太大了(值得深思呀),後者是上海電力集團捐助建成的,江上清則是受過毛主席贊揚的老革命了,是江澤民的繼父。從下曉起到上曉起要經過一段田埂。上曉起倒是景色宜人,村口的歪樹與水中的倒印相印成趣。但這也是唯一的景點了。之後去江嶺與慶源的路就開始變得難走了,一路的顛簸。還好是往小河的上游去,所以河水是越發的清了。行了數公裡接著了江嶺才發現什麼叫真正的壯觀,那些在平源上看到的一小片一小片,到了這裡都被比下去了。占滿了你眼的,是滿山遍野的金黃,整個世界被花的黃,山的翠,天的藍,地的紅,水的綠包圍了,你的心也會溶進這些彩色中去的。離開才真叫是戀戀不舍,恨不得把手中的膠片全抹殺在那裡。若是遇到陰雨天,更有連綿的雲霧盤恆在山頭。此刻也許那一路的艱難才真值得了。
不過到了慶源也許才會覺得是需要休息了,那是個不錯的休息地:廢舊的廊橋,河邊的廊靠,村口的古杏,路邊的梨花,被轉繞在大山中,與世外的隔絕讓這裡仿佛成了桃源。連在夢裡也禁不住游戀忘返。
一覺醒來,次日是接著趕路,然而昨天的滿足早已不能讓你再對思溪,延村,清華再有什麼感悟了。只是思溪上還有幾坐廊橋,還有幾道無人的小灣。還有幾處老舊的經幢。彩虹橋人喧鼎沸,已不值得近玩了,遠觀可能是現在最好最經濟的方式。之後去理坑的路又是一如江嶺的難行,整個人五髒六肺像是倒過來似的,直到出了沱口,看見沱川的風物,才給了我們一劑強心針,溪邊的映山紅把我們的熱情又喚了回來。之後路的艱遙已渾然不覺,轉眼到了理坑。倒底是官家的出身地,也算是古早的小城市,村裡竟有些像上海的弄堂,一條接著一條,一巷串著一巷,卻是十分的干淨,十分的靜默,連狗都不見亂跑的。到了這裡,那些上大夫家,九世同堂,雲溪別墅已經沒什麼可看的了,小異大同外倒不如上小山觀望一番,原來整個理坑就是按五行八卦之理布的局,無怪乎村裡人都說沒人帶是走不出村子的。山上的土觀音聽說十分靈驗,保著此地數年來風調雨順。站在高處俯視這阡陌間的靈秀,真是說不出的愜意與滿足。
回程有幸去了清華吳老師家。不錯的下榻及用餐之處,他們也算是當地殷實之家,吳老師在當地是少有的學歷史出身的人物,在當地很有影響,他太太更是把個家打理得干淨有序。
我們由於急趕周日晚回上海,所以坐的是飛機,才45分鐘。九點半起飛,停虹橋機場。也可以節約從紫陽鎮坐臥鋪中巴於晚五點左右出發,半夜到滬。
整個行程細細品來,覺得這裡真已是開發過度,小橋流水雖然還能讓我們快樂,但值得回味的東西卻實在太少太少了。當地人商業氣息越來越濃,大小景點、村裡村外皆是不匪的門票,鎮上為了修高速更是把河水污成了黃色。人的素質心態也良莠不齊,有個叫石漢仁(車號:贛E-59028,手機:13870327966)的司機,竟是半路加價宰客的老手,已聽到不少人提及上過當受過騙。他還是慶源詹記飯店老板娘的弟弟,那個詹記飯店也是拿了不少假貨充古董騙游人,還為省鋪位要求同行來的人擠一張大床睡的行家。但同為一村人,也有西江月飯店的曹老師為人謙和,老板娘詹靜和樸實有禮。
地方的發展,村落的變遷,給當地人帶來了的心態的差異,生活的變革。城市的垃圾與污染已襲向了這最後的桃源,無知盲從的建設與決策也正吞噬著這片最後的希望。但願這片金色的油菜地,不要成為我們最後的回味,清山秀水,純樸的民風不要成為我們最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