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春暖花開、鶯飛草長的季節。四月十六日星期六,吃好午飯的我匆匆踏上寧波至西塘的行程,向夢裡水鄉進發,去放飛一下春天的心情。
對於西塘古鎮之行籌劃已久,時至今日終於成行。經過三個小時的長途車程,終至嘉興車站,然後再轉乘去西塘的公交車,一個人晃晃悠悠地抵達嘉善西塘鎮。一下車,聚集在那裡守候著招徠生意的三輪車夫就圍了上來。我本來打算一個人慢慢地閑步著進入西塘景區,無奈實在難以抵御得住緊跟不舍的三輪黃包車夫的熱情攻勢,最後我還是坐上了黃包車。到了目的地,三輪車師傅在西塘老街附近熱情地張羅著幫我安置好住宿之處。後來我聽旅館老板私下告知我,這些三輪車夫招攬來客源,可以從旅館領取一筆不菲的提成(按慣例為房價的百分之二十)。怪不得車夫如此熱情高漲,原來有利可圖,為利所趨。
穿過蘇家弄那條狹窄的深巷,走出盡頭,豁然開朗,古鎮風貌的頓時呈現在你的眼前。入口即是“環秀斷虹”之景觀,石砌而成的環形古橋——環秀橋,環秀橋下流水波瀾不驚,水面上時而搖曳而過一葉小舟,這就是我夢縈魂牽的江南風韻——“小橋、流水、人家”。在這春風沉醉的傍晚,迎著楊柳岸的曉風,讓我心中的苦悶和愁緒都隨風而逝。天色漸暗,約許晚上六點鐘,煙雨長廓的屋檐下次第地亮起了紅燈籠,紅彤彤地一色排開,分外映人,讓人看得如痴如醉。沿著煙雨長廓,我悠閑地移步觀景。臨河人家都是一間間的小店鋪,或是老宅式旅社,或經營小工藝品,或是西塘特產小吃店。等興奮勁兒漸漸鎮定下來,還沒吃過晚飯的肚子止不住有點餓了,於是我就近路過的小攤上買了“熏青豆”、“芡實糕”、“粉蒸肉”等來填充肚子,這些都是當地有名的風味小吃。味道還不賴,特別是“熏青豆”,很有嚼頭。嚼久了豆香四溢,刺激你的味蕾,越發有味道。就這樣,可以在游賞古鎮的風土人情的同時打打牙祭,邊走邊吃本來就是一件賞心樂事。
夜幕低垂,兩旁的紅燈籠越發顯得照人,水鄉的意境被渲染得更加迷人。不知不覺到了送子來鳳橋,這裡可以買船票(十元每人)夜游西塘。抵不住漿聲燈影的誘惑,我在售票窗口買好票欲泛舟唱晚。等湊足了一定的人數(八人以上),船老大解纜開船。游客們興致勃勃地下岸上船,前後奔跳,頓時讓船體兩側搖擺,晃蕩得厲害,引來驚叫聲一片,慌得艄公一迭聲地叫喊著“注意安全,安全第一”。一坐上小船,我才體悟到一個人出來游玩的孤寂。如此乘著一扁小舟夜游水鄉,聽著輕緩的漿聲,看著兩岸朦朧燈影在水中蕩漾,那種悠長、美妙的意境,又豈是一個人獨處可以消受得了的?“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懷?不能不說這西塘夜色的魅麗成就了西塘的雋永。
次日早上睡醒起來,我驚覺外面已是艷陽高照。背挎著一個拖沓的包,我游走在那條號稱西塘鎮上最狹長的街道——石皮弄。聽說由於地上鋪的石板薄如皮,故稱之為“石皮弄”。古鎮上的游客越發地密集起來,行走在這條明清建築風格的老街上,三三兩兩的人不時擦肩而過,狂熱的人氣早已打破了古鎮的寧靜。雙休日接踵而來的游人,更是讓路邊的早點小攤的生意火爆異常,繁榮了古鎮的旅游經濟。希望這個被譽為“活著的千年古鎮”能夠風韻不滅,而不是繁華似錦之後被淪落為昨日黃花,成為回憶。不過值得贊譽的是,這裡的民風比較淳樸、服務態度和善,即使買賣不成,仁義猶存。不像我們平常所見的那些勢利小商販,在顧客買與不買之後的態度上大相徑庭,甚至於惡語相加,鬧得彼此不睦。西塘古鎮人家多經營一些小本生意,從他們口中你經常聽到的是“下次光臨”、“不客氣”、“謝謝你”等禮貌用語。其實,這種和睦有禮的服務態度,何嘗不是西塘人在營銷服務上的聰明之處,西塘人的生意經?這也不正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中所要倡導與崇尚的人情美與人性美?
西塘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而著稱。與環秀橋遙相呼應的永寧橋應是西塘之最佳觀景點。我佇立永寧橋上,望見不遠處的安境橋邊垂柳婀娜,迎風搖曳,猶如綠衣少女婆娑起舞,相擁著盛放的櫻花,紅肥綠瘦,爭芳鬥艷,各顯風情萬種。永寧橋畔有一家名叫“錢塘人家”的飯館,旁邊臨水緊挨又是一家名喚“明清食代”的飯店,透過敞開的窗口中,可以望得見裡面高朋滿座,談笑風生。不由讓人想起卞之琳的一句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如此“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廓酒旗風”的江南景致,一時讓站在橋頭觀覽的游人抹殺菲林無數。
走下橋頭,我尋了個相對偏靜一點的地方,倚著河欄坐下。口中慵懶地咬嚼著弄堂裡買來的臭豆腐,看著不遠處桃紅柳綠的旖旎春色,一時思緒萬千,就這樣靜坐、沉思,沉寂在這千年悠悠古鎮裡。如果可以,希望這樣一直坐下去,呆下去……
>
>
更多資訊請見我的個人網站: http://shiming.20008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