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塘當街煮海鮮

作者: Mingkaiyehe

導讀皮蝦又上市了,這個東西好像季節性很強,春天一拔兒,秋天一拔兒。吃過幾回了,各菜市場裡價錢不一,品質最好的當數上周六在新發地買的。新發地的蔬菜果品市場都是泥地上露天的貨車場,用地秤來過磅,賣主用卡車,買主用板兒車。那兒的菜價大約是城裡的一半兒,但也與我無關,因為人家根本就不拆箱,像我每天二兩半斤地買好幾樣兒菜,在那兒甭想。並且那兒的 ...

皮蝦又上市了,這個東西好像季節性很強,春天一拔兒,秋天一拔兒。吃過幾回了,各菜市場裡價錢不一,品質最好的當數上周六在新發地買的。新發地的蔬菜果品市場都是泥地上露天的貨車場,用地秤來過磅,賣主用卡車,買主用板兒車。那兒的菜價大約是城裡的一半兒,但也與我無關,因為人家根本就不拆箱,像我每天二兩半斤地買好幾樣兒菜,在那兒甭想。並且那兒的菜種類也不對,滿眼都是大蔥大蒜整袋的生姜,頂多是西紅柿和黃瓜,我天天買的菜心兒、番杏、芥藍、雞毛菜等不大容易找到。

水產市場在一座大棚裡,地上污水橫流,到處是一堆堆的魚內髒,商販們穿著雨靴蹲在地上剖魚擇蝦。新發地市場裡看攤兒的以婦女為多,連看攤兒帶看孩子,幾歲的小孩兒滿地跑。賣皮蝦的就是位年輕婦人,大高個兒,大嗓門兒。她家的皮蝦都在幾只大玻璃缸裡游著,分兩種,18塊1斤的那種只只滿黃,14塊1斤就不一定了,個兒也略小。

周日在西外新開的華堂商場地下超市裡也看到皮蝦,就賣到19塊8了,也有11塊的,是死的,皮蝦一死就沒什麼人買了。昨天在“美廉美”看到一堆死皮蝦,還賣到17塊,售貨員一再說明是剛死的,估計是活的都賣光了,就剩下死的甩也甩不掉。

北京的皮蝦都是從天津運來的,確切說是從天津的港區塘沽運來的。京津塘高速上有一批專走夜車的司機,每天午夜從塘沽啟程,凌晨到達北京,經過幾道批發,一般在早晨6、7點鐘就出現在北京城區的早市上了。

塘沽那個出皮蝦的小鎮叫北塘,是位於新港北側的一個小漁港。我第一次去北塘時是2001年秋天,當時北塘的港口還只是個純粹的漁業生產作業碼頭,那天正好有台風警報,所有漁船都回來了,港口塞得滿滿的全是船,桅杆林立,場面很是壯觀。

當時就有船在卸貨,也是皮蝦,一箱一箱的,白色的硬塑料箱,過磅時用小鐵鍬來增減份量,皮蝦只只都活蹦亂跳著。有些掛著北京牌照的小貨車等在碼頭上,和漁民們交易。

北塘鎮上以平房居多,樓最高也就兩三層,路邊的樹間曬著漁網,有幾家賣浮漂、絲繩等漁業用品的店,還有家漁政管理所。街裡有好些家飯館,都以賣海鮮攪客。我們那回是在臨著公路的一家看上去還比較大一些的飯莊裡吃的飯,有蝦有蟹。這裡的海鮮烹制方法很簡單,花椒鹽水白煮一下就行了,這個尤其適合皮蝦,我在家也是這麼做的。

塘沽靠海,歷來出鹽出堿,上世紀50年代之後在這裡發展起了化工工業。北塘附近現在還是有大片鹽田,曬好了的鹽像一座座小山樣兒地堆在那兒。我家少爺那時還小,頭一次見到鹽堆好奇,爬上去玩兒了半天,結果晚上我發現他衣兜兒裡、鞋裡全是大鹽粒兒。

後來又去過北塘幾回,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十一,一家三代五口人開車過去的。到那兒吃了一驚,當初安靜的小鎮居然變得人山人海,各種車輛把街道擠得水泄不通。賣海鮮的攤兒沿著公路一溜兒排開,又分出個岔兒,成“丁”字兒排進了小鎮的街裡。攤兒上的內容以皮蝦主打,也有螃蟹、對蝦和黃花魚什麼的。

飯館家家爆滿,我們竟找不到座兒。少爺的爺爺奶奶是頭一回來北塘,兩位老人被這熱鬧景色所吸引,一致主張就坐在街上。

我們就在街邊找了個露天的座位,就是當地居民從家裡搬出來的桌椅,一張普通人家吃飯用的塑料貼面折疊桌兒,幾個凳子五花八門,一樣兒一個。鎮裡人家家都做這黃金周生意,桌椅之外,把自家的鍋碗瓢盆和煤氣灶也搬到了街上給游客們煮海鮮,1斤大概是收1塊錢加工費吧?記得好像是這個價錢。

那兒的皮蝦是15塊錢2斤,晶瑩透明游在桶裡像一汪水晶一樣。煮熟後就成了鮮紅色,盛在鋁盆兒裡端上來,吃皮蝦不用碗,把手洗淨直接從盆裡拿就是了,所以即使在街邊上吃,也不必為衛生擔心。皮蝦肉也不像蟹肉那樣要沾姜末香醋,剝開一整條肉白嘴吃就鮮美無比。那天因為有二老在,我們也買了幾只蟹,但說實話,海蟹盡管也是活的,可剝起來相當麻煩,味道也不比皮蝦高多少,高出幾倍的只是價格,所以若是就為好吃的話,在北塘絕對應該不吃螃蟹吃皮蝦。

我們那天吃了好些皮蝦,吃完一鍋就再去買,再吃完再買再煮,除了啤酒之外就沒再吃別的,那天實實在在地拿皮蝦當了頓午飯。

走的時候在少爺的奶奶提議下,我們又買了10斤大對蝦,也是晶瑩剔透個個活,魚販子預備有專門的聚苯冷藏箱,裡邊放上碎冰塊,帶回北京沒任何問題。不過到家之後這些蝦不得不進了冰箱的冷凍室,生生地凍成了凍蝦,再也不鮮活了,沒辦法!

北塘的漁業碼頭現在加了點兒簡陋的旅游設施,幾個小賣部,還有賣烤蝦、烤魚的小攤兒。賣蝦醬的特別多,北塘的蝦醬很有名,我喜歡那種炸過的,深紅色帶著碎蝦肉粒,有股焦香。還有種沒炸過的,呈紫色,一般用來燒豆腐吃。船還是不少,一群群海鷗在水面上盤旋著飛。從漁港可以看到彩虹橋——是一座由三個連續彩拱構成的跨海大橋,北塘的地標。

那天離開北塘之後,我們又往南去了驢駒河。驢駒河是個三面環海的小村莊,只西側一條土堤和海濱公路通著。四周是藍汪汪的鹽田和魚塘,海闊天空,風景絕佳。我們把帳篷支上,少爺的爺爺釣了會兒魚,少爺的奶奶拍了些照片,直到晚霞當空,才啟程回京。

驢駒河臨公路邊也有一處類似於北塘的海鮮市場,同樣是個吃皮蝦的大排檔。村子裡還可以住宿,一下午工夫就有好幾個村民問過我們住不住。我想如果下回去能在驢駒河住上一晚可能也不錯,一望無際的海景,新鮮的空氣都很具吸引力,當然,最吸引我的還有皮蝦。

從北京去北塘的路線:

沿京津塘高速走到盡頭,再往前,到天津新港保稅區的標識性雕塑前向北轉,走往漢沽方向的公路。向北走不遠,便能看到海中的彩虹橋,一直向著那個方向走下去,就到北塘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