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說,那是中國最美麗的鄉村。於是我又開始蠢蠢欲動,並有了4月8、9、10日的婺源之行。關於行:
1.去:去時還比較順利,4月8日下午17:40,從上海1527次往衢州,凌晨一點半到。到衢州後,在車站邊上的一個旅店開了間鐘點房,休息一會,早上六點左右到長途汽車站買往婺源的車票,應該是6點40開車,這輛車要等5085次,所以大概一直到七點多才開始往城市始。大約9點45到了婺源車站。從上海開出的那輛5085次時間合適可是沒有臥鋪,所以未選。
2.在婺源:在婺源我們包了輛車。婺源景點比較散,當地公共交通不發達,還是包車比較好。
我們的司機姓劉,叫劉少祥,後來的接觸覺得這位師傅很好,路很熟,車技很好,人很熱情,我們全程基本由他安排,聽他的安排吃,在慶源由他幫我們聯系住,他帶我們去一些常人不去的點,感覺他為人很厚道,值得信賴。他的昌河面包車也很好,是新換的,開了才沒多長時間,車裡還有一股新車的味道。他的電話:13767330827。
3.回:回程時不是很順利,衢州站小,過路車根本買不到臥鋪,更甚連硬座也沒有。但看到有游記說上車肯定能補到臥鋪,所以也不是很著急。到婺源後也沒有先去買直接到上海的長途車票,後來證明這著大錯特錯。周日返回時,果然沒買到長途車票,回衢州的公車也沒了,於是包了輛普桑回到衢州。等到晚上十點多,1526次車到衢州站,竟然擠不上去,從外看車廂裡,已是滿滿當當,可惡的是這趟車上的乘務員一個不下來,連車廂門都沒開幾扇。趕忙改簽下一次的車,結果發現仍然上不上。心想再等下去不是辦法,於是就輾轉取道杭州--上海。
關於游:
我們沒有去到每一個點,只是按自己的興趣,走的是曉起——江嶺——慶源這條線,隨興的走了幾個地方,後來自己覺得去得幾個地方還是很值得的。
第一天(4/9)去了曉起和江嶺,傍晚到慶源。路上經過李坑、汪口、江灣,都沒有進去,一是想著民居都差不多,像我等都看不出門道,挑一兩個代表性的看看即可,二是看到那裡面小旗揮舞,旅行團游人如熾。上曉起、下曉起進去仔細的走了走,人還是多,所以也沒多大感受。江嶺的油菜花很漂亮,梯田層層疊疊,謂為壯觀.去慶源的路很難走,那裡的路修到一半又不修了,再加之下雨,路更難走,到達慶源已是晚上,在古宅客棧吃過晚飯,因店內接了兩個大的團隊,所以老板幫我們聯系到農家居住,慶幸不已,可以安靜的休息.後然果然聽司機師傅說,那兩個團深夜一點多還很鬧.
第二天(4/10)早起,在司機師傅的帶領下,去到高處看慶源全景,村莊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隨後在村內閑走,慶源村落規模頗大,約有三百多戶人家,入到村莊深處,村民依然按照自己的步調生活,根本未被我們這些外來的游客所打擾,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著.離開慶源,原路返回,來到江嶺,今天的天氣比昨天好,所以看江嶺的菜花就更清晰了.走走停停.隨後去了思溪延村,游人不多,挺安靜的。先到思溪時,正值午餐時間,因點了雞,現殺現煮好長時間,我們就在煮飯的期間好好的逛了這個村,這樣的村莊人少、安靜就特別有味道。隨後去延村,從公路邊上看它的外圍,很美麗。最後一站,劉師傅帶我們去了板凳橋,是坐木頭搭的橋,橋很長,看上去非常的細巧,因其形狀像板凳故名,可能這裡不為人知,我們下午三點左右到那兒,除了當地人在田間勞作、放牛,沒有一個游人。青山綠水長橋,很棒的一個地方。
關於吃:
一致感覺婺源的菜味道不錯,特別是蔬菜很新鮮,挺合我們胃口,不過這個也因人而異。第一餐是在曉起竹樓飯店吃的,因為不知道,那條荷包魚是燒湯的。這種魚應該屬觀賞魚,魚皮是桔紅色的,所以煮湯或者清蒸的話,我覺得色彩看上去有點那個。第二餐是在慶源古宅客棧吃的晚餐。因為下雨停電,大廚是點著蠟燭做的菜,我們當然也是燭光晚餐,這次魚就選了紅燒,不錯不錯。第三餐是在思溪的午餐,飯店名不記得了,在村子的很裡面,這餐的味道最好了,那個雞蛋炒某種野菜,清香可口,那個土雞的雞肉確實很有嚼勁兒。
關於婺源印像:
總體對婺源的印像還不錯,覺得當地人還是挺樸實的,接觸到的生意人也沒有騙人斬人什麼的,熱情好客。只是對當地的環保狀況有點擔心,旅游業一發達,必然會帶來很多的垃圾,這個好像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垃圾不說遍地開花,最起碼也是經常可見。慶源的那條穿越村莊的水已經不那麼清澈了,當地人還是在那條河裡洗衣洗碗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