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嶗山之棋盤石景區

作者: 西征客

導讀今天本來是要值班的,所以就在辦公室裡玩CS,9點多,司機小趙費要到嶗山轉轉,正好大劉也回來了,所以我就跟小趙開車到嶗山。我們9點半從包頭路出發,經大河東、流清河、埡口,10點半到了返嶺村華嚴寺下面的“山海奇觀”(考慮到嶗頂、太清、九水、仰口幾個景區人太多,所以就到華嚴寺了,而且以前沒來過)。到正門的路上有法顯大師的塑像以及萬佛園,山正門是 ...

今天本來是要值班的,所以就在辦公室裡玩CS,9點多,司機小趙費要到嶗山轉轉,正好大劉也回來了,所以我就跟小趙開車到嶗山。我們9點半從包頭路出發,經大河東、流清河、埡口,10點半到了返嶺村華嚴寺下面的“山海奇觀”(考慮到嶗頂、太清、九水、仰口幾個景區人太多,所以就到華嚴寺了,而且以前沒來過)。到正門的路上有法顯大師的塑像以及萬佛園,山正門是“華嚴聖境”幾個字,在一座異域風格的大門上格外顯眼。很明顯,山路都是新近修的,走不多遠就到了華嚴寺,今天三月十五,正是放生的日子,到華嚴寺的人也不少,善男信女,老老少少。在小趙的執意要求下,俺們兩個在寺裡分別請了一柱香(10元/柱),結果又被工作人員引到佛堂,再請了三對紅燭(10元/對),供奉給佛祖。在這裡俺插一句,如果真要給佛祖上香,可以在市裡請了去,這樣更顯得心誠。從華嚴寺出來,按著路牌的指示,我們前往那羅延窟。一路上風景一般,游人很少,只是偶爾回頭望望,薄霧中的仰口灣以及海中的島嶼就像是一塊蘭水晶上面嵌著幾顆綠翡翠,在青山和藍天的環抱下,倒也熠熠生輝。 山路一側的水道已經干涸,可以看得出水多的時候這裡的水勢也是很磅礡的,大約40分鐘以後,我們到了那羅延窟。這是一個有天窗的天然山洞,些許碎石散落洞中,一尊小型佛像端坐洞內。那羅延洞的標示牌處還有一條路通往棋盤石、明道觀,路上雜草叢生,在路口標有類似禁止通行的標志,我們也沒敢貿然前行,於是延原路返回。

到了山腳下,遇到一位返嶺村的大嬸,據她介紹,前往棋盤石的路好久都沒有人走了,那裡有一個巨大的像棋棋盤,上面還有巨大的石質棋子,有兩位道長在對弈,還有一味樵夫在觀棋(當然都是石頭的),這處景觀也不知道是哪朝那代修的了。這下我忽然想到好像在《聊齋志異》中,有王各莊曉望村人,年輕時到嶗山砍柴迷了路,後來見到兩位道長在下棋,就到一旁觀看。待到棋局結束回到村裡,已過去了九代,而樵夫卻依然年輕。這位大嬸說,蒲松齡曾到王各莊的村裡考證過,就在返嶺村有一位姓黃的老人就“接受過蒲老先生的調查”。這位樵夫後來追隨其師傅學道,常仰起頭張口向天,遂有“仰口”一說。俺只是聽大嬸一人之言,有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指正呀,呵呵。

今天的游覽雖然景色不及仰口,但聽到大嬸的講解,別有一番情趣。也真是不虛此行。坐在車裡,看著窗外的層層的茶園,以及海上若隱若現的小山,真有“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之感。

提示:到華嚴寺、棋盤石景區,還可以乘坐106路車,到返嶺村下車。另外,如果到白雲洞,就到雕龍口下車,具體俺就不多說了。(華嚴寺景區票務管理不嚴格,不用買票就可以上山,當然,正規票價30元/人,通票50元/人,軍人免費)。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