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第二站懸空五台幫助版

作者: hyn01

導讀我是4月17日上午從大同去的恆山懸空寺,門票60元,據說恆山(進山費+門票55元)。包車可以找趙民英趙大姐,她是勞模,手機號碼13703520047。價格是恆山和懸空寺兩點景點200元,如去應縣看木塔,三個景點是260元。 我選了從大同乘汽車到渾源(車票15元)早上8點到8點半發車。長途站在火車站前幾百米處,這裡有直達台懷鎮的中巴(50元)。注意,大同市裡有三個長途站,我 ...

我是4月17日上午從大同去的恆山懸空寺,門票60元,據說恆山(進山費+門票55元)。包車可以找趙民英趙大姐,她是勞模,手機號碼13703520047。價格是恆山和懸空寺兩點景點200元,如去應縣看木塔,三個景點是260元。

我選了從大同乘汽車到渾源(車票15元)早上8點到8點半發車。長途站在火車站前幾百米處,這裡有直達台懷鎮的中巴(50元)。注意,大同市裡有三個長途站,我問過了,三個站發的車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我知道去懸空寺的路和去五台山的路是一條線,所以計劃去看懸空寺後再搭車去五台。但還是有插曲。

我到了火車站前的長途站時,剛下車,就有三個男的過來問我去哪裡,我說去五台。有個男的就喊,錯了,這裡沒有去五台的車。我一楞,難到我做的准備不夠,網友說的不清楚?正在此時,有個年青人衝出來說,這時有去五台的車。我進站看了車次和站牌,有去五台的車。那個年青人說,這人是另外一個汽車站的,在這裡搶客。原來如此。

建議:去懸空寺可坐最早6點半的車。路上花費1個半小時就到了,就在景點門口停。縣空寺1個多小時就可以玩完。加上恆山3個小時足夠,在恆山騎馬可以從後山上的,30元/人。這樣從景點出來可以趕上第二班8點半發的車或第三班車繼續前行到五台。

長途站淡旺季發車不同。我去時是淡季,一天當中去五台的有三班車,分別6點半,8點半,14點半。旺季要加車次,據司機說,10點和11點在旺季會加車次的。

在懸空寺出來後如果想去應縣看木塔,可以花10元到離景點4公裡處的大轉盤。就是一個環型路口,是渾源到應縣和大同去五台兩條線路的交叉路口。

據司機說,應縣發往五台的車每天也很多。

在快到台懷鎮的時候要買進山的門票(90元),這裡提醒一句,買門票時可以告訴他不要保險,否則會買到帶保險的門票(95元)。

住宿:網上有三個推薦:第一台懷鎮窯子村白富賢, 0350-6545275,13803449288。

第二銀盛賓館,離五爺廟80米,在鎮子的邊上。100元1間有衛生間,很干淨。負責人常先生手機13835082414。

第三就是張銀良傅的聯系電話:13903507596、0350-6545369。

從我的五台游來看,台懷鎮是山裡的小鎮,全鎮只有一條街。張銀良和白富賢的窯子村位於鎮子的北面,坐長途車會經過。鎮裡比較好的賓館大多在鎮子偏南邊一點。一般是單位的培訓基地。比如中國銀行和人民銀行的賓館。

吃飯在五台的三晉飯莊。不過只是吃飽,菜只能說湊合。網友推薦的 “淨心齋”就在三晉旁邊。原文如下:

“永結同心”(涼菜,拌粉絲,還算清爽)、“花開獻佛”(是它的招牌菜)、“台蘑鹵面”(刀削面,以台蘑為鹵)、“緣起性空”(素的土豆燒牛肉,味道不錯)、“清靜我心”(湯,裡面有蘑菇、素火腿等)。它還贈送“南台金花茶”。(這裡還有素啤酒,是不含酒精的,可以試試)。

建議:在五台飯館吃飯是可以討價還價的,我們就是這樣,覺得菜貴,說這裡的菜比北京還要價高,結果小姐主動說可以商量可以便宜一點。大家可以試試。

我是4月18日-19日游五台山黛螺頂,據說180階台階,180個煩惱。不可以回頭。來五台就是拜佛,據說五爺廟最靈. 許願第二靈驗之處是殊像寺.

大家可以從殊像寺開始玩,然後順著山勢往上走,最後來到黛螺頂。

最早一班去太原的車是早上6點鐘的。最後一班到太原的車2:30發,當然可以順延,他們會盡量多拉人才會走。路程5小時。小巴是43元。大客50元。

五台山與峨嵋山、九華山、普陀山並列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五台山歷史悠久,北魏孝文帝、隋煬帝、宋太宗、元英宗、清聖祖、清高宗等都曾駕幸五台山。五台山也是我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喇嘛教的佛教道場。

在東台(望海峰)觀雲海日出;登西台(掛月峰)秋夜賞月;登北台(葉鬥峰)觀雪景;上南台(錦繡峰)觀山花繁茂,至於中台(翠石峰)則是觀天像的所在。

建議:

第 1 天到台懷,集中參觀顯通寺、塔院寺、羅目侯寺和菩薩頂登黛螺頂並參觀寺廟。

第 2 天 下午游台懷中心區的碧山寺、南山寺和鎮海寺等。

第 3 天 上午登臨中台翠石峰,觀賞山上的怪石及變幻的天景,下午游南禪寺和龍泉寺。

顯通寺的大雄寶殿是舉辦佛事活動的場所,殿內正中央供奉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的塑像,整座大殿開闊疏朗,古色古香。無量殿是一座磚砌結構建築,裡面供奉有銅鑄毗盧佛,該殿奇特之處在於沒有房梁,形制非常獨特,藝術價值很高。銅殿是一座青銅建築物,殿內有上萬尊小佛像,造型精美,是國內罕見的銅制文物。在顯通寺前的鐘樓裡,有五台山最大的銅鐘——長鳴鐘,鐘的表面還刻有一部萬余字的楷書佛經。對文物有興趣的話,藏經殿裡陳列有各種書畫文物珍品,尤其是一部華嚴經字塔更是價值不菲。

羅目侯寺位於塔院寺東,與顯通寺遙相對應。該寺始建於唐代,明代重修,寺內共有殿堂樓房110多間。山門旁的一對石獅子氣勢威猛,是台懷地區僅存的唐代遺物。

寺內共有四重大殿,分別為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和第四重殿。天王殿內有四尊天王塑像,其形像與青廟中的四大天王不同。文殊殿內的文殊菩薩塑像也帶有明顯的喇嘛教風格,首先,菩薩面白如玉,而不是面如金紙;其次,菩薩的肩上還添了肩花,花上放有經書和智慧劍。在第四座大殿裡,有寺內最吸引人的景觀——“開花現佛”,殿中央的木制彩繪大蓮花會徐徐綻開,露出藏在裡面的四尊阿彌陀佛像。

相傳釋迦牟尼出家前曾娶妻生子,其子名為羅睺羅,並於15歲時出家,成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本寺就是為了紀念他而建的。

菩薩頂 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喇嘛教寺院,與山上其他佛殿有很大的不同,這裡是每年農歷六月初四到六月十五的黃教法會主場地,選擇這一時間登山,你可以看到喇嘛們“鎮魔”的盛況。寺內有天王殿、釋迦牟尼殿、菩薩殿,因歷代皇帝都曾登臨菩薩頂,所以寺內還有不少御筆親題的碑和匾,在東院過廳和後院,有兩座漢白玉四棱柱碑,碑身四面分別刻有漢、蒙、滿、藏四種文字所書的碑文,均為康熙帝手書。

南山寺也是五台山中的一座大寺,距台懷鎮約2公裡。該寺始建於元代,整個寺院共有7層,分為三大部分,下三層名為極樂寺,中間一層名為善德堂,上三層稱作佑國寺。

寺內的石雕和泥塑最有特點,內容包括佛教傳說、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圖案,刀工細致,構圖精妙,堪稱五台山一絕。這一特點在該寺的佑國寺中表現得最為明顯,而且站在佑國寺最高層還可以遠眺五台山的其他四台,景致相當不錯。

尊勝寺始建於唐代,當時稱善住閣院;明萬歷十九年復修後改稱為尊勝寺,清同冶七年作了部分補修。寺內清康熙二十四年碑記載有該寺的歷史。位於五台縣城東北部,距縣城20公裡。

尊勝寺坐北向南,上下五層。在中軸線上排列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大士殿、藏經樓、諸天殿、五文殊殿等六進殿宇,再加上寺院對面的觀音殿,共七座大殿,共有殿宇樓閣200余間。藏經樓是一座二層建築,閣內下層供奉有十二圓覺菩薩,比例和諧。

寺前有一對石獅,連座高約3米,是五台山形體最大、形態最美的石獅,雕刻精細、神態生動,不失為五台山石獅中的傑作。

佛光寺 位於五台縣豆村鎮北5公裡處,寺基為梯田式,共有三層院落。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現在寺內仍存有許多北魏時期的建築和文物,有建築、塑像、壁畫、墨跡四絕。

東大殿是寺院的主體建築,位於寺內東部的制高點上,建於唐宣宗年間,距今1100多年。該殿外觀古樸,門窗、牆壁俱是紅漆刷就,不施彩繪。大殿正中的佛壇上有三尊佛像和35尊菩薩像,正中為釋迦佛,左為彌勒佛,右為阿彌陀佛,塑像面容豐滿、端正,具有典型的中唐風格。東大殿內柱有幾幅壁畫,與敦煌莫高窟中的畫像幾乎沒什麼兩樣,是珍貴的唐代遺物。是五台山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它和洛陽的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廟,現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位於五台山中心區、菩薩頂腳下。


精選遊記: 五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