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喜歡到處走走看看的人,平和且談然的性格注定我一開始就是個過客,我用旁觀者的心情看著各地風情。 。 。 。 也許是看過周莊的熙熙攘攘,所以不奢望麗江古城的寧靜。
也許是看過長城的雄偉壯觀,所以不期望玉龍雪山的震撼。
可是瀘沽湖在我的心中一直是不同的,雖然去過的朋友一直提醒著我濃重的商業氣息一樣會浸染古老的摩梭族人,可我不在乎,我在乎是那一湖得天獨厚的湖水阿。不知道為什麼接近她一直是那麼的困難,好不容易等到了公司批的一星期假期,原以為加上兩個雙休日會有整整10天時間,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那個周末正趕上我有一個重要的考試。於是只能訂當晚的晚班機飛昆明,又正好錯過了當晚最後一班到大理的火車,無奈只能在昆明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趕上昆明至麗江的長途汽車,10個多小時的車程使我和同行的女孩兒疲倦到了極點,心中欣喜卻是那麼的濃重,嘴角泛濫的笑意讓原本疲倦的身體看上去那麼的精神奕奕。
從麗江到盧咕湖雖然只要6個多小時,路況卻是極其不好,加上司機一味在途中停留耽誤了我們不少的時間,所以我們路上還是花了10個小時。到了瀘沽湖已是晚上6點半了,因為高原氣候,那裡的天還是亮著的。
我真的被眼前的景色鎮住了,那是一塊價值連城的藍寶石!
那是造物者最偏心的畫作!
那是世界最純粹的顏色!
我不是沒見過更美的山,廬山的秀麗,黃山的奇偉我都領略過;我不是沒見過更美的水,桂林的清秀,千島湖的朦朧我都親近過;我不是沒見過更美的顏色,九寨溝的色彩斑斕我也窺見過。可是那都不是這樣的湖水,純淨的沒有一絲在質;那樣的藍天,好像用盡一切力量的藍著;不知道為什麼,我是那麼的喜歡瀘沽湖,我久久徘徊,我不願離去。
我,在裡格臨湖邊的一個小客棧入住了。看中的是他那個無敵陽台,想像著在這樣的陽台上臨著瀘沽湖的水,看看書,寫寫東西該是件多麼寫意的事啊!帶去的《追憶逝水年華》卻是一直沒時間看,常常望著窗外的湖水發呆,什麼也不想,只是像祥林嫂一樣向同去的女孩兒,向當地客棧的老板感嘆:真是美啊!自己都覺得自己的好笑,反反復復的在說,反反復復的說同一句話:真是美啊,瀘沽湖!”可是實在是想不出別的言語了,好像我蒼白語言已無法形容她的美來。
去的第二天,天有點起風了,伴著湖水輕輕拍打岸邊的聲音我很舒服的醒了過來,那種慵懶的感覺工作之後便不曾有過了。坐在床上呆呆的看著湖面隨著風慢慢的起著漣漪,好像一塊上好綢緞,又好像我們常說的任她雲卷雲舒。因為不想匆匆忙忙的忽視了瀘沽湖的一顰一笑,所以停留在原地哪兒也沒去,只是靜靜的看著她,也會有空和當地的客棧老板-沈潔聊會天。那是一個原本在上海做企劃的人,留在瀘沽湖邊開了一個“摩梭往事”的客棧,雖然我們並沒住他客棧,只是在他客棧裡吃早餐的時候偶然認識的,可是他依然帶我去轉了轉。很羨慕他們這種人,永遠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永遠走自己想走的路,還是那樣的自信與投入。日子像流水一樣靜靜的流過,想來伴著如此湖光水色也是幸福的,我卻是只能偷得浮生半日閑,匆匆而過。雖然我們生活的狀態並不一樣,可是他又一句話是說對了:瀘沽湖的美並不只在她的透明到極致的藍色湖水,更在於她的藍天,她的白雲,她的山。
我沒有想到我會如此留戀,走的那天早上站在湖邊,我難過得想哭,生命中的一些東西被割舍了一般。我沒有辦法留下來,如果我沒有父母,我會不顧一切的留下來。可是我真的沒有辦法。我不知道我怎麼了,我應該只是一個過客而已,從來沒有一個地方讓我如此留戀的,我沒有選擇,我不想揮揮手,不帶走一偏雲彩,我努力的將瀘沽湖的一切用我的眼我的心刻記下來。
也許是身體的感應,返回麗江的路程走的很辛苦,原是個不太暈車的人,卻在車一駛離瀘沽湖就吐的稀裡嘩啦的,翻江倒胃的吐出來了,隨之倒出來的還有憋了好久的眼淚。
如果你想哭,你就倒立,眼淚就會流進肚裡去了。 。 。 。 。 。
如果你不會倒立,你就裝著在吐,那樣別人就看不到你留出來得眼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