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北京女人的麗江(一)--泡在古城

作者: 詼諧的卡子

導讀出發事情的起因是一張醫院體檢單,盡管醫生的安慰沒有讓我的憂慮加重,但我知道自己確實已經在亞健康的情況下了。有一個瞬間我突然感覺有些悲觀,和以往一樣,每到這個時候就想走得遠遠的。 我的兩個電話就把曼子和苑子煽動起來,這兩個是我大學時的死黨,同屬那種同學眼中瘋癲張揚的群體。我們的友誼直至畢業後10余年的今天仍沒有褪色, 繼續保持著隔段時間會 ...

出發事情的起因是一張醫院體檢單,盡管醫生的安慰沒有讓我的憂慮加重,但我知道自己確實已經在亞健康的情況下了。有一個瞬間我突然感覺有些悲觀,和以往一樣,每到這個時候就想走得遠遠的。

我的兩個電話就把曼子和苑子煽動起來,這兩個是我大學時的死黨,同屬那種同學眼中瘋癲張揚的群體。我們的友誼直至畢業後10余年的今天仍沒有褪色, 繼續保持著隔段時間會去蹦迪、泡吧,把自己累個半殘的習慣,然後在一個慵懶的周六下午共進一頓只屬於女人私密的暢談午餐。 我的煽動詞還是挺蠱惑人心的,“想想,大學時我們帶軍用帳篷游野三坡,游黑龍潭住農家大土炕,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們還有幾個十多年可以重溫這種經歷啊。”

煽動的結果是,一周後我們就集結在我的家裡,准備出發了。略去之間的所有頗費心思的協調和安排不表,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你想得太多但從不付諸實現,好像永遠也就沒有實現的機會。真想做的事,去做,也就做了。時間永遠不夠,機會總是一步之遙,不要給自己找放棄的理由。

曼子說大家可以立些原則,比如,她說:“不能腐敗。“ 因為她覺得這次遠行,部分是學子時代的重溫,有必要敲打一下我這個腐敗分子。 我也說:“好啊,不過也不能小資。”這個絕對是針對曼子,呵呵。 苑子覺得很好笑:“既不讓腐敗,又不讓小資,那我們就別去麗江了。”

抵達客棧

到達麗江時,已經晚上8點多了,按照不能腐敗的原則,我們下了飛機就鑽進外面的民航巴士,到了市區,再打了一輛出租到古城口。

9月中旬的麗江,雨水仍然比較旺盛,在街口,我拿出記載幾家客棧的名單開始打電話,苑子給我撐著傘,第一家是茂恆源,因為就在新華街上,離入口比較近,可是滿員了。 第二家是百歲坊,接電話的人說有三人房,並說如果我們找不到就到大石橋來接一下。就這樣,我們最後落宿到了百歲坊客棧。

說實話,我們喜歡百歲坊客棧的感覺,因為比較原汁原味。當時已經有很多客棧開始提供帶衛生間的標間了,雖說是方便了住客,卻不合我們的初衷和口味。 我們住在二樓,原裝木板地,走起來咯吱咯吱,很有感覺。設在院子裡的公用洗漱池,如果下雨了就撐起一把大傘,刷牙洗臉和著雨聲,很有意思。我們去衛生間、淋浴間要下樓,穿過庭院, 繞到照壁後面, 院子裡屋檐下的竹椅、板凳上老坐著住客和隨時張羅事務的主人,每次穿過院子大家就打個招呼,開幾句玩笑,其樂融融,或者加入到閑聊的行列,喝杯茶水,放一盤自己喜歡的音樂,都讓我們感覺很親切。 標間這個東西,太過城市化了,客棧主人說有了標間和電視,大家可能就不怎麼出房間了,好像少了一份親切和交融。 我深以為然,有時候,舒適也是一種隔絕, 生活在別處,我們要的應該是洗盡鉛華的別處的感覺。

主人和住客

第二天我們坐在廊下和大伙聊天的時候,曼子拿著一本書使勁端詳坐在搖椅上的比較像主人的女孩,終於很疑惑地說,你不太像阿,她遞過去那本書上的有關百歲坊客棧的介紹,上面有女主人坐在椅子上的照片。 我瞥見那書的封面--“麗江的柔軟時光“ 。 後來聽說,很多來麗江的自游人,都會懷揣著這本很柔軟很小資的書,按圖索驥。

麗江確實是個充滿未知和變化的地方,指南書的余墨還香,現實中已經物是人非,百歲坊客棧也是一樣。當年那個四川女孩子游罷還鄉,現在擁有和打理客棧的,是一對靚妹帥哥。女孩小李子是本地納西妹子,時尚漂亮,男孩子來自昆明, 叫常劍,自己戲稱是店小二。常劍其人,用曼子的話來講,別出去尋摸帥哥了,這家裡不有個現成的嘛,呵呵。

小二哥說天南海北的客人都接過,他最喜歡風趣隨和的,所以接到京味幽默的北京人,他就格外開心。 無獨有偶,比我們早一天,來了3個北京dd, 廊下照了面,大家一張口就開始臭貧,笑得不亦樂乎。 後來,我們兩撥人在百歲坊客棧一扎就是10天,看著別人來來去去的,好像自己也是一半的主人。 尤其是3個北京dd,經常晚上陪著主人守大門,還說有他們當看門的,客人12點後回來也沒關系,大不了不睡了,反正早上小二哥4,5點開大門還要把他們放出去,於是大家笑倒。後來在院子裡日上三竿見到他們,苑子就會打趣說:“ 怎麼還沒把你們仨放出去找食兒啊。“

麗江的單身游客,尤其是單獨出行的年輕女孩子似乎特別多,我們的客棧裡就見了好幾個,加上在路上認識的,仿佛在古城裡隨手一抓,就是一大把自個兒在麗江瀟灑的年輕mm。相比之下,我們3個三十郎當的女人幫,反而顯得另類,連小二哥都對我們有些好奇,沒准覺得我們來麗江有所尋求,比如艷遇什麼的呢,呵呵。我們自己私下裡也說,要不我們分頭行動吧,一來可以顯得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二來增大艷遇幾率,不要辜負了別人的猜想,笑。

晃悠在古城

玩笑歸玩笑,不過我們卻是經常分開行動。 由於我是第二次來麗江的緣故,所以拍照、購物等也就略去不少。 新義街上的景致很適合拍照,河面比較寬,而且曲折有致,還有被踩得光溜溜的大石橋。 曼子和苑子在街上取景拍照時,我就踱進左岸咖啡館,要一杯咖啡看著她們在視野中走走停停。 等換到四方街上,我已經在三家咖啡館喝了三杯咖啡,曼子和苑子喜歡街上的商鋪,而且一扎進去,時間就像流水一樣嘩嘩的過去,於是我就坐在四方街小橋邊的椅子上漫不經心的東張西望,看著陌生的人來人往,腦子裡空空蕩蕩,體會一把做白痴的幸福。

後來我們上了萬古樓茶飯莊的屋頂陽台, 俯瞰古城全貌。雲霧時聚時散,小雨時來時去,我們坐在陽傘下,喝著玫瑰花茶。苑子問我重游麗江有什麼新感覺,我說平常感受平常心,麗江只有在你不刻意的時候才不讓你失望。 當然不同的是,我看了看曼子笑說,我違反了我們的組織原則,這麼半天的時間,為了等你們,我進了三次咖啡館,喝了7,80塊錢的咖啡,真是既腐敗又小資,不可救藥。

離開萬古樓我們開始了古城酒吧飯店的掃街之旅,當然我是向導,從四方街出發,帶著曼子苑子走過新華街,經過一個個各種名稱但與記憶無關的酒吧飯館,沿溪流而上到了古城門口大水車,轉上東大街然後左邊岔道晃悠過去,走了積善巷,密士巷,到國際青年旅社定了去瀘沽湖的車,然後回到新義街過百歲橋,到了百歲坊街口,繞過納西人開的在水一方餐廳,往那條安靜的小巷走了2,30米的樣子,已經繞暈了的苑子忽然驚咦了一聲,“這不是我們的客棧嘛。”這時如果有鏡頭搖向我,肯定在做得意狀。

後來,百歲坊巷口的在水一方餐廳成了我們的食堂,這是我第一次來麗江時,把其他林林總總的地方吃了之後,情有獨鐘的地方。原因很簡單,原汁原味,如同百歲坊客棧的感覺一樣。 曼子和苑子也很認可我的推薦, 因為那位納西大媽做菜真的很香,吃飯的氛圍很家常。他們沒有其他餐廳那樣的大廳堂,是把自己家的院子臨街的部分改的,這在麗江古城已經非常難得見了。 一樓只有兩三張桌子,廚房就在飯廳裡,可以聽到聞到炒菜的聲音和香氣。二樓我們去過,不很大,有個陽台,但我們更喜歡在一樓,一邊吃飯一邊和大媽聊天,說起要什麼好吃的東東,大媽就起身到廚房去做給我們。

想到和這家餐廳的緣分,還得益於在國外聽到的一句俗語“cooked in sight, it must be right.” 意思是在你視線中做的飯菜,一定不會錯的。 大媽做的麗江粑粑超級好吃,尤其是剛出鍋的,吃來比去的,這裡成為我唯一會買粑粑的地方。納西大媽並不記得我一年前來吃過好幾頓飯,但她對這次經常造訪的我們很歡迎和優待,呵呵,可能因為我們呼三喝四的樣子超級養眼,引起路過的人向裡張望的多一些,說不准,有些生意就是我們給”托“來的。

別笑,嚴肅點,我們這兒當托呢。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