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節日采風

作者: Jadehao

導讀1月23日19點35分抵達桂林兩江機場,乘機場大巴到民航大廈,住附近的台聯酒店。與桂林的朋友商量了這幾天的行程,托他訂27日下午的返滬臥鋪,應該沒什麼問題; 逛中山中路夜市,在桂林吃第一頓米粉,還是當地人去的地方,據說很正宗,感覺味道也不咋地,粉不夠筋鬥,1塊5一兩,澆頭是鹵菜,自配配菜,有酸菜、蔥花、香菜、蘿蔔干、各式辣椒,大鍋裡還有骨頭湯。放 ...

1月23日19點35分抵達桂林兩江機場,乘機場大巴到民航大廈,住附近的台聯酒店。與桂林的朋友商量了這幾天的行程,托他訂27日下午的返滬臥鋪,應該沒什麼問題;

逛中山中路夜市,在桂林吃第一頓米粉,還是當地人去的地方,據說很正宗,感覺味道也不咋地,粉不夠筋鬥,1塊5一兩,澆頭是鹵菜,自配配菜,有酸菜、蔥花、香菜、蘿蔔干、各式辣椒,大鍋裡還有骨頭湯。放了過多的辣,吃完後胃有些隱隱作痛;

夜市很熱鬧,十一點多了也沒有打烊的跡像,買了酸菜,味道很不錯,冰、辣、酸,還是有些刺激胃。後來才知道酸菜不是用醋泡的,突然與化學東東聯想在了一起,便是不敢再作嘗試了,雖然味道不錯。

1月24日

起了個大早,7點出發,逛了一圈,米粉店還都沒開,打車去了汽車站;往龍勝的車每20分鐘一班,買好了7點30分的票,14塊一人。到離車站最近的一家米粉店吃了碗米粉,徹底失望,還是很難吃。匆匆吃完,趕車。吃得太快,又不消化了;1個小時20分左右到龍勝,下車後原地攔直達龍脊的車;

旅游旺季啊~車超載,小小的中巴裝滿了人。中途上來個少數民族人(後來知道是瑤族人),耳朵上戴了個大大的銀圈圈(沒法說是耳環),厚重的金屬經年累月,將她的耳朵皮拉得很長,望著那個耳朵,覺得那是枷鎖,栓在女人身上的枷鎖;

門票要30,其實繞了道可以免門票的,想想也沒必要,山裡人也不容易;

梯田很是壯觀,勞動人民汗水與智慧的結晶。很悲哀,讓許許多多中外的游客來見證中國的落後;

有一家鄉村咖啡吧很不錯,本想座會兒的,由於性價比不高,所以也放棄了,我們在裡面拍了張照,也算占了小便宜;

坐在田埂上吹吹風也不錯;

本想徒步3小時趕往3號觀景點的,鑒於時間關系,放棄了。那兒溫度不高,到處有民宅可借宿,但想到寒冷冬夜裡竄風的木屋,怎麼也浪漫不起來,決定當天就趕往陽朔,小資夜生活很是吸引人啊~故3號景點不在本行程之列;

竹筒飯很好吃,香菇、腊肉與蔥切碎後拌著糯米塞進新鮮的竹筒中,放在大火上烤,要半小時才熟,很香。我們先是被人騙了,在猶豫是不是要等上二十分鐘火上ing烤著的竹筒飯時,一個當地人說她那兒有烤好的,於是跟著去了,拿來的竹筒飯倒是溫熱的,可沒什麼“內容”,還有厚厚的鍋巴,吃完後,想想二十分鐘也過了,於是再回到原先的那個人那裡,同樣8兩銀子,質地很是不同啊,不愧為“竹筒飯第一家”啊~糯米很是松軟香嫩,寫到這兒,饞涎ing;

一路上有許多瑤族人在賣手工繡布,我看中了塊頭巾,也不管自己腦袋大戴著是不是合適,到了外地就是容易釋放自我,反正沒人認識,買了戴了再說!她就是咬定20塊,怎麼都不給還價,走都走了,回過頭來發現她正拿著那塊頭巾逗我,很是可愛的表情,忍不住回去買了下來,還和她合了影;

到處都是小人啊~出了門就有人想和我們拼車,他們一家三口,京片子的口音,想想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小巴才來,能拼個車也不錯,包車去桂林要250,算算一個人要50,不經濟,再找兩個人吧?吆喝了半天,湊不上人,好多廣東人都是自駕車來玩的。到了龍勝再轉回桂林的車吧,那想拼車的人說是50元,一個人10元,比起6.5元的小巴,還行,到了後才知道是40元,莫名其妙,他家的小朋友就不算錢啦!算了,幾塊錢的事情也不想和他搞;

也真巧,正在想回桂林的車是不是有,是不是需要再找兩個人包車的時候,對面回桂林的車來了,衝~只要10塊錢,髒就髒吧,將就點;

到了車站立刻買去陽朔的票,13塊一人,8點半末班車,聽那個桂林的朋友說路上是兩小時,斟酌再三,放棄了在桂林美餐一頓的想法,買了7點半的車票,還不知道那兒住宿是不是緊張,我們的膽子也夠大的;

沒想到9點不到我們就到陽朔了,先吃先吃,下了車就看到一條長長的小吃街,說是新西街(後來才知道被人蒙了,根本不是什麼西街),才知道這兒特色菜是啤酒魚,就來一份吧,挑了個最便宜的青魚,實在沒什麼好吃的,魚鱗都沒刮,有些魚肉還是生的,菜心倒是很好吃,很嫩,豆腐釀就是將豆腐切成三角形,中間夾一層肉末,放在油鍋裡炸後再放蔥、姜、辣椒炒的,味道不錯,還好啦,這頓一共只花了五十兩銀子;

一個導游早就鉚上我們了,看來還算面善,就她吧,她帶我們找了住處,西街是住不上了,價高且都住滿了,找了個私人的住處,還五樓呢,一間大房切成好幾間,窮和老板商量,最後110成交,沒空調但有熱水洗澡;

站在陽台上還能看見不遠處的山,這兒到處是山,直上直下的,很少幾座能攀爬的;

想洗澡時才發現陽台上的洗手間沒有封閉,多冷啊~~房間也冷,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還冷得臉色鐵青,早點睡吧;

約了導游明天來帶我們玩,一天20元,還真便宜。

1月25日

早上起來,導游已在門口等,問她為什麼不敲門,她說那樣不尊重客人,可我們說好了進來叫我們的呀,不會變通;

再也不想吃那個什麼正宗米粉了,想喝粥,走了好幾家店,都沒有,算了,改吃河粉,慢慢嚼好消化,不容易胃痛;

借了輛雙人自行車,15元一天,嘿,還沒騎雙人車上過大街;

第一站蝴蝶泉,被誆了,35元的門票,不值;洞內還很省電,一批游人走後彩燈還關閉;

下一站鑒(有金字旁的)山寺,正宗騙錢的地方,好在知道了一些佛教知識,說是今天有老法師免費解簽,羊羊試了,老和尚還沒說話就讓她先去買全家平安香,99塊啊~~我也不好多說,她心裡一定很郁悶;

吃一塹長一智,不再玩花錢的景點了,和跟團沒什麼區別,拒絕了大榕樹,也拒絕了聚龍潭;

午飯時間,來到了農家飯店,用不著買門票也可以看到月亮山,還真好看~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月亮形狀也不一樣;

菜很貴,還不講價,想想農家的腊肉和土雞一定要吃,端上桌的腊肉又少又肥,土雞要50塊,味道也不好,米飯還不送,開銷了80,不值;

再上路吧,就去遇龍橋。路很遠,要兩三個小時,不好意思讓導游跟著,導游挺好,說是小路我們不認識,執意要帶路,盛情難卻啊~

一路石子,可不好騎,綠色的河水很吸引人,走走停停,時常可以找到傍在河邊的竹筏,上去做撐篙狀,也拍了不少像片。導游的心情我們能理解,可我們的心情導游不能理解,她沒碰上過我們這樣玩法的;

真的有點累了,還是漂一段吧,談好了價60元半小時,從下面往上漂,真是苦了那個年輕的小伙子,沒漂幾分鐘就有個壩,船夫需要將竹筏抬過這個壩,可夠苦的,是體力活啊。乘過壩的間隙,買袋桔子,很新鮮,才過了兩個壩就到了半小時,可能是船夫看我倆比較可愛吧~~又載我們漂了會兒,漂了近一個小時上岸,再來個沙田柚,2塊錢;

繼續上路,羊羊開路,這會兒她挺來勁。我嘛,就在後面混混啦~吃柚子,很甜,肉很細嫩,但核很多。塞給她半片,省得她忌妒。真心疼這車,還捷安特的,顛都要顛壞了;

經過舊縣,還留著文化大革命的氣息,不少人已經搬出去了。導游告訴我她媽媽就是從這裡嫁到陽朔去的;

穿過小路,終於來到了大路。路口豎了一個大牌子,才知道原來舊縣還是參觀的一個景點,汗~拿勞動人民開玩笑;

加油啊,沒多少路了。終於看到了遇龍村的指示牌;

一行騎著單車的人超過了我們,後座上還插了面黃旗,寫著“戶外運動俱樂部”,還有好多人的簽名,好生羨慕啊;

到了到了!!勝利!!快在橋下拍張照留個影,就我倆坐單車上酷酷的樣子,導游幫我們照的(遺憾啊,拍糊了,這是後話);

一棵大樹,叫不上名來。爬上去先~把鞋脫了,蹭了好久,終於上去了,拍了幾張得意的照片。景區很小,但處處是景;

那行俱樂部的人上來搭話,邀我們晚上丁丁見。好啊~出門皆是朋友嘛~

天色已經暗了,冬日的天暗得特別快,想到回程還要一個多小時,匆匆地踏上返程的路;

導游顯得有些著急了,騎在了前面。一直想問她姓啥名誰,芳齡幾何。覺著她應該姓周(小瓦姓周呀),年齡嘛,鄉下的人顯老,應該和我們差不多大,最多不超過三十。回頭問問她;

盡管很累,但終於還是到了陽朔,天已黑,晚6時半左右。先還車,乘間隙了解一下導游,姓張(失望),四十歲,還真看不出。方知她一天都沒吃東西,她雙腿已發軟,不大有騎那麼長時間單車的時候。多給了她十塊,對這樣的運動量來說30塊也是不多的,我們的玩法確實和別人不一樣。她妹妹特別高興,說我們不像其實大城市的小姑娘那樣,一點都不嬌貴,天知道導游都喜歡嬌貴的游客,否則都像今天這樣怎麼掙錢啊~

約了第二天一早去興坪乘船游漓江,談好了價格,40元一個人,因為現在游漓江的人多,晚點的船都被預定了,所以我們要趕早,6點就得起床。囑咐小張我們需要找新的住處,有空調、獨立衛生間與24h熱水,明晚回來她帶我們去;

找個地方吃飯吧,到了一家西點房,把第二天的早飯買好了。左挑右撿,選了一家什麼大姐的排檔,人很多。想吃便宜的魚也沒有,要了個??魚,忘了(印像中是什麼無骨魚),確實比青魚好吃。加份青菜,一共69塊。還是有點心疼的,第一次旅游在吃上花錢,而且並不十分覺著好吃;

終於可以小資了,到了西街;

“小馬的天”,老張說起過,他聽朋友說那兒很不錯。看看沒什麼,地方小,而且是吃飯的地方,再找找;

西街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有文化韻味,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除了那些賣土特產的。“我們用最優秀的音樂來襯托最好的手工藝品”,書比人多的咖啡店,免費上網的酒吧等等,很惹人愛,不少的酒吧都是老外開的。在銀鋪挑了個銀鐲子,心裡美滋滋地,想了好久了,在西街如願;

去丁丁泡了會兒,考慮到第二天要早起,沒多留連就回去了。

1月26日

6點沒起來,末幾末幾6點半了。門口傳還急急的敲門聲,是小張,她這會兒也不顧什麼尊重不尊重了,說車在門口等我們。快快漱洗完畢,下樓;

半小時我們就到了興坪。車上的人都是昨晚談好價格的,分別有人接應,叫著聯絡的暗號。我們就像是偷渡的人一樣,與對方接洽好,跟著她走。好黑啊~第一感覺我們受騙了,這游船一定是私家的,不繳稅,不歸當地旅游局管;

天還沒亮,又是一個像廢墟一樣的小鎮,不知同行的那幾個老外作何感受,中國好多的地方真落後啊。一行人很匆忙,抓拍了幾張“廢都”,還有所學校、圖書館呢;

穿過小鎮,穿過菜園,看到漓江了,水很少,大片的石子露出水面;

交了黑錢,上船。沒什麼大收獲,漓江真聽的看的多了,有些麻木。好累,還打了個盹兒,不敢讓羊羊看見啊~這錢燒得~~一個多小時後,離上船處不遠我們上了岸;

昨晚買的手繪地圖上說興坪可以看到20元人民幣背後的風景。翻了半天,我們身上摸不出一張20的,別誤會啊~包包裡全是一百的。喲,好多人拿著錢在對,一定是這兒了,借張來看看,果然是這兒。好可惜,准備不充分,相機沒電了:(拍張膠卷的吧;

吃了烤紅薯,一塊錢三個。順便打聽一下接下來還能去哪兒,有整整一天的時間呢;

按著指示,登老寨山望遠。1千多石級,200多米高的山對我們而言真的算不了什麼。山路是一個日本人贊助修的,只花了十萬塊,還東拼西湊的,憑什麼外國人做點事就這麼宣揚?十萬塊就能立碑,改天我也投資一座山去。石級上用彩色筆寫著日文的片假名,我氣啊~~還好,再走幾步就是英文字母和單詞的,創意還行,邊走邊記單詞,可為什麼不在石級上寫一些優美的詩篇呢?祖國的大好河山與豐厚的文化底蘊,多協調啊;

石級不是很平坦,還真有登山的感覺,輾轉到了山頂。風景一般,因為漓江沒什麼水;

回去了,還是西街誘人。憧憬小瓦那些在紅豆的午後……

先吃小吃填飽肚子,桂花蓮子羹、粉、碗糕、芝麻糊、玉米糕……

在紅豆坐下,叫了一壺茉莉花茶,才十塊錢;

又有人來搭話,是上海人。和我們一個航班到桂林,他說西街很像普濟島。確實西街很有異域風情;

和桂林的朋友再次確認了一下回程票的事,應該沒問題了,明天就要走了,心中有說不出的傷感;

在紅豆的下午是悠閑的,留言薄上留下了我的情感,當然內容得保密,想找小瓦的留言看看,可沒找到,本本太多了,都寫得滿滿當當;

該吃晚飯了,臨走時和那個小上海打個招呼,有緣上海見;

隨便吃吃,麻辣燙很不錯,片狀的腐竹昨天就引得我饞涎;

聯系了小張,住處搞定了,離西街不遠,100元一晚;

再去丁丁吧,那裡很放松。又認識了新朋友,火剛,姓火的人可不多,像極了劉海。一幫人瘋狂地在跳舞,引來了全場的目光,這兒不是舞廳啊~~一個較胖的男子,扭動著腰支,豪無美感可言,但也得佩服他的勇氣。終於整個丁丁的氣氛被這位男子站在桌上扭動身軀給帶動了,大家熱情高脹,在聲聲“脫!脫!脫!”地呼喊下,他竟表演起了性感的脫衣舞,舞者的身材不怎樣,卻把我們每個人的熱情推向了高潮。平時不跳舞的我,也禁不住站了起來,人生難得幾回瘋狂;真的喜歡這裡。在這裡,大家都是朋友,接觸到的眼神都是友善的。人類那麼純粹的目光也許只有在部落裡才能發掘到了,而我們,今宵就是部落的野人;

過了十二點,回去了。再不走,就要被瘋狂的人群抬到桌子上表演了。喜歡今夜,在丁丁的這個晚上;

午夜的西街依舊燈火通明,一年究竟有幾天,這裡是不眠夜?

1月27日

睡到9點,洗個澡,上路;

路上就打了電話給桂林的朋友,他還沒拿到票,想著總得謝謝別人,邀了他中午一起吃飯。

桂林好冷;

11點多,等來了他的電話。沒票!

見了面,他執意要我們的證件,為我們買明天返滬的機票。我們不從。羊羊四處托人;

先吃飯吧,又冷又餓,他倒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再不做決定,明天的機票都買不到了。好個皇帝不急急太監啊!

快餐店吃的,還行。做了個大決定,今天趕深圳,明晚從深圳回滬,也不枉此行了;

說干就干,買票。兩邊同時進行,他去搞定六折機票,我們排隊買車票;

拿到票,心定了;

好歹得買幾盒正宗的喉寶,4塊5一盒,5盒以上只要4塊錢,便宜,買五盒;

他帶我們去看像鼻山,真讓人失望。跟想像中的完全兩樣,那廝就在路邊,想偷窺一下全貌都不行,公園邊長滿了茂盛的竹子,真搞不懂,冬天長什麼葉子!!

還是冷,躲麥當勞吧;

為了錢,扯來扯去,真煩,撤!

和他說ByeBye,換網吧。羊羊夠創意,說明天在香港吃午飯,深圳吃晚飯。網上看看深圳和香港的信息。進特區要邊防證,我們沒有,應該不用太擔心的,社會早進步咧;

混到了晚上,車站人滿為患。我們的車也晚點了,8點半的車到8點三刻才到,人上齊了就出發。330的票還不是臥鋪,誰讓趕上春運呢?就和打工族一起吧。空調也沒,越睡越冷,脖子也難受得不行。半夜醒來看到走的是小路,唉……別是不舍得高速公路費啊。

1月28日

12小時後到了關口,穿軍裝的很凶,沒證的到下面去,樣子還挺唬人。原來就到窗口登記一下身份證號;

再開,過不了半小時就到車站了。買張地圖先,給了四塊錢。再問問怎麼去香港,旅行社都沒法,算了,拿點深圳的資料,就玩深圳吧;

“深圳的收入高,物價高”,網上這麼說的;

果然,出租車起步價12.5元,以後每公裡2.6元,第一次在外地乘比上海貴的出租。商量了先去商業圈,再看看市府。問問司機哪兒能看到香港,隔著海看看吧,地理知識貧乏,這兒不能隔海看香港,即使能看到,也不是香港繁華的街市。司機繞了道,真不道德,管他哪裡,下車!20塊;

第一站,中信城市廣場。肯德基吃早飯。深圳有四個區在特區內,特區內有兩個商業街,一個是華強北,專賣電子產品;另一個是羅湖區,專門賣服裝;

打聽好機場線,真巧,離這兒很近。看好時間,把包也給寄了;

深圳的路很寬,我們沿著深南路走。市府到了,一點也不體面,羊羊解釋說人家那叫為政廉潔,那倒也是,否則怎麼做人民的公樸呢?

地鐵還在建;

十字路口有一張鄧爺爺的像,是啊,深圳的發展離不開鄧爺爺當年南巡時的那句話啊~拍張照,雄赳赳,氣昂昂的,像個共產黨,就憑這張照也得讓俺加入中國共產黨!

喜歡深圳,第一次看到上海以外的大城市;

東門步行街到了,街區很大,我們逛街的興致不高,只想了解一下城市的概貌;

再去看看沃爾瑪,就在羅湖區政府附近,失望啊~比大連的還讓人失望,門面還趕不上上海的聯華超市;

中午吃粥,找了家港式茶餐廳。田雞粥,28塊。就一砂鍋泡飯,味道還行。兩人竟也吃了一鍋。問了一下老板,他建議我們去大梅沙,好,看海也不錯,深南路上有直達車;

深南路是深圳的主干道;

陰差陽錯,上了223,去錦繡中華的。也行,我們就腳踩瓜皮,到哪兒算哪兒;

景點的門票都不低於100元,不是省錢,時間有限,想多看幾個地方,所以都在門口拍了些照片。錦繡中華、民族文化村、世界之窗,還行。歡樂谷沒去;

深圳十幾度的天,很舒服,不冷;

下午四時,還來得及看去大梅沙;103可以到。8塊錢的車錢?要1個多小時。來不及了,改去沙頭角,門口看看中英街啥模樣。反正一條線,5塊錢。貴啊,什麼都貴;

梧桐山隧道,長2700多米,歷害,感覺有點像上海的浦江隧道了。穿過隧道,不一會兒就到了我們的下車站;

想起爸爸年輕時的經歷,一樣沒有過境證,和警衛商量商量,也看過了趟中英街,盡管只有十分鐘。何況現在香港回歸啦!都一個大家庭了,多溫馨啊?……

原來沙頭角是個關卡,門口有警衛,進出都得查證;

進出的又不都是體面人,還好多賣菜的呢!怎麼我們就要護照?辦證的也下班了。門口查證那小伙子還面善,不行就施美人計。等沒什麼路人了,我們上前,身份證、機票都拿出來了。班長來了,繼續公關。同門兄弟的家屬都被無情地擋在了外面。直覺告訴我,我們不會。

果然,我們換來了保貴的十分鐘;

我們相擁,飛奔進去,拍照;

其實很普通的街,不長,大都是金店;

興奮過了度,到了香港的邊境還大笑大鬧,被那邊的大警察“熊”了一頓,拍照也不成,被告之“對不起,這裡是香港的土地”,長得像豬頭還那麼拽,俗話說長得醜不是他的錯,出來嚇人就是他不對了,也不想想他吃的是哪國的糧食!街上的警衛也要來察我們的證件了,快逃吧,別真的鬧出了事;

出來取證,班長笑咪咪地問我們怎麼樣,當聽到不給在分界線上拍照,他笑笑說下回來他帶我們去,瞧他色的:(

沒遺憾了;

晚飯用東門街的小吃搞定,重慶粉很不錯,麻麻辣辣的;還有缽仔餅,香糯可口……

要離開了,走回深圳之旅的起點。一路留連,拍夜景。

誤了班車,有驚無險,拼車去了寶安機場。

我的節日采風。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