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麗江

作者: now644

導讀去麗江之前,我就幻想著麗江古城的自然與樸實,幻想著能領略古城、雪山的風貌,幻想著能在麗江度過閑暇美好的時光。(1)麗江古城,一個民族風情建築下的小商品大雜燴市場。 從古城口進麗江古城,大概有3條主街可以通到四方街。無論從那條街進,街兩旁都是賣小商品的店鋪。賣鞋的,賣包的,賣服裝的,賣首飾的,就像走進了以前北京的秀水街。即使到了四方街, ...

去麗江之前,我就幻想著麗江古城的自然與樸實,幻想著能領略古城、雪山的風貌,幻想著能在麗江度過閑暇美好的時光。(1)麗江古城,一個民族風情建築下的小商品大雜燴市場。

從古城口進麗江古城,大概有3條主街可以通到四方街。無論從那條街進,街兩旁都是賣小商品的店鋪。賣鞋的,賣包的,賣服裝的,賣首飾的,就像走進了以前北京的秀水街。即使到了四方街,四方街的四周也都被小商品的店鋪所占滿。

古城做生意的,可以說都是外地人,湖南湖北的,廣東,四川的,上海,江浙的。。。

據當地納西族的人說,納西族的人都很純樸,做不了生意,所以他們都把房子租給外地人,讓外地人做生意。

(2)我不知道這說明了什麼?

在古城裡,到處都可以看到穿著納西族服裝的老人。需要說明的是,古城管理處要求在古城裡做生意的人,都要穿帶有民族服飾的服裝,所以你見到店鋪的人,不要以為他們就是納西族的當地人。住在古城裡的納西族的老人一直還保留著穿民族服裝的習慣。遇到這些老人,我總是多看幾眼,有時想給她們照個相,留個紀念。可是有些老人(不是多數,但也不是少數)知道你要照相(不是合影),就用兩手的食指交叉的衝著你。意思是要10元錢。

在木府(一個仿故宮的宅院建築)的門前,就做著3個納西族的老太太。我們在得知給她們照相要收費後,銅臭的惡心已經使我們失去了對她們的興趣。我們在遠處給木府的牌樓照相的時侯,她們的眼光自始至終沒有離開過我的相機。

聽了宣科的納西古樂。說實話,宣科的發言,比聽音樂的時間還長。

“你們沒有看出我是這個樂團的頭麼?”“我們的資產現在有上千萬。”

“我給麗江古城的我的母校,市一中,捐款100萬。”

“有人說納西古樂。。。,我騙你們,能騙得了江澤民麼?”

中途有很多人退場,場上被逗樂的,都是年輕人。臨結束的時候,不斷地勸大家要買他的書。演出結束後,看到有一個工作人員在發一張a4紙,上面印著宣科的幽默素描及幾句勉勵別人的話。我也收了一張,信步走向門口。可是工作人員轉身就追著我要:5塊錢!

(3)古城的吃----價貴!量少!還不好吃!

這是我的感覺。去過古城的人也不止我一個。看看別人說的,也許會客觀一點。

偶爾逛到了一個沒人的小巷,看到一台破電風扇,吹著擺在地上的當地名吃“雞豆涼粉”的原料。

(4)古城的娛樂

古城的酒吧街是有名的,去之前,我就想好好的去泡一泡。還聽說有對歌。可是當我置身於酒吧街時,感受到的是嘈雜叫喊混亂的氛圍。

如果你年輕,如果你沒有經歷過,如果你覺得新鮮,如果你想發泄。那麼,可以選擇酒吧街。至於酒吧的檔次,就像前面的網友提到的,隨便在北京拎出一個,都可以和那裡的比。

(5)古城的住

古城的客棧也基本都是外地人開的,條件好壞,應該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算不上星級。我住了幾家客棧,電視沒幾個台,有也不怎麼清楚。廁所衝水,普遍都費勁。客棧的房間都不隔音,原因是當地的房子都是木門窗。晚上,不是經常被狗叫野貓吵醒,或者就被晚歸的客人或者一大早的游客吵醒。古城裡除了客棧和商店,可以說家家有狗。

(6) 麗江的行

無論你是坐著吃飯,還是在四方街閑逛,總會有人問你是否包車去這個山那個湖的?

挺煩人。可以說是古城一絕。

對了,在麗江古城裡,看到一輛北京牌照的捷達車,四個輪胎全部被扎。

後來當地人說古城的管理處的人就是一幫土匪。見到有違規進古城的車輛,他們就卸前牌照。不知是真是假。

另外,以前看網上的人說:到了古城租一輛自行車就可以逛遍古城。

那才叫瞎扯蛋呢。你以為是北京的馬路那麼平呢。除非它是鐵腚。

客觀講,我不喜歡麗江。

圖片說明:兩個住在古城裡的小女孩,在木府外的台階上寫作業。

我問她們:為什麼在外面寫作業?

她們說:回到家裡,爸爸媽媽讓她們洗碗掃地,這樣就沒有時間寫作業了。

作業完不成,第二天老師會罵她們的。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