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江口消滅了8個鍋貼和兩碗稀飯後,八點半鐘來到了 梵淨山下的最後一站---黑灣河,黑灣河距梵淨山腳只有不到10公裡
路程,但車費要每人10元;江口距黑灣河1個小時路程,車費每人
只要五元。但江口的車子不能把人直接送到梵淨山,國內的旅游區,
好像哪裡都是這樣。
梵淨山位於貴州東北部印江、松桃、江口三縣交界處,是武陵山
脈的主峰,海拔2494米。《漢書--地理志》中稱之為三山谷,北魏儷道元
的《水經注》也有記載。自明朝起,佛教徒到此開山建剎,遂成彌勒道場。
由於山的形狀像個飯甄子,當地人又稱飯甄山。沒有查到梵淨山名的來歷,
我懷疑梵淨山就是飯甄山變化而來。
進山門票不貴,15元一張。不到9點,我們就開始登山了。出發以前,
在“網易”上看過一位網友的帖子,內容是登山之累,一個胖子好容易登
上山後只能被滑竿一動不動地抬下來雲雲。心想有那麼嚴重嗎?
沒有多少上山的人,我們一到山口就圍上來一群抬滑竿的人,我驕傲
地告訴他們:還是等著抬下一撥吧,抬上去也叫登山嗎?他們微笑著上上
下下打量我們,把上山第一階的界石指給我們:有八千級台階呢!半道兒
盼都盼不來我們。滑竿人的眼光在稱著我們,滑竿的行情是一斤一塊錢。
我們兀自登上了山階,四個滑竿人笑眯眯的跟在了我們後面。
山階都是比較整齊的,但比較陡,兩邊是墨綠的、密密的灌木樹林,
空氣潮潮的,一股深山的味道,四周靜的很。
我走在前面,太太在中間,滑竿人在後面。蹬蹬蹬上了三四百階後,
感覺有點不對頭了,汗一下子冒了出來,腦袋有點發懵,太太也被我的
節奏帶著累得夠戧,她看我的臉都有點發白了,只好坐了下來。
滑竿人也隨我們停了下來,仍然是笑咪咪的,笑的好像比剛才還要
燦爛。我坐了一會兒,喝了幾口水,感覺好多了,於是改太太為前鋒,
我跟著她亦步亦趨。
我們重新起身後,有一對滑竿人對我失去了信心,下去了。又走了
一百來階,另外一對也下山了。
我們終於大獲全勝。
前面提到的那位網友的帖子所言不虛,這個飯甄山爬起來還真夠累
的。和我以前爬過的幾座山相比,山階很陡,而且一段和一段分段比較
少。另外,我的背包裡還有我的牛仔服、毛衣、絨衣絨褲、太太的毛衣、
絨衣絨褲,還有三腳架、兩把雨傘,手裡拎著一大瓶水和相機,爬到兩
三千階的時候汗把背包都浸濕了。太太肩上也是一個大包,一直衝鋒在
前,一步一步作愚公爬山狀,表現神勇。旁邊一位穿著“SCTV"黃馬甲
的胖胖小伙子提著一套相機超了上來,看著我們用川音悠長地贊曰:
好勻速啊~~!!!
深山老林,樹大溝深。越爬越高,樹木的生態帶在變化。時有一棵
大樹黑壓壓橫在山階上,需要跨過去,並不收買路錢。梵淨山不愧是
世界上同緯度地區動植物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區,一路上許多大樹上都
吊著標志著綱目和樹名的牌子,我沒有發現著名的“中國鴿子樹”--珙桐。
珙桐是一種高約10-20米的高大喬木,據說每年四五月間開花時,白色
的花序猶如千萬只白鴿落在枝頭。高山林密,其花愈艷。我在峨眉山上
見到的高山杜鵑真是艷麗非凡,是山下的一般鮮花難以媲美的。
一步一步堅持,接近下午1點了,衣服干了又濕,濕了又干。遇到下山
的人,他們快樂地說:快到了!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