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浙江桐廬的白雲源,開始也經歷了不少曲折,一度以為不能成行,但是最終還是包袱款款,三人一起上路,包括我,我的好友小賢以及他的男友龍哥。房間是當時定好的,但是因為是五一長假,幾家農家旅社都是爆棚,當時想住在同一家連續兩天不能,只好頭一天住白雲源人家(後來湊巧訂到),第二天晚上住到山裡人家(一開始訂到),再在出發前一天(五月一號)拿到三張火車票,至此行程敲定,已經容不得任何退縮,於是,五月二號三人一行勇猛出發。
D1: 02/05/2005
火車是7點38分從上海出發的N509次,全程差不多耗時二個小時加四十分鐘左右,並不快,停靠松江和嘉興站。出站後,先去售票處買票,5月4日18:55分從杭州出發到梅隴的N528次。
找公交車去汽車西站並不好找,又是立交橋,又是四通八達的馬路,而游記提到的39路到不了汽車西站,最後得知49路可以到汽車西站,到火車站出口右轉的環城東路上有站。
到達桐廬汽車站後,給白雲源人家老板打電話,讓他找輛車來接我們,價格就是講好的50元。後來,由於拼車不拼車的問題,我們自己在車站叫了一輛車走,也是50元。柯師傅(司機)是個不錯的人,人耐心,也比較厚道,而且他的駕駛水平絕對一級棒,柯師傅從1992年已經開始開車,而且開的居然是公車。
山裡人家、龍門酒家、白雲源人家依次錯落,三家門前各有一座吊橋,現在在山裡人家旁邊也修了一條水泥橋,車子可以開進去。往下又新開了兩家,白雲山莊和梅記農莊。白雲源人家的兩條狗懶洋洋的躺著,很大,有些髒。我們住的房間不錯,朝南,居然有獨立的衛生間,聽老板娘講,本來這個房間應該是30元的。
由於肚子比較餓,晚飯早早開始。白雲源人家的土雞比較小,但肉質結實,和扁尖做出來的湯相當美味。石雞倒沒吃出什麼特別來,感覺和牛蛙也沒差多少(被扔雞蛋)。蕨菜炒蛋,有些辣,很好吃,也很下飯,看來老板的手藝果然很不錯。當時天色沒有全暗,我們擺了桌子在外面,喝啤酒,吃土雞,快活異常,引得不少人側目。
第二天的行程商量下來決定要去爬觀音尖,而這時,有幾個自行車隊的人也要去觀音尖,他們早上六點出發,向導已經找好,這個時間對於我們來說,有點早,但是按照老板的建議,八點的話,已經太晚了,去爬觀音尖的話,盡量早些上山,早些下山,天黑了不好。於是拿定主意和他們一同前往。
D2: 03/05/2005
早上五點左右起來,收拾整理,因為第二天我們要住到山裡人家去,東西必須要先收拾好,這個房間要有人住進來。早飯是免費的,有雞蛋白粥鹹菜,我狠狠地吃了好多,午飯只能靠干糧來解決的。然後還要老板給我們多拿了幾個雞蛋,准備路上吃。
六點,准時和車隊的6人出發,向導未見,應該在遠處碰頭。6點左右景區門口是一個人也沒有的,而且景區未設任何障礙,當真是暢通無阻。但我們還是拿了老板娘開的條子,要是下來碰到的話,可以買半價票(25元)。
這時,顯出了那6人的實力,石子路沒有台階,只是一條曲折的坡道,而那6人根本就是健步如飛,腳力了得(他們本來就是騎自行車的啊),而我們3人很快有些疲態,誰叫我們平時不勤加運動,體力差得很,而且最最讓我們汗顏的是,他們年紀最大的有五、六十歲,最年輕的也要三十多歲。於是,我放緩步子,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走,調整好自己的步伐和心態,這樣果然好了很多,沒有開始那麼累,也沒有拉大距離。
一路上沒有仔細看什麼風景,也沒有拍幾張照片,只是走在石子路上往前趕,很快,真的是很快,6點50分的時候,我們居然已經到了大龍門瀑布,向導還是沒有見到。我們幾個人,紛紛在大龍門瀑布晃了起來,因為前兩天下過雨,大龍門的水是還算猛,嘩嘩直衝下來,頗為壯觀。當時只有我們一行人,真是安靜,只有水聲和大自然的聲音,很是美妙。就在他們6人打算稍微上去看看的時候,向導出現了,是個精瘦的老人,精神矍鑠,穿著綠色衣服,腰間別著把砍柴刀,還帶了一男一女,是他的房客,向導屬於梅記山莊。
於是,一行共12人往觀音尖出發,當時7點10分。一開始的山路並不好爬,比較陡,也比較滑,龍哥就吃了鞋子的虧,他的鞋子是平底的,而不像我和小賢那樣有抓地功能。這段路坡度比較大,所以比較耗力氣,好在並不太長,只要找准落點,放低重心,並不太過困難,一刻鐘後,我們爬了上去。而那2人,也是再接再厲,終於攀頂成功。
下面的是一段山間的盤山路,不陡,幾乎就是平的,而且踩踏得比較多,很好走,這時就能看到山裡很多美景,杜鵑花、映山紅,正是盛開的時候,滿山滿山的,紅色,粉紅,白色,夾雜在綠樹之間,相當好看,而我們也在為這次的行程暗暗滿意。
在路邊看到了幾處小土屋,很是破敗,但是有人住的跡像,有的還有劈好的木柴,是當地人,進山裡采茶、采藥、挖筍、打獵所住的地方。也看到了很多茶樹,高山茶樹咧,還有野山楂、野獼猴桃,可惜不是秋天,沒有野果子吃,不然到秋天來,肯定能發現一堆一堆的野果(是不是干糧也可以少帶點?)
有人在路邊的岩石上發現了一個鬥笠,然後再往前果然就看到了幾個當地采茶人,他們微笑著喊,高山有好茶,歡迎來品嘗。我們不由得哈哈笑了起來,真是有趣的人。
再往上,比較難看到茶樹,灌木很多,那種葉子可用來包粽子的灌木(下稱粽葉)尤其為多。我們還看到了一個陷阱,當然是在想到提醒之下發現的,據說可以抓野兔子和野豬。粽葉多的地方路有些不好走,看來人也上來不是特別多,有的地方根本要踏著樹枝灌木踩踏過去才可以,而粽葉有高有低,高的還需要彎腰從底下空隙中鑽過去。
到得一處平坦空地,6人因為想早點下山,所以問向導有沒有從後面下山的路,也就是不走回頭路,向導是可以肯定有的,但是他也不熟悉,也好久沒有走過了。而問及需要多少時間的時候,他說大約一個小時,下去有公路。而下面的劇情恰恰就在這一個小時上定格了,造成了我們後來從後面下山,耗時將近6個小時,此乃後話。而這處空地就是選擇按照原路下山還是從後面下山的交叉口,向導還去探了探路,找到了後面下山的路。
繼續向前不久,聽到前面的人在叫,有蛇,開始我不以為意,山裡有蛇頗為正常,但是聽到說好大,我心一動,衝上前去,抽出相機。天啊,我倒抽一口氣,的確是好大的蛇,估計有兩米多長,體重後來估計有6、7斤的樣子,是條菜花蛇,無毒。向導在和蛇搏鬥著,赤手空拳,不,加上他的砍柴刀,但蛇砍死就不值錢了。所以,向導盡量避免用砍柴刀。菜花蛇並不戀戰,想逃走,但是向導哪能放走,用我們形容的話說,就像看到人民幣在地上走。每當蛇想逃走,向導一把拎住它的尾巴往回拉,菜花蛇憤怒了,回身張嘴就要咬,但向導也不是等閑之輩,趕緊丟開尾巴。後來,向導用砍柴刀死死的壓住菜花蛇的身子,空出一只手捏住了七寸,至此,人蛇大戰告一段落。向導死死捏住菜花蛇的七寸,而菜花蛇用身體纏住了向導的手臂,形成奇特的景像,大家興奮異常。
但是向導是不可能這樣帶著菜花蛇上觀音尖的,於是我們帶出來的紅色繩子派上了用場,向導用繩子套出了菜花蛇的七寸,然後將它綁在了一根粗木棍上,這樣它就跑不了了。然後想到將它遠遠的放在路邊的某處,防止下面上來的人將它拿走。
繼續上去,下面的路更為難走,粽葉高大的有之,灌木叢也多,路走的人又不多,而且在樹叢底下走,是吹不到涼風的,汗水很多,摸一摸臉上,一粒粒的,居然是鹽粒,汗水蒸發出來的鹽粒,還有些鹹。而最大的危機還是水,小賢和龍哥帶了半大瓶子水,已經喝光,但他們在下面沒有灌泉水,而上面這段路已經沒有泉水了,而我只有一小瓶水,還剩大半。大家干渴要死,卻只能以那麼點小水意思意思,到最後,龍哥已經嘴唇干燥,兩眼有些無神。我呢,覺得呼吸有些沉滯,幾乎昏倒,好在我們爬行在牛背脊上的時候,粽葉比較矮小,我階段性站住,迎著風,吹吹涼風,呼吸新鮮空氣,保持清醒和恢復體能。
前面的幾個人已經看不到影子,我們在中間,慢慢走著,這時,水徹底用光,好在山頂立在不遠處,想必花不了多少時間了。最後一點路,一鼓作氣,衝上了山頂,果然是觀音尖啊,一個尖而已,上面立了測量局測量點的兩個石碑,並沒有什麼太多空地。
再往前些,看到了在休息的6人,當時,時間為10:00。沒有看到其他人提到的百畝草甸,估計在再往下走些的地方,但是我們沒有再往前行,只是在尖旁邊的那塊大石上休息,空間並不大。大家坐下休整,以干糧來補充能量,互相貢獻食物和水。
這是小賢發現6人中有一人的褲子被血染紅了,拉起褲腿一看,果然是被螞蟥叮過了,只是螞蟥已經不見,估計吃飽喝足就下了。人家人人自危,各自檢查,只有2人中那男生腿上也發現了一條螞蟥,似乎還沒吸到血,不能拔,很難拍下來,後來用香煙一碰吸盤處,就掉了下來。於是,大家能把褲腿綁上的,就盡量綁上。
10:30,從觀音尖開始下去,我們和2人眾走在後面。下山路沒有上山時候累,但是它需要技巧,一不小心摔下去就麻煩得很。他們6人在分叉口那裡等著我們,綜合大家的意見,還是要往後山走。後山的路,一開始相當好,開闊,平坦,樹林裡沒有長太多野草,於是大家都開始慶幸我們選擇的是後山的路。
再往下走,粽葉可是多了起來,有時候還會遮住中間的道路,只能撥開再走,但是有時裡面長者帶刺的植物,例如野薔薇之類的,這讓我們有些痛苦不堪,因為路開始有些陡,也有些窄,需要抓住兩邊的雜草,灌木才能下去,不然一不小心,就會滑腳或是摔下去,這就需要我們還需要分出些精力來注意抓的樹枝、灌木中有沒有刺。
而不知道為什麼,這裡的螞蟥顯然要比前山多得多,我都在前面驢友的褲腿上發現了好幾次的螞蟥,似乎下山一開始,大家都是忙碌於螞蟥的事情。就是這時,我們也開始發現有以前驢友所作的記號,大部分都是將塑料袋掛在樹枝上,也有將樹皮削去皮的,塑料袋應該是驢友掛的,而樹皮則應該是當地人削的,而這些成為了我們後來形成最最重要也是最最主要的參考依據。
路越來越難走,有的地方根本不能算路,很陡,很滑,大家也越來越疲憊。而最最難走的一段路,就算是向導帶我們走錯的那段路,他一手抓著蛇,然後往下走,如他所言,他並不是很熟悉這條後山的路,那段路,幾乎沒有路,我們抓著粽葉,踩著粽葉,慢慢往前走,好長一段路都沒有發現塑料袋,我心裡一沉。但是不能回頭,走下去總歸是有路的,而且我們一直走在溪流邊,應該沒有錯,很多路都是在溪流邊上的,終於,前面有喊聲,我們走回了正確的路,的確,走過不久,有發現了久違的塑料袋,以前我很厭惡在景區裡看到這種東西,但是,現在看到它,就像看到親人一樣。
再往下走的一段路,是我們最最絕望的時刻,當時已經消耗掉2個多小時,但是卻完全不知道還有多少路,還需要多長時間,也許是我比較樂觀,因為我知道,做記號的人肯定是驢友,而且可能不止一撥人留下的記號,也就是說肯定是有路可以下去的,況且我們的確走在正確的路上,當時時間尚早,一點還沒有到,離天黑還有好幾個小時,沒有道理會走不出去。但是不可否認,當時的士氣十分低沉,很多人都在憂慮,能否出去的問題,更何況,我們都已經露出疲態,連螞蟥很多時候都沒有時間和力氣好好去檢查,只是到了空闊的地方才休息加檢查。
第一次到了斷路,不能算是斷路,只是前方旁邊是溪流還有衝刷得很開闊的石塊,似乎走不過去,但是,前面溪流邊找不到任何路,沒有人走過的痕跡,突然有人眼尖發現了信息樹(我們後來稱塑料袋為信息樹或是標記),他的指向正是那條溪流,以及石塊。
當下,我們不再猶豫,紛紛爬了下去,小心翼翼跨過水流,來到空闊的石塊上,開始休整,喝水,灌水,鑒於上山時候的教訓,我們每到一處水源,就會將瓶子灌滿,直到下個水源再灌。大家紛紛坐下,檢查是否有螞蟥,災情開始嚴重,又有一人被咬,血浸透褲子,而幾乎所有人都在自己的褲子上和腿上發現了螞蟥,而我也在褲子上發現了一條螞蟥。以後也是如此,每到這樣一處地方,我們就停下來休整。
在一處溪流,我跳到了一塊石頭上,它並不滑,但是衝力比較大,而且當時腳已經有些發軟,腳一滑,左腳踩進了水裡,濕了一只腳。而這也帶來了麻煩,螞蟥似乎很喜歡水,以後幾乎所有的螞蟥都在左腳發現,連鞋子裡也鑽進了好幾只,也許我的襪子比較厚,倒是沒有被吸血。
而那2人似乎很是疲憊,也摔了幾跤。於是,2人提出了他們的建議,就是讓其他人先走,他們在後面慢慢走,我們就和6人一起先走,將向導留給了2人。這樣,沒有向導的我們,只能靠我們自己,還有那就是信息樹,而這個時候,也顯示出了團隊的力量,他們相當合作,一到某處溪流處,看不到路在哪裡,他們都是分頭往各個方向尋找道路,發現了正確的路以後再回來,果然是合作無間。
下面的行程就是這樣進行下去,不斷前進當中。其中最驚險的要數一個人滑下山坡,當時的路很窄很窄,而粽葉有特別茂盛和高大,有一處,路面完全被遮住了,需要撥開粽葉,才能過去,不過粽葉的反彈力似乎很強,那位驢友一個不小心,腳一個趔趄,整個人滑了下去,好在他反應迅速,馬上手抓住了崖邊上的粽葉,才沒有繼續下滑,而底下就是溪流了。他把東西先扔了上來,然後自己慢慢爬來上來,一點事情也沒有,反而是他在安慰我們,沒事,沒事的,果然勇猛異常,不能不佩服。
下面的路,就是上躥下跳了,有的地方要鑽過去,有的要踩過去,除去螞蟥外,也沒有其他更多驚險。而路似乎越來越好,茶樹也已經可見,看來勝利離我們並不遠。而當我們看到最特別的信息樹時候,真是異常激動,那是用紅綢帶做成的信息樹。果然,再往下不久,就感覺有人跡了,山上竹子有被砍伐,很多枝丫被留在了當地,而路中間出現了橫著的一段段竹子,開始以為他們做的記號,後來有人解釋說,方便搬運竹子,我才恍然大悟。當時為14:15。
而最最開心的時候,那就是,我們看到了幾個人,從來沒有覺得看到人是那麼興奮的事情,但是我們做到了,根據他們的說話,下去還大概需要兩個多小時。
這是條寬闊的路(跟山路比較而言),有拖拉機可以開進來(不然就是越野車了),路用石頭堆成,有些崎嶇,此時,我的疲態完全湧現出來,而腳底疼痛的感覺越來越明顯,可能前面太過專注緊張,沒有感覺,現在放松下來,就感覺明顯了,所謂的野外鞋已經不管用,每踩一腳都是疼痛,感覺就像穿著雙布鞋一樣。而在平地上,我們有完全趕不上那6位驢友的速度,他們體力真是太過充沛了,我們三個年輕人只能自愧不如。
而這時,龍哥的褲子也顯出了血跡,果然有個血洞,被螞蟥叮過。血是止不住的,按照當地人的說法,螞蟥吸了多少,就要流多少。只能是先處理一下,在繼續前行。
6人等到我們後,告訴我們,他們已經叫一個騎摩托車的當地人幫忙叫輛車,9個人90元到白雲源人家,在下面的村子那裡等我們。謝天謝地!而根據問三個在裝石頭的當地人,這裡下去就是東川(口音緣故,其實應該是鳳川鎮)。
大概在16:30到達鳳川鎮竹桐塢的李增村,那裡也有一個景點,那就是十字大峽谷,而入口處就在我們經過的路邊。那裡有個小賣部,大家都在那裡休息,喝飲料。我們又是冰棍又是雪碧,這種飲料我們平時都是不屑吃的,現在當真是成了瓊漿玉液。聽當地人講,從觀音尖下來到這裡,有一條相當好走的路,不知道是真是假。等了半個多小時,車子才從桐廬那裡趕到。
一輛面包車,塞了我們9個人,滿滿當當,呼嘯著往白雲源行去。18:10,在暮色中,我們又回到了白雲源,而那6位驢友也不可能騎車回杭州了,只能聯系車子載著他們和他們的自行車回杭州了。我們先拿到我們的行李,到山裡人家去辦理好房間。按照白雲源人家老板娘的說法,一般來說,住到哪家,就到哪家吃飯,似乎也是那幾家旅館之間不成文的規矩。
點好菜,先洗澡,不然身上難受異常。一身清爽後,就出來吃飯,土雞比較大,但不若白雲源人家的好吃;石斑魚是冰箱裡出來的,總沒有活得那麼新鮮;蕨菜炒蛋不辣的,味道不錯;昂刺魚豆腐湯,比較鮮美,畢竟是活得嘛,果然是不一樣的。
晚上,先去白雲源人家結賬,總共195元(住宿60+晚飯110+導游費20+雪碧5)。然後回來乘涼,喝茶,嗑瓜子,山裡人家有個棚子,果然相當享受,涼風習習。
D3: 04/05/2005
我還是起得比較早,出去采風一圈,在售票處逗留片刻,下來7:15時,還未見一個工作人員,逃票果然是可以的。
山裡人家的早飯比較豐富,品種也是多樣,但是,果然是要錢的,一個人3元。結賬178元(住宿60元+晚飯105+早飯9+香皂4)。吃好飯在收拾東西的時候,我們找到了一輛車,它是送客人進山,正好要出去,所以能便宜一些,40元搞定,所以,其他什麼也做不了,打好包,直接坐車走,後來又有兩人拼車,10元一人,三方獲利。
先到達桐廬汽車站,買好下午12:50分的車票,然後就去桐廬逛一圈,桐廬不是特別大,感覺汽車站附近就是桐廬比較熱鬧的地方,還有世紀聯華大超市,就在汽車站出口右轉不遠的地方。
午飯,其實是想吃魚的,因為富春江就是生產江魚,覺得如果不吃,實在有些可惜,但是也不知道好吃的地方在哪裡,只能找起來,一路問問,終於來到了開元路大橋底下的船上人家,那裡面有個大魚缸,裡面有很多品種的魚,自己選,價格就標在牆上,據說都是河裡野生的魚,這我是相信的,因為有幾條魚嘴裡還有線,應該就是魚線了。
我們點了河蝦,紅珠魚,竹魚,以及大型的昂刺魚(不知名),蔬菜就完全隨便了。這裡的生意很興隆,很多當地人,也有很多夾著公文包的人,可能是請客的。我們選了外面的桌子,可以看著江景。老板娘是很好的人,當我們說我們要趕汽車,讓她快一點。果然,菜很快就上來了,惹得旁邊桌子很不滿,雖然他們比我們晚些,但是沒有道理我們上全了,而他們一個菜也沒有。
實在是太鮮美了,我們完全不顧形像,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真是沒有話講,不需要太復雜的做法,簡單的調料,就把魚的鮮味完全做出來了,果然是一級棒,看來沒有辜負我們摸過來。
趕上汽車,到達杭州。人潮湧動,到旁邊的公交汽車站去坐49路,天氣很奇怪,這裡下雨,那裡不下雨,就像在山裡似的,山裡不下雨,還看到了太陽,出來一段路,地是濕的,在下去,就是下雨,在下去,又沒下雨。杭州也是,市區裡在下雨,而且頗大,到小車橋下車的時候,雨量屬於中等,到達西湖邊上,雖然有雨,但是人依舊不少,西湖煙雨迷蒙,連拍照都不理想。
在西湖邊轉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們准備去找飯店吃飯,小賢是想吃叫花雞的,我們就往杭幫菜館找去,問過人後,直到裡河濱大道不遠的地方就有家不錯的飯館,我們找過去,果然,新白鹿酒店,人奇多,才5點半不到,已經有N多人在排隊,還有酒席在裡面,我們三人也拿了個號。好在很幸運,三個人的座位,我們排在了第一個,所以很快就有地方了,這裡的菜不錯,量也足,而且價格相當便宜,粉絲扇貝20元(8個),只是胃口已經沒有中午好了,吃到撐死。
湖濱路不允許出租車停車,所以我們只能往旁邊的武林路上走,去攔車,迅猛攔下一輛車,往火車站駛去,到達已在檢票,2小時不到後,我們又再次踏在了上海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