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聲躲在巨大的石頭縫中,傾聽風聲,當時的我別無選擇。
我是在3月10日上午10:05開始登山,今天的目標是3556m的賀蘭山主峰。出發點標高約2000m。叫做響水,響水沒有水,估計夏天降雨後有水吧。
有山下老鄉的指點和1:5萬地形圖墊底,大膽西行。約11:00上升到2800m處,到達賀蘭山山脊,這也是寧夏與內蒙的界限。
賀蘭山東坡非常陡峭,但這條小路還算好走。高度上升很快,體力消耗大。山上多是裸露的岩石和少許土壤。上山時左邊有成片的松柏,是綠的。右邊也有稀疏的松樹、榆樹和其他不知名的落葉樹,灌木也開始多起來,只是還看不到春的影子,是春還沒到,還是我太遲鈍?
經過這些年的封育,賀蘭山的植被逐步恢復。感謝德國鬼子,他們資助了這一片山的封育工程,進山時曾見一隧道上方書:“德援林草封育工程”。
從銀川方向看賀蘭山,始終是光禿禿的石頭山,誰知山裡有成片的松樹,綠油油的好看。有松濤一路伴隨你步步升高。聲色無邊。山裡的青羊因為多年禁獵也不很怕人了,我看見最近的一小群5只,距我僅八九十米,青羊的耳朵比較大,可以豎起來。他們發現我之後幾分鐘就消失在山間。此行共見到4群青羊,最多的約11-12只一群。山石上常有青羊的尿跡,他們也和狗一樣撒尿圈地?
賀蘭山西麓卻比較平緩,有大片的松樹。親眼所見,證實了老鄉說的上沙窩洲(賀蘭山主峰)從左旗走好走的說法(左旗:阿拉善左旗)
坐在山顛休息片刻後,拍幾張照片,順山脊向東北方向攀登。大部分山體難於行走,有時需要手足並用去攀登。順山脊上行,右手是懸崖,左手是緩坡,為保留體力,我盡量走緩坡繞行,風比較大,但沒有沙子。想像沒有賀蘭山的話,風沙從額濟納過阿拉善直撲銀川,就不會有現在的塞上江南了。
自從登上山脊,樹就少了許多,可能風太大的緣故。到達眼前第一個山頂,看圖,標高3209m,前面是一個山口,要下去再上去,到對面的3120m的山頭。這一段兩邊都比較陡,不好走。到這個山頭後,走500m左右就上到3300m的一個山頂,這個山頂有不少奇怪的大石頭,很是好看,回來時可以拍點照片。
天上沒有太陽,相機在背包中,所以除了好走時東西張望一番外,一直埋頭苦走,大約在13:40登頂。找個避風處坐下,看圖,啊!不對!主峰沙窩州(圖上叫沙克州)還在我正北約900m處。要命!我現在在標高3493的無名山峰上,通往主峰的路很陡峭,要先下降,先休息吧。
坐在大石縫中,打開背包取出水和食品,才開始吃就感覺不對,背後的風呼嘯而來,帶著黃沙,腳邊的水瓶也被吹倒,灑掉半瓶水。我趕緊打包,只留半瓶水和一塊餅。繼續縮在石縫中喝水、吃餅。片刻後吃光喝盡,無事可做,就傾聽風聲...........
好像一群受驚的巨獸,呼嘯著竄過長長的峽谷,好像..........這時的風,全無平日的溫柔,你想不出他們與和熙,與溫暖、與輕柔有任何聯系,他們是狂躁,是毀滅,是強暴。
我突然清醒過來:這封今天不會停了,必須馬上下山,必須安全的下山。3月是風季,我不該在此時上山。在這樣的大風中,我無法扎營過夜。
下山是緊張匆忙的,好在我上山時已經看好了下山的路,這早年的經驗救了我。顧不上看景,顧不上拍照,一門心思逃命,在幾處不得不過的山脊,風幾乎把我卷起,我是四腳抓地爬過去的。更多時候,我在西坡上疾行,左高右低,風從右邊來,反正風即使吹倒我,也是倒在高坡,不會墜下山崖。
終於離開山脊,有驚無險。走在山東面的小徑上時,我才注意到滿嘴滿鼻孔都是黃沙黃土,吐幾口口水算是清潔,左膝關節有些痛,顧不得檢查,繼續下撤。
快到響水時,是順一個山溝行進,好走,都是枕頭大小的石塊,被水衝刷得表面無棱角。可以跳著跑。
今天下午銀川也是大風,接我的朋友告訴我,中午他們就擔心,怕我一人在山上出事,與我聯系不上,很心焦。
18:00,到家,洗澡時發現左膝蓋一片青紫,估計是下山時磕的。
今天登頂失敗,但證明了幾點:
1、革命的本錢還可以,盡管今天腰、腹、臀部和大腿肌肉酸痛,但昨天沒有因體力不支壞事。
2、革命精神還在,在山上突遇大風,孤身一人沒有膽怯,沒有困守,勇敢下撤。
3、上山時觀察下山路線,革命技巧也還在。
4、裝備很重要,賀蘭山上裸露的石頭經長期風化,表面凸起的部分鋒利,灌木叢多有刺,服裝背包要抗撕。登山鞋底要硬。心逸內衣不錯,上山時出汗身上感覺不到,下山後發現汗水把褲腰附近都濕了,也沒覺得濕衣沾身。背包好壞差距大。好背包與人合為一體,在山澗行走、攀援方便,長時間趕路不易疲勞。
以後還要努力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