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位黃山-悠游宏村6日自助游之一:黃山篇

作者: z_jessica

導讀二OO五年四月,我等了五年之久的天都峰終於重新開放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我,興奮不已,四月初的時候就已經請了假,和同學商量好了出游的具體時間和行程路線。 終於到了4月24日,早早打點好行裝,開始了我期待已久的黃山之行。 2005年4月24日,多雲 晚上10:05的火車從上海出發去屯溪(硬臥下鋪175元)。原本希望能在火車上多認識幾個游伴,未料想同一車廂的是幾個日本 ...

二OO五年四月,我等了五年之久的天都峰終於重新開放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我,興奮不已,四月初的時候就已經請了假,和同學商量好了出游的具體時間和行程路線。

終於到了4月24日,早早打點好行裝,開始了我期待已久的黃山之行。

2005年4月24日,多雲

晚上10:05的火車從上海出發去屯溪(硬臥下鋪175元)。原本希望能在火車上多認識幾個游伴,未料想同一車廂的是幾個日本人,頓時沒有了談興。一路無話,於次日早晨8:30到達。

2005年4月25日,多雲

下了火車,找到來接站的人,乘上從屯溪開往雲谷索道的車(車資23元/人),於11點到達雲谷索道(黃山門票131元,索道65元)。從嚴格意義上說,我們的黃山之旅現在才正式啟程。

排了1個多小時的隊,才乘上全程8分鐘的纜車。只是為了能節省體力,充分體會黃山的魅力。才上了白鵝嶺,就已經充分體會到了旅行團的威力,各色的小旗和統一的帽子也構成了黃山上一道惹眼的風景線。

背著沉重的行李包包,向我們的第一站-始信峰出發了。沿路經過的黑虎松和連理松旁邊滿是照相的人群。經過了猴子望太平後,很快來到了“始知黃山魅力”的始信峰。一路上,耳邊始終充斥著導游們對景點的千篇一律的介紹和嘈雜的人聲。匆匆地瀏覽了小迎客松和臥龍松的豐姿,拍了張始信峰的經典照片(回家後發現我爸媽十年前也曾在相同的位置留念),就連忙向北海進發,希望能趕在旅行團的前面進入下一景區。

步行大約半小時,來到筆架峰和夢筆生花,鑽入人群,搶占有利地形,迅速抓拍了兩張風景照,就離開了北海,向我們的棲息地-西海山莊進軍。大約3點左右到達西海,放下行李,稍事休息,得知當天看晚霞的時間是17:51,便一路悠閑地晃到了排雲亭。果然人少多了,聽著導游對仙人曬靴的描繪,想像著那些三分形似,七分神似的林立山石,感嘆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禁有些駐足不前了。

按照我們的原定路線,進入了西海大峽谷,一路下到二環,路上只碰到幾個稀稀落落的行人,感覺一下就上來了,那才是我真正想來的黃山,空谷幽壑,入目皆景。深深吸了兩口黃山的新鮮空氣,終於體會到了好久都沒有過的那種放松和愜意。在路旁小憩片刻,便開始往回走,不時地走走停停,記錄下眼前的天然美景。大概5點就回到了排雲亭。距離看晚霞的時間還早,就在周圍走走,居然還看到了貓和松鼠的蹤影。

17:50,排雲亭,晚霞已經染紅了遠處的山頭,遠山和群松被落日的余輝映襯得格外的深邃和神秘,使人忍不住想要走得更遠,登得更高,能更近地感受那種絢麗和爛漫。一時興起,我們逐“霞”而上,登上了丹霞峰, 此時的天空已經拉開了它深藍色的帷幕,剛才那種漫天紅霞的絢爛已經只剩下了一抹嫣紅。不由得讓人感嘆美好事物的短暫。等到天邊的最後一絲紅色褪去,我們在皎潔月光和滿天繁星的指引下回到了酒店。暗暗期盼明天是一個好天氣,預報說明天的日出時間是5:32,概率是60%。

2005年4月26日,晴

3點多鐘就被旅行團出發的聲音給吵醒了,迷迷糊糊又睡了一會,4:45起床,同學偷懶,說哪兒的日出都一樣的,不願同行。一個人出發,一路急走,20分鐘左右就上了丹霞峰頂,觀日出的最佳位置已經聚集好多的人了。數分鐘之後,一輪紅日緩緩騰上天空,剎那間朝霞漫天,金光遍地。頓時,身邊的山、石、樹木都有了生氣,每個人的臉上都蕩漾著勃勃生機。嶄新的一天已經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了。太陽越升越高,天色越來越亮,熙熙攘攘的人群逐漸散去。不知不覺間,整個的峰頂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了。欣賞著沐浴在清晨第一縷陽光下的黃山勝景,呼吸著清晨的新鮮空氣,聞著帶著晨露的松林清香,耳邊是小鳥清脆的歡鳴,遠處傳來若有若無的鼎沸人聲,那時候的我,竟然有一絲慶幸同伴的缺席,才讓我能有機會享受這難得的一刻。那一刻,我覺得整個的黃山都是屬於我的,那種幸福和滿足的感覺真的是太棒了。

回到酒店又小睡了一會,9點多用完自帶的早餐後,就背起全部行囊向我們今天的首個目的地—光明頂進發了。天氣真的是很好,太陽也真的是很曬,一路說說笑笑,走走停停,很快就經過了大王松,飛來石等著名景點,11點就已經到達了黃山三打高峰之一的光明頂。那兒的地勢很開闊,能夠一覽其他兩大高峰—天都峰和蓮花峰的全貌。但是人也實在多得可以,畢竟那是前山和後山的交彙地,也是每個游客的必經之地。

接下來是一段平坦的下坡路,很好走。經過曬藥場(在那邊見到好多人或坐或臥或趴,據說因常年曬藥,那片平地能治百病哦),鰲魚馱金龜後,就來到了鰲魚洞。那兒有兩條分岔路,一條通過一線天,俗稱桃花道,另一條路比較好走,俗稱官道。本來是想走桃花道的,即可以領略一線天的奇景,又想順便轉轉自己的桃花運,呵呵。不過,卻被告知因為人多,一線天只能上而不能下。哎,只能從官道下到百步雲梯了。拾階而下,發現路的確比較好走,沿路的景致也不錯,猛一抬頭,就可以看到密密麻麻魚貫而入一線天的人流,就像一條由人組成的瀑布懸掛在峭壁上,這時才領會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確切含義了。直上百步雲梯,放棄了登蓮花峰(我們此行的目的明確,是天都蜂),轉道前往玉屏。沿途經過的很多地方,只要能充分發揮想像,幾乎都會有所收獲的。期間見到一塊巨石突兀,像極了張開血盆大口的巨鯊的頭部,指給同伴看,也得到了她的贊同,頓時得意於自己的想像力還是蠻豐富的。

加緊步伐,來到玉屏樓前。天哪,簡直就是一個喧鬧的集市,眾多的游人圍繞著迎客松,送客松拍照留念,真的是盛名所負呀。其實黃山上長得像迎客松的松樹比比皆是,但大家還是對它情有獨鐘。真不知道不遠處的臥佛在如此嘈雜的塵世裡怎樣還能高枕無憂,笑看塵俗。此時已是1點多了,望著近在咫尺的天都峰,決定找個挑夫幫我們把行李背下山(費用麼,就當作我們是坐纜車下的山好了)。

看看就在眼前的天都,也要20多分鐘才能到達登山口。路上不時碰到挑著各種菜式的挑夫,深深感受到了他們的艱辛和不易,也終於能夠理解山頂的物資巨貴了。

到登山口了,游人的數目明顯減少,稍事整頓,就義無返顧地向我們此行最大的目標—天都峰進軍了。一路行進,感覺並沒有像很多人所說的那樣險峻,也不時有下山的游人給予些許鼓勵。中途休息時,又碰上了幾個登山的人,大家速度相仿,於是結伴同行。這樣一來,我們也成了個小小旅行團,大家相互鼓勵,說說各自途中的趣聞,也就來到了號稱黃山絕險的鯽魚背,那是一條只能容一人通過的小道,兩側都是深不見底的絕壁深淵,但真的走在上面的時候倒也不覺得十分害怕。但就在我即將通過鯽魚背的時候,對面上來一個壯男,沒有辦法,只能側身讓他先行通過,手扶石柱,拉著鐵鏈,面對著萬丈深壑,不禁有一絲涼意從背脊升起,真難以想像4月16日天都峰重開的那天,兩萬大軍上天都、過鯽魚背是怎樣的一種場景。

過了鯽魚背,就是天都絕頂了。

“天都絕頂,我來了”,這真的是我當時想喊出來的。期盼了那麼久,等的就是那一個瞬間。坐在山之顛峰(站著看下面有一點點恐高,呵呵),遍覽黃山全貌,那時的興奮和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

已過3點,算算時間,只能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天都,踏上了我們的下山之旅。大家都說“後山比前山容易上”,這時才真正體會到了這句話的真諦,同時也慶幸我們所選的線路是正確的。下山的道路比我們剛才走過的果然是陡峭了許多,很多的階梯都是直上直下的,沿途的景色依然是非常地賞心悅目,盼客松也在遙遙向我們致意。途中的有些小徑十分狹窄和陡峭,只能容一人側身通過,看到的也只是一線天際,在我眼裡,這就正好彌補了剛才沒能走過一線天的遺憾了。等我們快要下到半山寺的時候,剛才在峰頂值勤的武警戰士們步履矯健地從我們身邊飛掠而過,看著他們敏捷的身手,真是佩服到了及至。已經將近5點了,我們離慈光閣卻還有40分鐘的路程,雖說路是好走了許多,但兩條腿已經明顯感覺到酸軟無力。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再怎麼樣也不能留在那兒呀。5點半左右,終於下到了慈光閣。

回到溫泉大酒店,累得已經不想動了。晚飯後,去溫泉游泳池泡水,結果,偌大的游泳池才只有我們兩個人,能聽見各自說話的回聲。只是水溫低了點,時間長了有點涼,但靠近出水口的地方還是能感覺到溫泉的暖意的。回酒店的路上,人感覺好像輕松了點,腿也不像先前那樣酸了。

未完待續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