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所欲的旅游對於我們這些都市青年是一種追求,對於我們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時間的安排更是一種身不由己,而旅途的各項“無人道主義”收費,更加是由我們的血汗換來。而這次的黃山之行正式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中,經過我們長時間的准備才誕生的。而他所帶給我們的巨大的心靈享受與精神衝擊,不僅來自於他那氣勢渾宏的景色,還有那些我們一路遇上的朋友,以及我們帶給自己毅力上的考驗。慧明與偉琳,二位韓國老伯,銀行的朋友,還有西海的上海女孩,你們都還好嗎?寫這篇游記,既是我對自己黃山之行的紀念,也代表了我對你們的懷念,希望你們能看到這篇游記,更希望你們不會指著我的濫作嗤之以鼻。
我們同行共三人,Viga 甲魚 和我。我們乘坐的是N518次列車,13日晚10:08從上海火車站出發。考慮到艱苦的旅程在後面等著我們,我們乘坐硬臥前往。我們買了上,中,下鋪共508元,是一筆不菲的開銷,不過事後證明我們的決定還是明智的,對於完全靠徒步完成黃山旅游的朋友們,體力的節省是很重要的。
兩位韓國老伯就睡在我們隔壁的下鋪。老伯在我們興奮筆劃著地圖時探出了頭,盯著我們手中的地圖也“嘰裡咕嚕”的討論起來。為了體現我們是禮儀之邦的人民,發揚我們尊老的傳統美德,我們將網上找到的色彩最為豐富的一張地圖贈送給了他們,他們也以韓國糖果以禮相贈,味道的確不錯。不過可惜,我們拿出來的茶葉蛋他們沒敢吃,據我猜測,可能因為過於發黑了,嗨,可惜啊,他們錯過了中國學生最喜愛的集便宜美味營養於一身的美食。
不過對於他們的特產,我們倒是有幸一嘗。他們拿出了一瓶“礦泉水”,連逼帶誘地讓我們一人來了一杯。二位老伯真的很感謝你們,讓我們能夠在火車上睡得很香,原來你們的礦泉水瓶裡裝的都是燒酒阿。
湯口鎮望秀山酒店的程先生的確很不錯,出發前就在網上看到過對他的好評,這次真讓我們體會到什麼才叫顧客是上帝的服務。火車站接人的牌子很容易就能看見,金杯面包一路載著我們穿行在山間的公路盤旋而上,兩岸的油菜花田在陽光的輝映下,伴著蔚藍的天空,青綠的山脈,分外的養眼。不到一個小時就從黃山市的火車站到了湯口的望秀山大酒店。由於我們想在山上玩得充裕一些,所以打算提前一天上山。雖然取消了程先生處的訂房,但他還是很熱心的想辦法幫我們訂了山上的房間。當晚是60/人周五晚為80/人(周末的影響)另外每人要加10/天的代辦費。所以山上的住房共花費160/人。從湯口至黃山雲谷索道大門,我沒有看到有公車車站(可能要當街攔截吧)。
在雲谷索道可以直接購買黃山大門票與索道票(門票憑學生證可以打對折,不過,大門口對學生證的檢查相當嚴格)索道票為65/人。在大門口集中了許多的小店,方便食品,水,上山必需品都有購買,價錢也不算貴,而且對於還價高手是有充足的展示空間的。此處的小店對於節省的學生族可是最後一個補給站了。不過此處的背包可千萬不要購買,質量實在不敢恭維。此外還要提醒那些准備徒步上山的朋友們,不要為了省錢在山下買太多的物品,對於自己的體力一定要心裡有數,登頂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達成的。不過挑夫會主動上前要求幫你挑包,山下8元/公斤,半山6元/公斤,逐漸遞減,算下來這點錢足夠乘此纜車啦。
山路並不陡峭,一路由挑夫的陪伴,看著他們肩上的重物,我們的背包真的算不上什麼,路上還會有不多的人同我們一樣享受著爬山的樂趣,但是基本上走不多遠都臉色漸變,倦意與氣餒的表情都會浮上臉龐。由於黃山上多石少土,只有生命力頑強的松樹,很少會有郁郁蔥蔥的大樹為你遮涼。陽光直接暴曬到你的身上,讓你汗流浹背,兩眼發暈,雖然我只穿了單件短袖,卻已渾身濕透。我剛剛就說過,要對自己的體力有充分的認識,爬了30多分鐘,沉重的登山包就已經成了我的累贅,可恨不能一腳把它踹下山崖。快到半山處,我們的體力極限也快到了,不過此處也已到了入勝亭。這裡可是調整體力的最佳地點,不遠處也有小販在出售黃瓜雞蛋等食品。我們在此處充分展示了上海人善談價錢的本事,10元買到了7根黃瓜,我想這或許應該是小販所能承受的最低價錢吧。黃瓜被山水浸泡過,清涼而又爽口,絕對是消暑的上品。茶葉蛋最好不要買,反正Vigar吃了最後拉了肚子。在入勝亭我們小作休息,吃了午飯,繼續登山。
過了此處的身體極限,以後的山路只需要你有毅力,離勝利也就不遠了。山路周圍,是十分秀麗的山間風景。走走停停,雖然累,但對於樂觀的我們倒也優哉悠哉。離山頂不遠會有山溪,從山上淌下的水清澈而且冰涼,讓我們覺得不去洗一把,對不起的這溪水。抬頭可見纜車從我們的頭上飛快的駛過,車內的游人透過窗打量著我們,讓我們頓生他們是籠中鳥的感覺,不由得感覺他們的眼中爭流露出羨慕的神情(哈哈,其實我們在自我安慰罷了)。背上行囊繼續趕路,隱隱約約山頂也就在眼前。白鵝嶺站已經在向我們招手,勝利已唾手可得。我們在索道口留了影,驕傲的心情油然而生,回望走過來的山路,在延綿的山脈中已經不見了蹤影,抬手看看表,二個小時零十五分,已是十分滿意(我們三人都是男生,以中等的速度勻速登山,Vigua患有哮喘,要徒步登山的朋友們可以對時間做一下參考)。
走過白鵝嶺站,頓生吵雜的人群好奇的游人。我們惟恐避之不及,沒作休息直接向始信峰出發。沿途兩邊是一些還未長葉的小樹,小溪也忽明忽暗地流淌在我們的雙腳邊,群巒疊嶂的山脈,若隱若現在小樹的身後,天氣非常的好,臨近傍晚,太陽也不如上山時的灼辣,山峰陣陣拂過,清涼宜人。山路時升時降,但並不陡,我們邁著輕松的腳步,呼吸著山間純淨的空氣,剛才還疲憊不堪的身體早已經輕松異常了。從白鵝嶺上始信峰,可以看見入山後的第一顆有名的松樹“黑虎松”。在此還能看見“夢筆生花”,那是在一塊高聳的山石上,徒生了一棵大松。你能夠想像這棵大松是如何從這山石中蹦出來的嗎?始信峰不高,好容易就可以登頂,游人集中處沒什麼風景,只可從山石間隱隱看見遠處的山峰,如雨後春筍般地在視野中冒了出來。美麗的風景是需要你繼續走下去的。主干道旁還有一岔道,走不多遠就可以看到一平台,周圍就是懸崖峭壁。第一次站在懸崖旁,心中頓時慌亂起來,比起我家21樓探頭窗外的感覺,驚恐有過之(不過沒有料到,比起以後的驚險,此處真是天壤之別)我們在此擺了許多得pose,結果那張站在平台最高處向遠處山峰眺望,白雲,藍天,奇石,怪松襯托著我們的那一張照片,被我們評為經典。
游覽完始信峰已快四點了,為了早些安頓好旅館,並欣賞夕陽美景,我們快步向北海走去。程先生為我們安排在中國銀行的職員宿舍,那是一群小木屋,給山上的一些職工住的。有一些警察,一些中國移動的員工,也有一些民工。雖然外頭看上去有一些簡陋,但裡面很干淨。共四張床,床單被套都是新換的,而且也很安全。兩位負責我們居住的銀行職員人很好,為我們打了熱水(熱水是無限量供應的),而且還讓我們使用他們的宿舍洗澡。我們住的地方沒有衛生間,所以我們都去四星級的北海賓館方便。賓館離我們很近,就一分鐘的路。總的來說,相對於山上其他住的地方,條件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對於2~4個人來說,大家可以住在一起。類似的房間共有兩間,很熱銷,要住的話需要早些預訂,找程先生就可以了。後來另外一間就給了慧明與偉琳住。安排好了賓館,我們打算去排雲亭看日落。但走到一半,肚子開始抵抗了。由於勞累了一天,中午又沒怎麼吃東西,我們三人都餓得不行,可山上超市裡的東西並非一般的昂貴(我舉兩個例子,一碗泡面15元,一瓶礦泉水8元)呵呵,夠恐怖吧。本來打算去他們的職工食堂買些吃的,但他們絕不對外,無奈,我們只好放棄看日落,趕回住處補充能量。回去後,銀行的職員得知我們的情況後,主動帶我們去他們的小賣部買東西,有人認識價格當然天壤之別,所有的東西都便宜了好多,一般與上海的超市價差不太多,在那我們補充了許多泡面與火腿腸還有蛋,避免了以後頓頓吃面包,真得很感謝銀行的朋友們。
晚上,慧名與偉琳也回到了住處,就在我們的隔壁。他們今天坐纜車上山看了光明頂與西海(西海只玩了排雲亭到太平索道岔路口,沒往一環二環深入下去)。由於得知黃山的夢幻景區在西海的一環至步仙橋,經過我們的勸說,慧明與偉琳決定明天再一探西海,把西海走通,並相約明早一同去看日出。
黃山晚上的天氣十分的涼爽,不需要開暖氣,不過看日出的朋友們可要定好鬧鐘,以免前一天太累睡不醒。黃山的日出時間每一季節都有所不同,我們十五日那天預報說日出是5:40分出現,當天天氣晴,出現概率為60%,原來即便是晴天都不一定可以看到日出。我們4:30起床,約上慧明與偉琳一同去看日出,慧明與偉琳已經打探過路。我們離光明頂較遠,決定上清涼台看日出。黎明的黃山很冷,但滿天的繁星煞是好看,星星明亮而又清晰,各個星座也十分容易辨認,讓你置身於銀河的世界,感覺宇宙的廣大與蒼茫,猶如騰空而起與星星為舞,但卻觸之不及。這樣的感覺是我們生活在都市的人所不能體會的。上到清明台,已經有一些攝影愛好者了,比我們起得早。勉強擠到了一處好位子,耐心的坐下,等待太陽露出它的腦袋,突然有人拍拍我們的肩膀,又是那熟悉的“嘰裡呱啦”。啊!原來是兩位韓國老伯,他們好生專業,全手動相機、測光儀等等掛了一身。相較之,我們的兩台數碼相機純屬傻瓜級別。我們手腳並用的筆畫著詢問前晚的情況,得知大家都睡的不錯,他們還很開心的告訴我們山上的食物非常的美味(哇,我們哭笑不得,他們住的可是四星的標間,而我們只吃的起泡面,“存心刺激”我們嘛)。五點過了,天空也漸漸亮起來了,我們也滿懷期待的凝視著天邊。天色漸漸映紅,雲中還漸露出暗紅色的光。可……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太陽沒露出它紅色的頭。哎,我們知道日出泡湯了。傷心、失望,滿心沮喪,不過我們知道有遺憾才會讓我們永遠記住。
因為起得太早我們安排的時間也比較充裕,所以決定先回住處小睡一會兒。8:30我們再次起床,打好腰包,填飽肚子,整裝出發。去西海有兩條路,一是由海心亭入西海,徒經步仙腳橋,下谷底再往一環、二環後上排雲亭。另一條是從排雲亭下,相反路線走。我們選擇從排雲亭站下,事後證明我們路線的選擇是正確的。從二環入一環與從步仙橋入谷底都有鐵門把手,但步仙橋處有警衛,一環處沒有,相對翻越鐵門容易了很多。(現在去的朋友們不必擔心,西海已經正式對外開放了)
排雲亭是西海大峽谷的入口。從排雲亭可以俯瞰西海大峽谷蜿蜒的伸向遠方。蒼郡的山脈聳立在峽谷的兩旁。站在排雲亭的最外,四周被陡峭的山峰所懷抱,腳旁便是山谷,感覺張開雙臂,仿佛就能擁抱整個天空與山谷。
剛走入西海,山路就已不同前路。雖然還沒有下谷,山路也很平緩,但基本上都是依山而建。一邊是山壁,一邊就是懸崖。懸崖處也並無欄杆,常常可見一些長在懸壁上的奇松從山路下的絕壁處探出了腦袋。
從排雲亭到一環,游人已經很少了。因為西海正是各個旅游團的禁區,為了安全,旅游團一般是不會讓游客進入的。遠離熙熙攘攘的人群,讓我們得以真正領略到黃山的雄偉。這裡幾乎是整個黃山所有風景的濃縮。奇松怪石無處不在,只要你是一個能夠幻想的人,任何一處景色都會擁有他自己的故事。
走過太平索拉叉路口就要開始往山谷下行,不一會兒就能來到一環。根據網上的資料,一環有兩條路,3.4公裡與3.5公裡。走3.5公裡的風景最好。我們當然選擇了3.5公裡,但我們想身處如此美妙的景色中,不論是走哪條路都會讓你被它的美景深深的折服。一路上,會有一些攝影愛好者帶著許多的相機拍攝風景,我想他們是陶醉的,在幸福的同時,也帶給了許多並沒來黃山的伙伴以感動。
走完一環,緊接著便是二環路,它直通谷底,但卻被完全的封閉著,也被稱之為夢幻景區。它與天都峰是我們此行黃山必去的景致。哪怕他有“鐵將軍”把守,我們也會毫不猶豫的翻越它。翻越鐵門並不困難,只要小心腳下不要打滑或鉤破衣服就行,不過聽說第二天它就會對游人開放,以後來的人也不用像我們這樣做違紀行為了,但也許你也體會不到走在山谷那空無一人的感覺了。
一踏入一環,山路的坡度就大幅下降,基本上都是60°以上的陡坡。沿著山壁彎彎曲曲地向谷底延伸,時常回轉過超過90°的大彎,感覺走了一半就看不見前方的路了,只剩下萬丈深淵。最為恐怖的是一段緊貼在山壁的山路,很陡,讓人不敢挺著腰板走路。路很窄,只容一人行走。左邊是那好似被削鐵如泥的寶劍劈出的山脈,右邊就是那傳說中撒泡尿,撒完了,尿還沒落地的深淵。中間有一120°的大彎,站在彎處根本看不到前方的路。由於十分刺激,留影的念頭迫使我停下腳步擺出pose,此時突然從前方吹來一陣強勁的山風,刮得我控制不了平衡。將頭探出欄杆外突然會讓你有一陣眩暈的感覺,雖然我家就住在21層的高樓,但仍免不了產生恐高的感覺,實在不敢逗留,急急的下了這段山路,回望這段山路仍驚噓不已。
入西海後我們見到的第一批人就在此處,一群驢友朋友們拄著手杖,從後面趕了上來,9個人左右,也都神采奕奕,巧的是他們正是由ctrip上組織起來的,能和一群熱愛自然的朋友們相互扶持的走在如此絢美的景區中,我想他們都是幸福的吧。上海的女孩就在其中,不經意間流露出的上海話就能很容易的辨認對方。能見到老鄉,自然親切異常。慧明與偉琳不多時也趕上了我們,全是因為我們太留意這美妙景色,拍照太多而走的過於緩慢。
西海中有許多的棧道,依附在陡峭的山壁之上,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棧道很窄,只有一人多寬,雖然腳旁就是懸崖,但四周都是神奇如畫的景致,我們知道在前面還會有更多更美的風景,憧憬完全壓倒了恐懼,頓生豪情萬丈之情。我想高中的18歲成人儀式若能放在此處,效果一定十分的理想。
下到谷底就是上山路了,我們上到一半已經食盡水絕,口渴難忍。突見一水流沿山而下,水清澈的恨,舀了一口試試,甘醇微甜,便索性乘了一滿壺,不過朋友們可別學我們,是否真的可飲,我們也不知道。
走到步仙橋,便是西海的出口了,我們在景區走了差不多6個小時,出來後依然戀戀不舍,若不是時間的不允許,我想我們真得很有可能再返身走入景區。
從步仙橋上到海心亭不遠,海心亭是一個不錯的歇腳點,我覺得海心亭其實就是旅游團路線同驢友自助路線的一個分水嶺。以西便是我們自助游的聖地。
光明頂很有名,他便是張無忌大戰群雄的光明頂。他是黃山諸峰中最為平坦開闊的一座山峰,氣像站等都建在光明頂上。在光明頂有兩條岔路,一條通西海,一條通北海。而著名的飛來石便在通西海的這條路上。飛來石的游人很多,彈丸之地擠滿了人,我覺得飛來石還是適合遠觀,才能發現他的神奇。一旦站在他的跟前,就和普通的山石沒什麼兩樣,正所謂的距離美吧。為了看到夕陽的霞輝,我們登上了丹霞峰。可惜當時並無夕陽,不過向北眺望,群山的景色還是很壯麗的。
第三日是我們整個黃山之行中最為艱苦的。我們的計劃是從北海出發上光明頂,登鰲魚峰,上到蓮花峰,後翻越五年來首度開放的天都峰,最後徒步下山。
鰲魚峰遠看就如同一條魚上騎著個烏龜,烏龜注視著眼前的螺螄,可愛至極。從鰲魚峰上可以看到光明頂,與形同蓮花的蓮花峰。可惜天都峰被蓮花峰擋住。
蓮花峰是群峰中最高的一座,所以登頂的路自然不容易。一方面路很陡,另一方面人實在太多,太過吵雜,以致很難讓人還有心思去留意周圍的景色。匆匆在峰頂留了影便下山了。迎客松在從蓮花峰到天都峰的必經之路上,在那又是密密麻麻的人群,爭相觀看這一國寶級的大樹。樹的周圍有鐵鏈圍著,並有警衛守護,不容許游人靠近。在此處留影也並非易事,但只要你不介意和松前的所有人一同合影的話,倒是可以一試。
來到天都峰腳下,先是讓你為之一怔,從前聽說的那超過80°的山路頓時呈現在你的面前,抬頭看山頂,一路上的許多人都是頭頂著上一人的屁股,四腳並用地向上奮力爬著。山腳下是很多同我們一樣整裝待發的朋友,說實話,曾有過放棄的念頭,由於體力基本快要透支,加上山路的陡峭,兩腿不自然的會有發飄的感覺。但是想想,來黃山不登天都真是妄稱好漢。一咬牙,便踏上了天都的第一級台階。走在天都的石階上,真是驚恐無比,台階一格格的緊貼著你的胸部,保持平衡的感覺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爬到最後,我根本無暇顧及景色,完全全神貫注於山路,本能的使勁將重心前傾,快上鯽魚背時,整條腿都以酸軟無力,前方的路真的超過了80°,更為恐怖的是懸崖就在你的身旁,此時並非你不想看那懸崖就可以的,眼角的余光很容易就掃到了那萬丈深淵。鯽魚背是一條建在山巔之上,不足一米寬的山路,兩邊沒有鐵欄的扶手,只用兩根粗繩代替。走在其上,我向左邊探出頭去“哇”一陣眩暈,在向右瞄一眼“啊”腳抖得更加厲害。緊緊地抓住粗繩,一刻都不敢松,絲毫不敢停留。鯽魚背的最後一步路,我是大步跨過的。等站穩後,心還跳得厲害,如果下雨天走這路,多數命不久已。上到天都峰頂,人不是很多而且拍照也都排著隊,只要有耐心,每個人因該都可以拍到一張不錯的照片。
人說上山易下山難,天都的上山路本就不好走,更不要說下山路了。我們從後山下,試圖走走新路。走在路上,眼睛的正前方是沒有人的,他們全在你的腳底下。許多路,我們不得不使用上我們的屁股,並非因為害怕,而是路實在太陡,屁股不得不碰到石階。我們走了將近一個小時,當中有著名的一線天,這才是真正的一線天,狹窄陡峭潮濕,天空成了一條線。
天都峰的終點是半山寺,當你踏上平地,真是有種說不出的放松感覺,回想剛才走過的路,簡直像一場夢,我終於體會到了“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經典名言了。
走在下山的路,心中只有依戀不舍。此行還有很多遺憾,日出日落,雲海我們都沒能看到,我想黃山我們還是會再去的,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