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姆

作者: 寫下就是永恆

導讀月亮姆2002年新周刊的孫冕在參與雪山音樂節時候和崔建一並認識了塔城的肖汝蓮奶奶,其時七十有四歲,邀請肖奶奶在音樂節上演唱民歌《月亮姆》。 2005年再度造訪塔城,恰逢肖奶奶自美國參見亞洲音樂節歸來,一曲《月亮姆》看來總算應了“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時”這句詩。奶奶此行給丈夫稍了一只口琴,看得出來老人很高興,但有我們圍繞在火塘邊老人有些不好意思, ...

月亮姆2002年新周刊的孫冕在參與雪山音樂節時候和崔建一並認識了塔城的肖汝蓮奶奶,其時七十有四歲,邀請肖奶奶在音樂節上演唱民歌《月亮姆》。

2005年再度造訪塔城,恰逢肖奶奶自美國參見亞洲音樂節歸來,一曲《月亮姆》看來總算應了“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時”這句詩。奶奶此行給丈夫稍了一只口琴,看得出來老人很高興,但有我們圍繞在火塘邊老人有些不好意思,於是牽著奶奶到樓下吹了幾聲。呵呵,我們還是聽到了。

次日一早,爺爺就和尚未成家的六子下地耕田了。奶奶也很早便起來給我們打酥油茶煎糍粑。

奶奶的民歌特色是有感而發,見什麼唱什麼,現編現唱,當然也有《插秧調》、《嫁女調》等塔城特有的納西調。在塔城一帶的農村人家,每當遇到紅白喜事,都要請肖奶奶來唱上幾曲才顯得主人家有面子,所以從她年輕的時候開始,金沙江的兩岸就一直飄蕩著她的歌聲。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