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裡,和自己私奔

作者: dyidbug

導讀“和自己私奔”,是5月號的《旅行者》編者語的標題。看到的時候正是我出發的前一天晚上。文章的英文標題是“Unplanned trip, unbridled joy”。一邊看我一邊竊笑,好像那文章是為我寫的。去諸葛八卦村是五一長假前決定的。我只有五天的假期,計劃三天去旅行。5月1日的火車票是4月30日晚上6點買到的,站票。晚上在網上查資料的時候,心裡忽然燦爛起來,我知道,那是因為又 ...

“和自己私奔”,是5月號的《旅行者》編者語的標題。看到的時候正是我出發的前一天晚上。文章的英文標題是“Unplanned trip, unbridled joy”。一邊看我一邊竊笑,好像那文章是為我寫的。去諸葛八卦村是五一長假前決定的。我只有五天的假期,計劃三天去旅行。5月1日的火車票是4月30日晚上6點買到的,站票。晚上在網上查資料的時候,心裡忽然燦爛起來,我知道,那是因為又可以出去旅行。

早上八點多的火車,要下午二點多到金華。六個小時站著畢竟不好受。還好有人在諸暨下了車,我靠窗坐著睡著了。到了金華去坐到蘭溪的汽車,到了蘭溪再轉去諸葛村的中巴。走進諸葛村的時候已過了下午四點半。走過一小段路後,一方池水出現在我眼前。後來知道那是“上塘”。四周有舊式的茶樓、小吃攤,還有幾家店鋪,都倒影在塘水中。這景像讓我想起宏村的照片。此時村裡的游人尚在,我徑直去了天一堂找住處。

天一堂是中藥堂,裡面有個花園公寓,簡單的家具,公用的衛生設施,不過很干淨,房間很大還帶個廳。我最喜歡的是後院的“百草園”。園子裡有小橋流水,亭台假山,有各種可以入藥的花草樹木,還有三只小鹿。站在那裡可以聞著樟樹和白蘭花的香味俯瞰八卦村。我決定要找個機會在百草園裡發發呆。

黃昏的時候天還亮,我出門在村子裡瞎逛。天一堂的小路出來就是上塘,小路左手邊有兩家做孔明燒餅的店;右手邊是個理發店,那裡有只小狗,整天躺在店門口,就從來沒見它起身。上塘裡養著好多小魚,池水邊有婦人在洗衣。一切都是安靜而愜意的,我知道我在路上花的八個小時沒有白費,然後決定明早去附近的新葉村,然後在這裡住兩晚。

八卦村的中心,是“鐘池”,也就像這個八卦圖的中心點。鐘池不大,四周是幾戶人家和“大公堂”。池子裡有幾片荷葉,帶著露珠。池邊也有人在洗衣,洗衣棒的錘打聲,聲聲響亮,帶著回聲在我耳邊縈繞。我在各條小路間穿梭,摸清了大概的方向,打算明天早上來拍照。

和許多村子一樣,諸葛村裡也有好多貓貓和狗狗,不過它們都看上去懶懶的,不知是天熱還是日子過的太逍遙。我看見的小貓們都閉著眼懶洋洋地蜷在角落裡,有一只趴在公用電話的電話機上打盹,像是個看電話卻開小差的老奶奶。而那些小狗們要不俯身發呆,要不索性整個側臥。我幾次試圖和它們來點眼神交流,居然都一臉冷淡。其實,我挺喜歡這些貓貓和狗狗的樣子,無憂無慮,簡簡單單。離開了汽車和人群喧鬧的都市,我想要的也正是這樣的感覺。

我在小吃店吃了米粉,然後在賣菜的小店裡買了五毛錢一斤的胡柚和一種白黃瓜。店主把黃瓜削了皮,我拿在手上邊走邊吃。天色漸暗,游人漸去。我心裡非常滿足。

因為公寓的熱水澡晚上八點結束,我回到天一堂去洗澡。洗了澡換上干淨的衣服,我穿著拖鞋出了門。花園公寓的走廊上亮起了垂著流蘇的八角燈籠,很小資。

又見上塘。池水四周的店鋪都亮起了燈籠。一塘池水倒映著紅紅的燈籠,讓我想起在越南會安古城的夜晚望著河水倒映著燈籠而恍如隔世的感覺。夜裡的古村很暗很安靜,街上人很少。我循著有路燈的地方走著,踩著青石板的路,路燈昏黃,伴著我拖鞋的踢撻聲,猶如回到舊時。

回旅館早早睡下。早上被鳥兒喚醒。出門去覓早點。上塘已開始熱鬧。燒餅店賣著燒餅、油條、豆漿。茶館店坐了不少老人,一杯茶開始一天的生活。小吃店冒出了蒸籠的熱氣。我坐在塘邊的木椅上,喝稀飯吃包子。填飽肚子後便去拍照。白牆黑瓦、綠樹紅花,在我的鏡頭裡干干淨淨,沒有任何外人的闖入。

九點多的時候,我看到了拿著小旗子的導游和游客。於是我往村外走。去新葉的車因為那天路上有集市提前在李村停下。我一點不介意。下了車走在去新葉村的路上。兩邊是綠綠的田野,遠處是縈繞著霧氣的青山。蛙聲此起彼伏。一路只見當地人的來來往往。這是在長假嗎?我忍不住竊喜。

新葉村真像塊旅游的處女地。除了在牆上看見一個箭頭指向明代古民居,再沒有別的開發跡像。而那個古民居大門敞開,隨意參觀。我在村裡四處亂走,居然沒了方向。好在我不趕時間又向來喜歡未知的東西。兜兜轉轉間把村裡的幾條主路走了個遍。回來仍要走一段路再坐車。路過集市的時候看見了新鮮草莓,買了一斤坐上回諸葛的車。

新葉不如諸葛漂亮,不過景色於我已不重要。我懷念去新葉的那個早上。那是完全陌生的鄉間,只此一次也許不會再來。因為陌生,心可以自由的釋放,享受著的感覺已無關乎風景。

當我拎著草莓和在村口超市買的東西往諸葛村裡走去的時候,突然生出回家的感覺。走進天一堂的大門時,門口檢票的老伯伯朝我笑笑打了個招呼 – 他已經把我當自己人了!

下午出門的時候我故意往村子的外圍走,那裡很安靜,聽不到一點導游小喇叭的聲音。攀上一座小坡後,耳邊忽然迎來順子的歌聲,順著歌聲走,發現是村裡的廣播在播音。四周空曠,那原本動人的歌聲愈加空靈干淨。我再往村外的田野走,看到了一棵美麗的古樟樹。我企圖把它攝入鏡頭,可惜它枝繁葉茂,我的鏡頭裡裝不下。不過它映在了我的腦海裡,連同它散發出的沁人香氣。

回到天一堂,徑直去了百草園。園子裡有個小亭子,那時沒有人。我脫了鞋,坐靠在欄杆上,全身頓時一陣暢然。最喜歡這樣的時刻,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周圍也許風景無限、也許平淡無奇,而我可以了無牽掛,完全地放松或放肆,無視時間的存在。准備離開時,我發現園子裡有一塊塊的小草地。於是索性脫了襪子,在草地上肆無忌憚地亂走。腳底感覺涼涼軟軟的,心裡不住地偷著樂。走回客房的時候也是赤著腳,提著鞋子,沿著鵝卵石的小路一路享受腳底按摩到房間。

再出門時是黃昏。發現上塘邊有個賣舊貨的小店。門欄邊有一只用椰子殼雕成的小猴子。第一眼我就喜歡上了。小猴子的樣子非常可愛,它安靜地坐在,我出神地望著。店老板是個看上去挺厚道的老伯,看我站在那裡好久,就招呼我進來看看“好東西”。他拿出三只玉鐲,向我介紹。我笑笑說我不買。不過我看到了櫃台裡有以前的一分二分一角二角的紙幣,就好奇問他,“真的有人買嗎?”“有啊!”“那你收購來多少錢呢?”…. 我們就這樣聊了會兒,然後我告訴他,我喜歡那只猴子。他說是他自己刻的,如果我喜歡,可以十塊錢賣給我。我當然喜歡,十塊錢也不貴,可是它和這小店在一起的樣子如此和諧,倘若我拿回了家,它會孤獨。於是我放棄擁有它。可是我舍不得就這樣走開,於是我跟老板說我想和小猴子拍張照。他說可以並找人替我拍了照。不知為什麼,總覺得那只小猴子在那裡是有生命的,倘若我真的買回來放在屋裡,就成了擺設。

轉身出了小店,一眼望見天空射出了久違的陽光。我看見有個人坐在一戶人家高高的台階上望著上塘周圍,心想他真是占了個好位置,也許他也喜歡這樣的情景:落日的光輝在飄蕩的雲層裡忽隱忽現,映出一個個美麗的光暈;村裡的居民洗衣燒飯;而自己像是游離在這一切之外,又像是這畫面中的一景,好似我眼中的他,或他眼中的我。

我依舊去買白黃瓜吃、依舊去了夜晚的百草園、依舊洗了澡出來閑逛、依舊在清早去上塘吃可口的早點… 那感覺如此熟悉又讓人留戀,現在想來都如電影般一幕幕呈現眼前。

第三天早上我離開了諸葛村,坐車去了杭州。那裡游人如織。我在西湖邊的茶館裡泡了一個下午,喝茶、吃飯、看報、發呆。回上海的火車開了3個半小時,到達時已是晚上11點半。坐上回家的車,我和自己的私奔就此結束。

私奔是快樂的。出游的日子都是快樂的,不管吃住有多差、行路有多難、天氣又多糟,心裡總是無比舒暢。那種在路上可以忘記時間空間的生活是奢侈而短暫的,我在上海無法受用,於是時不時和自己來個異鄉的約會。這次是在長假,下次是在幾時?


精選遊記: 蘭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