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亞丁稻城游攻略二

作者: janny_jiang

導讀5月2日,天氣晴好吃完早飯, 7:50出發往此行的重頭——亞丁駛去。一路上非常順利,很快就到達了景區(全價128元,半價68元)。這實在是我多年來,第一次碰到如此認真的研究“學生證”的人,因此建議想買學生票的朋友,千萬要把細節都考慮清楚,如照片、注冊章、入學日期……在隆龍壩整完行李(不用的全部丟在包的車上),吃完午飯,我們全體人員兵分兩路:一路直 ...

5月2日,天氣晴好吃完早飯, 7:50出發往此行的重頭——亞丁駛去。一路上非常順利,很快就到達了景區(全價128元,半價68元)。這實在是我多年來,第一次碰到如此認真的研究“學生證”的人,因此建議想買學生票的朋友,千萬要把細節都考慮清楚,如照片、注冊章、入學日期……在隆龍壩整完行李(不用的全部丟在包的車上),吃完午飯,我們全體人員兵分兩路:一路直殺洛絨牛場,解決住宿問題;另一路先到衝古寺,看看那裡的情況。

我們的決策還算正確,先到牛場的好不容易搞到了睡餐廳地板的權利。有些比我們晚到的,因為連這個也沒有了,只能退回衝古寺。每位50元(帳篷80元),還算是比預算便宜了30元,呵呵……:(

這一路下來,亞丁那裡關於馬夫的管理,應該說是最好的,不僅每段路都明碼標價,而且馬夫都有各自的編號,按順利先到先得。因此,有一個有趣的現像就是,我們才到目的地,馬夫便棄馬,急急的跑到管理處去拿號——爭取比其他人早一點可以接到下一單生意。要知道,他們身上還背著我們的大包呢!等拿完了號,他們才慢慢的走來,扶我們下馬,還我們行李。此外,按規定,馬夫可以免費幫客人背10KG的行李,如果他要問你收錢,你可以直接找管理處。我們下山的時候,有一個朋友的背包裡裝了四個棉睡袋,馬夫也幫忙背下去了。最讓我們不好意思的是,這還是一個女馬夫!(另:隆龍壩-衝古寺30分鐘:上行40元,下行30;衝古寺-牛場1.5小時:上行60元,下行50;隆龍壩-牛場:即兩者相加,沒有優惠)

5月3日,天氣晴好

一大早,同行的朋友就架好了相機,等著拍央邁勇的“日照金山”(順便提一句,為了更好的記住三座神山,我們分別給他們取了名字:仙乃日——乃日仙;央邁勇——夜未央;夏納多吉——夏日麼麼茶)。我們幾個則因為餐廳需要營業——賣他們難吃且貴的早餐,不得不早早的起“床”,收拾行李。出門看雪山的同時,找了個向導,按他的說法,3小時就可以走遍兩個海子,因此,除了三個實在沒有力氣的之外,我們一行人全部上到了牛奶海。至於五色海,因為看了牛奶海後,很多人覺得比較失望,外加還要翻一個山頭,最終只有三人成行。其實,兩個海子之間只有30分鐘的路程,而且下山還可以走近路,無須原路折回,因此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困難。等上到五色海,吃了午飯休息完,再下到一個平地的時候,竟然碰上了我們隊伍中走得比較慢的幾個朋友。

當然,這段路程也並不是向導所說的“只要3小時”,我們7:50出發,再回到牛場時已經是下午13:30了。吃了點干糧(聽吃過牛場飯的人說,基本上菜都是沒燒熟的,畢竟是4298M的高原啊!),稍做休整,整理完行李,開始下山。或許因為對於騎術實在是不精通,我和另外一個朋友都被折磨的夠嗆——屁股痛!在接近衝古寺的時候,我們實在是忍受不住,下了馬,並且一路步行至隆龍壩。下山的路非常好走,我們比從衝古寺騎馬至隆龍壩的朋友只晚了15分鐘左右,而且一路我們還給騎馬的朋友拍了幾張靚照。

因為受不了幾天沒有洗澡,且大費體力的折騰,我們決定不在衝古寺留宿,直接殺回稻城。17:00從隆龍壩出發,到稻城已是晚上八點,隨便住在了旅行社介紹的藏民——央金家。同樣的房間,在理塘才20/人,這裡卻要50/人,而且還砍不下來。同行的朋友,有一對極其有錢的夫妻,受不了那裡的環境,當即花600元定了一間三星級賓館的標房。後來聽說,所謂的“三星級”還沒有上海的“交大招待所”強呢!呵呵,忒逗:))

吃完晚飯,到著名的茹布查卡溫泉洗了個澡。說實在的,澡洗得真是不怎麼樣,不僅貴——15元/人,而且還洗不干淨。一共才一個泉眼,要分給整個村莊所有經營溫泉的人家,與其說是泡澡,不如說是去掉了一些灰塵,倒是和當地人聊天還蠻值得。沒想到,這小小的溫泉也還是個壟斷產業——就那個村子的人可以經營!在當地,該村可是出了名的有錢,甚至有亞丁的男生願意做上門女婿。去年甘孜州的人均年收入為1500左右,根據溫泉的人均收費標准,你可以想像他們的富裕度是如何的了。此外,盡管亞丁也是富裕村,但其主要收入來源是馬匹,而且每年的出工天數還有限制(據說是10天),因此,不僅人要辛苦很多,錢也不一定比做溫泉的掙得多。

在閑坐著等主人收拾澡堂子的時候,順便觀察了一下客廳,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房間裡的壁櫥上面放了很多大小不同、新舊各異的臉盆。向主人家打聽了才知道,原來這些是富裕度的像征,換句話說,放得多的比放得少的要有錢。據說,很多人家放的還是鍍金的器具,顯然,他們就更有錢了。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這片土地上,表現得更為突出——1500元年收入VS鍍金器具裝飾壁櫥!主人算是一個比較熱情的人,除了請我們喝酥油茶外,還有青稞粉款待。有一點非常奇怪,說是吃青稞粉的時候不能發出聲音,當時也沒有細問原因,現在怎麼想也還是不明白。

5月4日,天氣晴好,傍晚下雨

今天的路程相對短且輕松,因此一直到9點左右才上路,大約11:30到達了理塘。司機問我們,吃飯還是吃魚?“有區別嗎?”,因為久聞“理塘無鱗魚”的盛名,我們一致決定去吃魚。到那裡才明白司機大哥的話,原來所謂吃魚,就僅僅只有魚吃——當然還有白米飯,沒有別的佐菜。說實在的,可能是因為吃過了太多種的魚,因此對於此魚並沒有產生什麼特殊的偏好,覺得也就不過如此而而。倒是飯店外栓著的一頭小藏獒(似乎還並不太純)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對著它硬是猛摁了幾下相機。

餐畢,約下午二點,繼續前行,到達新都橋已晚六點了。昨天在稻城的時候,聽說新都橋近來的住房比較緊張,因此通過旅行社幫忙定了房間,誰知到了這裡來發現,我們住的地方已不屬於新都橋鎮了——離新都橋5.5KM的瓦澤鄉。不僅價格貴——240/間,而且設施也不怎麼樣,總之一句話:性價比差!不過,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意外的得知,花大約30分鐘的時間,在爬上一個小山包之後,就可以遠觀貢嘎雪山,於是決定明天早起,去看一看。可惜,我們這次的運氣不是很好,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時候是陰天,我們只是上到一半就退下山來——天氣不好,即便上去也看不到,權當做了一次早鍛煉吧:)而原本想拍日出的朋友也只能繼續睡覺。

在新都橋附近的住宿,有兩種選擇:一種住新都橋鎮;一種住瓦澤鄉(有很多藏居,均30/床)。如果天氣好的話,可以找當地的孩子,付10元向導費,爬小山包,遠觀貢嘎雪山。


精選遊記: 稻城-亞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