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23小時,只差一點點----3月19、20東西天目連穿簡單小結

作者: 鴕鳥

導讀本人文筆不佳,寫不來游記,只能做一簡單介紹,供以後走該路線的朋友參考。2005年3月19日、20日西天目--龍王山--千畝峰--東天目穿越活動總結 3月18日 20:20莘莊出發。 3月19日 01:00到西天目景區停車場,步行上西天目開山老殿。 01:30宿開山老殿內。 06:30起床、早飯、打包。 07:15從開山老殿出發沿景區道路上西天目頂--氣像站。 08:05到此行制高點--西天 ...

本人文筆不佳,寫不來游記,只能做一簡單介紹,供以後走該路線的朋友參考。2005年3月19日、20日西天目--龍王山--千畝峰--東天目穿越活動總結

3月18日

20:20莘莊出發。

3月19日

01:00到西天目景區停車場,步行上西天目開山老殿。

01:30宿開山老殿內。

06:30起床、早飯、打包。

07:15從開山老殿出發沿景區道路上西天目頂--氣像站。

08:05到此行制高點--西天目氣像站,可看到此行的大致路線,拍照。

08:30從西天目氣像站西北側進香小道下行向龍王山--千畝峰間山脊防火帶前進。

10:30沿進香小道行至盡頭,發現一小山洞,路跡在此消失。從山洞左側往龍王山脊方向硬切數十米,發現難以通過,遂退回山洞。

11:15發現在進香小道未到山洞前50米處有一向溪谷方向下行的小道,沿此小道下行數百米。

12:00到達下行小道轉折向上處,繼續上行。

12:40走出小道,到達龍王山--千畝峰山脊防火帶。此處有路牌。休息。

12:45蛋包飯、milan、我輕裝沿防火帶上龍王山主峰,其余人繼續就地休整。

13:25到達龍王山主峰,觀景,拍照。上龍王山主峰的路程有一部分坡度較陡,但不難走。

14:00三人回到防火帶,拿包之後沿防火帶向千畝峰前進。

16:00到達千畝峰下的下行小路口時開始下雨。此處也有指示牌,標明沿左手小路下行可到千畝田,或繼續沿防火帶上行制千畝峰後再沿防火帶直下,也可到千畝田。蛋包飯、milan、漁人、allcopy繼續上千畝峰。因隨身帶著相機、鏡頭我在原地做防雨准備,並等待erick、zorro、北方。

16:30上千畝峰四人沿山脊下千畝田,未上千畝峰四人沿小路向千畝田下行。

17:00到達千畝田。zorro、北方因體力不支退出,宿千畝田農家樂。

17:10余下六人沿機耕路下至東關森林保護站。雨大,休整。

17:45從保護站出發沿柏油路下行。

18:45右手出現一機耕路。上機耕路繼續上行。

19:15到達安吉深溪村茅草山農家。晚飯,六人夜宿農家。

3月20日

06:00雨止。起床、早飯、打包

07:25離開農家。沿機耕路側的小路向田青塘前進。途中需翻上一座山坳,下接機耕路。途中風景優美。

09:00到達田青塘。在橋頭休息。

09:15遇到去年東關探路時的故人童道法。從機耕路側不到小石橋的山道上山,目標山背後的蓑衣塘烤筍窩棚--兩周前那次失敗活動的宿營地。

11:00一路上坡,路陡較滑,上升約500米後到達接近山頂的平台。休息。

11:05從平台右側橫切前進,發現無路可走。折回平台,在平台左側發現上行路跡。

11:30到達山頂,下望可見左下方蓑衣塘松樹林。此時路跡已很模糊,下行一段之後在溪邊已找不到路跡。但可以肯定沿小溪亂石堆下切必能到達烤筍窩棚。遂沿小溪下切,路難走,痛苦。

13:05終於下到烤筍窩棚取水處。於烤筍窩棚休息、午飯。此時六人雖疲憊不堪,但自信滿滿,堅信此次穿越必能成功。

13:35繼續沿上次活動走過的小道下行。

14:00穿越竹林後到達大公寮。繼續下行,至三岔路口。左轉,沿兩周前從東天目下來的路線上行。

15:30沿上次下行的溪谷巨石堆爬升200米後於一極小平台處發現有沿山坡的橫切路跡。此處距東天目大仙頂垂直距離僅400米。在小平台休息並做大致方向判別後決定沿橫切路跡向東北方向前進。原本打算橫切到較平緩山脊後再向大仙頂前進,但竟成了此行的轉折點。

16:05沿路跡橫切數百米後突現一片空地,發現一座大竹屋。經確認竟就是蓑衣塘大公寮!原來我們花了兩個多小時,兜了個圈子又回來了。

16:15時間已晚,天氣轉壞,此時再上大仙頂已無可能。故決定沿傳統撤退路線下撤。

18:15最後一個人走出山谷踏上柏油路。

總結:此行八人,除兩人中途退出外剩余六人在蛋包飯的帶領下走完了超過90%的穿越路程。最後功虧一簣的原因還是從東天目大仙頂到蓑衣塘這條最傳統的東西天目穿越路線路跡不明確。綜合此次行程,有如下幾點可以明確:

1.穿越的可能性:兩天時間穿越西天目--龍王山-千畝田--田青塘--蓑衣塘--東天目是完全可能的,但需天時、地利、人和三點齊備,缺一不可;

2.人員方面:這次兩天一共走了23個小時,若去除中間吃飯、休息的時間,全程行走超過20小時,強度較大,故若要成功穿越,對參加人員的體能要求較高;

3.時間方面:冬末春初應該是穿越行動最好的時節,此時溫度適意,下雨的概率較小,比較有利;

4.地形方面:感覺整條路線地形方面的難點如下:

a.龍王山至千畝峰之間的山脊防火帶,近千畝峰處地形破碎,多處需沿岩石攀援上下,有一定危險;

b.千畝峰頂下千畝田的山脊,情況同上條;

c.田青塘翻蓑衣塘這段,上升坡度大,落差約600米,下降坡度小,但路跡模糊,多數只能硬切;

d.蓑衣塘上東天目段,至今仍無明確路線,尤其是從下往上走的路線,基本只能硬切;

5.裝備方面:

a.從整個過程看來,若行程順利,沿途都有農家,可完全不必帶帳篷;

b.因路線長,難度大且多硬切路段,故裝備應盡量精簡;

c.應有足夠的儲水容器,有多段路線連續4個小時以上無水可補,尤其是從烤筍窩棚至大仙頂約5小時上切路線上沒有水源;

d.登山杖必備,且最好用雙杖;

此行人員:蛋包飯(領隊)、milan、漁人、allcopy、erick、alphalion、zorro(於千畝田退出)、北方(於千畝田退出)

走完90%穿越路線的有六人

上西天目、龍王山、千畝田三座山峰有兩人:蛋包飯、milan

上兩座山峰的有三人:漁人、allcopy、alphalion

此行各點大致高度:西天目開山老殿約1150,西天目氣像站1605,進香小道盡頭小山洞約1200,下溪谷小道轉折點約1000,龍王山--千畝峰防火帶休整點約1200,龍王山主峰1587,千畝峰1568,千畝田約1300,茅草山農家約1000,田青塘約700,田青塘至蓑衣塘路段最高處約1300,蓑衣塘烤筍窩棚約1150,蓑衣塘大公寮約1000,蓑衣塘三岔路口約830,上大仙頂溪谷與橫切路跡交彙處約1050。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