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行走改變命運。你覺得呢?4/30我上了西去的火車K79,同行的人有30多個。這是我第一次走遠路,好高興身邊有他在。30多個人的團隊,而且還不是旅行社組織安排的,說給誰聽不會瞠目結舌?
這是一群追求自由、喜歡親近自然的朋友,他們的性格、生活背景各不相同,但都很熱心、親切,好像兄弟姐妹一樣。他們中的一些人是我見過的玩得最瘋的人了,仿佛過了今天就沒有明天似的。這次我們一直玩到兜裡沒錢,包裡沒有干淨衣服,老板沒有耐心,才打道回府,差一點點就去了越南。這次旅行改變了我許多想法,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行程剛剛開始大家都很興奮。我們一路打牌、吃東西、說說笑笑,時間打發得很快。長途旅行總能讓人釋放出一些潛藏的特質和本性,扔掉一些面具或選擇另一些,每個人都很“真”。經過近30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在5/1晚上8點多到達貴州凱裡,據說這裡相當於苗族人的省會。
在賓館安頓下之後,我們就浩浩蕩蕩地衝到街上覓食了。這裡有一種宵夜叫做“烙鍋”,很特別。它是一個直徑半米的平底鍋放在桌子中央的煤氣爐上,裡面倒上厚厚的一層菜油,所有的菜洗干淨切碎後直接倒在鍋裡。我最愛吃這裡的臭豆腐,它不同於江浙一帶外皮脆脆的臭豆腐,它是軟軟的,氣味也有所不同,用菜油煎熱爆香之後,再配上香香的辣椒粉和冰啤,真的很過癮。所有下烙鍋的配菜中沒有葷腥,這裡的肉很少,就是路邊的烤肉串,也是細細的肉絲。這點在以後兩天的飲食裡反復得到強調。這裡的肉少,有的只是肉末和家禽的內髒,令人費解。大家都很高興美麗的黔東南之行終於在腳下了,他們邊劃拳邊喝酒,興致高昂。不過為了第二天的野洞河漂流。我們還是早早回賓館休息了。
次日,到達漂流地點的時候就已經接近中午了。這裡的景點好像都是由當地的農家自己開發,家庭承包的。他們在上游建了大大的竹樓供應食宿。還有衝涼的浴室。不過,只有冷水。五月初用冷水洗澡洗頭發的滋味我現在想來還會打顫。
我們的午飯在千催萬等中一道一道擺上桌,雖然比起後來在廣西吃到的猶如天壤,但當時我已經很滿足了,這也的確是當地比較豐盛的一餐,人均才15元。那家人算是厚道的,我們漂流之後下榻的那戶苗寨家庭旅社才叫黑,這是後話。草草解決了午飯之後,我們就准備漂了。
我是第一次漂流,還是坐皮筏,自然很興奮。水很淺,但我們都還是穿上救生衣。我們浩浩蕩蕩十幾只筏子全都下了水,水流平緩,略有急灣。前後大約有兩到三個船工跟隨著,他們會在一些地方停留,來幫助我們,以防出現險情或者掉隊。漂了大約半小時,我們排成一列進入一個山洞。洞壁濕濕的,剛進去時的洞口很小,低低的讓人有些害怕。一些角落雖然安裝了電燈,洞裡依舊很暗,影影綽綽能看到奇形怪狀的石劍和石壁。山洞的頂部時高時低、時寬時窄,我們走得很慢,小心翼翼。洞裡的水明顯比外面涼了很多。忽然我們聽到前面傳來串串的瀑布聲,緊接著就是冰涼的泉水劈頭劈腦的灌下來,才知道原來這是個水簾洞,領悟到什麼叫“醍醐灌頂”。剛開始進洞的緊張和不安被這一陣狂灌弄的無影無蹤。滴滴嗒嗒的好不容易出了“水簾洞”,先前出洞的人早就在那裡不懷好意的等著了,除了感冒的幾個人坐的筏子安然無恙(還算有點厚道),我們的皮筏個個都屁股朝天,還有人被倒扣在筏子下面,措手不及。說實話,當看到他們來掀皮筏的時候,我心裡正暗暗的高興,早就巴不得跳到水裡,只是被丟到水裡的感覺更好。我在後來過急彎的時候,又翻了兩次,損失了遮陽眼鏡。隨著太陽漸漸西移,濕濕的身上越來越冷,不住的打顫。4個多小時後,終於漂到了終點。我們個個筋疲力盡,渾身還帶著水草。岸上只有冷水,我們幾個女孩子只好用冷水洗澡洗頭發,不停地哆嗦。
當晚,我們宿在南花村苗寨。等我們近9點的時候趕到那裡的時候,飯菜都已經准備好了。不過很多人都已經沒了胃口。我也是,大概是太累了。我們住的是一座兩層樓的竹樓。主人對男女混住堅持要收取更高的價格。因為按照當地人的習俗家裡除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可以住在一起,別的男女客人,就算是夫妻也不可以同房的,不然,必須要用雞血來衝掉屋子裡的晦氣。一樓停放了兩具棺材,是給爺爺奶奶預備的。有些膽子小的女生因此不敢住在一樓。我雖然膽子也很小,但我頭腦簡單,不去想很多。我和另一個很有意思的女孩子住在底樓的唯一的客房,主人還為我們抱來新洗完的被褥,一夜無夢,睡得很好。
第二天一早,我們去寨子裡看了村民的表演。當然是有償的,不過很便宜。苗族姑娘身著盛裝,手執烈酒,在路旁等候我們。她們的酒還是蠻烈的,如果用手去接酒杯的話就一定要喝完,很多人在那個時候喝多了,以至於在人家表演的時候也拼命的搶風頭。女孩子們都穿上苗族的服裝很有興致的和當地人一起跳苗族舞。苗族女人的服裝明顯比男人的要華麗許多,臉龐圓圓的人穿起來尤其好看。她們的頭飾特別精致,做工很復雜。一套苗族婦女的服裝加銀飾600元人民幣,還是可以講價的。男人的衣服除了一色的藏青長袍以外,就是一頂花卷饅頭樣的帽子,沒有別的了。
下山之後,我們乘車去參觀侗寨。侗族人以整齊劃一的對唱著名,我們一到了那裡,就聽見從鼓樓裡傳來的歌聲。他們坐成一圈,還有三三兩兩的女人在一旁用古老的木織布機織著布。寨子坐落在一條小河邊,村子很寧靜,由於作為旅游點開放給外界,令它多少有點旅游景點的痕跡。但這裡比苗寨討人喜歡多了,店鋪很少,也不招搖。多數人還是在過著自己的日子,該干什麼還干什麼,連牲畜也是這樣,絲毫沒有因為我們的到來而改變行路的腳步。我坐在河邊的石台階上看侗族的小姑娘站在水裡洗頭。看她們很仔細的一縷一縷梳洗著從不修剪的長發,好像自己的心事也隨著她們的梳子一起一落被抖落的沒有痕跡。斜斜的陽光照在水波上泛起粼粼的光,映的兩個小姑娘的臉紅撲撲的。一直看到她們洗完,盤起濕濕長發走過我身旁,用細細長長的眼睛望著我,並沒有把我當一個游客,讓我嗅到一點童年的味道。
晚上,我們住在從江,不好意思,也許是榕江,記不清了。那裡比較窮,有錢都沒有地方花,物資很貧乏,物價也便宜。一條街走半天都看不到一家賣報紙的。他們做得菜都是一個顏色,綠的蔬菜、紅的辣椒炒肉末或者家禽的內髒,變化的只有蔬菜的種類。永遠見不到肉,連肉片也沒有,魚也很少。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向龍勝梯田出發了。由於吃了暈車藥的關系,從一上車到下午3點多鐘,我們干了什麼,午飯吃的什麼,我都記不清了。後來看照片才想起我們上午到過巴沙,——中國最後一個使用火槍的少數名族部落。我們在那裡捐了一些學習用品和錢給學校。天氣很熱,我們在當地希望小學的操場上把我們的禮物和捐款送到他們手上。有個巴沙小男孩很有意思,他手捧著我們給的學習用品,很誠懇的說下次他想要一些碟片。
我們在傍晚的時候登上了龍勝的七星伴月。人太多了,攝影機也很多,我感覺很一般,也許是時候不對,或者是心境不對。梯田的旅游氣氛很濃,不曉得那些梯田現在還有誰來照料,似乎山上的所有人都在做和旅游有關的生意。後來回到上海,有個朋友給我看了些他在龍勝拍得照片,我才確信自己一定是和龍勝沒有緣份,才沒有見識到它的魅力。
5/5我們終於向陽朔出發了。大家翹首企盼著到陽朔徹徹底底的糜爛一回。等到達陽朔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多鐘了。我們把住宿安頓好就跑到西街上打牙祭。陽朔很小資,很多人,很多酒吧,很多賣特色飾品的小店。背包的或不背包的,每個人的表情都是懶洋洋的。
這裡的空氣是含酒精的。
我一個人在西街逛了一下,買了一些有趣的玩意兒。然後就和他們在李萍咖啡吧的街邊雨棚下坐定。雨下得很大,也很突然。西街是個很奇怪的地方,能讓人輕易地忘掉許多束縛、壓力,甚至忘掉有些人的存在。在這裡每個人都是海量,每個人都很感性。任你曾經是什麼,只要置身其中,原來的自己就不存在了。沒有偽裝,所有的模樣都是真實的,陌生又熟悉。有人享受,有人煎熬。我們最後去的地方叫blue bird,那裡有兩個年輕的男歌手,可以點歌,也可以找他們伴奏自己唱。點了幾支滯留在心裡的老歌,沒有選擇酒精。那一晚,兩點睡。等到5點的時候,被最後一撥回來的人吵醒了。
5/6天氣很好,陽光燦爛。我們在出租自行車的小店借了越野車,騎到遇龍河碼頭進行漂流。這一天很開心,騎著車在風光秀麗的山水之間穿行,自由且愜意,比起西街的沉淪,我更愛明媚春光下的馳騁。這次漂流坐的是竹筏,風景光線都很好,在這裡無論怎麼拍,都可以拍出很好的效果。碼頭上到處是當地人,在出售打水仗用的工具。河上有船家的筏子提供午餐,出售飲料和食物。我很想知道他們的筏子是怎麼停在河中央的。有些男人禁不住美景的誘惑,脫去上衣,直接跳到河裡暢游。大約兩三小時後,我們到了下游的碼頭,等船家把我們的自行車搬下之後,我們就急急找地方塞肚子去了。這次,又丟了一副遮陽眼鏡。
午飯是在景區裡的“農家樂”解決的。味道不錯,大家都餓了。吃到一半另一撥到別處玩的朋友也來了這裡,竹樓頓時像炸開的鍋一樣。我不知為什麼沒了胃口,一個人走到了外面。景區裡還是有人家的,走得稍遠些,就看到一些當地人的農舍,家養的雞在閑庭散步,時不時的看到跑來跑去玩耍的小孩。我走到一片沒人的樹蔭下,打了個電話給貝貝,告訴她自己改變計劃不去重慶看她了,我要去北海。十多年的朋友,心靈相通,不需要什麼解釋、理由,就已經明白彼此的心。我答應她一定會玩得開心。
那一晚,我們繼續在西街“腐爛”,其實我不喜歡這個詞,不過很貼切。我們給一個男孩子過生日,值得回味的生日party。好像自己從來沒有這樣的生日,有點羨慕。我一點多就回賓館了,我的生物鐘太頑固,沒有辦法。
5/7陽朔的人潮明顯減少了。我們在陽朔吃了最後一頓啤酒魚,格外的鮮美。一個人轉悠在西街附近的小巷裡,很好奇的看看人家別樣的生活,悠閑的沒有重量,有些向往。當天下午三點,我們包了一只船,沿小漓江到桂林。因為我們不趕時間,船的速度並不快,我們得以有了充分的時間領略桂林山水的美麗。坐在船頭,眺望兩岸如詩如畫的美景,沉醉不已。這是我旅途中第一次感到無憂無慮的自在,什麼都不想說,語言是多余的。心頭的褶皺被漓江的青山綠水一一撫平,她柔情款款,含蓄得不著痕跡,像細密的春雨慢慢滲入干涸的泥土。如果能死在這裡,與這裡的草木、山水化為一體,也很好,一點都不可怕,不是嗎?忽然相信世上沒有什麼是放不開的。城市裡住久的人通常會忘了人生不僅僅只有一種模式、一種歸宿。我們忙忙碌碌得不過是在尋求一種平衡,只要找到了,無論是什麼樣的形式,都會感到快樂。
傍晚,在桂林的碼頭,已經有車子在等我們了。碼頭的寧靜和昏黃的暮色讓我們有種錯覺——以為自己是一個偷渡客。大家都覺得有點好笑。桂林的城市感覺有點像杭州,綠化很多,高樓很少。我們在市內吃了晚飯,然後就坐上去北海的長途夜車。第二天一早我們就看到北海銀灘的白沙了,不過,這一天——下雨。
5/8北海的天空一直陰雨綿綿的,大家都有點垂頭喪氣,原來以為這裡是陽光、沙灘、比基尼。這裡吃的東西倒還真便宜,一大碗龜苓膏才1元,海鮮當然也不錯。我們一天都在市裡逛,看了不少海產品。晚飯之後,我們跑到銀灘,第一次看到大海,即使是夜晚,也讓我興奮不已。這裡的海灘建設得很舒適,環境優雅。一大片的沙灘,岸線拉得很長,沙子細細軟軟的。我挖了一個坑,把自己的腿埋在沙裡,好像自己是一棵樹。海水暖暖的,我們手拉手涉到深處,越往裡走,越覺得海水的誘惑。我忍不住游了出去,海水很鹹很苦,也很溫柔。我閉起雙眼任自己漂浮在海面上。大海是慷慨的,他給我溫暖的懷抱,讓我靠在他堅實的胸口。
那一晚,大家都很興奮,有人買來很多的啤酒,還搬來了音響。這種時候最好和自己的老友在一起,忽然很想念在遠方的那些朋友。我獨自站在海邊,面向大海,為自己,也為她們祈禱——大家還好嗎?
5/9我、他、阿義三個決定回上海,其余人還會多留一天。他們一早出發到一個島上去玩,我們則打算留在銀灘享受一天。天空是純淨的蔚藍,海水是亮麗的碧藍,陽光很好,白色的沙灘上只有寥寥數人。有一兩個當地人推著小車在沙灘上拾海蜇。這裡有我最愛的藍色和白色,大片大片,在這裡呆多久都不會厭倦。最愛這裡的人少,沒多少商業旅游的味道。也許是過了黃金周的關系。這一整天,天氣都很好。傍晚18:00,我們登上了回上海的飛機,很遺憾沒有看到海邊的落日。北海,我會再來,我要坐在海邊,我要等待我的晚霞。
飛機八點半抵達上海虹橋機場。我們坐進taxi,無線電正播著什麼,車窗外霓虹閃爍、流光溢彩。恍惚之中,感到未曾有過得疲憊,一顆心累的不能說話。
2005-5-13